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极品闲人 >

第724章

大唐极品闲人-第724章

小说: 大唐极品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皮纳尔是个聪明人,他很清楚,自打查士丁尼二世登基以来,拜占庭帝国的国运和以前相比,已经大为不如了,特别是连续不断的内乱,更是将这个庞大帝国的精气神都吞噬的差不多了,就算是君士坦丁堡能够保住有怎样?国势的衰退,已经无法避免了,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强援给予帮助的话,或许要不了多久,拜占庭帝国就要在阿拉伯人的铁蹄之下化为一片废墟,上帝的子民将在异教徒的统治之下,痛苦的呻吟。

而且在见识了长安城的雄伟之后,君士坦丁堡在皮纳尔心中的形象已经完全的变了,和长安城相比,君士坦丁堡确实没什么可称道的。

刚一进长安城的时候,皮纳尔简直被眼前的一切给吓到了,那种从心底而发的震惊,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以往君士坦丁堡在他的印象当中是一座辉煌无比的城堡,但是和长安城放在一起的话,实在是有些拿不出手,他们自以为骄傲的要塞甚至都比不上长安城的百分之一。

“公爵大人!谢谢您的安慰,但是现在拜占庭的局势,相信睿智的您一定能够了解到,就算是君士坦丁堡被上帝赐福,免于陷落的厄运,但是对于拜占庭帝国来说,现在最需要的是朋友的帮助,帮助我们走出黑暗,重新赢得光明!”

皮纳尔还想再努力一下,尽可能的争得大唐的帮助,他亲眼见识过大唐军队的厉害,虽然他也明白,想要说服杜睿,发兵帮助拜占庭驱逐敌寇很难,但是他还是想要尽可能的争取一下,毕竟现在的拜占庭实在是太艰难了。

杜睿闻言,只是淡淡的一笑,道:“公爵阁下!想要赢得朋友的帮助!你们首先要拿出足够的诚意来!你们不能只是索取,而不给予回报,同样的,大唐将士的鲜血也不能流的毫无意义!我们不可能一边帮着你们去和危险的阿拉伯人作战,而你们却在我们的领土上强行迁移大唐的百姓!”

皮纳尔闻言,顿时脸色一僵,心中不禁暗骂查士丁尼二世简直就是个十足的蠢货,如果不是他突发奇想,说什么要将祖先丢掉的荣耀通通找回来,强迫塞浦路斯岛上的白种居民迁徙的话,也不会激怒大唐。

皮纳尔是和杜睿接触最早的人,他深知杜睿的脾气,杜睿就是一个绝对不吃亏,而且绝对不肯妥协的人,查士丁尼二世损害了大唐的利益,这让原本关系就不是很密切的大唐与拜占庭的关系,简直就是雪上加霜,现在好了,拜占庭帝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而他们最为迫切需要的帮助,却无从谈起。

杜睿一直在观察这皮纳尔的脸色,见对方眉头紧皱,一脸的苦涩,感觉时机也差不多了,便道:“皮纳尔!”

这一次杜睿选择了直呼其名。

“我们是老朋友了,当初我奉了太宗皇帝的命令,远航出海,探索这个世界,途径埃及行省的时候,我们就曾并肩作战,一同对抗阿拉伯人,你如今所面对的一切,你心中的苦恼,作为朋友,我感同身受,我实在不想我的朋友变成一个亡国遗民,你的请求,我会和我的同僚,好好商议的,我会尽我的努力,帮助你们!帮助拜占庭度过难关!”

皮纳尔闻言,顿时大喜过望,上前一步,紧紧的攥着杜睿的手,满脸的恳切:“我的朋友,拜占庭最忠实的朋友,你的决定让我感动,真的!这是我这些天以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非常感谢你,我的朋友,拜占庭不会忘记任何一个朋友的!”

杜睿一笑,道:“但愿这一次我们两国之间,不会在发生塞浦路斯岛那样不愉快的事情!”

皮纳尔微微有些脸红,尴尬的说:“当然!当然!我向你保证!”

杜睿接着道:“好吧!我相信你,皮纳尔!待会儿宴会结束之后,我会带你去见我国的皇帝陛下,到时候你可以向皇帝陛下当面陈情!”

