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船帮老大 >

第168章

船帮老大-第168章

小说: 船帮老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掌柜和丑娃回到卢家货栈,见院门从外面锁上了,便担心起来,怕卢芸凤和薛静怡出外会遇到啥事儿,便又到街上四处找寻卢芸凤和薛静怡……

卢芸凤和薛静怡在督军府时,听说济源盛出了大事儿,虽不明实情,但从秦效礼的表情上判断,料想事态挺严重。卢芸凤一琢磨,这时候兴许是一个解决陈叫山被抓一事的好机会,毕竟秦效礼和陈掌柜两位当事人都在一起嘛……

吴先生和唐嘉中去了医院探望陆主编,陆主编其时仍无法下地走路,听闻了陈叫山一事,便委派报社的两位记者,陪吴先生和唐嘉中去一趟督军府……

三拨人走到钟楼十字时,恰巧遇到了一起,于是,便一起朝济源盛赶来了……

此际,秦效礼拿枪直直对着中田静机,现场气氛,一片肃然……

《西京民报》的两位记者,正是上回在杏园春采访的那两位记者,一男一女,他们一出现在济源盛门口,陈掌柜便晓得:今儿这事儿大了,看来是压不下去了,就算宝鼎不让日本人得去,可此事是让《西京民报》的记者知道,倘再通过报纸,对外一传播,那岂不是人人都晓得我济源盛藏有一个绝世宝鼎了?

可是,现在两方人已经剑拔弩张,对峙之缘由,就是因为宝鼎而起的,这事儿,怎么说也绕不过去啊……

陈掌柜两步走了过来,冲着《西京民报》的两位记者拱手抱拳,而后俯在男记者的耳朵旁,低语一阵,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番,并再三叮嘱,希望不要将此事见诸报端……

《西京民报》这两位记者,起先在医院时,已经听吴先生说了陈叫山被抓一事,知道陈掌柜乃当事人之一,男记者脑筋极快,想着现在陈掌柜有求于自己,何妨就卖他一个人情,顺带将陈叫山的事情抛出来……

于是,男记者略一思忖,便将吴先生拉了过来,向陈掌柜做着介绍,“陈掌柜,这位吴先生,是我们陆主编的挚交,也是乐州卢家陈叫山的朋友……”

男记者的话未说全,陈掌柜便一下便明白了过来,连忙冲吴先生拱手以礼,“吴先生好,你看,原来都是自己人,哎呀,真是闹了误会了……“

吴先生只简单冲陈掌柜拱手还礼,道了句“陈掌柜好”,便再不多言……

吴先生心里很清楚,对于陈掌柜这样的人,此时此刻,无须对他太过客气,淡淡一回应,热情寒暄,效果要更好!

陈掌柜见吴先生这般淡淡语气,心中有些忙乱,想再提说陈叫山的事情,一时也觉着不合适,便又转身走到了秦效礼跟前,在秦效礼耳朵边嘀咕了起来……

在陈掌柜和秦效礼嘀咕耳语时,《西京民报》的男记者也将宝鼎一事之缘由,悄悄地告诉了吴先生……

吴先生便走上前去,冲秦效礼一拱手,“秦排长,有事好说,何必又兵戈相向?”

秦排长方才听完了陈掌柜的耳语,明白此时此刻,的确不宜再将事情扩大开去,权宜之计,是先放日本人走。

于是,秦效礼转身对士兵喊,“闪开一条道”

中田静机冷冷地看了秦效礼一眼,将手举起,一挥,大步向前,沈庆非与另外四个日本人,也便跟着中田静机,走出了人群……

中田静机一伙人刚走,韩督军开着汽车,带着杨秘书也赶了过来……

韩督军见济源盛门口纷纷乱乱,但已经不见日本人了,便骂了一句,“东洋倭货,给你脸,你还真不要脸了哩……”

《西京民报》的男记者见韩督军赶来了,晓得韩督军最最敬重文化人,便上前与韩督军打了招呼,并将吴先生拉了过来,“韩督军,这位吴先生是我们陆主编的挚交,北平的大学问家……”

第288章妙手

吴先生身着长袍,儒雅斯文,眉宇之间,自有一份从容淡。''听得男记者这般介绍,笑意浅萦,不卑不亢道,“韩督军好!吴某不才,难堪大用,浪得些虚名,让韩督军见笑了……”

韩督军行伍出身,生于乱世,长于乱世,大刀片子加窝头,沙场点兵一声吼,大开大阖,快意生死,历来粗鄙惯了。待到打下一片天地,有了功名地位,方才愈觉自己浅陋之处,便时常提醒自己:要学得斯文,学得儒雅,尊重文人,尊重文化。

吴先生之谈吐气质,任是豆大字不识一个的人,亦能感受其博学通达,敬佩之意,溢于言表。于韩督军而言,更是喜于得见,乐于结识,盼与相交了……

韩督军一时间不知如何回应吴先生,担心自己的粗陋之言,毁了自我形象。但在印象之中,但凡初次相遇,那些斯文人,皆是拱手相道一声“久仰久仰”。韩督军便印象深刻,料想这“久仰久仰”,真可是万金油哩,说出来总不至错的!

