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国色生香 >

第85章

国色生香-第85章

小说: 国色生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抱着他腰,尝试着将腿放下去。赵恒配合地抬起腰, 等她伸平了,他再趴下来。
  前一刻还是狂风暴雨,现在风平浪静就变得温馨起来, 宋嘉宁蹭蹭他脑袋, 终于想起厨房的粥了,笑着问他:“王爷还用粥吗?”忙活一场, 她好像更饿了。
  自己的王妃温温柔柔的,一下子扯到了吃, 赵恒睁开眼睛,嗯了声。
  宋嘉宁便拍拍他背:“那王爷穿衣吧, 我叫六儿端上来。”
  赵恒抬头,见她脸颊残留红晕, 水润的杏眼含羞又柔柔地望着他,没有任何谨慎或不安,赵恒终于懂了, 她根本没听到他那声结巴的“安安”,也是,那会儿她正被他收拾的欲仙欲死,可能连她自己的叫声都听不见吧?
  赵恒迅速恢复了镇定,亲亲她红红的嘴儿,这才起身。
  他坐在床尾穿中衣,宋嘉宁抓起备在一旁的巾子捂住自己,藏在被窝收拾了会儿才红着脸坐起来,摇铃铛叫六儿。在暖呼呼的被窝待了半个时辰,两人都不想再换地方了,让六儿将托盘端进帐子,然后夫妻俩一人捧着碗山药枸杞粥,面对面盘腿坐着吃。
  “王爷,您八成又要添个侄子或侄女了。”宋嘉宁笑着对他道,现在才明白,马车里他不接她的话,肯定是在想宣德帝交代的大事。
  赵恒意外地看着她。
  果然如此,宋嘉宁心里更舒服了,不无羡慕地道:“嫂子明日请郎中号脉,很快就知道准信儿了。”
  赵恒脑海顿时浮现了侄子升哥儿虎头胡闹的样子,想到年底可能会多个侄子,他目光比方才更柔和了几分,道:“好事。”
  宋嘉宁一手捧着碗一手舀粥喝,见他这样,就看出来了,自家王爷是个喜欢孩子的。宋嘉宁垂下眼帘,看着自己的肚子,突然特别期待她生了孩子那一天,期待看寿王哄孩子的样子。
  ~
  赵恒现在的官职不高,但他是王爷,因此也有资格上早朝,天未亮便起来了,简单收拾收拾出了门。隔壁郭伯言正要出门,听到王府门前的动静,他刻意在门里面等了片刻,待王府马车拐出巷子,他才骑马去上朝。
  到了大殿,赵恒、睿王跟着秦王站在文臣那列前面,武安郡王、楚王、恭王列在武官这侧,郭伯言与赵恒虽然是翁婿,但在朝堂上就与陌生人一样。
  宣德帝落座后,当众宣布他要伐晋的决策,让文武大臣商议。
  枢密使曹瑜等武官大多支持皇上伐晋。
  以宰相徐巍为首的文官则不赞成,明面上的理由是晋国身后有强辽支援,此战难打,且晋国弹丸之地,南边一带百姓早在当初高祖皇帝伐晋时便多数迁入大周,再打下来也没什么用途,不值得劳民伤财。但究其根本,这些文臣还是担心宣德帝不是打仗那块儿料,毕竟大周的天下几乎都是高祖皇帝给打下来的。
  宣德帝又如何猜不到这些臣子的心思?就因为他们看不起他,宣德帝才越要向文武百官、黎民百姓证明他这个皇帝的能力,等他将兄长高祖皇帝都解决不了的晋国收入囊中,那时,他才能真正走出兄长笼罩在他头上的阴影。
  “众卿不必多言,朕意已决,即日发兵伐晋。”
  俯瞰底下的文武百官,宣德帝沉声宣布道。
  文官沉默,武官高呼圣明。
  散朝后,宣德帝召枢密使曹瑜等几位武官重臣到崇政殿议事,诸位王爷、武安郡王也去了,最后商议出两条战策,由曹瑜率十万大军围攻晋国,另派遣常年驻守雄州的镇北将军韩达带兵阻截辽国援兵。
  战策一定,立即实行。
  楚王、恭王都想上阵杀敌,被宣德帝摁住了,兄弟俩郁闷地不行,赵恒见父皇打援的部署与他不谋而合,便也没有出声,只有郭伯言,回到国公府后,立即给远在千里的儿子写信。长子去年十月离京,三个来月郭伯言没与长子通过一封家书,现在长子在韩达手下当差,此战必定上场,辽军铁骑绝非等闲,郭伯言担心长子轻率受伤。
  三日后,雄州,自从被父亲调离京城后,郭骁第一次接到了父亲的家书,看到父亲对他的叮嘱与告诫,郭骁淡笑,脸庞晒黑了些,更显得那一口牙齿亮白整齐,仿佛刀刃似的泛着寒光。收好家书,郭骁翻身上马,手握缰绳眺望京城的方向。
  父亲多虑了,他岂会叫自己出事?京城还有个妹妹在等他。
  正月十七,大周调兵伐晋,晋帝得到消息,闻风丧胆,立即发书向辽国请援。晋国乃辽国掣肘大周的一枚好棋,年年还上供各种奇珍异宝,晋国有难,辽国当然要出兵增援,派两员大将率八万铁骑南下。
  而辽军支援晋国,必经石岭这一要塞,韩达早率领五万精兵在此以逸待劳,另遣郭骁、韩政昌两个少年将领各带五千轻骑提前渡河埋伏在对岸。二月十二,辽军渡河到一半,韩达正面迎击,辽军没有准备大败而退,退兵途中,郭骁、韩政昌从两翼冲出断其后路,与韩达前后夹击,酣战半日,辽军战死三万余,受伤一万,投降三万,剩余近万狼狈而逃,晋国顿时孤立无援。
  这一次打援,主将韩达立了首功,郭骁一马当先骁勇善战,活捉辽国大将耶律齐,功劳仅次于韩达。
  捷报传到京城,宣德帝当朝盛赞郭伯言虎父无犬子,郭伯言亦自豪不已,只是唇角未扬,他心里咯噔一下,暗暗看向斜对面的寿王。赵恒面无表情,仿佛郭骁立功与否与他无关,郭伯言却笑不出来了,去年他亲口承诺会调离长子离京一年,如今长子虽然立功,有寿王在这儿,他也不能提前调长子回来。
  郭伯言不禁有些憋屈,憋屈完了又记起了长子背着他干的那几桩糊涂事,最终自豪也好,无奈也好,只能化为一声叹息。等吧,谁让长子得罪的是寿王?左右伐晋的事一时半会儿完不了,若长子再立战功,宣德帝开口叫长子回来,那寿王就怪不到他们郭家头上了。
  王爷又如何,王爷也得听他父皇老子的!
  ~
  寿王府。
  宣德帝在朝堂上夸赞郭骁时,宋嘉宁刚刚睡醒,最近朝廷伐晋,寿王心系国事,在前院睡的时候多,昨晚难得有兴致到后院陪她,晚上折腾地狠了些,故宋嘉宁又睡了一个懒觉。睡醒了,宋嘉宁懒洋洋不想动弹,默默回味昨晚,王爷一如既往地勇猛热情,就是不知为何,又不肯出声了,从头到尾都只闷声弄,宋嘉宁喜欢归喜欢,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躺够了,也差不多日上三竿了,宋嘉宁叫丫鬟们进来伺候。
  双儿、六儿服侍她洗漱更衣,九儿叠被铺床,她是负责记录主子月事的,按规律今日主子月事该来了,九儿就特意检查了一下床褥,结果干干净净的,什么都没有。但月事这事,就算主子很规律,一天内也有早上、中午或傍晚的区别,九儿就没当回事,只抱着被子提醒主子:“王妃,您月事快来了,要不要提前戴上带子?”
  宋嘉宁进京后有太夫人、母亲精心照料,身子调理地特别好,月事向来都很准,听九儿这么说,宋嘉宁便点点头。但一直到傍晚月事也没来,估摸着今晚王爷要歇在后院,宋嘉宁提前将带子取下去了,免得王爷误会。
  红日西垂,赵恒归府,却没有立即回后院,一个人去了书房。
  小丫鬟将王爷的行踪报给王妃。
  宋嘉宁现在再不会因为王爷没有及时来见她而胡思乱想了,猜到王爷去书房肯定有正事,宋嘉宁就坐在暖榻上继续翻看《史记》。有王爷教导,宋嘉宁已经读完了
  

