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服饰天下 >

第82章

服饰天下-第82章

小说: 服饰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维多湖旅游的感觉怎么样?那里的风景美吗?”冯希凡很好奇地道:“还有,那边真的是有食人部落吗?”
  陈楚翻开自已的背包,拿出一台数码相机,道:“食人部落倒是没有,不过倒是差一点就被当地旅馆当成凯子给宰了。我在那边拍了不少照片,有兴趣的话你自已看一看吧。”
  冯希凡拿过相机翻动着相片,看了几张后,他啧啧地叹道:“很不错啊,有机会的话,我也要到那边旅游。你看,这湖水真清透,还有,那边的天可真蓝。”
  陈楚叹道:“是啊,那边的天可真蓝!”
  那边的天空蓝得就像玉石般似的,陈楚刚回到羊城时,竟有刹那间的不适应。
  照片观赏完后,冯希凡道:“那边的环境还真好。楚哥,有机会的话,我一定要到那边一趟。”
  陈楚笑道:“肯定会有机会的。”
  等到时机成熟的话,陈楚肯定调岗轮换,把冯希凡放到非洲锻炼一番。
  “厂里现在的情况怎么样?”陈楚问道。
  “忙啊……”说到这个话题,冯希凡有一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
  “本来现在就是国内货物生产旺季,再加上非洲货也到生产旺季……那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忙!你没看前一段时间,我感冒时差一点连嗓子都哑了吗?”冯希凡道:“要处理的事务很多,我整天开口说话嘴都没有停过。”
  说到公务,冯希凡很快就提出一个问题。
  “楚哥,非洲市场那一块……我们就这样停止扩张?”冯希凡忍不住出声道。
  “怎么了?你觉得我们应该继续在非洲上扩展业务?”陈楚反问道。
  “是啊,非洲这一条线多赚钱啊,我们厂里现在生产的货物,大多数都是非洲货。”冯希凡道。
  非洲市场现在是制衣厂最重要的市场。上一个月,制衣厂在只有六个据点的前提下,往非洲方向的日均出货量就超过八千条。而这个月已经扩张到八个据点,制衣厂往非洲方向日均出货量绝对会大幅度增长。
  在外贸市场上有“圣诞季”的说法,在西方,圣诞节前一段时间是日用商品的销售旺季;而在非洲,像达尼亚和肯干达这样的国家,基督教徒占据总人口的大部分,当圣诞节快要到来的时候,也是这些国家的销售旺季!
  制衣厂这段时间如此繁忙,正是要赶制圣诞货物。正因为要生产圣诞货物,制衣厂这一段时间的生产资金也显得分外紧张。非洲市场货的利润虽然相对比较高,但资金周转率却比国内货物要低,比如就说现在,陈楚制衣厂还有十个以上货柜的货物正在海洋上漂泊着。只要这些货物还没有运到非洲市场销售出去,都没办法变成钱周转回国内。在资金周转较为紧张的情况下,陈楚甚至要求非洲店铺每隔两天就要结汇转帐回国。
  这也是陈楚一直对非洲西海岸生意不太感兴趣的原因。相比起非洲东海岸,货船到达非洲西海岸起码要多十天时间,资金周转周期,也起码增加十天以上。
  “冯希凡,算了吧。”陈楚摇了摇头,笑道:“我们应该吃的肉,都到我们的碗里来了。剩下的还是一些硬骨头,就让其他人去啃吧!”
  二零零六年后,非洲市场竞争必定会越来越加的激烈,陈楚借着最后黄金时机完成跑马圈地,已经没有兴趣再开辟新的市场。
  “冯希凡,如果有一天你到达非洲,你想怎么样开拓新市场,就怎么样开拓新市场。”陈楚淡声笑道。
  “好啊。”冯希凡倒显得斗志十足,哈哈笑道:“楚哥,你就看着吧,等我到了非洲,我一定会到一个新的国家开拓新的销售点。”
  “你能有这样的斗志就好!不过,我要提醒你一点,如果你是想到一些动乱的国家开辟市场,我可是一万个不答应的。”
  对于陈楚来说,他的非洲布局已经全部完成。据陈楚估算,八个销售点日均出货量接近一万二千条,像圣诞这样的旺季,日均出货量甚至会增加百分之七十以上。前一段时间,陈楚估算过制衣厂在非洲市场稳定下来的利润,当他在电话中将这个数字告诉冯希凡时,冯希凡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从制造到最后的销售环节,制衣厂每条裤子的平均利润大约是九块五,按平均每天一万二千条的出货量来算,制衣厂的日均利润超过了十一万元。仅仅是非洲市场,陈楚制衣厂每年的利润就超过四千万元!
