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胄 >

第274章

帝胄-第274章

小说: 帝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死也要死的干净,他不想让自己心中的理想沾染上污点。功名但在马上去,这句老话,曾经是激励他奋勇杀敌的支柱。他曾经坚信只要自己肯努力,肯卖命,早晚会有一日穿上大将军的朝服,光宗耀祖。但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总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他今生注定了无法成为纵马沙场意气风发的大将军,但却没有遗憾。他,比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将军,更高贵!更纯粹!纯粹的军人,纯粹的人生!
  他在椅子上做的很端正,然后示意那名监察院四处的人帮他将帽子戴好。他费力的抬起手,轻轻的抚摸着身上簇新的袍子,嘴角勾起一抹释然的笑意。
  那名监察院四处的监察卫从怀里取出一个小纸包,打开之后露出一颗灰黑色的药丸。他将药丸放在史锐的手里,轻声说道:“这是我们监察院秘制的毒药,名叫安归丸,无味,剧毒,吃下去会有一些不适。但你放心,此毒不会坏了你的容貌,也不会七窍流血。”
  史锐结果药丸,对那四处的监察卫抱拳道:“多谢。”
  那四处的监察卫叹了口气道:“本来,王爷是想给你换上一身我们大汉正三品大将军朝服的,衣服已经准备好了,王爷又改变了主意。我想,王爷是不想让你感到为难。王爷说,大汉正三品大将军,在你眼里,或许还不如从八品的校尉。既然你要干干净净的走,那就按你想的去做。”
  史锐心中感动,也很温暖,他忽然觉得,或许在汉王手下做事,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吧。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光明磊落而又充满着人格魅力的人,一个传说中冷血无情的大将军王,也是充满了人情味思虑周全的大将军王,这样的人,或许才是自己应该效忠的对象吧。若是能将一身所学,交给这样一个人,才对得起自己二十年的苦功吧?
  史锐想到这里,释然的一笑,对那四处的监察卫说道:“帮我转告汉王殿下,若真有来世,史某愿做殿下一马前卒。”
  他捏起药丸塞进嘴里,闭目,神态安详。
  这名四处的监察卫在确认史锐已经死亡之后,站在史锐的面前,庄重的行了一个军礼。然后他回到了内堂,向刘凌禀报了经过。刘凌只是点了点头,摆了摆手示意那监察卫回去。他闭着眼睛,心中落寞。
  “找到史锐的母亲了吗?派人将她送到晋州去吧,好生的照顾。告诉她,她儿子已经带兵突围而走。”
  负责找人的是陈子鱼,她低下头轻声道:“人找到了,只是……城破之时,听闻儿子已经战死城头,老人家……自缢身亡了。”
  