“吴先生,久仰久仰……”韩督军拱手相道,一脸欢喜之笑……

陈掌柜何等钻营之人,见今儿这场面,督军府的督军、秘书、排长,以及《西京民报》的记者,陆主编的挚交吴先生,皆都在场,另外的几位,看其衣着相貌,气质感觉,皆非一般!此般机会,可遇不可求,怎可错失?便招呼着众人,“诸位,如不嫌弃,请到寒舍一叙,喝杯淡茶……”

于吴先生而言,陈叫山被抓一事的当事人陈掌柜、秦效礼二人,而今都在,正苦于没有一个合适的契机,与之相会相谈,如今陈掌柜相邀,督军府的督军、秘书,恰又相陪,岂不正好?

于韩督军而言,在战场上再难啃的硬骨头,再难攻克的堡垒,都不算个事儿!但到了西京,为官一任,主政一方,在这座几千年的文化古都中,理会些斯文之事,结交些斯文之人,却颇是头大!

以《西京民报》的陆主编为例,韩督军曾派人几番相邀,希望约陆主编相叙一番,但这斯文人,颇有些难请,数次以事务繁忙为由,逐一推拒了,督军府的人落了个面上无光……

韩督军一度恼火,想以官威给陆主编和《西京民报》,予以威慑,敲山震虎,但上峰一再告诫,那种做法,实为下下之策,万万不可!文人自有文人病,孤傲不羁,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古例,且自追随自然,不可妄动,不可刻意……

而今,遇上了从北平来的吴先生,论其气质谈吐,不逊于陆主编,况北平之地,那是大总统栖身所在,吴先生岂是凡辈?且这吴先生与陆主编乃挚交,却又这般通达随和,而今相逢,岂非良机?

吴先生有意进济源盛一叙,唐嘉中、卢芸凤、薛静怡,刘掌柜和丑娃,包括《西京民报》的两位记者,自就没有意见。

韩督军有意进济源盛一叙,秦效礼和杨秘书,自也相随而陪。

而于陈掌柜而言,这么多非一般之人物,能进济源盛,真是千载难逢,万金难请,更是欣喜不已!

众人在陈掌柜邀请之下,正欲朝济源盛后院而去,此际里,卢芸凤却脑子转得飞快见刘掌柜和丑娃也欲朝里走,手里还拎人情,觉得事有不妥,便说,“刘掌柜,你和丑娃就先去医院看望陆主编吧,莫让人家久等……”

卢芸凤此言一出,刘掌柜和丑娃皆有些愣怔,一时间反应不过来:这人情就是给陈掌柜提来的,不是正好进去送给人家嘛,怎地又要去医院,探望陆主编?这东家三小姐,平日里风风火火,说话一会儿上天,一会儿入地的,叫人怎好琢磨?

可吴先生听了卢芸凤这话,心下大大赞赏此乃一棋局之妙手!可谓细致入微,丝丝入扣,不露痕迹,不落下风,不受制于人,灵活灵便,天衣无缝!

如今韩督军在场,秦效礼和陈掌柜自就退而次之,不足为虑。原先本是要拎着人情,来济源盛给陈掌柜赔情道歉的,但此一时,彼一时,此时拎着人情进去,再提说赔情道歉之事,一则不妥,二则不必,三则反倒显得卢家格局窄狭,落于了小器。

同时,刘掌柜平素之为人气质,历来是遇人先赔笑,一言三分让,一语尽求和。如此一来,刘掌柜进去之后,手里拎着人情,过于客气卑恭,再提及赔情道歉,反又助长了陈掌柜的傲骄之气,不利于卢家货栈日后在西京城的买卖和做人……

但人情本就拎在手上的,陈掌柜和督军府的人都看在眼里的,贸然退去,不入济源盛,又会显得不礼不恭!而卢芸凤适时地抛出一个“探望陆主编”之籍口,当真是再合适不过了,自然而然,任是谁听来,都觉着合情合理人家卢家货栈,原本就是要去医院探望陆主编的,只不过顺道路过济源盛而已……

起先,吴先生与卢芸凤、刘掌柜几人,在钟楼十字相遇时,卢芸凤已经将陈叫山被关入城东监狱一事,说于了众人,吴先生一琢磨:陈叫山或会吃些苦头,但决然没有性命之忧了!这与之前的一切信息未知,凭空茫然,一味地担忧相较之,已然令人有了些许踏实……

既然有了些许踏实,在陈叫山之问题上,卢家就不必再以原先的策略行事。而今,因着宝鼎之事,得遇韩督军,正可与之相谈交好,促进交情,陈叫山之问题,自然便小得不能再小。愈是如此,愈就要替卢家考虑,不可放低姿态,不可自降身份,有关陈叫山一事,亦不可再表现出惶惶、忧心、迫切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与之相和,余事何患?

