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国色生香 >

第168章

国色生香-第168章

小说: 国色生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爷身份尊贵有才有貌,换成她,哪个敢坏了她的好姻缘,她定要骂他祖宗十八代!
  宋嘉宁垂眸笑,扭捏片刻,看着窗外问:“王爷呢?”
  五娘道:“王爷与几位大人商量要事,说是会陪您用晚饭。”
  宋嘉宁点点头,问问五娘这半日的情况,然后洗漱打扮。赵恒为她准备了几身女装,但谨慎起见,如果宋嘉宁想外出,还是得换男装,免得旁人起疑。衣裳而已,宋嘉宁并不在乎,只要王爷在身边,叫她穿粗布麻衣她也舒坦。
  刚打扮好,赵恒来了,五娘低头退到一旁,宋嘉宁往前走了几步,看到他一身玉色长袍挑帘而入,原本白皙的脸庞黑了些,依然清雅,但又多了三分武将的威严英气,如美玉再经雕琢,出众到让她觉得陌生,好像回到了初遇时,他是高高在上的王爷,她只是个普通民女。
  “刚醒?”神仙似的男人,却略带调侃地问她,目光也柔和了下来。
  那种距离感顿时消失,宋嘉宁身体前倾,抬脚之前想起五娘,又堪堪止住步伐。赵恒好奇她想做什么,一个眼神打发了五娘,他则停在门前等她。没有外人了,宋嘉宁再无顾忌,小跑着扑到他怀里,依赖地抱住。
  这人就是她的天,他不在,她身似浮萍无处可依,他来了,她就扎了根,风雨不惧。
  赵恒笑着抱住自己的女人,脸贴着她脑顶静静地享受了会儿这份宁静,随即掐着她腰往上一扔,宋嘉宁惊呼着攀住他肩头,赵恒顺势托住她腿,抱孩子似的抱她去了床上。白日几番敦伦,赵恒此时无欲,只想陪她说说话。
  宋嘉宁有很多话,一句都与她无关,不停地询问祐哥儿、昭昭,归心似箭。赵恒也想孩子们了,搂着她道:“再等等,半月后启程。”蜀地需要解决的隐患太多,他一时走不开。
  宋嘉宁咬咬唇,小声商量道:“那王爷先派人送我回去?”她想孩子们啊,一日都不想耽误。
  赵恒目光一沉,皱眉看她。
  看就看吧,还不说话,分明是生气了,可宋嘉宁不懂他在气什么。换个时候,宋嘉宁绝不敢再提要求,但她太想快点见到分别四个多月的儿女,故鼓足勇气解释道:“祐哥儿不想我,昭昭肯定想坏了,我早日回去,她早日安心,再者,我装病装的太久,恐怕已经有人怀疑了。”
  她说的全是肺腑之言,杏眼诚恳地望着他。
  道理赵恒都清楚,但他已经丢了她一次,这才刚刚找回来,赵恒不敢再让宋嘉宁离开他的守护范围,郭骁生死不明,会不会在她回京路上打她主意?这个节骨眼,除了自己,赵恒不放心将她交给任何人。
  这是安危,赵恒更无法接受的是,两人团聚一天不到,她竟然能狠心弃他而去?即便勾走她心的是他的亲生骨肉,是他疼爱的儿子女儿,赵恒也做不到欣然接受,从她提出先动身的时候起,赵恒胸口就堵上了。
  “你想何时动身?”收敛怒色,赵恒淡然问,好似终于想通了。
  宋嘉宁大喜,兴奋道:“明日可以吗?”郭骁掳她来蜀地,没黑没夜地赶路,用了二十来日,她也日夜兼程回京,月底之前就能见到孩子们了。
  满脑子都是漂亮可爱的昭昭与白白胖胖的祐哥儿,宋嘉宁并没注意到赵恒微微抽动的唇角,等她期待地看向他时,赵恒已恢复如常,颔首道:“可。”
  “王爷真好。”宋嘉宁再次抱住他脖子,甜蜜地亲了他一口。
  赵恒笑了笑。
  既然明日启程已经定了下来,宋嘉宁又开始舍不得王爷了,晚上稠糖似的黏着赵恒,没有欲望,毕竟白天累到了,可她就是喜欢抱他赖着他。她抱得单纯,赵恒憋着一股火呢,默默给她蹭了一刻半刻,赵恒突地翻身,牢牢地压住了她。
  宋嘉宁吃惊地捂住嘴,还,还来啊?
  赵恒用行动作了回答。
  宋嘉宁便成了一条咸鱼,被他翻来覆去地煎,两头都不得闲,一场酣战下来,宋嘉宁浑身汗腻腻的,真成了水里的鱼,气若游丝地趴在他胸口,只剩喘气的份了。赵恒呼吸先平复,大手无意识地揉她肩头,哑声道:“蜀地刚刚收复,便有官员筹谋,或送金银,或送美人,不成体统。”
  美人?
