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风流 >

第53章

大唐风流-第53章

小说: 大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忽然出来打圆场,苏味道肯定下不来台。

苏味道暗暗吸了一口凉气,道:“姚公你这是害了某啊!”也难怪他郁闷,李昭德本来就看他不顺眼了,可现在姚元崇还把他拉去武承嗣的地盘……凤栖楼,这不是让李昭德这个‘李党’的领袖人物更加嫉恨吗?

姚元崇却摇摇头:“不然,我这是救你!”

苏味道不以为然的反问道:“此言何解?”

“苏公你的性子,别人不知道,某岂能不知!若是任你单独面对魏王或者李公的邀请,你是答应其中一个呢,还是两边都推拒?”

苏味道怔了怔,道:“这恐怕是某为官这么多年以来,最为艰难的抉择了,某现如今想来,也不知如何是好。”答应了一边,在另外一边的眼里,就是投入了对方的阵营,换来的必是对方阵营内所有人的敌对和攻击,日子当然会难过,甚至有可能丢命。若是两边都推却,虽然不会成为‘阶级敌人’,却让武承嗣和李昭德这两位权势在他之上的人难堪,以后也难以在政事堂混下去了。

“那就是了!所以,某才会抢在李公出言之前,对你发出邀请。”

苏味道没好气的说道:“姚公的好意,某自然知道,可你选择哪里不好,为什么偏偏要选择凤栖楼啊?”

说起‘凤栖楼’这三个字,苏味道至今还是一阵腻歪。

“不选凤栖楼,若选其他的地方,李武两位相国可未必答应啊!”姚元崇不紧不慢的说道:“不论是去你府上还是寒舍,他人必定以为我二人已然结盟,这恐怕不是苏公所愿吧?这凤栖楼是魏王的地盘,咱们去那里,便是示之以坦然。魏王虽然对你随我走而没有随他去有些芥蒂,但也不会为此和你我翻脸。而至于李公,他性情耿直,遇事不会想那么多,应该会觉得你我只是去寻花问柳而已,虽然一时间不会理咱们,也不会视我二人为仇寇啊。这不是所谓两全其美吗?”

苏味道简直是叹服了。姚元崇在方才那样短短的时间之内,竟能把事情考虑得如此周全,把李、武、苏以及他自己,四个人之间的关系都计算在内!这样的人,真是令人不知怎么说才好了。

鬼才?在这个时候,这个词都显得有些无力。

“姚公果然不愧‘高屋建瓴’之名。”苏味道苦笑着叹道:“姚公有什么要指教的,就请直言吧!”

苏味道也不是笨蛋,他知道像姚元崇这样聪明的人,必然不会无缘无故的冒着得罪武承嗣的风险替自己解围,他这种人对于事情的算计太深了,不会以交朋友为目的来结识一个人的。而且,苏味道也知道,所有的重要话,姚元崇会在马车里面说完,到了凤栖楼以后,就是一场眠花宿柳,风花雪月,不会有一句正经事要说的。

姚元崇淡淡的笑道:“某别无他言,若是最近临淄王隆基有什么不妥的举动,还请苏公尽力维护一二。”

“临淄王?”苏味道愣了愣,脑海中闪过那个看起来莽莽撞撞的小男孩的身影:“姚公看好那孩子?”

“看不看好,不是关键,关键是苏公愿不愿意答应。”姚元崇还是那幅淡淡的表情。

第七十八章:冷遇

太平公主府。

武隆基对这里已经是极为熟悉了,他来的次数太多,以至于他已经不怎么把自己当外人了,横冲直撞的,想往哪里就往哪里。

找了半天没有找到平日和他玩得最好的薛崇简,他有些纳闷。

薛崇简是那种最典型的乖乖小孩,脾气之好,莫说根本不像一个公主家的公子,就连街头小混混家的小崽子都比不过。他给人的感觉,就是懦弱,怕生。这种小孩有一个特点,就是停家,一般情况下,是绝不会轻易迈出家门一步的。所以武隆基才感觉奇怪,在薛崇简平日最常去的地方,怎么会找不到他。

武隆基想找个人问问了,但普通的下人满眼可见,问了肯定也是白问。他的姑母太平公主呢,他又不敢去问。不知为什么,武隆基对于自己这位平日里看起来平和温婉的姑母却总怀着一种似乎是天然的敬畏,以至于在她面前,他的那副伶牙俐齿会变得异常的迟钝。

