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船帮老大 >

第270章

船帮老大-第270章

小说: 船帮老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跪拜……

据黑袍汉子所讲,杨三雕成立通幻神教,凭借自己巧舌如簧,多年修庙塑佛之见识,云游西域之经历,确立教宗,四处宣扬。

在教宗中,杨三雕强调,天地阴阳,周而复始运转,吐故纳新,原本该众生同享荣华富贵。

可是,普天之下,人有三六九等,贫富贱贵,参差不齐!

饱腹者,一日三餐,鸡鸭鱼肉,满嘴流油;饥饿者,终日惶惶,饥肠辘辘。

有衣者,绫罗绸缎,皮毛丝绒,享用不尽;无衣者,赤身精体,忍寒捱冻。

有田有地者,广种丰收,稻麦满仓;无田无地者,流离失所,浪迹江湖。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贫贱庶民,注定穷困?

此等不平不均不匀之怪象,盖因天地之间,妖孽纵横……

那些饱腹者,有衣者,有田有地者,或为人,或为妖,他们释散的妖气,可令贫者愈贫,饥者愈饥,天下所有之不平不均不匀,皆为妖气所致!

妖气弥漫,天地纵横,草木衰朽,江河枯流,山川萧索,风云诡秘,花不开,树不绿,草不青,五谷绝,源泉涸……

此乃年馑之极由也!

熬年馑,破风云,煞妖气,斩妖根,诛妖人,屠妖宗,灭妖源,苍生方可宁,天地通幻境,人人享清平……

陈叫山一拳打在竹条上,马灯晃了两下,几欲熄灭,“一派胡言!”

黑袍汉子被陈叫山这一拳吓到了,战战兢兢,连忙去解头上的帽冠,面具、长髯,“陈……陈……陈先生……听我往下说……“

年馑正浓时,杨三雕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些黍米,熬了稀粥,每日在庙前赈济流民。

食粥者,甚至连碗筷都不用带,庙上全提供,杨三雕只有一个条件:想饱肚子,先听教宗。

如此一来,每日庙前排起了长队,为吃一碗稀粥,忍着饥饿,也得听杨三雕讲解通幻神教之教宗……

渐渐地,庙上聚集起一伙信徒,代替杨三雕讲解教宗,杨三雕不用再每日口焦舌燥!

时间一天天过去,庙上的黍米也不够了,杨三雕便带领一众信徒,遍走各处,专寻那些富家大户,举着通幻神旗,口口声声要“煞妖气,斩妖根,诛妖人,屠妖宗,灭妖源……“,逼迫富家大户出粮出钱……

有些富家大户,出于仁心,便施了钱粮,打发了之。

有些富家大户,不耐泼烦,顾忌面子,随便给上一碗米、两碗苞谷,杨三雕也不嫌少。

而有些富家大户,家丁众多,棍棒驱赶,杨三雕便祭出“舍生取义,以命殉道”之说辞,在富家大户门前上吊、点火,闹得鸡犬不宁,主家没奈何,只得给些钱粮。

如此一来,庙上稀粥便能长久熬下去,前来食粥者,络绎不绝……

很多流民,并不懂得什么教宗,只不过为了混个肚子饱,也硬着头皮听那教宗。

一段时间过去,真正决心入教者,并不为多。

后来,老天爷终于下了雨,年馑熬过了,流民退走了,也就没有多少人愿意到庙前食粥了。

自然,杨三雕也就没理由,去寻那些富家大户,要粮要钱了。

乐州陈叫山取湫之事,在瓦桥镇一带传扬开来,人们纷纷议论,多亏陈叫山不辞辛苦,历尽艰险,取得湫水,祭了龙王,方才换来天降甘霖,解了旱情,熬过年馑……

有一天深夜,杨三雕出外传教,在山中救下一位昏迷的老妇人。

据老妇人讲,她是金安人,去乐州寻了远房亲戚,而后返回金安时,迷路晕倒在山中。

杨三雕问老妇人,既是从乐州过来的,可认识陈叫山?老妇人说,她不但认识陈叫山,还跟陈叫山相熟得很哩!

杨三雕顿时眼前一亮,将老妇人奉上宾,如此这般一说,几日后,便将老妇人敬为了通幻娘娘……

听到这里,陈叫山猛然一怔照此说,那通幻娘娘,便是从王家铁匠铺出走的吴氏?