  累得快睡着的宋嘉宁一下子就睁开了眼睛,咬咬唇,她继续埋在他怀里,很随意地问:“送给您的?”
  赵恒嗯了声。
  宋嘉宁不由紧了紧手,嫩葱似的指尖划过赵恒结实胸膛,勾得他心跳又乱了几下。宋嘉宁没留意,心里偷偷冒酸水呢,蜀地出美女,历朝历代都出了名的,王爷对她宠爱有加,主要还是因为她这张脸吧,万一有人送个比她还美的蜀女,王爷会不会动心?
  宋嘉宁急着回京城,是因为她很放心王爷,但是现在,宋嘉宁没那么放心了。
  “那,王爷收了吗?”宋嘉宁慢慢抬起头,杏眼不安地看着他。
  赵恒一手垫在脑后,一手顺了顺她披散的长发,直视她道:“你在,我一个不收,你不在,我不敢保证。”
  宋嘉宁脸一下子就白了,眼泪说来就来,快到她自己都没料到,怕被他瞧见,忙趴下去挡住,心里翻涌的醋全都变成了一种苦。他是王爷,兴许还会当皇上,宋嘉宁嫁给他前就做好了准备,可那时她只把他当高高在上的贵人,现在不是了啊,王爷对她那么好,好到她都忘了,有一天他会收别的女人。
  他这样的身份,妻妾成群是应该的,宋嘉宁不怪王爷,她就是,苦自己。
  眼泪要憋不住了,宋嘉宁想偷偷抹掉,手刚抬起来,就被人攥住了,身下的男人突然翻身,重新将她压在底下。这一动,宋嘉宁眼里的泪夺眶而出,被赵恒看了个正着。
  “哭什么?”她眼中还有泪,汪得满满,那委屈样,好像他真的收了美人一样。赵恒又怜又气,抹掉她新落的泪,低低道:“我随口说的,你也信?”总是这么傻,连句玩笑话都听不出。
  宋嘉宁怎么可能不信?他说的那么认真,前一刻还是温柔,转眼就变无情了。
  “逗你的,别哭了。”见她真的吓到了,赵恒无奈地亲亲她眼睛,低声交底:“我以为那么说,你就不走了。”
  傻姑娘哭什么,他只是不想她走。
  宋嘉宁愕然,泪眼模糊地看着他。
  赵恒闭上眼睛,也捂住了她的眼睛,不习惯这样交心。
  宋嘉宁却反应过来了,原来王爷,舍不得她走啊。
  “不走了,王爷在哪儿,我就在哪儿,等王爷忙完,咱们一起回家。”抱住他窄瘦的腰,宋嘉愧疚又由衷地道。是她错了,只惦记孩子,忽视了王爷对她的心。
  “不想昭昭了?”赵恒擦着她耳垂问。
  宋嘉宁痒得缩脖子,声音都媚了:“想……”
  赵恒动作一顿,长眉难以察觉地皱了起来,如果她是怕他收人才违心留下,那……
  “可我也想王爷,想得整晚睡不着。”宋嘉宁贴住他脑袋,喃喃地说出,她有多想他,“想你,也害怕,怕王爷嫌弃我,不要我……”
  剩下的话,宋嘉宁没能说出,嘴被赵恒堵住,又是一番抵死缠绵。
  

第221章 221
  京城。
  寿王活捉李顺等叛军头领, 捷报传到京城, 满朝文武喜露欢颜, 宣德帝却突然病倒了。
  这两年,北疆、蜀地百姓因为战乱流离失所,更有无数人于战火中丧命, 百姓苦, 宣德帝高居庙堂, 过得同样苦不堪言。他想收复幽云十四州,两次北伐都铩羽而归,大臣百姓们都骂他无能,劳民伤财。南方蜀地叛乱,又有人骂他暴政伤民,实乃昏君。
  每一个骂名都像一座山, 重重地压在他背上, 宣德帝之所以没被压垮, 是因为江山不稳,他不敢倒, 不敢生病涨敌方士气。现在边疆、蜀地都太平了,一直苦苦支撑宣德帝的那根弦便嘭地断裂,病来如山倒。
  宣德帝五十多了, 原来身子骨还算硬朗, 但第一次北伐御驾亲征,他大腿被辽将耶律雄连射两箭,伤及骨髓, 每逢阴雨连绵或秋冬时节,伤处都针扎似的疼,积年累月折磨下来,又有朝廷困局消磨他的心气,宣德帝老得更快了,看起来就像六十来岁的花甲老人。
  宣德帝一病,二皇子睿王、四皇子恭王分别携家眷进宫探望尽孝,唯独寿王府,毫无动静。
  卫国公府,林氏急了。大正月的宋嘉宁就开始抱病休养,谁也不见,林氏是亲娘啊,听说女儿病了,能不着急吗?起初她只是担心女儿的身子,待时间拉长,一个月两个月如今都四月底了,女儿还不肯见她,林氏忍不住各种胡思乱想。
