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服饰天下 >

第204章

服饰天下-第204章

小说: 服饰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肯。”二毛摇了摇头,苦笑道:“陈老板,像在一些商场开大卖场,租金现在已经涨到不知道有多高,而这些大卖场老板,有很多都是向制衣厂赊购货物,以今年的形势,那些老板能回本把钱打回给制衣厂就算不错了,最怕的就是到了年底的时候,有大批的老板直接就跑路了。”
  听到这里的时候,陈楚笑了起来。
  “二毛,你放心吧,今年我们做服饰零售生意,绝对不可能亏损的。”
  陈楚已经想到了二零零八年以后,那一场冰雪灾害。
  对于那一场冰雪灾害,像陈楚这样的服饰零售行业从业者更是印象深刻。
  在这一次的冰雪灾害事后,很多人都将像“五十年一遇的极端气候”、“一百年一遇的极端气候”这些词语,全部加在这一次极端气候变化上。
  而在这之前,根本上就没有能料到这一场极端严寒的发生。
  在这一年的农历十月份,从北方还时不时有弱冷空气南下,影响全国气候。
  但在进入到农历十一月份以后,全国的气温普遍比同期高。
  甚至,地处南国的陈楚,十分清楚在在足足一个月的时间内,基本上从北方没有冷空气南下。
  实际上,像是华北、华东、西南等地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在二零零七底时,绝大多数的服饰生产商和零售商都对这一年的行情没有抱有任何的期望。
  一些做批发的服饰商人,但是比往年更早开始低价清理货物。
  但是,在二零零八年一月中旬的时候,一切都是突然间就发生的反转。
  一月中旬,当冷气又一次地横扫全中国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这一次的冰寒将会持续一个月之久。
  那个时候,陈楚还是一家制衣厂的打版师傅,在那一年寒冷刚刚开始的时候,那家制衣厂老板趁机将手中的货物全部差不多清理掉。
  但是,就在一周以后,随着比往年要低得多的气温的到来,零售市场渐渐也变得火爆起来。
  然后,就在严寒进入到了第十天的时候,制衣厂的老板,才下令加班加点,开始赶制货物供应给批发市场。
  在严寒到来二周以后,和制衣厂有合作关系的批发档口,在这个时候开始“堵”住制衣厂老板,开始督促制衣厂加快生产货物。
  从零售、批发、到生产,在这个行业每一个环节,突然间发现,在这个行业内原本最不缺少的货物,变得稀缺起来。
  用陈楚曾经接触过的一位零售店主的感叹,在那一段时间里面,他们零售店就连二三年前的垃圾货也全部买出去了,而他做服饰零售十年的时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好行情。
  后来陈楚曾经接触到一位生产商也曾经有言,要不是因为年初的那一场严寒,使得他们将二三年前的存货全部清理掉,他的的制衣厂绝对不可能坚持过二零零八年的金融危机。
  就在一边,二毛的嘴角一动,显然没有将陈楚的话放于心上。
  “二毛,你不要小看这一盘生意。”陈楚却是一次地提醒二毛:“做好这一盘生意,绝对比你今年在股票市场上赚的钱还要多。你平时炒股不是讲求低吸高抛吗?二毛,现在的行情,就是一个低吸的最有利时机!”
  听到陈楚的再一次提醒,二毛终于开始,较为重视这个问题。
  “陈老板,我知道了,那去年收到的处理货,迟一点再放出去?”
  陈楚微微地沉吟一下,道:“是的。”
