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 >

第44章

大唐-第44章

小说: 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此时,不是想这个的时候,刚才觉悟第一流先天境界之时,他突然感觉到庭院中出现一个异物,暗叹自己鸿福如天,他徐徐拔出刀来:“来客是谁?”
  “蓬!”
  这句话一出口,就感觉到眸子稍微一痛,顿时满目剑芒。
  张宣凝顿时大惊,心中已经了悟。
  幸亏刚才臻至先天境界,由于时间很短,还没有彻底消除,虽然眼睛看不清楚,但是却一刀砍去,只听“锵”的一声,刀剑相格之声出现。
  但是几乎同时,对方又是剑影连绵,只感觉剑影无处不在,几乎立刻要致他于死地,张宣凝剧震后撤,刀光却是大盛。
  只听“铿锵”之声连串响起,破军之刀,一刀接一刀往杨虚彦劈去,在生死压力之下,潜力立刻开发出来,虽在生死之地,虽然对方的剑光如附骨之蛆,狂风骤雨的攻击,不予他有喘息机会,但是还是坚持了下来。
  “噗!”的一声,二人分开,张宣凝胸口被破开一条缝隙,几
  喷溅,衣服破碎,但是却没有多少鲜血,内甲被切开子。
  “噫?”对方终于也停了下来,他穿着黑衣,头戴着黑罩,手中持有着一把长剑,虽然如此,但是他的眸子冷酷无情:“你穿有内甲?内力也不错。”
  本来,这一剑应该切开他胸口要害,而且邪恶的内气也应该冲入体内,以破坏内脏,现在却被他若无其事的化解了。
  感觉到邪气将攻击过来的内气化解,张宣凝冷哼一声:“你是何人?为什么要刺杀于我?”
  就在这时,已有人声喧闹,亲兵已经听见了声音。
  “我是何人你不必知道。”这句话一说,立刻就是“蓬”的一声,眼前又是一阵剑雨,此人又发起了一阵猛攻,气劲呼啸的刺耳声,一瞬间充满其中。
  “哼,不过如此!”张宣凝长刀挥出,“铮”的一声,就看见漫天剑影消失不见,显又是击中了真身。
  然后就是不断的火拼,只听见“叮叮”之声,连绵不绝,这次二人都是后退,显是不见胜负。
  “大人,大人?”亲兵已经靠近,虽然一批亲兵并无太大作用,但是如果有相当的对手在,就完全不同了,几个亲兵纠缠住,再有同级高手袭击,威力立刻就扩大几倍。
  此人露在头罩外的眼睛精电一闪,哈哈笑着:“石大人果然厉害,我就告辞了!”
  张宣凝也冷笑的说:“阁下想走。却没有这样容易。”
  此人却不再说话。哈哈而笑,翻身而去。
  “大人,大人?”转眼之间,亲兵就过来了:“有刺客?”
  “不要紧,只有点小伤。”张宣凝并没有追赶,冷哼一声。在亲兵地拥戴下而去,心中却是大喜。
  此人是杨虚彦,这是肯定地,刚才只是不想说破,此人武功的确比自己高出一线,但是因为身体内有邪气,也不过旗鼓相当。
  杨虚彦的武功,本质是乱得人的感知。比如说,现在这个阶段,他只能利用稀薄的剑气对对方的眼睛产生一定地压力,因此导致视觉出现一点错误,而这错误就可以利用,这才刺杀的上法,当然,杨虚彦的内功也有独到之处。
  就因为早知此理。张宣凝功集眸子,护住感知,虽然不可能看穿所有,但是也大致感知对方的攻击真身。
  计算一下时间,这应该是杨虚彦初出道时的武功,但是也应该是界于第二流和第一流之间,只有当他以后连绵作战,获得晋升。成为第一流高手,又获得了半部不死印法,才真正达到界于第一流和宗师之间的境界。
  但是,就算是他现在是界于第二流和第一流之间,能够与之作战,只稍落下风,也证明自己的武功突飞猛进了,甚至可以说,只要自己成功的晋升到第一流境界,又不落单。时刻有亲兵保护,那根本不畏惧任何人地刺杀。
  也许只有几个宗师的联手。或者大宗师的暗杀才能造成一些威胁。
  不过,比起真正的小强,还差一些,徐子陵和寇仲更是厉害,大概出道后一年时间就达到了他现在所能够达到的境界,这实是可怕。
  杨虚彦,这人,皇族出身,就算要投靠(或者说暂寄),也不会和绿林帮会出身人物扯上关系,甚至其它豪强也难以看上眼,只能是四阀之一。宋阀向与皇室不和,又偏处南方,不会,独孤阀、宇文阀都不合适,唯有李阀了。
  这也符合石之轩的性格和谋略,现在,自己就是被李阀所刺杀了?那肯定大事有变了,说不定历史上的雁门之战就要开始了。
  果然,才出去没有多少时间,就有人通报:“大人,圣旨到了。”
  啊,自己竟然得于天听?这个消息,连张宣凝不由呆然,连忙出去,说着:“摆下香案了没有?”
