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东突击营 >

第348章

江东突击营-第348章

小说: 江东突击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有事交代你。”

    在长沙的六战区长官部里,也是一片阴云密布,郭治慎在办公室里来回地转着圈,长吁短叹,薛长官像是斗败的鸡一样,瘫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固守待援的命令是军委会下达的,薛长官也没有办法,只能原样转发。两个人都知道,这样一道命令是多么不近人情,而这道命令的结果也是他们都能够看到的。

    “薛长官,这不是把蔡荣基师往死地里推吗?”郭治慎第一百次地念叨着,“他们现在兵员不到1000人,而围困他们的鬼子有5万人之多。他们现在被压缩在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食物快要吃完了,弹药也快用尽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还可能守得住?军委会这帮人有没有打过仗,难道这点常识都没有?”

    “打仗他们不懂,但搞政治,他们可精得很呢。”薛长官无力地说道。

    “蔡师长他们在常德已经守了20天了,该做的,也做得差不多了。现在让他们撤下来,谁也没话可说。可是现在逼着他们继续固守,完全就是让他们白白送死嘛”郭治慎道。

    薛长官回答道:“军委会说了,固守是老头子的意思。现在老头子正在开罗参加盟国的首脑会议,各国首脑都非常关注中国的战事。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放弃了常德,对于我们在盟国眼睛里的形象会有很大影响。老头子没有明确表达守城的意思,但军委会的那帮人已经琢磨出来了,觉得再守上几天更有利,所以坚决不同意下达弃城的命令。”

    郭治慎道:“可是咱们这个命令一下,蔡师长他们就全完了。这可是咱们战区最能打的一支部队啊,就为了在盟国面前保一个面子,就这样扔了?”

    薛长官冷笑道:“这种为了面子而打的仗,我们还经历得少了吗?别说区区一个师,就是一个集团军,对于军委会来说,又算得上什么?最早从淞沪会战开始,就是为了给盟友显示我们抗战的决心,结果20万人赔进去了。”

    “薛长官,就算不看在部队的面子上,您念着蔡师长跟您多年,也给他想一个办法吧。”郭治慎用恳求的口气说道。他与蔡荣基没有太多的私交,但作为一个参谋长,他知道蔡荣基是全战区最好的战将,他对蔡荣基有一些爱才之心。

    “唉,荣基,荣基,我对不起他啊。”薛长官叹息道,他猛地从椅子上站起身来,走到地图前,用手指敲打着代表援军的几个箭头,气冲冲地说道:“一切都是因为这帮混蛋,他们如果进展快一点,也不至于陷我的爱将于这样的境地。治慎,你马上给李兵团发电,传我的命令,让他们必须在两天之内赶到常德城下,解常德之围。如有耽搁,军法从事”

    郭治慎摇了摇头:“薛长官,这样的电报我们已经发过无数次了,他们总是强调自己的困难。真要对他们军法从事,我们也得通过军委会,这帮人在军委会都有自己的靠山,我们最终还是无法动他们一手指头的。”

    “聊胜于无吧,有命令总比没命令好。”薛长官说道,“让他们动作稍微快一点,荣基他们打防御战也是有经验的,也许再坚守几天也还有可能。鬼子打了这么多天,也是强弩之末了,荣基他们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呢。”

    “这样吧,我亲自到前线去督战,逼迫李兵团加快速度。薛长官,您看看能不能利用您的影响,请求空军给予蔡师长他们提供一些帮助,哪怕是空投一点弹药也行。”郭治慎道。

    薛长官道:“好吧,我们也是尽力而为吧。”

494 伏兵

    494 伏兵

    在常德城以西大约20公里左右的洞庭湖深处,有一个无名的小岛,岛的四周密密地生长着芦苇,把小岛遮挡在中间,从湖面上根本无法看到有这样一个小岛的存在。(…)这个小岛上没有居民,也不适宜种庄稼,所以平日里根本就没人出入,连打鱼的渔民也不会登岛去看一看。

    常德的战事开始之前,一支500人的小部队坐着几艘机帆船,趁着夜色钻进了这片芦苇荡里,然后就再也没有出来了。这些天,日军的运兵船、运粮船以及巡逻艇来来回回地从湖中开过,但没有一条船曾经接近过这个小岛,更谈不上有谁注意到这个小岛有什么异样。

