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 >

第8章

大唐-第8章

小说: 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父亲大人。”张宣凝神色恭谨而凝重的说着,他心知上位者没有空听些废话,因此简单扼要的把现在的形式说了明白。
  “综上所说,我们香口人手很少,而且兄弟们也都没有见到世面,而且石门,虽然相对于我们竹花帮来说,还算不了什么,但是也有二千人,在扬州城是根深蒂固,这次石门前来庆贺,也是警告的意思,因此,我觉得先开一条盐路,让兄弟们也见得世面,历练一些,您觉得怎么样?”
  ♂第一卷 扬州乱波浅浅起♀
―第七章 … 盐路(下)―
  燕兆听了,半刻没有说话,然后才点了点头,说着:“你的想法还是可以的,态度也很谨慎,燕叔给条盐路,不成问题,只是你必须明白,盐路的风险,可是很大的,别的不说,海沙帮主营盐货,与本帮不是很和睦啊!”
  这个天下,有一批声威最隆,势力最大的组织,虽然竹花帮算得上其中之一,但是就算在南方,也有几个组织与之相比,甚至超过,海沙帮无疑是南方有数的武林组合,手下战将如云,背后靠山是四阀之一的宇文阀。
  这些内情,这种情势张宣凝自然十分明白,他的心情一沉,于是说着:“海沙帮虽然主事盐货,但是也总留点汤水吧,再说,侄儿这点规模,海沙帮未必放在心上,甚至未必注意到我吧?”
  “话是这样没错,但是整个海沙帮不会注意你,下面的香口舵口注意到你,你就有危险了,虽然二帮之间不轻易产生冲突,但是这是不能保证的,来往失踪的事情,也层出不穷。”燕兆叹了一口气,说着:“依我看,你才十五岁吧,堂中帮中,不会催你,几年时间总要给你的,你好好在扬州城扎根,慢慢壮大,等机会成熟了,帮主自然会赏识你,跑这种水路盐货,不要太急。”
  这话说的实在,看来,看在苏爷的面子上,燕兆的确说了点真心话。
  可是,张宣凝却是等不及了,别说二年后帮主殷开山按照记忆,应该被杀掉,就整个天下形式来说,如果白白等上几年,也耽误了。
  来到大唐双龙的世界,他虽然未必一定要争霸天下,但是也心而神往,既然这样,现在就必须努力进取,某种程度上,不以战养战,不采取冒险式的发展模式,那能轻易出头呢?
  张宣凝顿时显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神色,说着:“燕叔,哥哥十五岁就出道了,跟着父亲来回闯荡,一直是我的榜样,至于风险,在江湖上混生活,这样的事情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我就想搏上一搏。”
  听了这话,燕兆只是一笑,毕竟自己和他也没有什么真感情,只是看在苏爷的份上给点意见,既然年少气盛,那就由他去吧,但是面上,还是关切的说着:“好,有这胆气就好,我就给你一条盐路,但是我还是要说一句,开始时,少弄点,先把路途和关系弄熟了,再考虑其它。”
  说着,拍拍张宣凝的肩头:“好好干吧,年纪这样轻,就已经副香主了,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张宣凝笑着回答:“这都是帮主的恩惠,也是父亲和燕叔的提拔,我年轻不懂事,以后还请燕叔多多指点,多多提拔呢!”
  “好好,只要你好好干,燕叔一定会多向上面说。”燕兆从怀中取出了一个铁牌,然后就说着:“沿海各商行,盐货都是熟人才能够提,盲然上去是没有人给货的,你拿着这个,和李家店铺联系,他还是会给货的。”
  “是,多谢燕叔。”张宣凝恭谨的接过,再闲聊了片刻,张宣凝就知趣的告退了下去,等他离开了,苏爷才问着:“燕兆,你觉得怎么样?”
  燕兆面庞上略有点阴晴,本来笑意充满的脸,在不特意开颜时,自然有一种酷寒凛然的气息透露出来,这是江湖汉子身经百战,死中求生而获得的韵息,他徐徐的说着:“看样子还不错,武功已经有成了,当个香主的确已经足够,但是心性还难说着呢!”