  她向郭伯言坦露忧心,郭伯言知道真相,但他不敢告诉妻子,怕妻子更急,怕事情露馅儿对女儿名声不利。长子郭骁……郭伯言已经放弃了,他不想,可他没办法,一大家子都靠他撑着,他不能为了一个孽子得罪寿王,他只能协助寿王隐瞒消息,保护女儿的清白。
  郭伯言去了一次寿王府,与王府管事、岑嬷嬷通了气,然后再择日带林氏一起去国公府探望。“寿王妃”卧病在床,因为脸上疹子严重不想见人,几重纱帐遮掩得严严实实,只闻其声不见其容。那声音与女儿一模一样,林氏哪会怀疑呢,得知女儿这病不重,就是得多养养,林氏稍微放了心,帮女儿哄哄昭昭祐哥儿,这才随郭伯言回府。
  现在林氏着急,却是为了宫里的事,王爷女婿不在京,那是没办法,女儿身为王妃却不进宫探望病重的宣德帝,肯定会落人把柄吧?王爷立了两次大功,睿王正愁没理由对付王爷呢,万一事情坏在女儿头上……
  她急,王府这边,岑嬷嬷也急,与前院管事商量后,想到一个应对办法,就是,有点冒险。
  “郡主,皇上病了,你想进宫去探望吗?”屏退所有丫鬟,岑嬷嬷蹲在五岁的昭昭面前,慈爱地问。
  昭昭点头,皇祖父疼她,她喜欢皇祖父,不想皇祖父生病。
  这四个月,昭昭、祐哥儿进过两次宫,祐哥儿不会说话呢,不怕出错,昭昭经过岑嬷嬷、父王的再三嘱咐,也非常懂事地没有泄露娘亲不见的事,只说娘亲病了。这点岑嬷嬷很放心,但今时不同往日,宣德帝卧病在床,睿王等人极有可能守在旁边,万一他们挑拨是非,郡主一个孩子,掉入别人话里的陷阱怎么办?
  可不进宫又不行,岑嬷嬷只能设想所有情况,一一教导郡主应对之策。
  “为了王妃,郡主都记住了吗?”
  昭昭用力点头,杏眼认真地看着岑嬷嬷,一看就是真的懂了,而非单纯的孩子气保证。
  岑嬷嬷没忍住,抱住小郡主无声落泪。她心疼啊,心疼被人劫走的王妃,也心疼小小的郡主。去年郡主还是一个只知道撒娇玩闹的孩子,短短四个月,王爷王妃都不在,她亲眼看着郡主从天天哭着要娘的娃娃,变成了一个为了娘亲努力掩饰的懂事郡主,一个前一刻还在出神想娘亲,下一刻就会笑着哄弟弟玩的懂事姐姐。
  本不该这样的,她的小郡主,本该千娇百宠无忧无虑长大的。
  哭够了,岑嬷嬷洗把脸,服侍姐弟俩换身衣裳,然后先去了国公府,希望太夫人能出面,陪昭昭、祐哥儿一块儿进宫。太夫人是她的旧主,岑嬷嬷敢瞒王妃被劫之事,却不敢再瞒自己的心思,跪下哀求道:“王妃缠绵病榻,动不得身,郡主公子尚小,难以应对旁人闲言碎语,老奴只能求您护佑了。”
  太夫人默默地看着她,手指无意识地转动佛珠。
  安安一定出事了,寿王冒冒失失带兵去蜀地,可能就与安安有关。太夫人不问,是相信寿王自有安排,但那不代表她真的就被蒙在了鼓里。眼下岑嬷嬷奉命行事,太夫人终究还是没有为难她老实交代,点头应了。
  皇上病重,只有重臣与至亲有资格去探望,太夫人诰命在身,去了宣德帝肯定也会见,但别府的老太太们都没去,太夫人不想扎眼,所以她先将昭昭、祐哥儿送到女儿淑妃那儿,再请淑妃帮忙照看。
  四王只剩睿王、寿王无罪无残,储君之争越来越惊险,寿王是郭家的女婿,淑妃是郭家的女儿,为了娘家为了自己,淑妃都必须站在寿王府这一侧。而且淑妃也有自己的考量,女儿端慧公主闯了不少祸,她现在帮了寿王,将来一旦寿王得势,有这份交情,她也有脸求寿王再给女儿赐个婚。
  端慧公主一心为郭骁守寡,淑妃身为母亲,从未赞成。
  “娘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朝太夫人点点头,淑妃亲自牵着昭昭,领着祐哥儿、乳母一块儿去了崇政殿。
  宣德帝住在偏殿,自打他病倒,睿王几乎就搬进宫了,日夜守在床前尽孝,端茶倒水喂饭擦身无微不至,就连宣德帝失禁,睿王赶上了,都会劝退宫人,他亲自料理,从头到尾都没皱过眉头,脸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