  事实上,现在的确不是处理货商人将手中的货物抛出去的有利时机,但是,等到二个月以后,商人们手头上的处理货的价格,将会降到一个冰点。然后,就在到达那个冰点的时候,五十年一遇的风雪极寒,最终还是到来。
  “好的,我听陈老板的。”对陈楚的话,二毛一直较为信奉。
  二人又聊了几句话以后,二毛才提高告别。
  就在二毛告别以后,陈楚却是继续思考着将要到来的那一场严寒。
  那一场冰雪灾害,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一场灾害。
  在那一场灾害之中,部分地区的电网瘫痪、高速公速和铁路瘫痪。那一年,像羊城火车站等地,更是因为铁路班车大规模晚点,而导致了火车站广场人流的聚合。
  这一场灾害看来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对于这一点,陈楚的心里面,有着十分清楚的认识。
  而陈楚现在的能量,他也不可能对这一场灾害做出预警。
  想到这里的时候,陈楚由不得叹了一口气。
  他拿出手机,马上就拔打了一个电话。
  “老板,你好!”
  电话的对面,传来了年晓的声音。
  “年经理,在忙吗?”陈楚问道。
  “刚刚开完一个会议,现在正在休息,老板有什么事吗?”年晓问道。
  “我想召开一个特殊会议,讨论我们楚语服饰在未来二个月的扩张问题。”陈楚出声道。
  早在今年年初的时候,陈楚已和年晓商量过。
  在今年整年的时间范围之内,楚语服饰的主要任务,就是尽量地在全国各地开店扩张。
  为了支持楚语服饰,陈楚还将楚歌制衣厂在前二个月的几百万利润,直接地打到了楚歌制衣厂的帐号上注资。
  “老板,楚语服饰最近一段时间,资金链有点绷紧。”
  年晓出声道。
  要知道,自从进入到二零零八年以后,他们楚语服饰扩张的速度可算是惊人。这样的发展速度,早就引起了一些同行的侧目甚至是敌视。
  “资金方向我会想办法解决的。”陈楚道。
  “可是,老板,最近一段时间服装行情都不是很好,要是我们不预留多一点现金,等到这样的行情再这样持续下去的话,我们楚语服饰的资金周转,说不定就会出现问题!”年晓出声道。
  这是他第一次对楚语服饰的资金周转情况发出提醒。
  自从楚语服饰成立以后,因为背造着楚歌制衣这棵大树,一直都不差钱。
  但随之大规模扩张,楚语服饰现金流量不足的问题,终于暴露出来了。对这一场灾害做出预警。
  想到这里的时候,陈楚由不得叹了一口气。
  他拿出手机,马上就拔打了一个电话。
  “老板,你好!”
  电话的对面,传来了年晓的声音。
  “年经理,在忙吗?”陈楚问道。
  “刚刚开完一个会议,现在正在休息,老板有什么事吗?”年晓问道。
  “我想召开一个特殊会议,讨论我们楚语服饰在未来二个月的扩张问题。”陈楚出声道。
  早在今年年初的时候,陈楚已和年晓商量过。
  在今年整年的时间范围之内,楚语服饰的主要任务,就是尽量地在全国各地开店扩张。
  为了支持楚语服饰,陈楚还将楚歌制衣厂在前二个月的几百万利润,直接地打到了楚歌制衣厂的帐号上注资。
  “老板,楚语服饰最近一段时间,资金链有点绷紧。”
  年晓出声道。
  要知道,自从进入到二零零八年以后,他们楚语服饰扩张的速度可算是惊人。这样的发展速度,早就引起了一些同行的侧目甚至是敌视。
  “资金方向我会想办法解决的。”陈楚道。
  “可是,老板,最近一段时间服装行情都不是很好,要是我们不预留多一点现金,等到这样的行情再这样持续下去的话,我们楚语服饰的资金周转,说不定就会出现问题!”年晓出声道。
  这是他第一次对楚语服饰的资金周转情况发出提醒。
  自从楚语服饰成立以后,因为背造着楚歌制衣这棵大树,一直都不差钱。
  但随之大规模扩张,楚语服饰现金流量不足的问题,终于暴露出来了。