  听了这话,苏爷眯着一双细眼,拿起小瓷壶里的茶端起来啜了一口,然后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再闲聊了一些时间,燕兆也告辞了。
  “父亲,礼品和礼金都已经清点完了。”儿媳上前说话,就在这时,忙了一中午的帮中兄弟们,终于可以吃饭了,大家都已经饿的狠了,不过,现在没有人,虽然许多剩菜什么的,但是量上更是足够,一时间欢笑声就传了过来。
  “恩,丝绸全部放回家中,但是给凝儿作几套衣服,让他能够出去见得场面,至于粗布,给李家店铺的二爷送去,让他加点工,作出点套衣出来,免得凝儿还要给兄弟们另外用钱买衣。”
  儿媳应了一声,垂着手说:“还有其它呢?”
  呵呵笑了笑,苏爷说着:“可以存放的,留着,不能存放的,全部放在各店铺中卖了!”
  “银子呢?”儿媳垂下了头,轻声的说着。
  冷冷一哼,苏爷说着:“是不是他叫你问的,没出息,收了多少?”
  “四百四十两。”
  “等会,给凝儿包上二封银子。”
  二封银子就是二百两,儿媳苏夫人不由吃了一惊。
  “说没出息就是没出息,这酒楼,一年下来也有二千两银子,这二百两,又算得什么呢?难道在家几年,气量就越发小了?去,这是我说的。”苏爷看了一眼,不知道为什么,越发生气了起来。
  人家张宣凝一下子把所获得的银子全部奉上,又送上价值千金的酒楼,不管他以后成不成事,就这气度和胸襟,就把自家的儿子媳妇比了下去了。
  “是,父亲。”儿媳不敢抗辩,应了下来。
  兄弟们一行喝酒,熙熙攘攘,作为头目,兄弟们自然上前庆酒。
  幸亏此时,酒多为压榨而成,度数很低,只比后世的啤酒略高一些,因此张宣凝双手捧酒杯,几乎来者不拒,一一碰杯,一饮而尽。
  手下的兄弟,其实都是十几岁的少年,都难得有此机会大吃大喝,当下也疯狂了起来,连声欢笑,等到了中席,张宣凝虽然量大,但是也喝的多了,只觉得腹中如火一样,眩晕已生,当下笑了,说着:“算死草,你对附近的情况熟,说来给大家听听。”
  “好的,香主。”算死草在这里,年纪最大,却也恭谨的说着,当下就说一些事情来给兄弟们听听,他的口才不错,见识也不是这群少年能够比喻的,因此说来说去,众人都有了兴趣,一起聆听着。
  本来隐约之间,诸人对算死草这个外来者,是有排斥心理的,但是现在,似乎距离就拉近了许多。
  这一切都落到到了张宣凝眼中,对算死草的心理已经了然于胸,但是也没有想说什么,只觉得来往喧闹,心中却无比的欢喜和安宁。
  未来之时,他也算衣食无忧,但是自生病后,就再无欢乐之时,床上数年,虽然读书无数,但是却阴郁着个性。
  现在千年穿越,回到这个陌生的时代,却想不到得了属下,得了兄弟,得了发展的舞台,虽然对天下来说,还微不足道,但是借着酒意,却一时大快。
  “听说杜伏威获得大胜啊!杜伏威与前来捕讨的隋江都校尉宋颢作战,开始时败退,但是却诱颢部入芦苇丛中,尔后从上风纵火,迫其步骑陷入大泽,尽灭于火中。”不知道为什么,说到这事上。
  听到这里,张宣凝不由一惊,历史上杜伏威也曾有此事,年纪不过十七岁,当然,在这个世界上,杜伏威却已经是四十岁的人了,呵呵,这姑且不论,但是宋颢此人,是不是宋阀中人呢?如果是,那意味着什么呢?