    苏晓峰现在正站在小岛的水边上,举着望远镜,透过芦苇荡的间隙,观察着湖面上的动静。常德之战打响后,湖上的渔民为了逃避战火,都纷纷逃走了,湖面上只能看到日军的军用船舶来来往往。往常德方向去的船上,载满了各种军用物资和士兵,而返航的船上,则堆满了日军士兵的尸体,以及缺胳膊断腿的伤兵。

    “老甘他们打得很过瘾啊,光数这运尸船,鬼子的伤亡就不少于3000人了。”苏晓峰笑着对身边的施海光说道。

    施海光道:“据周希亚他们破译鬼子的电报来看,鬼子在常德城下的伤亡接近6000了。不过,守军的伤亡也非常大,据估计蔡师长所部剩下的人不会超过2000人了,而且到目前为止,增援部队还没有到达,再这样打下去,蔡师长只能是弃城了。”

    “***,六战区这么多兵,干嘛就让老蔡这一个师在这里顶着?”苏晓峰骂道,“如果不是罗子不同意,我带我们一支队过来,怎么也能在鬼子的防御圈上打开一个口子,一夜之间就打到常德城下。”

    “参谋长说了,这次鬼子的兵力很强,光围困常德的部队就有5万人,咱们突击营全搭上也没用。”施海光道,“营长不是交代了吗,咱们的任务就是等蔡师长那边的消息,如果没有消息,就歇着,啥也不许干。”

    “我知道,这些天看着鬼子的船来来去去的,如果不是罗子事先有交代,我早就动手了。可是这个老甘怎么到现在还没跟我联系,不会是阵亡了吧?”苏晓峰嘀咕道。

    施海光道:“不会吧,甘团长福大命大,不会那么容易阵亡的。既然甘团长没跟我们联系,估计是战场形势还没到最危险的时候吧。甘团长也是一个倔脾气,但凡有一点办法,他肯定不会向别人求助的。”

    “唉,那就等着吧。”苏晓峰无奈地说道。

    出于一种本能的担忧,罗毅在战前专门派出了这样一支伏兵,让他们呆在无名岛上待命。按照罗毅的设想,如果常德战事进展顺利,**能够抵御住日军的进攻,守往常德,则突击营的这支伏兵就按来的时候那样悄然撤回,相当于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但如果常德之战出现变故,蔡荣基所部遇到麻烦,则这样一支伏兵多少能够助蔡荣基一臂之力。

    许良清对于罗毅的这一安排有些不解,但也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在许良清看来,罗毅此举大概是想还当年蔡荣基师对突击营施以援手之恩。蔡荣基、甘雨亭都是突击营的好朋友,罗毅为好友预做一些准备,也在情理之中。

    洞庭湖中的这个无名岛,是突击营早就侦察过的,它位于洞庭湖的主航道之外,周围又长满了芦苇,不太引人注目。苏晓峰的部队藏在这里,安全系数还是很高的。

    苏晓峰到达无名岛之后,便派人给甘雨亭送了一封信,说自己已经带兵到了常德附近,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可以与自己联系。甘雨亭对此大不以为然,只是让送信人回去向苏晓峰道谢,对于帮忙之类的,并不放在心上。以甘雨亭的想法,如果是几十万**都没办法的事情,突击营派出的一支小部队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战局的发展完全超越了甘雨亭事先的想象,战役构想中几十万大军聚歼日军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各路援军进展迟缓,使常德一下子成了一座孤城。甘雨亭留下了一支精锐部队准备用于突围,但长官部的一纸电文,使蔡荣基放弃了突围的念头,命令他把最后一支部队也投入战斗。甘雨亭知道,一旦警卫连被打残了,到时候想突围也办不到了。在这个时候,他突然想起了苏晓峰捎来的信,如果这个时候突击营能够出手相助,也许事情能够有所转机吧。带着这样的想法,他悄悄地让电报员按照约定的频率给苏晓峰部发去了一封电报,请求苏晓峰帮助。

    “支队长,常德电报”电报员举着一张电报纸向苏晓峰奔来。

    “终于来电报了。”苏晓峰轻轻地叹了一声,心中忐忑不安地迎着电报员走去。他一直在等着甘雨亭的电报,但又一直怕收到甘雨亭的电报,正如施海光说的那样,但凡有一点办法,甘雨亭肯定是不会向他吱声的。现在电报来了,说明常德方面已经是山穷水尽了。

    施海光跟在苏晓峰的身边,用安慰的语气说道:“老苏,也许不是什么坏消息,说不定甘团长只是告诉我们说他们成功突围了。”

    说话间,苏晓峰已经来到了电报员面前,他接过电报,匆匆看了一眼,顿足道:“这个甘雨亭,都火烧眉毛了才想到跟我说,早干什么去了”

    施海光问道:“什么情况?”

