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中枢一木匠 >

第39章

明末中枢一木匠-第39章

小说: 明末中枢一木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知道,就不能不管。”

言罢,又大声喊道:“铁虬,速速备马,带人随我出城。”

知府衙门当然备有马匹,不过很少,只有七匹,岳肃带着铁虬、童胄,及阳朔县跟来的四名差役,一同出城,准备到总兵行辕问个究竟。

几人刚一出城,迎面遇到两个苗人,柳台一见来人,正好认识,是本寨的人。

“你二人来此何事?”

“族长,官兵现在已经赶到方寨,在离寨子十里处扎营,方族长让我们过来打听消息,看您的处境如何。”一名族人如实说道。

“这么快。”柳台看向岳肃,想要征求他的意思。

岳肃沉吟一下,说道:“那这样吧,先不去总兵行辕,直接去军营。”他现在着实担心双方动起手来,未免浪费时间,还是决定先去军营问个究竟。

一行人打马直奔方寨,快马急行,一个时辰,已见到明军大营。此刻是酉时,天色黯淡,军营内正埋锅造饭,炊烟四起。“去军营。”

岳肃双脚一磕马腹,当先引路,来到军营门前。守门士兵看到有人过来,马上剑拔弩张,做好迎敌准备,等见到岳肃身穿五品官服,后面跟着的人也是差役打扮,才放下戒心。

一个士兵客气地问道:“请问这位大人,来此有何公干?”

童胄紧随在岳肃身后,不等岳肃回答,已大声说道:“我家大人乃是铜仁知府,来此是要见你们将军。”

“原来是知府大人。”士兵们连忙施礼,然后就有人立即前往中军禀报。

这次带兵的将领是尤传成,上次到知府衙门给葛笙求情,闹得自己很是不爽。现在听说岳肃在外求见,也没有亲自迎接,而是让旗牌去把人带进来。

岳肃只带着童胄与柳台进营,来到中军帐,互相见礼、落座。随后岳肃才道:“尤将军,不知你兴兵到此所为何事?”

“本将奉总兵将令,来此剿灭叛匪。”尤传成大咧咧地说道。

“剿灭叛匪?不知何人是叛匪?”岳肃质问道。

“自是方寨的一众族人。”

“尤将军,这话从何说起?”岳肃淡笑地道:“方寨乃本府治下,本府尚未听说他们有叛乱之心,在将军口中怎么就成了叛匪?再者说,将军出兵之前,为何不与本府打声招呼?”

明代武将被管制的很严,在地方上动兵,当地文官都是有权过问的。这就叫以文制武,监督于你,你不服都不行。

“本将只是奉命,知会地方之事,归总兵大人,他为何没有知会,本将一概不知。至于说方寨族人为何是叛匪,这事总兵大人倒是说过,方寨族人胆大包天,竟敢刺杀黔国公,现在证据确凿,难道不是叛匪么?”尤传成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必须要回答,只是语气特别不善。不过这也有情可原,武将一直被文官压制,当然很不服气。

“你说罪证确凿,那证据在什么地方,拿出来给本府看看。”岳肃强硬地道。

“岳大人,本将领的只是上指下派的差事,若要证据,还请您自己到总兵行辕去要吧。”

看到尤传成态度强硬,岳肃冷哼一声,说道:“尤将军,你说方寨的族人是叛匪,但本府却没看到方寨反叛的迹象,地方之事,由本府做主,还由不得你来插手。既然你说方寨之人刺杀黔国公,那本府就将方寨土司缉拿归案,自当给黔国公一个交代。至于你,还是速速退去吧。”

“岳大人,本官奉了总兵官的将令,哪有你说退兵,我就退兵的道理?要想让我退兵也不难,你自向总兵行辕讨令去吧。来人啊,送岳大人!”这次是总兵大人下的将令,自己是奉命行事,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尤传成眼下也是赌气,非要给那些文官一点颜色看看。

但岳肃岂是善茬,见有士兵近前,似是要强行送客,他豁然而起,大声喝道:“尤传成,你好大的胆子。本官好言相劝,你竟胆敢不停,一旦激起民变,我看你如何收场。本府将丑话说在前头,只要刀兵一起吗,我第一个参的就是你,到时定让你官位不保!”

