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中枢一木匠 >

第429章

明末中枢一木匠-第429章

小说: 明末中枢一木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这边的两万套铠甲,两万件兵器已经准备好了。”王登库第一个说道。

“我这边的两万套铠甲,两万件兵器也已经准备好了。”靳良玉跟着说道。

“你们两个就好了,一个在宣府这里拿的货,一个在大同那里拿的货,我们几个可就麻烦了,要到河南、山东、湖广去拿货,虽说有钱好办事,可路程在那摆着,还需要一段时日。不过范老兄,我这边你放心,河南监军已经收了银子,所需兵器、铠甲会陆续送到。”这次说话的是王大宇。

“我这边也是。”梁嘉宾说道:“山东监军也已经把我的银子收了,现在已经运出一批铠甲和兵器,数量有五千套,余下部分,会分批运来。”

“和我这里一样,湖广监军也已收了我的银子,所需要的铠甲和兵器,会在不日陆续送到。”田生兰说道。

“我这边是大炮一百门,原本是打算去南边购买红夷大炮的,可所需时间太久,也只好就近在各省的监军那边筹办。现在已经到了五十门。”田生兰说道。

“我这边是筹办粮食五十万石,可这年景,粮食最为抢手,先是找了湖广李家,可李家现在正为朝廷办粮,还在四处收粮呢。没有办法,我只好找别人买,怎奈现在的粮价,实在太贵,再加上路费,都翻了好几番。不过,我还是筹到了三十万石,余下的二十万,估计用不了多久,也能筹到。”翟堂说道。

“都是一样呀。北方现在缺粮,四川那边让流寇一折腾,粮食也不够用,湖广李家在收粮,我这五十万,只好跑到南直隶去收。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我办到了,用不了多久,这五十万石粮食就全能送来。”这回说话的是黄云发。

“很好。只要大汗需要的东西都有了着落,那就可以,这么多东西,大汗也是会体谅咱们的,一年半载之内能够备齐,也就可以。我这边要筹的一百万石粮食,说句实在话,也没办齐呀。这年头,粮食比铠甲、兵器还难弄,尤其是现在山西这边也闹灾荒,流寇乱窜,整个北方想买粮食都困难,谁不想着手中的粮食能卖个高价。咱们和李家比,实力还是差得多呀。我也是江南购粮,刚有信送回来,说已经办了六十万石了,正慢慢送来,余下的四十万,还需要一段日子。”范永斗也把自己的工作汇报一下。

原来,皇太极要扩编蒙八旗、汉八旗,这是需要大量铠甲和武器的。女真也没有什么技术,冶铁都不行,就不说打造武器和盔甲了。一直以来,女真人的装备,都是从中原这边买的,其中最为依仗的,便是范永斗等八人。如果历史还是按照原先的轨迹,那么,范永斗八人便是大清朝时期赫赫有名的八大皇商。这也算是女真人对他们的报答。

皇太极给范永斗写了信,希望他们八人能帮忙采购武器、铠甲各十万套,大炮一百门,粮食二百万石。皇太极从他们那里购货,一向都是真金白银,毫无拖欠,所以范永斗他们也喜欢和女真做生意。

然而,他们这帮一身铜臭,良心都被铜油蒙了的商人,怎么就不想一想,把武器卖给鞑子,鞑子就会用这些武器来砍杀他们的汉人同胞。现在大明朝北方饥荒,自己的粮食都不够吃呢,还要把粮食运到辽东,给鞑子。中原的粮食少一粒,中原的百姓就要少吃上一粒。

其实,二百万石粮食,也不是很多,即便是大旱时期,米商手里还是有粮食的。只不过,他们是要待价而沽,哪能轻易出手,零售终究要比批发给范永斗他们赚的钱多。而范永斗他们,也算是下了血本,才弄到这些。这就是实力的差距,李元琛也是收粮,当时李家要买粮,敢不买账的,还真不多。哪怕少赚点,也得卖给李家。这和卖给晋商的价钱,完全是两码事。

众人都汇报完目前的收购情况,范永斗又接着说道:“现在来看,这个吴思南也不算是什么狠角色,拦路虎,咱们不用把他放在眼里。他的到来,就像那些人说的一样,想要加强边军武备,和咱们没有关系。这个吴思南虽然以前在福建当巡抚,也算是当了几天岳肃的手下,但终究不是岳肃。谁都是爱钱了,这个吴大人也不例外。咱们现在也不用上杆子的给他送礼,目前送的已经足够,要是送多了,他反而还会纳闷。和他们一样就行。”说到这里,范永斗话锋一转,又道:“王兄、靳兄,你们两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铠甲、兵器都是就近取的,再过几天,我就打算向关外发货,你们的东西,都运到张家口吧。还照老规矩发货,该谁负责押运,就由谁负责带队。所需人手,各家一起出人。”

