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东突击营 >

第49章

江东突击营-第49章

小说: 江东突击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老弟,恭喜你啊,又给我惹事了。”何继春用无奈的口吻说。

    “何兄啊,这一次,真的不是我专门要惹事,实在是事出无奈啊。”

    “不管怎么说,20条日军的人命是折在你手上了,你说怎么办吧?”何继春道。

    罗毅说:“其实没有20条,有几个日军是杜老板他们打死的,我打死的,充其量就是十几个吧。”

    “这我不管,你告诉我该怎么向福田一男去交代。”

    罗毅笑着说:“这还不好交代吗?你就带福田一男去闵行验尸,问问他这是不是他的士兵。如果是,这些人跑到闵行去干什么去了。”

    何继春想了想,说:“嗯,以进为退,这个办法倒真的不错。不过,我说罗老弟,你能不能不要再惹日本人了?”

    罗毅说:“何兄啊,这事真的不怨我,你说,以后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我能不管吗?”

    “好吧,是起码,你不要主动惹事吧。”

    “遵命。”罗毅嘻皮笑脸地答道。

    何继春亲自去闵行的战场看了看,交代手下人如此这般地把战场又加工了一番,然后拨通了福田一男的电话。

    “福田先生吗?有一件事情我需要向你通报一下。”

    “何先生,请讲。”

    “据我的情报人员报告,今天在闵行发生了一起黑帮火拼的事件,在事件现场,发现了一些疑似日本士兵的尸体。我亲自去堪验了一下,这些人身上穿的是中式服装,但他们的内衣全部是贵军的制式内衣,其体貌特征也比较相似。我想请福田先生调查一下,贵军是否有士兵失踪,或者他们是不是前几天失踪的松本先生和他的士兵。”何继春一番外交辞令说得滴水不漏。

    “好的,我一定认真调查一下。如果死者的确是我方士兵,请贵方协助我们尽快缉拿凶手归案。”福田一男答道。他尚未得到藤森小队覆灭的报告,所以也不知道何继春说的情况是否属实。

    藤森小队到闵行去助战,是福田亲自安排的。身穿中式服装,也是为了掩人耳目的需要。何继春的消息让他有些吃惊,因为即使藤森小队在战斗中有伤亡,他们也不可能把士兵的尸体遗留在战场上。日军是非常讲究收回尸体的,在二战中,经常有日军为了抢回前线的士兵尸体而付出更大的牺牲的事情。如果何继春能够在闵行的战场上发现日军尸体,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藤森小队被全歼了,或者被迫逃跑了。

    “给我联系马老板。”福田吩咐一名军曹道。

    军曹拨了半天的电话,回来报告:“报告,马老板跑了。”

    “什么跑了?跑哪去了?”

    “马老板的属下报告说,马老板在三个小时前回了一趟公馆,然后带着老婆孩子和所有的金银现款等跑了,去向不明。现在他的帮派正在内讧,要瓜分他留下的不动产。”

    “巴嘎!”福田大怒,“来人,我们去上海警察局。”

    在何继春的陪同下,福田来到了闵行黑帮火拼的现场,战场上的狼籍依旧历历在目,20多名日军的尸体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地上,另一边是20多名马老板黑帮的帮众尸体。

    福田挨个察看着自己部下的尸体,越看越是恼火。不错,藤森带出来的20多人,一个不剩都躺在这了,不知谁那么缺德,专门把藤森的尸体摆在了第一位,看起来好象是一个小队长带着半个小队的士兵集体赴死一样。

    “福田先生,这些是你的士兵吗?”

    “嗯,是的。”福田一男没法不承认,证据确凿,要想骗过何继春是不可能的。更何况,福田必须要认领这些尸体,以便把他们运回日本。如果不承认是自己的部下,何继春就有可能把这些尸体扔到乱坟岗上去了,这个责任福田是负不起的。

    “福田先生,你能不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你的士兵会身穿中式服装出现在这里?”