    苏晓峰道:“老甘他们危险了,他们现在剩下不到600人,阵地方圆不到500米了,周围都是鬼子。他让我想想办法,无论如何要把蔡师长救出去。”

    “竟然只剩下600人了?”施海光吃惊地说,“仗打成这个样子,为什么不提前突围?现在这么点兵力,想突围也突不出来了。”

    苏晓峰道:“天晓得这帮人是怎么想的,从老甘说的情况来看,好像是蔡师长下令放弃突围,打算和常德城共存亡了。不过,老甘希望我们能够把蔡师长救出去,他说自己的安危倒无所谓,只要蔡师长能冲出去就行。”

    “看来又让营长预料在先了。他让咱们这支队伍埋伏在这里,准备在危险的时候接应蔡师长,现在让他不幸言中了。”施海光感慨地说道。

    “这个罗子就是一个妖怪,他那张乌鸦嘴,说谁谁就会倒霉。老施,你说说看,是不是这样?”苏晓峰嘟囔道。

    施海光撇了撇嘴,没有接苏晓峰的话。苏晓峰是和罗毅一起在土匪窝里呆过的,说什么都无所谓,施海光是后来才加入突击营的,不便于像苏晓峰这样对营长口无遮拦。

    “电报员”苏晓峰喊道。

    “在”电报员赶紧上前答应道。

    “给营部发电,就说营长的乌鸦嘴又说准了,常德蔡部陷入绝境,我部将马上开赴常德营救,请营部指示。”苏晓峰说道。

    电报员是个小年轻,多少有点孩子心性,听到苏晓峰这样说,忍不住问道:“支队长,电报里就直接写乌鸦嘴吗?”

    “就这么写。”苏晓峰道。

    “别别。”施海光连忙拦住,有些话私下里说说也就罢了,哪有在军用电报里瞎开玩笑的道理。他对电报员说道:“你这样发:营长的预计十分准确,常德蔡师陷入绝境,已向我部求援,请营部指示我部行动方案。”

    “好,我记下了。”电报员用笔把施海光的话记下,然后抬头看看苏晓峰,等着他确认,毕竟苏晓峰才是部队的主官。

    “就这样吧。”苏晓峰向电报员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了施海光的修正。其实他也知道,乌鸦嘴之类的话只能是当玩笑说,如果写到电报里去,罗毅可能不会在意,但许良清是肯定要批评他的。得到了苏晓峰的确认后,电报员答应一声,跑回去发电报去了。

    趁着等营部回电的工夫,苏晓峰和施海光把手下的几名小队长一起叫过来,拿着常德地图开始商量营救蔡荣基师的方案。在他们的地图上,标注着日军各部队的分布情况,这都是这些天陆续画上去的。突击营能够拥有这样详细的情报,得益于周希亚带领的情报部门的出色工作,他们没日没夜地监听日军的往来电报,对于日军的兵力部署可谓是了如指掌。

    “根据甘团长提供的情况,目前常德城的大部分已经被日军占领了,大约有两个大队的日军正在围攻蔡师的残余部队,其他的日军正在进行休整,准备应付**的援军。由于城内的建筑都已经被打成了废墟,日军部队主要驻扎在城外。这就是说,只要我们能够绕开城外的日军,进到城内,与蔡师长的部队里应外合,救出他们就有希望了。”施海光向众人介绍着敌情。

    “可是,要绕开城外的鬼子也不容易啊。”一名小队长说道,“从地图上看,鬼子对常德形成了好几道包围圈,咱们要想混过去可不容易。”

    从二支队临时借调过来的小队长彭立虎说道:“我倒觉得要混进城可能不会太困难。从情报来看,攻打常德的鬼子部队建制十分混乱,五个师团的番号都有,有些师团派了两个联队,有些师团只派了一两个大队,各部队之间互相都不摸底,协调上肯定存在着漏洞。咱们如果扮成鬼子,要蒙混过关应当是有希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