  “已经摆下了,就等大人前去呢!”说话的是陶吉,他地声音颤抖着,显是不知道是祸是福。
  果然,见得上百骑骑兵,又有着黄色旗帜,直到县衙之前。
  而中间是一个太监,身材瘦高,脸白无须,体型阴柔的,显是宣读圣旨的太监了,见了他出来,就尖声说着:圣旨到,还不谢天恩?
  张宣凝吸了一口气,经此一战,他对自己充满信心,自问就算圣旨是擒拿于他,也可以突围而去,当下就从容步下阶石,跪倒在地,高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喊着,身后也是跪倒一片。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朕闻安川县代理县令,豹骑卫副旅帅石无忌,忠君爱国,勤于国事,屡灭逆贼,甚是欣慰,特晋为正七品果毅都尉,可领一团,立时率所部见朕,钦此!”
  “臣领旨!”张宣凝立刻应着。
  什么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实是明时才有的,明太祖朱元璋以为自己的统治出至天意,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记载太祖尝言:“见人言动皆奉天而行,非敢自专也。”
  因而其诏书的开头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清承明制,其诏书多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始,而并非其它朝代也是如此。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谢恩之后,张宣凝收了旨意,就又说:“谢过这位公公。”
  说话之间,就不动声色的奉上一叠银票,幸亏这个世界有银票,这方便了许多,这位公公脸色顿时舒开,又用眼光一看,却是百两银子的银票,足有数张,顿时就热情非常,笑着说着:“咱家就知道石大人勤于国事,皇帝一定会大加赏赐。”
  张宣凝慌忙道谢,显地感激涕零,恭敬的说着:“还请问公公大名?”
  此人显是对他的恭谨的态度甚是甚为受落,欣然说着:“咱姓陈,石大人,皇命在身,你不可久留,明日就出怎么样?”
  一个下午,一个晚上,也足够了,张宣凝立刻说着:“多谢陈公公,公公先请进!”
  当下安排了一行百人住下,就立刻回到县衙中理事,一团是四个队,自己的兵权就从五十人,一下子扩大到了二百人,顿时就召集了民团,把其中的精锐纷纷提拔起来,经过数月,他已经对队中一些人有数,所以提拔起来很快。
  郭破索也提拔成了火长,领有十人,而张一也成了亲兵队长,也领十人,其它几人愿意效忠的,都一一安排的职位,但是真正忠诚之人,却派着张三领着去南方了,连同那群少年。
  “这里折合黄金三千两,记住,到了南方直去扬州,和我在扬州的人联系,但是不可同流,明白吗?”
  “明白了。”张三是张家训练的,当然就毫不犹豫地应着。
  想了想,张宣凝又冷笑的说着:“张二,你去长安,要隐秘从事,以前地住宅不可用了,多集人手,要是可靠。”
  “是!”张二也应了。
  ♂第二卷 一刀转战三千里♀
―第四十章 … 千古真相―
  行必死
  以区区的副旅帅,又或者是现在的果毅都尉,在天下的大局,无非是一只随手可以捻死的蚂蚁,偏偏这只蚂蚁,竟然还乱得了大势,岂不必死?