    “这个嘛……何先生,你凭什么认为他们就是在这里被杀的呢?也许他们是在别的地方被谋杀的,凶手把他们的衣服换了,再搬到这里来。”

    何继春微微冷笑道:“福田先生,你是军人出身,不会连这点勘察现场的眼光都没有吧?从地上搏斗的痕迹来看,这里就是第一现场。至于说服装,这些人身上的血迹和服装上的血迹与弹孔的位置是完全吻合的,而且他们并没有其他的致命伤,显然他们被打死的时候,正是穿着这些服装的。”

    福田点点头,聪明人之间的对话,如果再装糊涂就没必要了。他话头一转,说道:“既然如此,我要求中国方面对我方20名士兵被杀一案作出解释,并尽快破案,把凶手绳之以法。如若不然……”

    “福田先生。”何继春打断了福田的话,正色道,“你还没有跟我解释呢,为什么你的士兵会穿着中式服装跑到这个地方来与其他人发生武装冲突?这已经违反中日两国在一二八淞沪会战后签订的协议。我有理由认为,这是你方蓄意开展了军事行动,我国政府保留向国际联盟起诉的权利。”

    福田语塞了,其实,他刚才的一番话,完全是色厉内荏,自己的士兵穿着中国人的衣服跑到这个地方来,并且发生了武装冲突,这无论如何都是解释不过去的。他心里非常明白,藤森等人是在帮助马老板与杜老板火拼的时候被打死的,要把责任赖到中国政府身上,恐怕行不通。如果何继春软弱一些,那么他还有希望敲诈一下上海方面,但现在看起来,这个何继春非常不简单,不卑不亢,有理有节,福田要想赚到便宜,怕是不容易了。

    “藤森君和他的士兵为什么会到这里来,我不清楚,我要回去调查一下。中日两国是友好国家,我们希望这件事不要给两国关系带来阴影。”福田不得不说一些官面辞令来给自己找台阶了,“现在,我要求把这些士兵的遗体带走,以便让他们回到国内去得到安葬。希望何先生提供方便。”

    何继春在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看来这场风波已经过去了。如果福田不依不饶,甚至动用武力来相威胁,以目前中央政府的态度,恐怕真的会把错误揽到中国人身上的。何继春本人因此而丢官去职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作为一个有热血的中国人,何继春觉得这样也太过于窝火了。

    “福田先生,我可以让我的人妥善协助你处理这些日军士兵的尸体,但我希望你能够严格管束你的部下,不要让他们参与上海黑帮的纠纷。此外,上次松本先生的失踪,是否也与此有些类似呢?还请福田先生一并调查一下吧。”何继春乘胜追击,把松本一案也给赖掉了。

    福田带着20余具日军尸体回到营地,自己写报告编理由向大本营汇报,这些细节自不必多说。按道理来说,遭受这样大的损失,日军方面是不应当沉默的。但福田知道,目前日本国内还处于经济危机之中,政治上很不稳定,与中国发生全面冲突的时机还不成熟。在这个时候,也只能是打落牙齿往肚子咽了。更何况,此事的责任的确是在自己,纠缠下去,万一大本营追究他擅自派兵的责任,他也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马老板在藤森被突击营歼灭时就已经发现大事不妙了,他让部下掩护,自己以搬救兵为由逃离了战场。回到公馆后,他收拾了所有的金银细软,带着家人仓皇逃出了上海。他知道,松本小队,加上藤森小队,在他的手里已经折损了日军的30名士兵了,福田肯定饶不了他的。

    至于何继春,一番陈辞喝退了福田,心里放下了一块石头。他起草了一份报告上呈给最高当局,说明有一队日军在上海参与黑帮火拼,在火拼中被杀,目前事态已经被控制住,尚无后患。在报告中,他没有提及杜老板和罗毅,他知道,有些事情还是尽量缩小范围为好,一旦最高当局关注到杜老板和罗毅等人,会给他们带来不少麻烦。在何继春的眼里,杜老板和罗毅都是具有爱国热情的人,他下意识地愿意为他们提供一些保护。

071 关于早恋的话题

    杜老板胳膊上中了一枪,骨头被打碎了,左手就此成了残疾。(…)在静养了十几天之后,他在公馆里举行了盛大的家宴,邀请突击营一行赴宴,感谢他们两次救了自己父女二人的性命。何继春作为与两件事都相关的人员,又是军方有一定级别的官员,自然也在被邀请之列。杜老板对于高层的关系从来都是十分重视的。

    “来,罗子,我先代表我全家,敬你一杯,感谢你在长江上救了心雨,又在闵行救了我。”杜老板举起酒杯对罗毅说,杜太太和杜心雨也在这一桌上就座,闻声也都站了起来,向罗毅敬酒。