“放心吧,大部分货都已经运到张家口的商铺,余下那点,这两天也能送去。”王大宇和靳良玉说道。

这些王八犊子打算从张家口发货去辽东,把战略物资卖给皇太极。而吴大人呢,则是在第二天清早,率领护军,启程前往张家口视察。

既然岳大人在张家口住了一天,就把宣府巡抚换成自己,张家口肯定是有问题的。

副将田秀,昨天还给吴思南送礼了,现在仍在宣府城中居住,没有返回。清早总兵府传来消息,巡抚大人要去张家口视察,让他赶紧去陪着,这小子是连忙启程,在城门口与吴思南汇合,赶往张家口。

一路之上,吴思南就询问起鞑子打到张家口时,仗是怎么打的,官军死了多少,鞑子是否彪悍。

田秀把鞑子的战斗力吹的是天上有地上无,比那玉皇大帝天兵天将还要厉害几分。在他口中,鞑子驱民攻城,趁自己让百姓上城的工夫,就冲到城上,好似摧枯拉朽一般,将明军杀得是溃不成军。好在自己武功高强,才勉强杀出重围,从北门逃脱,躲过一劫。而此战,明军死伤过万,真是惨不堪言。

吴思南不太会打仗,田秀说什么,他现在也就听什么,终于来到张家口城下,拉开马车的帘子,望了眼这赫赫有名的长城隘口,似乎没有感到有什么奇怪之处,便被马车拉了进去。

第056章 栽培

“大人,吴思南已经到了宣府,今天早上,前往张家口视察。”

傍晚时分,曹瑜匆匆赶到岳肃的府上,向岳肃汇报了这一消息。

“吴思南到了宣府应该有两天了吧,这两天都做了些什么?”岳肃平淡地问道。

“刚到的那天,宣府的文武官员、富商士绅皆去迎接,并在宣府最大的酒楼宣雅阁摆下酒宴招待,喝到深夜,方才离去。第二天,从一大清早,宣府的官商士绅又纷纷登门,给吴思南送去大量的礼物,送礼之人数不胜数,吴思南照单全收,全部留在巡抚衙门。”曹瑜说道。

岳肃听后,只是微微点头,端起茶几上的茶杯,放在嘴边轻轻呷了一口,沉思半晌,才说道:“你们在宣府和张家口那边,可查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近日并未查获太过有用的消息,不过大人您让密切注意的那个王记货行,倒是有点动静。连日来,都有大量货车从城外运来,送进王记货行,车内所运是何货物,现在未能查出,但从车辙印上可以看出,货物十分沉重。而且不当时王记货行运进大批货物,还有一家名叫靳记的货行,这些天还运进大批货物,这些货物也是相当沉重,不知是否巧合。”曹瑜说道。

“他们做的都是塞外的贸易,看来这些货物都是要运出张家口的。本官对这些货物到底是什么,很是好奇,你想法子查查,看看到底是些什么?”岳肃说道。

“属下遵命。”曹瑜应道。

“还有其他事情吗?”

“回大人,没有了。”

“你也奔波一天了,先下去休息吧。”

“谢大人。”

曹瑜应声退下,他刚离开岳肃的书房,外面的门房跑了过来,在书房外禀道:“启禀大人,府外有人自称是宣府巡抚派来的信使,有紧急书信要送交大人过目。”

“让人进来吧。”岳肃说道。

“是,大人。”门房迅速退下,很快功夫,带了一位年轻人来到书房之外。通传一声,岳肃让人进来说话。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吴思南的书童吴童,吴童进到书房,跪地见礼,“小的吴童,系吴大人府上书童,叩见大人,并代我家老爷给大人问安。”