  隋炀帝不杀他,也自然有人杀他,甚至可以说,就算身为皇帝的隋炀帝想保他,也很难保得下来。
  因此张宣凝早就把后路安排好了,而自己也早准备突围了,当然,也差不多不当石无忌的时候了,这种政治洞察力,其实是很明显的事情。
  但是几番考虑,雁门之战还是要参与的。
  等二百人,一百是骑兵,一百是步兵,追上隋炀帝,也差不多到了雁门了。
  就算是临时的行宫,外面仍旧布满御卫,这些御卫都是百中挑一的军中精锐,就凭借这批军士,想闯入宫廷就难比登天。
  等到御前,报上了石无忌的姓名后,由于有御旨在,因此很快就获得了通报,张宣凝依规矩解下武器,进入了庭院。
  虽然是行宫,但是此处也有四处大殿,六处小殿,并且以林苑隔离,张宣凝立在庭院中等候,连呼吸也不敢大声,现在这里可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点之一了,上千禁卫的力量,别说区区张宣凝了,就算是四大宗师只有立刻逃亡的份,稍加迟疑就是死路一条。
  不然的话,又不是每代皇帝都是武功高手,如果连宫廷都可以随意来去,那宗师岂不是可以随意主宰皇帝的生命?
  宗师宗师,毕竟不是神,而是人,其实,根据张宣凝自己的计算,如果被围困,大概一百名禁卫都不到,就可以使自己横尸就地,一流高手也许要一百五十名,宗师最多能够火拼三百名。
  如果配合了弩弓之类的强力武器,就这眼前的千人之力,就可以把世界上不超过五个宗师全部歼灭在此——前提是有准备,并且围困住。
  当然,完全激怒了宗师,撕破脸皮打游击战,皇帝也受不了,今天杀一个,明天杀一个,这样下去可不得了,因此这个世界,是相互尊重,相互敬畏。
  “万岁召见石无忌!”一个公公从里面出来,宣旨说着。
  “谢吾皇万岁!”张宣凝跪在地上,恭谨的磕了头,才起身跟着走,在走的时候,就奉上了一叠银票。
  这个公公点了点头,收下了银票,一看见收钱,张宣凝就心中大定,这种近身太监,最善揣摩皇帝的心思了,如果皇帝不喜欢的人,根本是收都不收——不收的话,张宣凝就立刻会返身杀出去。
  虽然这里也算是禁卫重重,但是毕竟还在外围,说不定还可以杀出去逃亡,但是到了里面,就凭他现在的武功,连半点机会也没有。
  八月夏天,但是在行宫之中,由于多种林苑,再加上池塘分布,因此反而清凉,延着石栏走廊,再走过一处处亭子,远处已经看见了更加森严的禁卫,并且隐隐传来丝竹管弦之声。
  但是为了安全计,这一个个庭院其实设计都有考虑,虽然到处是回廊,但是基本上人手充足的话,每个死角都会注意到。
  等到了一间房间之前,公公示意稍等,然后就进去禀告。
  没有多少时间,公公就出来喊着:“宣石无忌拜见。”
  张宣凝一进去,才看见中心的一点黄色,就立刻跪伏在地,连头也不敢抬起:“臣安川县代理县令,果毅都尉石无忌,拜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虽然如此,但是还是感觉到房间中,强大的气息在徘徊,其中有几个,远在他之上,而与他同阶的二流高手,竟然有十数人之多。
  “你就是石无忌?很好,很不错,平身吧,起来说话。”等了好长时间,才从上面传来了一个声音。
  “臣惶恐之至,吾皇万岁!”张宣凝再磕一下,才起身说话,就算起身,也不敢平视皇帝,不过眼光之间,就可以看见一个人正坐在桌前,显然就是隋炀帝无疑。
  当然,此时隋炀帝还没有死,这其实是死后的号,但是张宣凝从后世而来,不称这个还称什么呢?
  隋炀帝好整余暇望了过来,见得张宣凝年纪大概三十,举止之间,自然有一种凝重气度,他本是英明神武之人,哪能不识,心中已经略是点头,再见得他连头也不敢抬,态度恭谨之极,也有一丝淡淡的好感。
  “石无忌,你区区一个果毅都尉,怎敢密奏于朕,言唐国公不是?”
  张宣凝又立刻跪伏在地,伏在地上,说着:“臣哪敢言唐国公不是,不过,臣到安川县,意外发觉李居道私积兵甲,兵上千,粮上万,让臣触目惊心,而且其随从见事泄露,竟然敢于袭杀上官,臣身为陛下之臣
  欺君,虽刀斧在身,也当如实禀告于陛下,臣惶恐,断。”
  隋炀帝听得此言,也不多说,站起身来,走了几步,突地一转身,望着他来。
  虽伏在地上,仍旧感觉到,在这一瞬间,他的双目精光直射,身为皇帝,就算再怎么样腐败堕落,当年英明神武也自然不凡。
  其实隋炀帝也心中略有点惊讶,他军略上,年20岁时,就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