“那通幻娘娘,可是小脚,三寸金莲?可是下巴处多皱纹,腰略微弓着,两鬓头发白?”陈叫山思忖之间,便问。

“正是,正是……”取了帽冠、面具、长髯的黑袍汉子,望着陈叫山,连连点头……

当初,年馑总算熬过去了,老天爷变脸了,未来的日子有盼头了,许多人,便注定要开始新的生活了……

王家铁匠铺的好几位年轻后生,晓得年馑熬过,再就不适合待在师父的铁匠铺了。

不懂铁匠铺营生的人看来,没饭吃的时候,想着偎在师父跟前,多少混个肚儿饱,如今年馑过了,日子好过了,便要离开师父,自奔锦绣前程了……

可徒弟们心里明白:正因为日子好过了,随便到哪里,怎么着也能凭力气吃口饭,再在师父的铺子里耗着,添不上多少力气,反倒为师父平添些累赘和负担离开,是为了师父能过得更好,离去,便是一种孝敬,一种别样的孝敬……

无论以怎样的角度来说,每一个徒弟都晓得要离开,每一个人却都不愿意离开,谁都不愿意当那所谓的“白眼狼”、“喂不熟的大尾巴狗”,一种别样的孝敬,深远长远的孝敬,却注定要先以目下这种,表象上的“不孝”开始……

几个徒弟关起门抓了阄,第二天吃饭时,在饭桌上提说了离去之事……

话才刚起了个头,王铁汉一巴掌拍在了桌上,“一个个的翅膀都硬了,都能单独高飞了啊?走,全都走,一个也甭留了……”

当时,吴氏正在桌旁,虽是劝说那几个徒弟,她自己也抹起了眼泪……

待到大家发现吴氏不见了,急忙各处寻找时,却再也没找着吴氏……

那段时间,从乐州城离开的灾民很多,发现吴氏不见了的时间又略晚了些,兴许,就是那么一个时间差,吴氏便随了灾民队伍,离了乐州,奔往金安方向了吧?

陈叫山兀自琢磨着,回想着,分析着……

“通幻娘娘被敬起来以后,教主……哦不,杨三雕他就说,通幻娘娘是通幻神教的上上之神,通晓天地诸界,乐州陈叫山取湫,便是受通幻娘娘冥冥点化的,而且……”

黑袍汉子见陈叫山眉头紧皱着,不敢朝下说了……

“而且什么?”陈叫山却从记忆中复苏过来,继续问。

黑袍汉子说,杨三雕将通幻娘娘敬于神位之上,实则,杨三雕本人却藏于通幻娘娘身后,代通幻娘娘发声说话。

感念取湫,感念天降甘霖的百姓,闻风而来祭拜通幻娘娘,通幻娘娘便暗暗开了“神口”说陈叫山如何从山北地区,逃难来到乐州城,如何被困身卢家,性命堪忧,通幻娘娘暗中派人营救陈叫山……

陈叫山后被鬼魂附体,发癫发疯,命悬一线,又是通幻娘娘,施法救治……

后来,通幻娘娘感黎民百姓受苦受难,暗暗点化指使陈叫山,前往滴水岩白龙洞取湫,一路上,经历诸多艰辛困苦,因为通幻娘娘之庇护、保佑、施法,陈叫山大破太极湾,取湫成功,从而才使得天降甘霖,缓解旱情,消解年馑……

“这些话,都是那个通幻娘娘亲口说的?”陈叫山怒问。

“不不……不是的,不是通幻娘娘说,是……是杨三雕说的……”

黑袍汉子被陈叫山一声怒问,惊吓得脖子一缩,说话都不囫囵了……

自从通幻娘娘被敬神位之后,加入通幻神教的人,猛地多了起来,在庙教徒便有上百人,在外教徒数以万计!

至此,杨三雕便规定:每月逢着十三、十六、十九,各地百姓便要进庙献供,倘有不献供者,人神共诛,来年必定灾害连连,百病缠身,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饥寒交迫,困顿而死!

东面渐渐有了一丝银亮亮的天光,瓦桥镇上隐隐传来了几声鸡啼……

“那个通幻娘娘,现在还在庙上?”陈叫山幽幽地问。

“通幻娘娘被杨三雕下了聋哑散,现在说不出话,听不见声,偶尔我还见着,但她现在不在神位了……”

陈叫山撩开卷帘,背手而立,遥望东方江天一线,唏嘘长叹……

显然,杨三雕利用了吴氏,编造出一大堆的谎话,借着取湫降雨之事,发展教徒,传扬教宗,暗中又勒索钱财……

吴氏得知真相,后悔自己嘴巴不严,心不设防,便想揭穿这一切!

此时的杨三雕,见吴氏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但为防万一,便给吴氏下了聋哑散,使之又聋又哑,说不出话,听不了声,吴氏又不识字,一肚子后悔、委屈,徒之奈何,何处倾吐?

激愤之下,陈叫山拔出手枪,冲着江水,连射三枪“……”

黑袍人在舱蓬里,吓得瑟瑟发抖……

“侯帮主,召集兄弟,收拾家伙,今天我们便直捣那通幻神庙!”