皮纳尔闻言一愣,如今大唐帝国的皇帝是谁,到了长安之后,他自然打听了,在他看来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恐怕难以决断这样的军国大事,虽然拜占庭帝国现在的皇帝查士丁尼二世比李贤也大不了几岁。

杜睿显然猜到了皮纳尔在想些什么,笑着说道:“我国皇帝陛下虽然年幼,但却是个聪明,睿智的君王,他远非你想象的那样不谙世事,放心好了!我想皇帝陛下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杜睿将这件事推到李贤的身上,一方面是为了锻炼李贤的**思考能力,还有一方面就是为了和皮纳尔打太极,为大唐赚取更多的好处,在此之前,杜睿自然当着李贤的面,将拜占庭,阿拉伯之间的态势分析过了。

杜睿自然不会眼看着拜占庭帝国灭亡,如今大唐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发展民生,对外开疆拓土基本上已经停滞了,大唐的人口虽然稳居世界第一,但是相对于眼下这庞大的领土,人口的不足已经凸显了出来。

大唐对领土暂时没有诉求,并不代表着,大唐已经满足了,坐等阿拉伯帝国覆灭拜占庭帝国,这显然不符合大唐的利益,一个纷乱的世界,才是杜睿眼下所需要的,也是大唐所需要的。

保持一个平衡的态势,这很重要,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绥靖政策显然不是杜睿这个聪明人会做的。

历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国。绥靖政策主要表现为扶植战败的德国、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

结果无论是英国,法国,还是美国,都因为他们这一政策而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杜睿是个聪明人,他自然不会去做那种蠢事,对大唐来说,扶持较弱的一方对抗较强的一方,这才是最符合利益的,只有让这个世界继续乱下去,大唐才有可能浑水摸鱼。

正说着,承天门缓缓开启,礼官带着一队内监走了出来,先是高声唱名,被点到了名字的人要出班叩拜皇恩,就算是那些使臣也不能例外。

皮纳尔熟习大唐的风俗,虽然心中有些抵触,但还是在礼官点到他名字的时候,乖乖叩拜,反倒是内贾德十分不满,但好在皮纳尔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拉着跪倒在地。

“内贾德先生!我不希望因为你的原因,导致这次出使失败,相比较于跪地参拜统治着这个世界上最庞大帝国的君王来说,国家的命运显然更加重要!”

皮纳尔的一席话,原本还有些不满的内贾德顿时没话说了,因为和拜占庭的危机相比,伊斯兰王国显然也好不到哪里去,他现在都不知道,等到他求来帮助,回到祖国的时候,伊斯兰王国还能不能存在。

唱名罢,众人按照礼官的指点排列好顺序,走进了承天门。这次的国宴说是在太极殿举办,事实上能够进入太极殿的人屈指可数,大唐的官员,不算那些皇室勋贵的话,也只有内阁成员和少数几个重臣能够入内,至于那些在长安城养老等死的异族前国君,也只能去偏殿享用国宴了。

杜睿等人走进太极殿,找到自己的位置之后,站立在原地,等待着李贤驾临,时间不长,李贤在太监宫娥的陪同之下,登上了玉阶。

杜睿等人连忙参拜。

李贤端坐龙椅,双手一摊,道:“诸位爱卿,使节平身入座!”

大唐是一个风气开放的国度,和喜好繁文缛节的汉朝不同,大唐虽然也注重礼节,但是却也不甚死板,国宴的很多规矩也都被简化了,尤其是这种宴请外国使节的国宴,为了照顾对方,自然也就能省就省了。

“诸位爱卿,使节!朕冲龄得继大统,如今大唐国力鼎盛,万邦来朝,此乃亘古烁今之盛世,诸位爱卿,使节不必拘礼,且满饮此杯!”

李贤话音刚落,礼乐之声便响了起来,奏响的还是太宗皇帝所做的《秦王破阵乐》,杜睿等一众大臣也当先举杯,高声呵道:“臣等谢恩!饮胜!大唐万胜!”

“饮胜!大唐万胜!”