  在得出这个大概数字时,冯希凡就感叹他终于明白陈楚为什么一定要进入非洲市场。这个市场,对于陈楚制衣厂来说,就是一个金矿。为了这个市场,冒再大的风险也是值得的。
  在陈楚看来,市场永远都是瞬间万变的。非洲市场在二零零六后会迎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但是在可以预见的三四年之内,楚哥制衣厂在非洲市场上,依然有着极大的竞争力。
  人民币汇率改革已经开始,人民币相对美元将会慢慢升值,用美元结算的产品,竞争力将会不断地减弱,美国、拉美等国出口贸易条件也将会有所恶化。但非洲地区不同,因为曾经是欧洲殖民地的原因,非洲很多国家货币与欧元挂钩,而欧元在往后几年间相对人民币是升值的,这样的汇率变化不止对陈楚非洲生意没有冲击,甚至还能增加陈楚的利润。
  “楚哥,我跟你说说现在的情况。”冯希凡道:“现在我们制衣厂的产能已经严重不足……我们制衣厂的非洲货,大部分都是交给其他制衣厂加工的。”
  冯希凡感叹道:“在电话我也跟你请示过,希望能砸几十万再开二条生产线。不过,我们制衣厂是真的拿不出来钱扩张。前一段时间,有一位客户到我们制衣厂下订单,在路口附近不认识路,打电话叫我开车过去接他,然后他一看到我开的是摩托车,愣在那里差一点转身就走人……等他到我们制衣厂参观完签订合同后,他还很好奇问我们这么大规模的制衣厂,怎么连一辆小车也没有呢?连冲当门面的小车也没有,让人怎么你们制衣厂的实力啊?”
  “生产线会有的,小车也会的。”陈楚道:“等到忙完这个圣诞季,我们的流动资金就会充沛起来,那个时候我们再进行扩张也不迟。”
  冯希凡嗯了一声,点头称是。
  “对了,我们国内市场货方面最近有什么动态?前几天我在非洲看了一下你传过的帐本。”陈楚道:“表姐这一段时间的生意很火爆,日均出货量好像增加七八百条?”
  冯希凡倒是摆了摆手,笑道:“现在是旺季,出货量当然比前一段时间要多,这有什么好奇的?对了,楚哥,下一次扩张,我们制衣厂应该扩大到多大规模呢?”
  “扩大到什么样规模?”陈楚摇了摇头,道:“冯希凡,我对制衣厂应该扩张到多大规模,现在也是心里没有底。”
  冯希凡的双眼微微张大,惊讶地道:“不会吧,楚哥,连你也没有底吗?”
  这个消息的确是让冯希凡感到意外。在冯希凡看来,自从一年前制衣厂开张以后,楚哥对于制衣厂什么时候应该走那一步,似乎都有很明确的预期和计划,而事实也证明,楚哥在走的每一步都很平稳。上一次表哥在电话中还和他提到,他正在制定制衣厂未来发展的短期发展计划还有中期发展计划。
  但现在,楚哥竟然说还没有确定制衣厂未来的发展方向?
  “管他呢。”冯希凡很快就摆摆手,道:“不如,我们制衣厂先扩张到日均一万五千条裤子产能的规模,反正我是不想再让加工厂赚走那一块钱的加工费。”
  听到这个说法,陈楚的眉头轻轻地挑了一下。
  现在他已经有两个不同的方案草稿。只是还在犹豫着应该按那个方案行事,毕竟,这关系到制衣厂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
  “说的也对,我们先把产能扩张到日均一万五千条产量再说吧!”陈楚出声道,反正,将产能扩张到一万五千条,和他心中的两个方案草稿没有冲突。
  陈楚现在的主要身份是制造商,但他未来的身份,不可能永远是制造商,就像去年他进入到服装批发行业,而在今年年初进入到外贸批发行业一样,陈楚的事业迟早会扩张到服装行业的其他方面。
  比如说,利润率最高的零售行业。
  但无论如何,在比较长一段时间里,他还是得依仗制造环节。毕竟,在前世时候,他的身份一直是制造商,制造是在整条行业链条中最熟悉的环节,说得高大上一点,在他的血液内部,流动着的是制造业的基因。
  不过,在牛仔裤行业摸爬打滚十一年后,陈楚觉得也是时候突破牛仔裤的单一品种,开拓其他服饰品种了。