岳肃这一将嗓门提起,过来的士兵,又吓得倒退回去,一个个看向尤传成,等待他的示下。尤传成被岳肃的一声怒喝,吓得也不禁打了个寒颤,别看武将管兵,但在这些饱读诗书的文官眼里,啥都不是。文官最看不下武将靠军功升迁,只要抓住一点点把柄,定据本上参。朝中的文官似乎很有默契,看到有文官参武将,不管有理没理,肯定一起帮忙去说那武将的错处。一句话,你们武将,永远别想翻身盖过我们文臣,谁叫我们天下读书人是一家呢。

尤传成还想争辩,但就是没有了底气。他明白,不管这次剿灭苗寨是胜是负,被当地知府参了,准没好结果。打胜了或者还能好点,顶多是降职,万一战败,这激起民变的罪名是担定了,官位不保那是肯定的。他可不傻,知道文官参武将,基本是一参一个准,想当年俞大猷立下多少功劳,还不是一参就革职,自己一个副将算个啥。人家黔国公官高爵显,被人刺杀尚不敢越境带兵征剿,自己一个跑腿的,犯得着这么拼命么,天晓得被参之后,黔国公会不会出面保自己,就算具保,还不知管不管用呢。

心中一个劲地暗骂文官无耻,脸上还得露出友善的微笑,“岳大人,您这是说哪里话,我这不也是奉命行事,没有办法。要不然这样如何,您给张总兵写封信,让他下令让我撤兵,否则我擅自撤兵,这罪责实在是担不起。”

他这么做,也是推卸责任,不管方寨是否真的叛乱,由你当地最高文官具保,日后闹起来,跟他自己便没了关系。我要剿灭,你不让剿,这事总不能怪我。

岳肃也不傻,当然明白尤传成的意思,眼下自己只是听了柳台的一面之词,天知道方寨是否派人去刺杀黔国公。若是直接书函让张彦芳撤兵,日后若是确定真是方寨所为,方寨再有什么动作,自己的前程也就不保。

他略一思量,说道:“这事不急,本府现在要去方寨一趟,将方寨土司缉拿到案,加以审问。你先在此安兵不动吧,等本府将方寨土司提至贵营之时,自会行文张总兵,让你退兵。倘本官今夜进方寨有去无归,你就按照张总兵的军令行事吧。”

岳肃这番话,一是说给尤传成听的,二是说给一边的柳台听的。自己现在就进方寨提人,你们老实一点。

“大人为国操劳,本将着实佩服,既然大人如此说,那本将在此候命就是。”尤传成嘴上客气,心中却在想,你最好是进去后让那些苗人给杀了,我打着为你报仇的名义剿灭苗寨,更是大功一件。

柳台听了岳肃的这番话,心中有些犯难。瞧岳大人的意思,这是要将方彩儿提到知府大堂审问,方寨的人能够答应么?但不这么做,自己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知府大人提审人犯,那是应该的,你不跟着去,便是拘捕,谋反的罪名就落定了。

同岳肃离开军营,众人打马赶到方寨,方寨现在是戒备森严,两位族长却是忧心忡忡,正为柳台担心。这时有族人禀报,说柳族长与知府岳大人一同回来了。

方彩儿与勾尧出寨迎接,邀请岳肃进寨,大厅摆上酒宴,热情招待。

酒桌上的岳肃,连筷子都没碰,开门见山地说道:“方族长,听闻老土司被人刺杀,本府深感遗憾,这次前来,不为别事,只为像方族长了解两桩公案。”

“岳大人当真直爽,您想了解什么,但说无妨。”方彩儿的一双眸子紧紧盯着岳肃。

岳肃淡然道:“第一桩公案,乃是老土司被刺一案,听柳土司说,老土司是被黔国公所遣刺客刺杀,并有证据。不知这证据,可否给本府一观。”

第009章 化解干戈(下)

“当然可以。”方彩儿大声说道:“来人呀,将刺客留下的兵刃取来给岳大人一观。”

说完,冲着岳肃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嘲弄的意味,“岳大人,即便我们有黔国公谋刺我父亲的证据又有何用?难道说大人还敢治沐老贼的罪吗?”

