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极品闲人 >

第509章

大唐极品闲人-第509章

小说: 大唐极品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无敌的存在,这个天下没有什么是杜睿做不到的,只要杜睿出马,胜利定然是分分钟的事情。

杜睿一行人,快马加鞭,仅仅用了五日,便到了长安,李世绩和李弘进宫回旨,自然最重要的还是将杜睿的三个条件说与李承乾,杜睿则带人径直到了秦束的府上。

杜云卓也已经知道了秦束下落不明,生死难料的消息,这些时日,整日的以泪洗面,此刻见着了自小就回护自己的哥哥到来,更是悲从中来,扑进杜睿的怀中,嚎啕大哭。

杜睿等她哭了一阵,才宽慰道:“卓儿!事已至此,你纵然是再担心也是无用!”

杜云卓泪眼婆娑,回首看着两个孩儿秦怡,秦风,悲道:“三哥!若是怡儿和风儿的父亲当真有什么意外的话,我我和孩子们可怎么办啊!”

杜云卓这一哭,年纪尚小的秦风也跟着哭了起来,倒是秦怡,虽然眼圈红肿,可却强忍着,不让自己哭出来,还去教训秦风。

“哭什么!爹爹又不是当真出了事!便是出了事,你只会哭,那将来谁来给爹爹报仇!”

杜睿看着秦怡小大人的模样,也是暗暗称奇,道:“怡儿!好志气!卓儿!你也是两个孩子的娘亲了,怎的还不如孩子懂事,这府中上下,都须你照料,两个外甥也须你顾看,你若是不坚强些,如何是好!”

秦怡扳着一张小脸,道:“舅舅!听外面的人说,皇帝要以舅舅做大将军,舅舅!怡儿要为父亲报仇,你带上怡儿可好!”

杜睿淡淡的一笑,揉了揉秦怡的脑袋,道:“怡儿!有志气是好的,不过你现在还小,还不到上阵杀敌的时候,不过舅舅可以答应你,这一次去,不将大食人杀光了,留下来的便等着怡儿长大之后,由你们兄弟去料理可好!”

秦怡见杜睿不肯答应自己的请求,原本还有点儿失望,不过一听杜睿后面的话,一双眼睛顿时又亮了起来,道:“舅舅说的可是真的!?”

杜睿道:“自然是真的,怡儿!如今你们的父亲下落不明,你是这郡公府上最年长的男子汉,舅舅将你的娘亲和弟弟交给你,你可要好好保护他们!”

秦怡年纪还小,有些话也听不大明白,不过见杜睿一脸的郑重,也学着板起脸来,点了点头。

杜睿接着又对杜云卓道:“卓儿!你且放宽心,若是秦束还活着,三哥怎的也会将他给你带回来!你只需在家中安心等待,照顾怡儿和风儿就好!可记下了!”

杜云卓这些天都是心慌意乱的,可是如今杜睿一到,她就好像找到了主心骨一样,顿时安静了,只是默默的点头。

杜睿在这边忙着宽慰自家的妹子,皇宫之中的李承乾却在满心的纠结着,在杜睿到达长安之前,他曾想过,见到杜睿的时候,要为此前的猜忌向杜睿道歉,尽管他是一国之君,这么做是很不体面的事情,可是为了重新赢得杜睿的忠诚,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西征军这一件事上,李承乾已经看清了,离开了杜睿,他无论做什么都那么不顺手,他希望通过这次会面,更消除彼此之间,藏在心里的疙瘩。

可是让李承乾万万没想到的是,杜睿居然没跟李世绩和李弘一同进宫面圣,他等来的只是杜睿冷冰冰的三个条件。

“将左右羽卫都交给他指挥,朕答应了,临济决断之权,朕也可以答应,可是他为何要提出不进宫,不面圣,功成之后归隐杜陵,这等荒唐的要求,难道还当真要朕到他的府上去求他不成!”