第263章 :我心里有数

  十一月一号,陈楚来到天雅服饰公司拜访何先生。
  “陈老板你要借三百万,是不是有什么急事?”何先生轻皱着眉头问道。
  “没错,最近一段时间楚语服饰扩张太快了,资金有点周转不过来。”陈楚道。
  何先生无语。
  “陈老板要借多长时间?”何先生神情变得认真起来,问道。
  “三个月,在农历年未这一笔钱就可以还给你了。”陈楚道。
  “你们这些年轻人,就是喜欢冒险……”何先生摸了一下自已的光头,唠叨一句道。
  陈楚笑笑,没有多做解释。
  “好吧,我看今天下午还是明年转帐给你。”何先生道。
  陈楚道:“好的,我们现在就签定欠条吧。”
  陈楚当场就写下一张欠条。
  何先生拿起那条欠条,仔细看了一眼,道:“陈老板,你约定的利息高了吧?你这是借高利贷吗?”
  这个利息水平,已经远远比银行利息利率高了。
  陈楚道:“不高,也就是银行利率的四倍,还在法律的保护范围之内,算不上高利贷。”
  何先生继续推托,不肯要陈楚利息。
  但陈楚坚持要何先生收下利率。
  在他看来,这份利息是何先生应得的。要是陈楚通过灰色民间渠道借贷,这个数字必定会达到一个更加惊人的地步。
  何先生推托不下,最后在欠条上签了字。
  当天下午,楚语服饰财务部通知陈楚钱已经到帐。
  在听到这个消息时,陈楚正在合一公司办公室内,和二毛商量拆借合一网资金的事情。
  “陈老板,你想从合一网的帐号上转走二百万到楚语服饰的帐号上?”二毛问道。
  “没有错,最近楚语服饰差了点流动资金。”陈楚道。
  而合一网方面就不同了,陈楚前段时间注入的一千四百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烧完,就算陈楚现在抽取二百万,也不会影响合一网在未来三四个月内的运转。
  “行,这件事我没有意见。”二毛没有反对。
  陈楚马上就报了一个利率给二毛。这个利率,和陈楚向何老板借钱的利率一模一样。
  “行。”二毛对这个利率水平没有异常。
  合一公司只有二位股东,只要二毛同意,那这一件事就算成了。
  “陈老板,你们楚语服饰就这么缺钱吗?”二毛问道。
  “是比较缺。”对于这点,陈楚没有否认。
  “我们做品牌专卖店的不同,对装修等各个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陈楚道:“像我们开的专卖店,面积稍微大一点的装修费用都要二三十万。一些面积超大的卖场,没有一二百万开不起来。对了,你有认识银行系统的人吗?”
  “银行?”二毛摇头道:“我没有在银行工作的熟人。”
  陈楚笑一声,也没有多聊这个话题。
  这天,陈楚打了好几个电话,又从一些朋友手里借了四百万。
  陈楚仔细地想了想,很快发现在自已的关系网中,能借钱给自已的人,自已都问过了。
  九百万。
  这个数字,是陈楚今天的收获。
  “太少了……”
  陈楚由不得摇了摇头,始终觉得这个数字太少了。
  “还是看看能不能申请到银行贷款吧。”
  早在去年十月份,楚语服饰大规模扩张时,陈楚就曾经以楚歌制衣厂名义向某家银行申请了三百万贷款注资;现在,为了三个月后那场谋划,陈楚决定,继续以楚歌制衣厂和楚语服饰的名义向银行伸请贷款。
  这天晚上,陈楚请了一位门路很广的财务中介公司老板吃饭。
  饭局时,陈楚提出希望对方牵线,向银行进行借贷。
  “行,没有问题,陈老板,等一下你把你们公司的资金流水,还有你个人帐号的流水准备一下,我负责帮你申请。”财务中介公司的老板拍着胸口保证道。
  “对了,陈老板想申请多少贷款呢?”那位老板问道。
  陈楚报出了一个数字。
  听到这个数字,中介公司的老板差不多被吓住了,惊声道:“这么多?”
  他过问了陈楚旗下楚语服饰和楚歌制衣厂的近况。听完一些关键信息后,老板放下杯子,脸上露出苦笑之色。
  “陈老板,你这笔生意我是很想接的。不过,一直以来我们财务公司都是和华宏银行合作比较多。最近他们银行网站的行长刚刚好调走,我和他们的新到任的行长不是很熟,借不了那多钱。就算我和其他有合作关系的银行申请,他们也不可能批下这么大面额的贷款。”
  “一千五百万,陈老板,以你现在的情况,我最多只能帮你申请一千五百万贷款,再多的话我就是有心无力了。”财务公司老板道:“现在是年底,各家银行的信贷指标都不够用啊。”
  一千五百万?
  听到这个数字,陈楚轻轻地摇了摇头。
  杯水车薪,一千五百万根本上就解决不了问题。
  他婉拒了财务公司老板的提议。
  第二天,陈楚在另外一位中介的介绍下,与夏利银行信贷部一位负责人吃饭。
  “陈老板,你们公司开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