岳肃面无表情,坦然道:“本府一向执法如山,倘若真能确定是沐公爷刺杀令尊,定会据本上奏朝廷,为你们争一个说法。实在不行,本府宁可舍去顶上乌纱。”

“有岳大人的这番话,我阿爸在天有灵也能瞑目。我方彩儿敬大人一杯。”苗人向来豪爽,方彩儿的性格也是大大咧咧,没有多少心眼。岳肃如此说,她也就信以为真。不过岳肃的话也非估计搪塞。

岳肃举杯同她饮了杯中之酒,很快,一名苗人将三口钢刀捧了过来。方彩儿递给岳肃一把,岳肃往刀身观瞧,果然刻有“大明云南总兵府”的字样。

缓缓将刀放在桌上,岳肃淡淡地道:“方土司,我此来为的第二桩公案,就跟这刀有关。你是不是认定黔国公派人刺杀你的父亲,所以决心报复,又派人去昆明刺杀他了。”

柳台是跟岳肃一起回来,还没抽出功夫跟方彩儿他们说这事,现在岳肃当面提出,方彩儿和勾尧都是大吃一惊。勾尧不是没想过,朝廷突然派兵围剿,极有可能是因为方彩儿暗中派人行刺沐启元,否则的话,怎么会突然兴师。白日过来的时候,他和柳台曾问过方彩儿,方彩儿矢口否认,看表情,并非说谎,所以也就相信。

现在岳肃再次提起,勾尧转头看向方彩儿,想看她如何作答,难不曾这丫头白天是说谎?要知道,刺杀黔国公是滔天大事,从岳肃的口中说出,想来应当属实。

“大人。”方彩儿冲着岳肃一抱拳,正色地道:“阿爸发丧之时,我确实想过派人行刺黔国公,但经过两位伯伯的解劝,分析利弊,为了族人,我最后决定暂不动手,等待时机。大人说是我派人刺杀黔国公,我可以对天起誓,此事绝对没有。”

在方彩儿说话的时候,岳肃一直盯着她的表情,见她大义凛然,慷慨激昂,并不像是在撒谎。岳肃点点头,说道:“那会不会是有人想为老土司报仇,私下行动,去昆明刺杀黔国公呢。”

方彩儿摇头,说道:“今日我召集部众,所有的男丁已经按名册点名,未少一人。”

“本官也相信不是你。”岳肃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随后说道:“尤传成的兵马就在寨外,打发他不难,但总要给黔国公一个说法。你在本府治下,这案子本官接手也无可厚非,你若相信本官,就请随我回府衙,我一定还你一个清白,也免得三苗受无妄之灾。”

岳肃之所以相信方彩儿,也是有道理的。黔国公的府邸,守卫森严,虽说比不上皇宫大内,谅也不会逊色太多。进去刺杀黔国公,不管成功与否,都是有进无出,非死士不敢前往。

刺杀黔国公等同自杀,自去的人早就做好不会生还的准备,一旦失手,绝对会自杀,怎能被俘之后,还轻易招供。能够供出主谋的人,估计也没有胆子进国公府行刺。所以说,这绝对是一个破绽。

岳肃前世也是看过《鹿鼎记》的人,眼前这桩公案,和沐王府嫁祸平西王的桥段太过相似,而且也太假了。糊弄古人或许可以,但想瞒过已经活过一世的岳肃,简直是妄想。

听完岳肃的话,方彩儿一时不知该怎样回答。跟着岳肃走,极有可能是羊入虎口,不跟着走,朝廷兵马便在眼前。到底何去何从,她也拿不定主意。

这时,还是柳台说道:“彩儿,岳大人正气凛然,我相信他一定能还你一个清白。如果你担心有去无回的话,伯伯我愿意搭上这条性命,陪你同往。”

他是请岳肃从中调和的人,也亲眼看到岳肃斥责尤传成,心中坚信,岳肃应该会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说法。

看到柳台站在岳肃这边,方彩儿略加思索,便道:“若能以我一人性命,换得全族平安,我一死又有何妨。岳大人,只希望你能言而有信,答应我,只要我随你前去,你就不为难我的族人。”

在刚刚柳台说完的时候,方彩儿一直在衡量,想到岳肃在这种时刻,竟敢不畏生死,单刀赴会,如果是来诓骗自己的话,胆子未免也太大了。能有这副胆子的人,也是条好汉,应该能够信得过。

“方土司,请你放心,本府绝不会食言而肥,不仅不会难为你的族人,还会给你一个公平的审判。只要你是无辜的,我定还你清白。”岳肃平和地道。

“好!那彩儿就跟岳大人走一趟。”

岳肃点点头,又道:“本府还有一事想问方土司,令尊那日并非一人进城,身边还有随从,不知在遇伏之时,他们之中可有幸存者。还有,刺客既然留下兵器,想来定有死者,不知尸体可在?”

方彩儿如实答道:“阿爹进城时带有六名族人,方吉回来报信,方查身负重伤。对方死了三个,现已被乱刃分尸,丢进林子里喂狗了。”

听到这个回答,岳肃无奈一笑,本来还想从刺客的尸体上查出点线索,现在看来是没指望了。只得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