第156章 :合作提议

  市场永远是瞬息万变的,服装行业自然也不能例外。
  上世纪七十年代,牛仔裤随着改革开放西风东吹进入国内,并在八十年代成为“洋气”、“时尚”的代名字,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渐渐成为普通寻常衣物,到二十一世纪继续扩大喜爱人群规模——比如说,在九十年代,很多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都是不穿牛仔裤的,但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后,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却为成商务休闲牛仔裤的主力消费人群。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牛仔裤消费群体一直在扩大。但在进入第二个十年时,牛仔行业却遇到其他服饰品种的有力竞争。
  以女装方面为例,在二零零八年以后,糖果裤开始流行;二零一零年后,袜裤开始流行;还有像其他品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都威胁到牛仔裤品种。正如二零零九年前,以制造功能机著名的诺鸡鸭没能敏感捕捉到智能机对其威胁一样,陈楚在重生前,也有牛仔裤制造商曾感叹,新出现的品种对牛仔裤行业威胁越来越大。
  比如说,袜裤的销售价格甚至比牛仔裤生产价格还要低,在同样偏好的情况下,消费者会做出那个选择?
  陈楚暂时没有进入其他服装品种生产环节的打算,不过,他准备做其他品种的服装外贸。非洲的销售体系已经完善,陈楚可以向其他品种的制造商下订单,通过在非洲的销售渠道将其销售出去。
  正当陈楚想着这些事时,李松和莫鸣也是联袂而至。
  和前一段时间相比,李松没有多大的变化;但莫鸣在面对陈楚等人的时候,已经没有了那种束谨,显现出一种平静从容的气度。
  看到莫鸣的变化,陈楚轻轻地点了点头。
  “老板。”两人差不多齐齐开声向陈楚问好。
  “俩位好。”陈楚看到两人的时候,就笑了起来:“我不在制衣厂的这一段时间,两位辛苦了。”
  说这一句话的时候,陈楚的目光已经落到莫鸣身上。
  这一次他能在非洲较顺利开拓市场,莫鸣在服装设计环节算是出力较多。没有莫鸣的话,要把林海驱逐出达尼亚市场,肯定还要花更多的心思和时间。
  重生之前,林海从捷华厂挖走莫鸣,让莫鸣成为其主设计师的事肯定是不会再出现。莫鸣的人生轨迹因为陈楚的到来,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至少,不会再出现其在捷华制衣厂坐一年冷板凳这样的事。
  两人也是谦虚地说了几句话。
  莫鸣道:“老板,这是份内之事,是我们应该做的。”
  莫鸣一直对陈楚心怀感激。是老板不计较他设计学徒身份,放胆让他负责非洲市场货物设计工作,使得他能站到更高平台上施展才华。而且老板给他的工资等各方面待遇也很好。一个月前,负责人事的办公室文员,不小心将他的薪酬泄露出去,结果在几天后,制衣厂的员工看到他时,直勾勾的似乎想在他脸上看出花来似的,更有较熟的文员私下向他打听传言的那个数字是不是真的。
  陈楚点点头,目光转移到李松的身上。
  陈楚离开以后,一直都是李松负责版房事务。不过,版房外贸款式的设计一直都交由莫鸣设计,李松仅仅是负责国内货物设计。在陈楚看来,自家师傅负责国内货物设计确是有一点屈才。莫鸣设计非洲款式自由度可是很大的;但是,李松设计国内市场货却受到陈楚极大的限制。
  毕竟,陈楚是九年后回来的,作为一位服装设计者,或多或少他对于某种设计风格或者款式的未来流行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所以,陈楚对国内市场货的干涉就较多一些,比如说李松设计出来的某些款式,可能因为不符合潮流趋势,而被陈楚直接否决掉。
  “师傅,冬款的设计现在怎么样了?”陈楚开始询问李松设计方面的工作问题。
  “还行。”李松道:“很多款式都已经设计出来,等一下你到版房过过眼,看那些款式可以进入生产环节。”
  陈楚点了点头,道:“师傅,以后有空的话,上网到淘货网这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