第一卷,手里头拿的是第二卷,翻看了三四页,寿王来了。
  宋嘉宁放下书,笑着出门迎接。
  赵恒朝她点点头,坐在了堂屋的椅子上,意思是直接摆饭。
  宋嘉宁也没多想,坐下来陪他用饭,饭桌上随意聊些家常,但宋嘉宁很快便发现,今晚的王爷一如既往地话少,但连听她闲聊的兴致都淡淡。宋嘉宁识趣地闭上嘴,饭后漱口,随他去了内室。宽衣解带,夫妻俩上了拔步床。
  “王爷有心事?”宋嘉宁靠在他旁边,谨慎地问,总觉得他好像不太高兴。
  赵恒看看她,道:“晋阳城,难攻。”
  宋嘉宁知道,晋阳城乃晋国的都城,大周这次出兵如摧枯拉朽,迅速占领了晋国四周的州县,就剩晋阳城没打下来了。
  “咱们兵多,拿下晋阳城是迟早的事,王爷不必忧心。”宋嘉宁由衷地鼓舞他道。
  这是实情,赵恒笑了下,将人带到怀里,捏着她小手道:“打援很顺,令兄骁勇,活捉敌将。”
  令兄……郭骁?
  从王爷丈夫口中听到郭骁的消息,宋嘉宁目光变了变,赵恒看在眼里,低声道:“可高兴?”
  