而姑父定王呢,常年卧病,武隆基也不好因这点小事去蒿恼他。

正踌躇间,忽见一个谒者缓缓的走了过来。武隆基一看,还是熟人,上次也就是当着这位的面,他狠狠的把张易之骂了一通。听说这事之后,太平公主又把这位可怜的谒者叫过去狠狠的训了一通。

看见这位对自己怀着明显敌意的谒者,武隆基苦笑了,他知道越是这种小人物就越是记仇。上次那种小小的龃龉,在他们这种人看来,肯定是一种很大的侮辱。武隆基也只好忍住胸口想要迸出来的问题,若无其事的向前走去。

不想那谒者却拦住了武隆基的路,道:“三大王,我家公主有请!”

以往,他一直都是将太平公主直称作‘公主’,但今天却在这两个字前面加了一个‘我家’。显而易见的,这只是为了提醒一下武隆基,这里可并不是他自己的临淄王府,在这里,他也只是一个客人而已。

武隆基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便随那谒者而去,一点发作的迹象都没有。他虽然是小小年纪,但当年曾经和自己的父亲一起被祖母拘囿在宫里,直到前不久才让他恢复了自由。他小时候日子过得极为辛酸,所以也就懂得比一般的孩子多得多。他知道,这种小角色并不应该去招惹,你越是和他争锋相对,他就会越加来劲,你不把他当回事了,他反而会失去继续撩拨你的兴致。

果然,那谒者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极为平静的武隆基,不再说话,领着武隆基来到了太平公主的书房。

武隆基有些诧异,他一直觉得自己这个侄儿应该是太平公主府的半个主人的,按理说,姑母召见侄子,没有必要把地点放在书房,这显得太见外了。

怀着纳闷的心情,武隆基见到了他的姑母太平公主。

今天的太平公主穿了一声高领的紫色襦裙,一脸的肃穆,表情竟是罕有的凝重。

“侄儿拜见姑母!”武隆基在这位姑母的前面,不敢放肆,很正式地行礼。

太平公主并没有招呼武隆基坐下,而是静静的看着武隆基。半晌,才轻轻说道:“三郎和你父亲长得真不是一般模样呢!”

武隆基莫名其妙,同时也吃了一惊。一般而言,‘子不类父’从来都不像是什么赞扬的话,武隆基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得罪了眼前这位看似低调却在朝中有莫大影响力的姑母。

太平公主却没有把方才那句没头没脑的话解释一句的意思,忽然又说道:“前些日子,我为我家二郎请了一位老师教授文学,最近都不能出去随喜了。”

“哦!”武隆基恭谨的应了一声,心中无比的失落。

他所失落的,倒不是失去了薛崇简这么个玩伴。事实上,他虽然只比薛崇简大两三岁,但因为性子刚强,成熟的程度超出了他的年龄。薛崇简这个表弟在他面前,简直就像一个小侄儿一般,若不是曲意迁就,和他根本就没什么共同语言。

武隆基只是在想,这样一来,他就再也没有机会接近眼前这位姑母了。武隆基刻意的讨好薛崇简,自然不是为了多一个玩伴那么简单,他的最终目的,还在太平公主……他一向就很知道眼前这位姑母在老祖母心目中的地位。

“没有什么事,你就去吧!”只是说了这么短短的几句话,太平公主就像累了一般,轻轻的摆摆手,向武隆基说道。

武隆基不敢多言,转身就往门外走去。一脚刚跨出门槛,他忽然又听见里面传来了一个声音:“其实,我觉得三郎也应该闭门多看看书了!”

武隆基身子一个哆嗦,心中闪过浓烈的沮丧。看起来,这位深藏不露的姑母对自己的那点小九九,早就看得通透了,只是一直都不点明而已。如此看来,小表弟之所以会被关起来,也不仅仅是需要读书这么简单了,而更像是要刻意的和自己划清界限了!

忽然之间,一向自认半个主人的武隆基,对于这太平公主府忽然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从头到尾,他都仅仅是一个客人而已。

武隆基是一个自幼就怀有很高的志向的人,他从来都不因为自己卑微的出身而自弃,他觉得自己只要努力,一样能达到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他心目中的偶像,便是自己的祖母……当今天子武则天。老祖母当年还当过太爷爷的才人,后来又剃光头当过尼姑,最终却能君临天下,他武隆基怎么说也是龙子龙孙,凭什么就要比她差呢?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这就是武隆基这时候的心情。

正当武隆基行尸走肉一般,缓缓的向外面走去,忽然,旁边闪出一个丫鬟模样的年轻女子来,向武隆基道:“三大王,我家大王有请!”