基于这一切之一切,刘掌柜和丑娃,手里拎着人情,都是不适合进济源盛的!

这个卢芸凤,平日看起来大大咧咧,风风火火,又是拿刀砍树,又是深夜买颜料作画,如今看来,那只不过是她的一个侧影而已,或者说,是刻意为之罢了……吴先生在心中感慨着……

《西京民报》的两位记者,听了卢芸凤提说“探望陆主编”之话,脑筋亦转得飞快,了悟了卢芸凤之深意,但见刘掌柜和丑娃似乎还在迷糊,此时正宜出面解惑解围。于是,那位男记者当下便说,“哟,差点就忘了……刘掌柜,我们过去吧,陆主编行动不便,咱们迟迟不去,他会老往窗口看的……”

这一下,刘掌柜终于反应过来了,连忙向众人道别,“诸位,那我们就先去医院了,免得让陆主编久等,失陪失陪……”

韩督军正走着,忽然闻听陆主编住院之事,连忙停了步子,对杨秘书说,“杨秘书,你开车送他们过去,代我向陆主编问声好……”说着,韩督军一巴掌拍在杨秘书肩膀上,“怎么办置,你就看着办吧……”

杨秘书得了韩督军命令,便对两位记者和刘掌柜、丑娃一伸手,“请上车”

卢芸凤看着刘掌柜他们上了汽车,缓缓驶去,嘴角升起一抹笑意我的一句话,未料却假戏真做了,倒也好得很!由此而见,韩督军对陆主编,对《西京民报》,那是相当敬重的,此乃好事情啊……

卢芸凤嘴角的笑意,被吴先生捕捉到了眼睛里,瞬间里,吴先生犹然觉得:卢家这个三小姐卢芸凤,可谓是“表象粗,内里细”,看似形而下,实则形而上……

原本那么一大伙子人要进济源盛的,说话间,两位《西京民报》的记者,刘掌柜和丑娃,以及杨秘书,却都去了医院……但于陈掌柜而言,尽管有小小一丁点失落,但大体亦不改起初之欣喜,毕竟,韩督军在,秦效礼在,吴先生在,此就足够了!

陈掌柜在前引路,韩督军和吴先生、秦效礼并排随之,唐嘉中和卢芸凤、薛静怡三人尾随,朝济源盛后院走去……

入得大客厅,陈掌柜先命人将上好的西湖龙井,为众人沏上,一番招呼,便对手下悄悄交代赶紧去杏园春,将鹿恒生手底下的顶级厨子,及一股脑做菜之家伙,全都弄过来,今儿要在济源盛大摆筵席!

陈掌柜一番交代,仍担心手下做不好,便又出外逐一吩咐,谁谁去杏园春请人稍物,谁谁去购置采买上好的酒菜,谁谁去打扫收拾饭厅,谁谁去厨房应备,锅碗瓢盆、勺叉箸碟,有更换添置者,抓紧办置……

韩督军与吴先生并排坐在了客厅上首,左右之位,秦效礼左坐,陈掌柜右坐,唐嘉中、卢芸凤、薛静怡,分两排坐了下首。

韩督军还将陆主编住院一事,惦记在心,便问吴先生,“陆主编好久都没见到了,咋就住院了,生的啥病?”

吴先生端着茶杯,轻动茶盖,刮沿吹气,而后便将陆主编怀疑日本人的天葵社,暗中进行测绘、记录、数据整理等等事宜,以及在日本人到骊山去,蛊惑众人,被陆主编当场揭穿,后,陆主编遭遇待人袭击,受伤入院之详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秦效礼一听,火冒三丈,一拳头砸在了椅子扶手上!

韩督军也愤怒异常,破口大骂,“东洋倭货,还真是无法无天了……”

第289章选酒

秦效礼与韩督军情绪虽是激动,但前者以手拍椅子为愤,后者简单一句骂,而坐于下首的唐嘉中,较之他们,更为激动,更为激烈!

“小小日本,汪洋岛国,时时觊觎我泱泱华夏,真是狼子野心……”唐嘉中眉梢上方,有一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