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中枢一木匠 >

第264章

明末中枢一木匠-第264章

小说: 明末中枢一木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既然已经决定,三军立刻拔营起寨,别看山路难行,但在岳肃的催促下,兵马下山的速度却是很快。岳肃躺在软榻之上,也是颠簸的厉害,伤口时不时的疼痛,但为了不影响进军速度,是强咬牙关,一声也不吭。

一路急行,几天之后,下得飞狐口。每天夜里,太医都给岳肃查看伤势,他发现岳肃的伤口一直不好,而且因为总是震裂,此刻已然化脓。就是这样,岳肃也不让他对外宣扬,只需小心敷药即可。太医看在眼里,对岳肃是无比敬重,当初北京城的那个‘岳阎王’,原来是这般人物。

在飞狐口下只休整一夜,岳肃又下令急行,赶往山西,一路来到太原,才听说巡抚刘策已经率军赶往潼关,这里只有太原知府率领少量人马把守。

原来也知道潼关丢失的严重性,此刻要是不赶紧亡羊补牢,待到叛匪攻下长安,皇上震怒,第一个便要追究他的罪责。所以刘策也是急了,亲自率部攻打潼关,想要尽快将潼关夺回。

但潼关乃是天下险关之一,易守难攻,据说想从外面攻克,简直难如登天,比那山海关还要险上几分,若非内外夹攻,哪怕有十万雄兵,也只能望关兴叹。

刘策率兵五万攻打潼关,只打了两天,就损兵数千,不敢继续强攻。听说岳大人率军赶来,便在关下安营扎寨,等候岳肃到来。

岳肃从太原知府那里听说之后,立刻率军赶往潼关,几日之后,赶到潼关之下,与刘策汇合。刘策亲自出迎,见岳肃带伤躺在暖踏之上,少不得先行慰问,然后讲述自己没有及时抵达陕西的苦衷。

眼下木已成舟,即便发落了刘策,也是于事无补,而且刘策是山西巡抚,岳肃最多也只能是让他停职待参。但瞧眼下的局势,一旦将刘策处置,难保不会动摇军心,令山西的将领人心惶惶。所以,岳肃并没有发落刘策,只是表示可以理解,现当务之急,是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潼关,驰援长安。

潼关设于崇山峻岭间的谷道之上,只有迎面一处可以攻打,且城高墙厚。对于攻打潼关,岳肃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依仗红衣大炮。

岳肃进营之后,也不做休息,直接升座中军帐,传令各部出城列阵,把红衣大炮摆上,开始攻城。

众军领命,出营准备,一切就绪,岳肃带伤披挂,亲自来到阵前,下令开炮攻城。

“轰隆隆!”……

一声令下,十二门红衣大炮一齐发射,朝潼关城墙轰去。轰鸣声震耳欲聋,岳肃坐在马上,因为重伤在身,不禁有些难受,伤口一个劲地阵痛。但就算如此,他依旧表现的无比镇定,他明白,如果自己倒下,军心必乱。

十二名红衣大炮不停施射,连续轰了将近一个时辰,才停歇下来。再往城上观瞧,潼关城是丝毫未损,连块石头都没被砸下来。一看到如此情形,岳肃可有些急了,这么高的城墙,要是红衣大炮破不了,光指着用云梯强攻,有多少人也不够死的呀。

铁虬、金蝉等人全在岳肃身边,他们似乎也看出岳肃的着急,铁虬第一个说道:“大帅,用大炮砸不开城墙算不得什么,请给末将三千人马,末将愿率兵强攻上城头。”

强攻上去,那不是扯淡么,岳肃勉强举起手来,轻轻摇了摇,说道:“如此高的城墙,如何强攻。这样吧,暂且收兵,回营商讨对策。”

也就在这个时候,岳肃突然听到炮手之中有一个人嘀咕道:“奶奶的,这也就是孙大人不在,要是在的话,肯定能把那城门都给打碎。”

孙大人 ?岳肃心中纳闷,却也明白这士兵说的意思,似乎要是那个什么孙大人在场,就能有破城之法。前面火炮之旁,又是点火的,又是装弹的,人数众多,岳肃实在不知,是何人说话,于是看向金蝉,说道:“上前帮我问问,刚刚他们之中,是何人在说话。我听他们好像提到一个孙大人。”