第117章 117
  郭骁立了功, 宋嘉宁高兴吗?
  没什么可高兴的, 自打嫁给寿王,宋嘉宁就觉得两辈子的郭骁都彻底离开她了, 她不用再像出嫁前那样担心郭骁利用兄妹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关系占她便宜,也不用再担心郭骁用权势胁迫她未来的相公将她拱手相让,现在她是寿王妃,郭骁绝没那么大的胆子。
  所以对宋嘉宁来说,如今郭骁只是她名义上的兄长,她知道他会一直顺顺遂遂的, 所以除了对郭骁这辈子的姻缘有一点好奇外,郭骁的任何其他消息都不会引起她的情绪变化。
  对上寿王等待的眼神,宋嘉宁笑道:“家兄冷峻威严, 不苟言笑, 我与他虽是兄妹,平时却鲜少有机会说话, 今日他为朝廷立下功劳,我自然高兴, 只是肯定不及父亲了。”继兄立功,宋嘉宁肯定不能说不高兴, 显得她多冷情似的,但宋嘉宁也不想在寿王面前装兄妹情深, 否则一装就要装一辈子,太累。
  赵恒凝视她澄净的眼,想到她去安国寺相看鲁镇时是笑着去的, 她进宫选秀脸上的疹子也是郭骁通过谭香玉加害的,便知自己的王妃对郭骁肯定没有什么感情,至于郭骁再三破坏她的婚事,到底是出自继兄对继妹的不喜,还是别的什么,赵恒目前还无法肯定。
  “睡吧。”赵恒拍了拍她肩膀。
  宋嘉宁点点头,躺好后在他怀里靠了会儿,困意袭上来,才习惯地平躺而睡。
  第二日是十六,宋嘉宁每个月回娘家的日子,晚上睡得好清晨醒的也早。九儿进来铺床,意外发现主子的月事还没来,因为主子出嫁前夫人特意提醒过她们留意主子的月事,九儿忍不住兴奋道:“王妃,您是不是要有好消息了?”
  宋嘉宁正在漱口,闻言一口水全喷了出来,连声地咳嗽。
  双儿、六儿忙一起帮她拍背,宋嘉宁擦擦嘴,震惊地盯着九儿。
  九儿伺候她的时间最长,一点都不为惊到主子害怕,反而略显委屈地道:“我说的是实话啊,王妃月事一直都很准,这次迟了一日,说不定真就有了呢。”月事是一方面,王爷那么宠爱主子,有几次该她守夜,九儿亲耳听到半夜三更王爷也会有第二波动静,这么恩爱,王妃怀孕也很正常啊。
  宋嘉宁早就开始盼望孩子了,意识到自己可能有孕了,宋嘉宁心跳越来越快,期待,还有点紧张慌乱,怕自己猜的不准。怀孕是大事,宋嘉宁急着向母亲请教,吃过早饭便忐忑地去了国公府。茂哥儿早就在盼着姐姐了,缠着姐姐玩,林氏敏锐地注意到女儿有些不对劲儿,好像急着与她单独相处似的,便找个借口先打发儿子去外面玩。
  “怎么了?”屋里只剩她们娘俩,林氏坐到女儿旁边,疑惑地问。
  宋嘉宁看看母亲,低头,微微红着脸道:“娘,我月事迟了……”
  林氏生过两个孩子了,自然明白新嫁娘月事迟的意思,惊喜道:“迟了几天了?”
  宋嘉宁难为情地伸出一个手指头。
  林氏笑容一僵,跟着好笑道:“傻丫头,晚一天两天都是常事……”说到一半,见女儿失望的抿嘴,林氏连忙改口道:“不过也可能是真的有了,安安再等等,若是迟上十来日了,便可请郎中来把脉。”
  宋嘉宁点头,记住了。
  女儿明显在期待孩子,林氏身为母亲,这个时候不能提什么年纪小生孩子容易艰难的话。想到女儿或许真的有了,林氏神色认真起来,小声嘱咐女儿道:“这十来日若一直没来,多迟一天怀孕的可能就多大一分,那安安千万要小心点,尽量别与王爷同房了。”免得伤了孩子。
  宋嘉宁错愕,随即面露为难,除了来月事耽误的那几天,寿王与她两次同房间隔的时间,好像最长也就是三天,若寿王想要,她该怎么办?
  “就说月事来了。”林氏笑着给女儿支招,“王爷没发现最好,发现了,你实话实说,王爷肯定高兴,不会生气的。”
  “还是娘办法多。”宋嘉宁敬佩地道。
  林氏莫名脸热,她为何懂,自然是因为用这办法糊弄过郭伯言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