这一声声的咆哮出来,那些坐在偏殿的前国君们一个个都直缩脖子,他们的国家可就是在“大唐万胜”的呼喊声中化作了一片废墟,他们自己也是在“大唐万胜”的呼喊声中做了阶下囚的。

皮纳尔也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不禁阵阵感叹,只是喝个酒,都如此气势不凡,这大唐帝国如此强盛,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在看看李贤,年纪轻轻,就如此稳重,一想到自家那位查士丁尼二世陛下,简直就是烂泥扶不上墙,除了残忍好杀之外,身上简直就找不到一点点的优点,当然如果残忍好杀也算优点的话。

杜睿也一直在观察着皮纳尔的脸色,不是和李贤交换眼神,李贤昨日就已经明白了杜睿的打算,自然也乐的配合。

说白了,今天这场国宴就是为了皮纳尔准备,对方既然是来求援的,大唐自然需要足够等的好处才能给予帮助,而想要在谈判当中赢得更多的好处,首先就要将对方的士气打压的一干二净,现在看起来火候是差不多了。

杜睿对着李贤微微点了点头,李贤一笑,对着身旁的内监一摆手,乐曲顿时为之一变,虽然还是《秦王破阵乐》,但是如今再奏响,里面分明带着隐隐的杀气。

第七篇永徽第十一章秦王破阵乐

第十一章秦王破阵乐

曲风一边,紧跟着一队舞姬闯进了太极殿,没错就是闯进来的,这一队舞姬身上都穿着赤红色的布甲,一手持盾,一手短刃,看上去英姿飒爽,还有点儿杀气腾腾。

殿内的那些异邦使节一看,一个个脸色都变了,身子不由得向后缩着,皮纳尔也是满脸的担忧,忍不住朝杜睿看了一眼,自打接触了杜睿之后,他就对华夏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也知道在华夏的历史上曾上演过一幕叫做鸿门宴的典故。

杜睿也不回应,只是淡然的一笑,欣赏起了歌舞,这支舞就是在后世都十分有名的《秦王破阵舞》,按理说在这样的场合,上演这支舞蹈,确实有点儿不大合适,但在杜睿看来,今天的事,用这样一支舞来衬托,是再合适不过了。

气势雄浑,感天动地的秦王破阵乐,即便是在后世,也堪称是华夏五千年文明之中最著名的歌舞大曲之一。

《秦王破阵舞》,又名《七德舞》是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最初乃唐初的军歌,公元620年,当时还是秦王的太宗皇帝打败了宿敌刘武周,,解唐之危,巩固了刚建立的唐政权,河东士庶歌舞於道﹐军人利用军中旧曲填唱新词,欢庆胜利,遂有“秦王破阵”之曲流传于世,为太宗皇帝唱赞歌:“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太宗皇帝登基后,亲自把这首乐曲编成了舞蹈,再经过宫廷艺术家的加工、整理,成了一个庞大的、富丽堂皇的大型乐舞。在原有的曲调中揉进了龟兹的音调,婉转而动听,高昂而且极富号召力。同时有大型的宫廷乐队伴奏,大鼓震天响,传声上百里,气势雄浑,感天动地。

这个歌舞使百官看了都激动不已,兴奋异常。表演这个舞蹈的时候,连那些依附于大唐的外邦使臣都禁不住跟着手舞足蹈,中华民族鼎盛时期的象征,果然气势不凡。

“笃!笃!笃!”

刀盾相击,发出阵阵响声,更显得气势十足,高坐在龙椅上的李贤这时候说话了:“各国使节!这支舞乃是大唐初立之时,太宗皇帝北击刘武周之时所做,可还精彩!”

太宗皇帝在建立唐王朝的过程中战功卓著,百姓为了歌颂他统一国家的武功,编制了《秦王破阵乐》。《旧唐书?音乐志》:“太宗为秦王之时,征伐四方,人间歌谣秦王破阵之曲。”

全曲浑然天成,磅礴之中不乏温润,大气之下不失高雅,于冲和平淡中见精妙,可谓绝品。

太宗皇帝登基后第一年正月初三,宴群臣,奏《秦王破阵乐》,这是此曲第一次在这样庄严、隆重的场合中演奏。

贞观七年,太宗皇帝又绘制了《破阵乐图》,对舞蹈进行加工: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贯、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往来刺击,以像战阵之形。舞凡三变,每变为四阵,计十二阵,与歌节相应。令吕才依图教乐工120人﹐披甲持戟﹐执纛演习﹐定名为“七德之舞”。凡宴三品以上的官员及“蛮夷酋长”,于玄武门外奏之。擂大鼓,声震百里,气壮山河。后用马军2000人,引队入场,尤为壮观,又令音乐家、太常丞吕才加工编制了音乐,令李百药、虞世南、储亮、魏徵等制歌词,并命吕才依照舞图排练,遂成后世流传之《破阵乐》。

历史上《破阵乐》从初唐到晚唐,一直流传了近三百年。《破阵乐》也随着大唐的声势威名扬名国外。

历史上僧人玄奘到印度取经,在羯若鞠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