“姑父?”

武隆基脑海里现出一个还算俊秀但有些模糊的身影,暗暗纳罕。

说起来,他虽然时常来太平公主府走动,但对于这位常年卧病在床的男主人却并不熟悉,甚至有一点陌生。在他的印象里,他这位姑父打照面的次数,加起来也不超过十次,而且几乎每次都是匆匆一瞥,并没有任何的交流。而他每次来太平公主府拜访,下意识里也都没有当这位姑父存在过,他心里唯一重视的,只有自己的姑母太平公主。

虽然满心疑惑,武隆基还是静静的跟在那丫鬟的身后,向武攸暨的居所行去。

作为太平公主府里面的常客,武隆基自然知道太平公主夫妇二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像坊间传的那样和谐。这一点,从两个人的居所就能看得出来,太平公主住在西苑,而武攸暨住在东苑,两处地方之间,相隔竟有两里以上的距离。而且,武隆基也没有看见过太平公主往东苑来的情况,一次都没有!

怀着满心的疑问,武隆基来到了东苑。

很难得的,今天的武攸暨并没有躺在床上,而是在他的东苑门口的凉亭里面摆了一小桌酒菜,坐在那里静静的候着武隆基的到来。

“见过姑父!”武隆基面对武攸暨的时候,就轻松多了,表情也就圆润多了。

武攸暨转过身来,露出那一张异常苍白,却颇为俊秀的面孔:“三郎无需多礼,且坐下来说话!

武隆基略一迟疑,还是依言坐了下来。他之所以会迟疑,是因为武攸暨终究是武家的人,和当今武氏最为得宠的武承嗣、武三思以及武攸宁是兄弟。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位姑父大人,和他自己这位混迹在武家的李家人,还是政敌呢。

第七十九章:怂恿

“方才在西苑,受委屈了吧?”忽然间,武攸暨来了这样一句。

武隆基当时就愣住了,不知该回答‘是’还是‘否’。

说‘是’的话,好像在说太平公主的坏话一般,虽然他知道太平公主夫妇之间并不像外界传言那样琴瑟和谐,但显然也不能在姑父面前说姑母的不是。

说‘否’的话,好像又是在欺骗姑父。而且,从姑父的表情来看,似乎对那边的事情也并不是一无所知。

武攸暨笑了笑,本来苍白得可怕的脸上现出少许红晕:“你不说我也知道,因为那个人来了,她要让孩子们都去跟他团聚,向他学习。而你,在她眼里,一向都不是一个好的榜样,他自然是不会让孩子们跟着你到处惹事闯祸。”

武隆基没有应声。他听出了武攸暨说这段话的时候,语气里透出的对自己妻子的强烈不满,甚至是怨毒。这种家务事,不是他一个做晚辈的能置喙的。尽管武攸暨同时也点出了太平公主对他武隆基的负面印象。

武隆基一直觉得,印象并不能代表什么。太平公主固然对他武隆基印象不好,他对太平公主也没有什么好感。在他看来,身为女子,就应该严格遵守上天给女子制定到底守则,一旦超出这种守则,就是触犯了天理。

而上天给女子制定的守则,不外乎《女诫》里面的‘卑弱’‘敬慎’‘专心’‘曲从’这一类的。用简单的话说,就是好好的相夫教子,做好本分。

但太平公主显然不是一个能做到这一点的女子,在家里,她是当家作主之人,一应事务大包大揽。这还不够,她又暗中插手朝廷事务,影响朝政的走向。这是典型的‘牝鸡司晨’,阴阳颠倒。

更让武隆基倍觉羞愧的是,这位姑母还学着她那样当皇帝的母亲的样子,蓄养面首。为妇者,丈夫卧于病榻之上不闻不问,却和其他的俊美男子私相授受,岂能不成为全天下的笑柄!现在,关于太平公主蓄养面首的传闻,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大概,也就只有太平公主本人还不知道自己在坊间已经有多么的出名了。

不过,武隆基在心底对太平公主不满是一回事,但他知道取舍。要是让他在姑母和姑父之间取其一的话,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姑母。这并不是因为血脉亲情,而是纯粹的因为厉害关系。他相信,自己只要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