金蝉领命上前寻问,很快将人找出,他带着那名炮手来到岳肃马前。炮手直接单膝跪地,说道:“小的参见大帅。”

“免礼,快快起来。”

“多谢大帅。”炮手心下揣揣,不知大帅找他所为何事。

待他站起之后,岳肃用温和的语气问道:“本帅适才听你说,倘若有一位孙大人在,定能破城。不知这位孙大人叫何名字,现任何职?你只要能说出这些,本帅自能将他调来。”

“孙大人名叫孙元化,原来是在兵部做司务,专门负责火炮,我等就是跟随孙大人,管理红衣大炮的。现在听说,孙大人跟随熊经略去了山东剿匪。”炮手如实答道。

孙元化!

一听到孙元化这个名字,岳肃略一思量,便记了起来。当初自己安排山东官员的时候,曾经提携过这个孙元化,还记得他是举人出身,在兵部专司火炮,料想熊廷弼到山东剿匪,或许能用得上,便将他的名字添了进去。

此刻从炮手口中得知,这个孙元化可能真的有些本事,眼下无法破城,也只好死马当活马医了,管他行不行,现调来再说。

岳肃是五省总督,总督剿匪事宜,熊廷弼不过是山东经略,自然归他节制,调一个人过来,还不是小菜一碟。再者说,单凭二人的私交,熊廷弼不也得把人送来。

他先行收兵,随即行文一道,派人用六百里加急送往山东,调孙元化赶来潼关助阵。

*******************************************************

山东那边,熊廷弼已然练好兵马,此刻正好到了与登州巡抚袁可立约好的围剿之日,两下兵马分头而出,直奔济南。山东巡抚赵彦见援兵到来,率众出城夹击。

教匪也不都是傻子,上次徐教主的浴火重生之术,令死去的教匪一个也没活过来,自然会有人产生怀疑之心。要是顺风仗,这些乌合之众当然能够抵抗,可在三路包夹之下,教匪死伤惨重,终于溃不成军,狼狈而逃。

徐鸿儒率部逃到兖州,想要聚城死守,等待援军。结果熊廷弼这边,由孙元化调动火炮,将城门轰开,官兵杀入城去,再次令徐鸿儒成为丧家之犬,逃之夭夭。

熊廷弼外号熊蛮子,当然是蛮不讲理,痛打落水狗的事,岂能放过,调集兵马,对徐鸿儒是狠追猛打。不日之后,徐鸿儒被部下出卖,泄漏行踪,熊廷弼派偏师突袭,在里应外合之下,将徐鸿儒生擒。

徐鸿儒被擒,教匪不战自乱,其余州县的叛匪,不是献城投降,就是销声匿迹。闹腾几个月的白莲教之乱,终于在年前平定。熊廷弼派人入京报捷,正好赶上岳肃派人送来行文,调孙元化前往潼关,熊大人怎会不准,马上放行,因路途遥远,怕出意外,还专门派了一百士兵护送。

第089章 高迎祥

从山东到潼关虽说不近,但因为前线战事紧张,那是快马加鞭,这一日终于来到潼关之下。

岳肃这边,早就急的不像样子,可再急也没有办法,总不能飞过潼关,强行攻打,只是无谓的牺牲,所以岳肃也没有派兵,只想着等孙元化到来之后,再做定夺。要是有办法用大炮轰开城门,那是最好,要是连孙元化也没有办法,就只剩下硬攻这一条路可走了。

这段时间,岳肃下令大量制造箭楼,新建成的箭楼是又高又宽,绝对可以和城上弓箭手对射。因为不再颠簸,岳肃的身体逐渐好转,与此同时,朝廷的又下来旨意,一是慰问他的伤势,说了些褒奖的话,二是追究潼关失守的责任。抓谁当垫背的,皇上把权利给了岳肃,让他进行追查。潼关失守,主要在于刘策增援不及时,岳肃现要想办了他,早就可以,也不用等到今日。所以在接到旨意之后,照实先给朝廷上了折子,言明刘策的过失,但却在最后补充了一番话,说考虑到用人之际,请皇上暂不要处置,以免动摇军心,准其戴罪立功,待剿灭叛匪之后,再行议处。