  第三百六十五章 奇迹
  
  顺利拿下怀州,刘凌心里却并没有感到什么喜悦。史锐的死给了他一些触动,心里总有一些淡淡的伤感挥之不去。而史锐的老母自缢身亡,则给了刘凌强烈的震撼。刘凌在这一世算不上什么孝顺儿子,但在前世却是至孝之人。他之所以对那个便宜父皇一直颇为冷淡,是因为他深刻的知道那个所谓的父皇,对他其实没有一点感情可言。而前世的父母则不同,他们为了刘凌倾注了一生的心血。所以,对于老人刘凌总是特别尊重。
  刘凌亲自去参加了史锐母亲的葬礼,史锐的母亲,是按照大汉一品诰命夫人的标准下葬的。怀州城北有一座小山,山下有小河,山清水秀。刘凌选了一块风水最佳的地方,将母子二人的坟墓相依而建。虽然这样做并不能表示什么,但刘凌能做的,或许只有这么多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怀州的百姓对于刘凌这样做说什么的都有,赞叹者有之,唏嘘者有之,愤怒者亦有之。最令人无语的,则咬牙切齿的说刘凌是惺惺作态,收买人心罢了。对于这样的舆论,刘凌连生气的欲望都没有。
  怀州虽然不是弹丸小城,但也实在说不上大。汉军攻打怀州的目的并非是长久占领此地,而是用攻占怀州来扰乱裴战定安军的军心。怀州距离郑州太近,汉军一旦北上周军立刻就会反扑。这里的战略意义虽然说不上毫无意义,却还没到举足轻重的地步。汉军早早晚晚都是要离开的,除非分重兵驻守,但这样一来汉军的力量便会被削弱。
  离开史锐的坟前,刘凌派人在史锐的坟前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行杀气凛然的字,让人看了心中震撼不已。
  “大汉王刘凌为将军史锐及其慈母树坟立碑于此,但凡有人敢毁坏坟墓者,虽千里,孤必杀之!”
  刘凌立下这块石碑,是怕他率领汉军离开后,周军反扑发现此处会毁坏史锐母子的坟墓。史锐是一个纯粹的军人,一个高尚的军人,他的母亲是一位最伟大的母亲,刘凌不想自己离开后那些令人作呕的宵小之辈毁坟。虽然史锐是大周的功臣,但因为刘凌的缘故,难保不会有些小人借题发挥。刘凌不想让那些小人侮辱了史锐,玷污了这座坟。
  刘凌预料的没有错,汉军开拔之后不久,郑州郡守吴紫来就派了三千郡兵来想夺回城池。但刘凌既然预料周军会来,又岂能让他们轻而易举的将怀州占回去?刘凌大军开拔是真的,但是却在怀州城内民居中藏了五千士兵。从郑州来的三千郡兵才一进城,就被潜藏在民居中的汉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吴紫来是派了斥候盯着汉军离开的,一直悄悄的跟着汉军往北行进出五六十里才赶回郑州报信。这样一来,等这队斥候星夜兼程返回郑州,估摸着刘凌的大军已经走出去二百里了。吴紫来也深知汉军攻打怀州不是为了占领,而是为了搜刮怀州府库补充给养,同时扰乱裴战的视线。所以,他才敢派出三千郡兵去收复怀州,毕竟这也算大功一件,夺回一座被汉军占领的州府,报到开封的话,显元小皇帝无论如何也会封赏一番。当然,吴紫来可不知道显元小皇帝已经丢了。
  虚报一个惨烈的战争经过,虚报一个杀敌的人数,在大汉战无不胜的汉王刘凌手里夺回怀州,这可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吴紫来忠君不假,但忠君之人,未必就不好名,未必就不敢欺君。况且在现在的大周,欺君这种事,算不得什么。这满朝文武,谁不欺君?何况现在大周实在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人心了,刘凌自南下以来屡战屡胜,摧城拔寨,周军节节败退,大周的民心早就丢的七七八八了。
  吴紫来不可谓不小心,但他想不到的是刘凌会将一支军队潜伏在民居里。周军进城之前,也小心翼翼的派了一队人马先行进城查看。只是他们想不到的事,怀州的百姓居然没有人示警。所有的人家都是大门紧闭,虽然这看起来颇为蹊跷,但百姓们畏惧战争紧闭家门也还说得过去。而且百姓们都不想牵连进去,谁会傻乎乎的去给周军示警而得罪了汉军?谁知道汉军是不是真的走了?
  当来自郑州的三千郡兵小心翼翼的进了城,先是占据了南门,然后派兵占据了怀州郡守衙门。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之后全部人马才进了城,于是,他们悲剧了。占据怀州郡守衙门的周军,在看到门前挂着的欧阳辉和季非的人头的时候,他们心里就冒出了一股不祥的预感,强烈到让他们十分的不安。
  预感变成现实很快,当周军全部进城后不久,大批的汉军士兵从民居中冲了出来。汉军从西门和东门直接沿着城墙杀向南门,并且很快就将南门夺了回来。抢夺了南门之后,汉军接下来要做的事就相对简单的多了,关门打狗,只要你手里有一根让够害怕的大棒,打起狗来其实一点也不难。若是你手里有一柄锋利的横刀,那切掉狗头也是易如反掌的事。