。。。

第450章恶贯满盈

为了不引起太多人注意,陈叫山让侯今春与一帮兄弟,留下守船,自己则率领另一帮兄弟,在黑袍汉子引领下,走镇河西岸,操一条小道,慢慢朝通幻神庙走去……

今儿是祭拜日,天一放亮,瓦桥镇上家家户户房顶上,便冒起了炊烟,或是蒸献供的馒头,或是做早饭吃……

缕缕炊烟,升腾在晨光里,青蓝青蓝的颜色,伴着偶尔几声公鸡打鸣声,显出一派安宁祥和之感。

倘没有杨三雕,倘没有通幻神教,美丽祥和的瓦桥镇,依山临江,风景如画,小镇上的人们,该当多么幸福?

然而,行走在路上,陈叫山与黑袍汉子继续交流着,黑袍汉子说,自去年冬月起,通幻神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状态!杨三雕与庙上一众教徒,明面上是为百姓祈福消灾,禳祸祈吉的,然而背地里,却干着杀人越货,奸。淫偷盗,谋财害命的勾当!

去年腊月十三,后山槐树弯一户人家,三个女儿结伴到通幻神庙祭拜,其如花之美貌,被庙上的教徒看在了眼里……

几个教徒,故意以“灭妖纳福”为借口,邀三个姑娘,到后院香房里阅读教宗。

三个姑娘一进香房,便被一伙教徒控制,教徒将院门反锁,欲行不轨之事……

其中的大姐、二姐,不堪受辱,疾呼逃脱,被几个教徒失手打死,就地挖坑掩埋了……

惟余小妹一人,想着要为两个姐姐报仇,便忍辱负重,留在了庙里。

一天夜里,小妹趁着后院香房的人都熟睡,攀上一棵大树,越过院墙,朝前院走去……

岂料前院有两条大狼犬,整夜巡游,恰好撞上了小妹,拼命撕咬!待庙上教徒们掌灯来察看时,小妹已被两条大狼犬咬断了脖子,香魂消散……

三位姑娘的家人,几日不见三位姑娘回家,四处寻找,后来到庙上打听时,杨三雕便推故说,兴许是被后山一伙土匪劫走了!

姑娘的家人,便朝神庙以西的深山找去,杨三雕却早已安排教徒,于半路上设伏,将姑娘家人全部击杀!

此事过后,杨三雕竟将姑娘家人的首级割下,以火烤焦,令人不辨面目,而后在瓦桥镇游街示众,声称:此乃深山土匪,打劫过路客商,被通幻神教消灭了……

听到这里,鹏天气得不行,一把揪住黑袍汉子的衣领,拳头高扬起来,“你知道的这么多,你在庙上干的什么差事?为何将这些告诉我们?”

陈叫山便拉开鹏天,对吓得浑身发抖的黑袍汉子说,“我手下兄弟,向来是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你莫怪……”

黑袍汉子整理一下被鹏天揪乱的衣领,低头叹息着,“昨夜我奉命去向你们要钱,钱没要到,又损失了许多庙外教徒,照庙上规矩,我也没有活路了……”

黑袍汉子说,他俗名叫石金,家人在去年年馑时全部饿死,留下他孤家寡人一个,起初加入通幻神教,他只是为了有一口饱饭吃,不至于在灾年年馑时,活活饿死!

由于入教较早,石金被杨三雕封为了一乘教徒,负责庙上献供物品的清理、归纳、入库等事务。

自去年腊月以来,庙上献供的馒头越来越多,庙上的人吃不完,杨三雕便让石金挖坑将馒头埋掉!石金觉着心疼,便说,“年馑那会儿,一个馍馍就能救人一命哩,埋了多可惜……”

就这一句话,石金惹恼了杨三雕,杨三雕大吼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献供的人都不心疼,你心疼个什么?如你这般鼠目寸光之人,劳劳碌碌一生,也难成大器!”

由此,石金便被杨三雕降为了三乘教徒。

由一乘教徒,沦为了三乘教徒,石金实际上更落得个逍遥自在,不再为庙上的事情操心受累,反倒有了更多时间,在庙上各处游走,看到了很多常人难以看到的景象……

有的过路客商,被庙上的教徒,在山中拦截,索要钱物,倘不给,便大开杀戒,声称要“煞妖气,斩妖根,诛妖人,屠妖宗,灭妖源……”

客商被击杀后,教徒将其首级割下,用火烧焦,四处游走展示,称其为“妖孽之患”……

昨天下午,庙上的教徒,听闻凌江上有货船停泊瓦桥镇,且有三十多艘大小船只,两百余人跑船,每艘船皆是圆载状态……

其时,杨三雕喝醉了酒,石金在一旁服侍杨三雕,一不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