  虽然酒意翻腾,但是张宣凝若有所思,仔细思考这个信息。
  ♂第一卷 扬州乱波浅浅起♀
―第八章 … 余杭(上)―
  张宣凝立于船甲之上,望于两岸。
  这艘船,是以百两银子租来,可载重十吨,此时有风,布帆张满,以快似奔马的速度,在河流中开动。
  这个世界的隋炀帝杨广即位后,以北统南,命人开凿运河,贯通南北交通,比历史上的运河更是宽阔浩大,才得以这样的速度。
  “香主,快天亮了,我们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吧,我们已经到达余杭了。”说话的,是幸容,而在船上,桂锡良、周奉、王成志三个二竹组长带着三十个兄弟,几乎全部在场,至于徐子陵和寇仲,临时和江风一起,靠着新补充的小混混,来维持街上日常。
  徐子陵和寇仲,张宣凝倒不是不想用他们,而是觉得此二人,是一种灾星,因为他所到之处,没有事情也会生出事情来。
  虽然这是以战养战,磨练他们的命数,但是对一个组织来说,对张宣凝来说,才不愿意碰到这样多灾多难的事情,别人可不是小强,死了就死了,因此根本不想带他们出场。
  “好的,你们找个地方停下来,休息一下,注意,千万不要露面,这可是海沙帮的地盘,我带着算死草,还有桂锡良、周奉、王成志三个上岸就可。”张宣凝胸有成竹的说着:“别靠到专门的码头上去,那里肯定逃不出海沙帮的注意,我们离远一点就可。”
  果然,找了一个隐蔽点的河道,停了,上了岸,然后就带着四人上了岸,这时天才亮,走了半个时辰,入得城门,就在码头区,先带着四人去了一家包子店,叫了五笼包子。
  一眼望去,只见船舶无数,樯桅如林,以千百计的脚夫正在起卸货物,商人旅客上落往来不绝,十分繁忙热闹,至于各种各样拿刀的江湖人物也在其中,所以四人虽然人人带刀,但是也不显眼。
  四人都松了一口气,谁也没有傻到穿着绣着竹子的衣服出来。
  包子店,不远处,就是最著名的盐货街,二十多间铺面高敞开阔的盐铺,排在靠海的一边,铺后就是码头,泊满载货的大船小艇。
  二十多间铺子无一例外挤满了人,铺内盐货堆积如山,贱得像不用钱就可随手拿走一包半包的样子。
  张宣凝露出一丝笑意:“看样子,这里的生意还是不错的。”
  四人都点头应是,眼前的繁荣使他们都有点应接不暇的感觉,但是却不知道张宣凝的真实用意。
  宋族乃南方势力最大的士族,阀主“天刀”宋缺有天下第一用刀高手之称。当年杨坚一统天下,建立大隋,因顾忌宋族的势力,对他们采取安抚政策,封宋缺为“镇南公”,而宋缺亦知南朝大势已去,俯首称臣,以保家族。
  虽然如此,宋阀也深谋远虑,天下之争,其中之一就是“钱”,宋阀最赚钱的一项,就是从沿海郡县,把私盐经长江运入内陆,谋取厚利,因此宋阀的实力在盐利上非常强大。
  杜伏威获得大胜,灭了宋颢以及他带领的三千步骑,可以说,就是消灭了宋阀在沿海一带的主要棋子,宋阀的实力大减,在这样的情况下,局面又会怎么样发展呢?宋阀又会怎么样回应呢?
  正在想着,张宣凝生出警觉,朝着街道上看了一眼,发觉了一群虎视耽耽的壮汉在街上巡查着,很明显,这是海沙帮的帮众。
  而且,几乎每个盐铺,都有一个或者几个壮汉靠在里面,也不说什么,只是拿着眼看着,这就是在监督着盐场生意来往。
  “这里的盐利,都是有专门铺子来进行,等闲外人是买不到的,当然,零星的也有,但是那是小铺子,只卖十几百来斤的,我们必须和李家店铺联系上,当然,尽量别给海沙帮盯上。”张宣凝也想不到这里监督的这样严格,因此说着:“算死草,你带着我的铁牌,和李家店铺联系上,不必当场提货,我们等着你的消息。”
  “东家,我知道了。”为了避免一些问题,现在都叫张宣凝是东家了:“你放心,这点事情我还能够办得。”
  说着,他就上了街上,由于他的那种模样,就是一个老混混,并不引人注意,他装着无事的从街上走过,瞟过了店面,然后就在一家家店铺中转过,过了一会儿,他入得了一家店铺。
  再过了一会,算死草就出了门,然后就点头示意。
  张宣凝说着:“你们就在这里等着,我去看看。”
  说完,他跟了进去,才看见柜台后一个打着算盘的老先生,这老先生已经头也不抬的冷冷说着:“去里面说话。”
  张宣凝就向里面走,过了外面的店面,就在内场中,已经见到一个中年人,而算死草恭谨的立在那里。
  “你就是拿着牌子来的?”
  “是,您是?”
  “我是谁你不用理,这里的货,都由官府、帮会,大商号瓜分了,要不是你有着燕爷的牌子,我理都不会理你,好了,你到底要多少货?”中年人不耐烦的说着。
  “我的船,可载一万斤。”
  “那就是一百包盐了,我知道了,你这个兄弟先留下,而你先回去,晚上我会给你带货,注意,我劝你还是老实回到船上,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