李世绩此时也是无言以对,现在摆明了就是李承乾和杜睿这对君臣在相互赌气,杜睿在埋怨李承乾当年的不信任,更重要的是李承乾的好大喜功,葬送了贞观一朝,打下来的铁桶江山。

同样的李承乾也在埋怨杜睿,他虽然有错,可好歹也是个皇帝啊!他已经服软了,可是杜睿还这样不依不饶的,可就有点儿过分了,纵观历史,可曾见过有那个皇帝服软的,李承乾都开了先河,杜睿居然还不满意。

李承乾见李世绩不说话,心中顿时更为郁闷,赌气一样的道:“好!不进宫!不面圣!由得他去,李世绩!你这就去告诉杜睿,西域战事危机,让他尽快出兵,他不来见朕,朕也不愿见他,准备好了,不用向朕辞行。”

李承乾说完便气哼哼的离开了,将李世绩一个人留在承庆殿内,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最后只能长叹一声,出宫去寻杜睿了。

当初的宋国公府内,杜睿和李世绩对面而坐,杜睿一边听着李世绩,讲述当前战局,眉头也不禁皱了起来,这一战,大唐打得实在是太差了,完全就是被大食人牵着鼻子走,丧失了自身的灵活机动能力,只是一味的和对方死磕,而对方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大唐要是不败,那可就太没天理了。

“如今苏定方的大军已然退守龟兹,于阗,朝不保夕啊!”李世绩显然也对眼下的战局十分担忧。

杜睿看着地图琢磨了一阵,道:“也就是说,西域大部分的地盘,都已经被大食人占据了,就剩下了这两座重镇!”

李世绩点头道:“确实如此,眼下的局势,大不乐观!苏定方手上的兵力不足,还要分守两地,定然也是捉襟见肘,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派出援兵,解龟兹,于阗之围,而后合并一处,再图大事!”

杜睿闻言,也是深以为然,他知道龟兹,于阗乃是西域的重镇,如果这两处再丢了的话,大唐在西域可就连个立足之地都没有了。

“承明!你心中可有什么盘算!?”

李世绩满怀期待的看着杜睿,却没想到杜睿摇了摇头,道:“眼下局势还不明朗,大食人到底在西域投入了多少兵力,现在谁也说不清,也只能随机应变了!”

李世绩没想到连杜睿都这般说,顿时心一沉,看着杜睿道:“承明!西域事关重大,万万丢不得啊!此次出兵,关系着大唐的江山社稷,你”

杜睿笑道:“我说没有计划,却没说没有办法!眼下的局势明显就是大食占据优势,我军只能灵机应变,葱岭以西,他们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可是在西域,就不是他们占优了!李大人尽管放心,我自有章程!”

李世绩见杜睿都这般说了,他还能说什么,只得道:“承明啊!老夫劝你,最好还是进宫去,见一见圣上吧!你这般与圣上赌气,受累的只能是大唐的江山社稷啊!”

杜睿闻言,顿时脸色沉了下来,道:“老大人无需再劝了,杜睿主意已定,是断然不会更改的!此次我奉召,乃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并非是因为哪个人!圣上既然已经说了,等待大军整顿齐备,不必辞行,可随时出兵,杜睿奉召就是了!”

李世绩闻言,也是无可奈何,他没想到杜睿的脾气居然会这么倔,这和杜如晦当年可太不一样了。

“好吧!既然如此,老夫便预祝你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三天之后,还在睡梦之中的长安百姓,突然被一阵雷鸣般的响动惊醒,还没睡醒的百姓们,还以为是地震了,纷纷冲出了屋子,可到外面一看,除了脚下还在不住的颤动之外,一切都是风平浪静。

“好像是马蹄声?!”

有人说了一句,顿时所有人都反映了过来,朝城门处冲了过去,等到他们赶到城门的时候,却见那红木的大门依然紧紧的关闭着,守城的军士见突然来了这么多百姓,也是一惊,纷纷喝止。

“兄弟!外面是怎的了,怎么响起了马蹄声!”

“该该不会是宋国公大人出兵了吧!”

有人问起,顿时所有人都看向了那些守城的兵士,一个个眼神之中都带着期许。

“什么出兵!”一个校尉模样的人走了过来,大声喝道,“都聚在这里作甚,赶快离开,还不到拂晓,没到开城门的时候!”

如今的大唐虽然不实行宵禁政策,可是这大黑天的,这么多百姓聚集在此处,万一这其中有人图谋不轨,也是个麻烦,校尉大声的呵斥,似乎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鼎盛时期的大唐百姓们,关心的已经不再是一家人的温饱问题了,他们关注的东西开始变多,比如国事。

以前百姓们因为贫苦,温饱尚且还不能解决,哪有经历去关注国家大事,甚至对他们来说,头上是哪一家,哪一姓在做皇帝,跟他们都毫无关系,他们只要能填饱肚子,能有子孙承继香火,就足够了。