  郡兵的战斗力本来就比不上正规的战兵,一见中了埋伏,周军顿时就慌作了一团。当打着刘字大旗的汉军蜂拥而出的时候,郑州郡兵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了。在他们眼里,刘凌是不可战胜的。在他们眼里,刘凌还是一个杀人的魔王。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灵魂会疯癫痴傻,一支军队若是没有了灵魂,结局早已注定。
  郑州郡兵很快就开始溃败,当他们发现被堵在城里之后,最先想到的不是拼个鱼死网破,而是先活下来再说。将乃兵之胆,为将者若是未战先怯,当兵的就算想拼命也不过是没头苍蝇一般的胡乱冲撞。在训练有素,结阵而战的汉军不断挤压下,这些小股的反抗部队很快就被剿杀干净。
  三千郑州郡兵战死一千六百余人,其余全部投降。让他们想不到的是,汉军的将领只是下令扒光了他们的盔甲装备,然后就又放了他们。涞和县城外,开封疾字营骑兵九千战俘被汉王刘凌一声令下砍了脑袋。这次,刘凌是发了什么善心?
  刘凌自然不会乱发善心,他之所以之前就命令率领埋伏汉军的徐胜释放了周军俘虏,无非是想让这些败兵回郑州的时候带回去一个信息,一句话。一个信息是,汉军留下重兵镇守怀州,一句话是,若再敢来攻,必杀无疑。虽然这样的烟雾弹未见得就骗得了吴紫来,但无疑,对于郑州的守军来说心理上会起到一个震慑的作用。一千多张嘴巴,回到郑州之后在周军大营中一宣扬,最起码能乱了他们的军心。
  一千多名被扒得只剩下一身贴身单衣的郑州郡兵狼狈逃了回去,然后将战败的经过原原本本的汇报给了吴紫来。果然,生性多疑的吴紫来在听到汉军的那句威胁之后,立刻就推想到汉军一定已经离开了!若是汉军真有重兵镇守怀州的话,没必要放回降兵再故意恶狠狠的放出那句威胁。但是,他却不敢再次派兵大举进攻了。汉军能设伏一次,就不能设伏两次?所谓多疑,就是这样,既想着汉军已经走了,又怕再次中了埋伏,其心之纠结可见一斑。
  而徐胜按照刘凌的吩咐,留下了三百士兵在怀州四门皆插上了汉军的大旗,然后紧闭四门,在城墙上多多布置穿了汉军服装的草人。徐胜告诉这三百士兵,若周军大举来攻的话就立刻从北门撤离,能跑多快就跑多快,无需交战。也无需去寻大军,只管回洛阳复命就是。刘凌之所以这样安排也是为了这三百汉军着想,黄河以北战乱纷纷,到处都是乱军贼寇,这三百人到了黄河以北只怕找不到大军就会被乱匪贼兵杀个干净。
  安排妥当之后,徐胜率领四千多人马立即开拔,往北去追刘凌的大军。而留下的三百汉军则将城墙上布置好了草人之后,就在城门楼上喝酒吃肉。吴紫来为了确定汉军是否真的离开,又派了斥候远远的窥视着怀州的情况。结果斥候在怀州城外趴了一天,见怀州守备森严不敢接近,只得退回郑州去禀报吴紫来。听说汉军竟然真的分重兵镇守怀州,吴紫来对刘凌如此诡异的用兵实在摸不着头脑。但他也死了心,不再打怀州的主意。一份战功固然重要,但损兵折将这事谁也没瘾。
  于是,大周战场上最神奇的一件事发生了。从大汉大统三年五月,一直到刘凌两年后平定黄河以北,击败了定安军裴战,成德军朱三七,得胜返回,只有三百汉军驻守的怀州竟然安然无恙!凭着三百汉军,几千个草人,守住了一座州府竟然达两年之久,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这样一座孤城,无论是郑州的吴紫来,开封的李天芳,竟然没有再次派兵来攻!
  这三百汉军过了提心吊胆而又舒服异常的两年,他们吃得饱穿得暖,每天的固定任务就是在城墙上摆弄草人。虽然,城外并没有周军的斥候见识,但他们依然一丝不苟的执行着自己的任务。而怀州的百姓们,则很有幸的,成为了这个奇迹的见证人。这两年,怀州的百姓们,何尝不是乐得自在?
  
  第三百六十六章 苦思
  
  刘凌率领大军北上,并没有一直向北攻打兵力空虚的泽州,也没有将目标定在大周北方的重镇潞州,而是转道东北,一路往卫州杀了过去。晋州,潞州,算是大周当初为了针对北汉而建立的两座军事基地,一旦拿下潞州的话,北汉的疆土就会和刘凌如今打下来的疆土连成一片,对汉军的局面大大的有利。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刘凌似乎没有发现这点,弃潞州不攻,反而取道东北。
  这次随刘凌出征的都是军中的年轻将领,老将如王半斤,程义厚,杜义皆被刘凌留在了后方。此时的东征大军中,主要将领的年龄平均不超过三十岁。这是刘凌有意为之,他就是要用连续不断的战争让这些年轻的将军们迅速的成长起来,能独当一面。王半斤调守雍州,程义厚坐镇洛阳,杜义调守唐州,茂元镇守晋州,四员老将,镇守四座重镇,稳如泰山,牢不可破。而冲锋陷阵,还是年轻将领锐气一些。
  其实刘凌并不是不看重潞州的重要战略意义,他之所以没有率军去攻打,是因为他早有安排。如今大汉迁都之事已经进行了大部分,朝廷文武百官,包括太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