“起来吧。门房说,你是奉命来给本官送信的,信在何处?”岳肃说道。

“书信在此。”吴童站起身来,从怀中取出一封信来,呈到胸前。

岳肃身边,左下手坐着蒋杰,右侧站着金蝉,只听岳肃道了声“呈上来”,金蝉便上前两步,从吴童手中把信接过,呈交到岳肃面前。

岳肃将信接过,略一打量,信口是蜡封的,并无打开过的痕迹。信封撕开,取出里面的信纸,展开观瞧。

书信上面,吴思南先是给岳肃问安,接下来的内容就是说自己已经奉旨来到宣府上任,这两天,第一日是本地官宦商贾进行宴请,自己不好推脱,便去了。第二日,本地官员商贾争相送来礼物,下官不敢领受,礼物清单如下,大人请过目。什么时候让下官把东西交上去,大人只消吩咐一声,下官马上送到。大人尽管放心,下官在宣府任上,一定会尽职尽责,不负大人的期望。

看罢信上的内容,岳肃微微一笑,将信装了回去,说道:“吴童呀,你回去转告你家大人,就说信,本官已经看过,对他的表现很是满意。他既说会不负本官的期望,那本官就在这里拭目以待。”

“是,大人。小的一定把话一字不漏的带给我家大人。”吴童小心地说道。

“奔波一天,你也累了,金蝉啊,带他下去休息,命人好生招呼。”岳肃吩咐道。

“是,大人。”金蝉领命,带着吴童离开出去,先行用饭,然后到厢房休息。

他二人走后,此刻,书房之内只剩下岳肃与蒋杰两人。蒋杰看向岳肃,微笑地说道:“大人,看来您对这吴思南很是看重呀?”

“先生何以见得?”岳肃也笑着说道。

“若按正常情况来看,不管是王记货行也好,靳记货行也好,他们运进的那批货物,一定是打算运出张家口的,卖给鞑子的。曹瑜刚刚已经说了,这两批货物数量都不少,而且比较沉重,十有**是战略物资。在边界贩卖普通货物,那是可以的,当时倒卖战略物资,就是通敌的罪过,然后顺藤摸瓜,肯定会大有收获。可大人明知如此,却不亲自动手,而是干作壁上观,成就吴思南的功劳,由此可见,大人对吴思南可是相当欣赏的了。还有,大人虽然得到一些情报,却一点也不泄露给吴思南,这也明显是对吴思南的考验,想要看看吴思南的本事到底如何,能不能抓到脉络。”蒋杰静静地分析道。

“先生真是岳某肚子里的蛔虫,肃的任何打算,都瞒不过先生。那依先生看,吴思南到底能不能做到呢?”岳肃笑道。

“大人的眼光自然不会有错,这个吴思南一定不会有负大人的期望。”蒋杰也笑了起来。

“既说会不负本官的期望,那本官就在这里拭目以待。”

这是岳肃的原话,吴童赶到张家口,便将自己见到岳肃,以及岳肃嘱咐的那番话,一字不漏的转达给吴思南。

吴思南是昨天下午抵达张家口的。一到这里,先是视察了一番城防,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吴思南有两个长随,都有一定功夫,一向负责他的亲兵卫队,这两个小子名叫吴平、吴安,当初还随同金蝉他们在福建夺回那批火器。看过城防之后,他还征求过吴平、吴安的意见,可他二人光是会功夫,对这等事情,那是一窍不通,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今天上午,吴思南又让田秀领着去视察张家口的武备。张家口还有兵马五千,作为边军,也不是各个废物,五千人马良莠不齐,视察一番之后,用吴平的话来说,这支部队已经算是不错了,与咱们以前福建的军队相比,不知强出多少,甚至比大人您的卫队还要强出许多。

城防、武备看来都算不错。那岳大人让我来此,到底是做什么呢?总不至于是惩戒贪官污吏吧,这等事情,他老人家随便咳嗽一声,这里的贪官污吏估计都得吓得自请致仕,还需要我来么。

想了一下午,吴思南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到了晚上,吴童赶回来了,转达了岳肃的嘱咐。吴思南听完这话,更是认定岳肃让自己来,肯定是大有深意。他把手下都打发出去,一个人靠在椅子上,开始冥思苦想。

“到底是什么事情呢?岳大人啊岳大人,您明明知道我这个人不喜欢费脑子,你还偏偏不把谜底说出来,让我自己去猜。这也太不厚道了吧。您在张家口转了一圈,就看出问题来,我哪有您的眼力呀,这城防没有问题,可谓固若金汤,这士兵也还算精悍,比我们福建那里的兵强出来不知道多少倍,那还有什么问题呢……”

刚想到这里,吴思南的眼睛突然一亮,豁然站了起来,“不对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