    “杜叔,太太,心雨,感谢二字我不敢当,这些事都是我们应当做的。既是家宴,这杯酒就当是大家有幸相见的缘份酒。”罗毅端起酒答道,坐在同一桌上的袁静、曾珊、苏晓峰和乐家林也连忙端着酒杯站起来。

    何继春看见两边的人都站起来了,呵呵笑着也站了起来:“大家都站着了,我一个人坐着也不合适。你们之间的事情,我算是个见证人吧,也叨扰一杯酒喝。”

    杜老板连忙说:“何先生这话就见外了,我刚才这杯酒先敬罗子,是因为闵行一仗,他身先士卒,与日本人拼刺刀,十分凶险,让我很是过意不去。本来,下一杯酒我就该敬何先生了。小女得救,有一半是何先生的功劳。这次闵行的事情,如果不是何先生与日本人周旋,我们恐怕也有麻烦。所以,何先生的大恩大德,杜某也不敢忘记。”

    这个敬酒的次序,的确是个麻烦事。按照场面上的规矩,何继春是政府的人,官衔大,第一杯酒理应是敬他的。但从杜老板的角度来说,罗毅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他命的人,如果把次序排到第二,实在说不过去。

    何继春说:“哪里话,罗老弟智勇双全,义胆忠肝,就是何某也十分佩服的。不过,既然他‘杜叔’都叫了,看来是愿意当杜先生的晚辈了,所以大家也就不说敬酒二字了。我赞成罗老弟的话,大家就当喝一杯缘份酒吧。”

    何继春在说到罗毅愿意当杜老板的晚辈时,眼睛向杜心雨眨了一眨,杜心雨脸一红,连忙把头低下去了。有些话,只有心里有鬼的人,才能听得懂的。

    “好,为了大家认识一场,干杯。”杜老板倒也不拘泥于具体的说法,便顺着大家的意思把杯中酒一饮而尽。经过几次接触,他对罗毅的印象非常好,认定这个人比他认识的其他年轻人更为优秀,心中已经有了几分网罗之意。在这种情况下,多说什么感谢之类的话,反而不美了。

    “罗先生是哪里人啊?”杜夫人喝过酒,斯文地问道。

    “我是江西铜州人。”

    “哦,家里还有什么人啊?”

    “唉,家里的事,一言难尽。”罗毅又祭出了他的老一套托辞,“我只记得小时候家里家境很殷实,后面遭了大难,家里人都没了,我自己也患了失忆症,流落在乡间。幸亏有一位好心人收养了我几年。后来,我意外地又恢复了记忆,加上机缘巧合,当上了一个镇的保安队长,并且在山里开矿挣了一些钱。这样打拼了几年,算是积累了一点根基了。要不,我也没资本到上海来开眼界了。”

    “罗先生真是经历丰富啊。古人说,梅花香自苦寒来,罗先生经历了这些磨难,难怪少年老成,见识过人啊。尤其是这份侠义精神,在上海滩的年轻人里已经是很难见到了。”杜夫人赞叹道。

    在杜夫人与罗毅对话的时候,杜心雨一直挽着她的手,眼睛不时瞟一瞟罗毅,脸上显出几分娇羞的神色。这些天,杜老板已经跟夫人聊过了,说似乎他们的女儿对这个罗毅有几分好感。杜夫人旁敲侧击地问了杜心雨几次,杜心雨虽然矢口否认,但小女儿的心思哪里瞒得过母亲,所以杜夫人这会已经有些考量女婿的心态了。

    “夫人过誉了。小侄只是做了一些份内的事情罢了。铜州地面民风淳朴,遇到这一类事情,任何一个山野村夫都会同样拔剑相助的,小侄好歹读过几本书,也算知道一点圣贤道理吧,怎么可能观望呢。”

    “我罗子哥一贯很讲义气的。”曾珊在旁边插话道,听到杜夫人称赞罗毅,她心花怒放,忍不住便帮着补充了一句。

    “珊儿,别乱讲,惹人笑话。”罗毅扭头对曾珊说,话里带着几分亲近。

    “这两位姑娘是……”杜夫人看着罗毅问道。其实,她已经从杜心雨的嘴里了解到袁静和曾珊都是跟着罗毅一起到上海来的,关系十分暧mei。只是杜心雨自己也说不清罗毅与她们的真实关系是什么样子,罗毅曾在海员俱乐部说过曾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