但是眼下的大唐百姓可不一样了,如今的大唐民富国强,百姓们的生活富足,由此带来的国家荣誉感也与日倍增。

大唐西征惨败,这些日子就像一块巨石一样压在百姓们的心头,他们都在期盼着,期盼着一个人能够力挽狂澜,洗刷耻辱,当然最好这个人是杜睿。

而就在这个时候,杜睿到了长安,一时间整个长安城都传的沸沸扬扬,人们对杜睿的信任,依赖,让所有人都理所当然的认为,只要杜睿出马,搞定大食人不过分分钟的事情。

他们甚至都已经准备好了,亲送杜睿的大军出发,可是现在的情形看上去有些诡异。

百姓们并没有离开,而是继续围着城门,七嘴八舌,乱糟糟的询问着,那个校尉几次驱赶,他们都好像看不见一样。

这一夜长安城注定是要无眠了。

百姓们被马蹄声惊醒,同样的皇宫之内的大唐之主李承乾也是一夜未睡,这些天他一直都在等着杜睿进宫,但是直到恒连向他禀报,杜睿已经率军开拔的消息,杜睿也没有来,这让李承乾的心情十分失落。

忘记了对杜睿的猜忌之后,此刻李承乾满脑子都是杜睿当年的好,两人也称得上是总角之交了,从少年时代开始,就结为挚友,他给予了杜睿最大的信任,同样的杜睿回报给他的也是百分之百的忠诚,仔细想来,似乎杜睿从来都不曾对他的皇位造成过什么威胁,杜睿一直都是在默默的付出,竭尽所能的为他们李氏皇家打造着一个辉煌的大唐,却从来都没提过要求什么回报。

自己当真做错了吗?

李承乾满心疑惑的看向了武京娘,说出了他心中的疑问。

“圣上没有做错什么,圣上身为一国之君,本身就背负着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东西,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王朝,这个天下!”

武京娘的话,让李承乾稍稍感到了安慰,只不过杜睿对他略显冷漠的态度,还是让他倍感失落,他觉得自己似乎失去了这个朋友,也许在未来他还会像他的父亲一样,变成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一想到这个李承乾不禁感到了一阵恐惧。

他从小就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他生下来的时候,父亲太宗皇帝不在身边,正奉了高祖皇帝的命令,领兵去打刘武周,直打到第二年五月末才大胜回朝,在长安休息了仅仅一个月,七月初,又受皇命出发去打王世充了。

等李承乾的生父再在长安露脸出现,已经是武德四年的七月,这时李承乾已经两岁了,正是开始渐渐跟父亲加深了解和感情的年龄,可是当这两岁小男孩被抱出承乾宫的时候,他居然不认识那个浑身上下套着金光闪闪硬壳子的叔叔是谁。

接下来的几年,太宗皇帝要么出去打仗,要么留在长安跟兄弟争权,反正过的都不是太平日子,父子俩相处的时间自然比以前多了,可是那个时候太宗皇帝真的没有太多心思和精力去享受当爹的乐趣。

一个小孩子,特别是男孩儿,幼年时期跟父亲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那是他获得安全感、认知自己性别特征、初步架构起心理平衡的时候,而且这种认知和关系只能通过直观感受来获得,也就是说,无论他母亲和奶娘丫鬟什么的跟他说过多少次“你父王是大英雄、真男人、国家栋梁、万众崇敬”之类的话,也远远比不上父亲张开双臂给他一个简单拥抱来得有效。

如果在一般臣民家,这种父爱缺位的现象还有可能得到补偿,毕竟史上父亲早死但儿子被单亲母亲抚养大仍旧成才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李承乾的爷爷高祖皇帝就是啊。

李承乾长到八岁,玄武门兵变发,他母亲是被父亲伉俪情深地带到了玄武门去避难,他自己呢?

以当时人们的观念来说,儿子要比老婆重要得多,杜睿的那本《三国演义》里面不就是有过赵云、张飞都干过救阿斗弃夫人的事吗?

而且李承乾还是拥有这样一个不寻常名字的嫡长子,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牵强附会地说,这个小男孩是李渊打算传位给次子的活见证。

李承乾直到现在还会不时的回想起,那个清早,他被父母丢弃在深宫高墙里,无助的倾听外面厮杀声,那个时候李承乾真的感觉到了深深的无助。

那天过后,那些跟他年龄相近,曾经一同在皇宫大内玩耍过的堂兄弟,一夜之间全都消失了,身边人甚至都不准他再提起那些名字。

虽然过去了这么长时间,可是李承乾依然会清晰的记得,那些兄弟们的音容笑貌,对于自小就被养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