皇上自然准了岳肃的建议,刘策在知道之后,对岳肃也是感恩不尽。

待到孙元化到来,岳肃立刻将他请到打仗,也不摆什么上级官长的架子,先让他落座,然后寻问起如何用火炮轰破潼关城的法子。

孙元化倒也实在,直接给出回来,“启禀大帅,潼关城墙极厚,想要用炮弹将城墙砸出口子,那是断不可能。唯一的法子,就是找对着弹点,将城门轰开。”

岳肃也知想要轰开城墙,那是绝不可能的事情,但只要打开城门,凭借优势兵力,杀光城内的叛匪,夺下城池,还不是轻而易举。当即准了孙元化的建议,让他设法利用红衣大炮砸开城门。

因为事态紧急,已经在潼关耽误了许久,不知长安那里的军情,所以岳肃下令,立刻出阵。官兵在城下摆开阵势,十二门红衣大炮摆在最前列,孙元化亲自操炮,一炮一炮的试验起来。

“轰!”“轰!”“轰!”……

城下是一炮又一炮的施射,所对的目标只是潼关的吊桥和城门。开始城上的叛匪还在纳闷,上回是十二门大炮一起发射,朝城上猛打,怎么今天突然改变的路线。可几炮下去,城上的叛匪也就反应过来,这是官军要轰打城门。

不过即便看出官军的意图,他们又能怎样呢?岳肃在城下坐拥六万多官兵,,全是严阵以待,现在正愁打不开城门,你要是敢冲出来,岂不是正遂了心愿。再者说,叛匪们看到城下密密麻麻的官兵,哪有胆子冲出去呀,除了干看着,还能如何。

孙元化继续试验,终于,只听轰地一声巨响,潼关城门外的吊桥被一炮击中,砸的粉碎。砸碎吊桥,就意味着距离城门不远了,果然没出两炮,再次一声巨响,炮弹实实在在的砸在城门之上。“哐!”

一破下去,潼关虽说没有怎么样,但城门能有多厚,而且也不是铁打的,连续几炮下去,定能将城门砸开。就按照这个角度,孙元化再次放炮,岳肃也看出机会来了,立刻命令士兵将箭楼推上去,其他的十一门红衣大炮,对准城头开始轰击,骑兵、步兵做好冲锋准备,只待城门一破,便大举进攻。

“轰隆隆!”“轰隆隆!”……

伴随着一连串的炮响,城头上的叛匪被砸的不敢露头,箭楼也推到护城河边,开始向城上射箭。孙元化的放射的炮弹,也终于将坚固的城门砸开。

城门一开,冲锋的号角即刻吹响,步兵抬着云梯蜂拥而上,将云梯并排搭在护城河上,上面铺上木板,然后冲过河去,直奔城门。浮桥搭成,后面的骑兵紧随而上,叛匪组织好兵马,将城门口堵上,可他们又有多少人马,经过一个时辰的争夺,终于全线溃败。城门一时,官兵蜂拥而入,叛匪再难抵挡,是狼狈逃窜。

一日激战过后,岳肃顺利夺回潼关,随即派探马前往长安一带打探消息。在城内休整一夜,岳肃次日天明起兵,赶往长安,只留金蝉率军五千,镇守潼关。

潼关距离长安能有三百多里,因为道路比较难行,官军一日也就能够走出七十多里,三日之后,岳肃得到探马带回的消息,叛匪已然攻下咸阳,正在攻打长安。不过,似乎叛匪业已听说潼关失守的消息,正开始从长安退兵。

现在想跑,岳肃岂会答应,下令日夜连续赶路,必须要在截住叛匪。并派人给孙居相传信,让他尽可能的拖住叛匪。不过孙居相手头实在没有多少人马,守住长安,都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哪还有本事拖住叛匪,待岳肃赶到长安之时,叛匪早已撤离。据说现在已经化整为零,四处逃窜。

岳肃进驻长安,也将兵马分开,四处剿灭叛匪,并张榜安民。

斩龙帮的叛匪似乎要比白莲教狡猾的多,官兵撒出去几日,也就遇到一些小鱼小虾,真正的大头,是一个也没碰到。但是斩龙帮能聚集人马攻打长安,手下的兵力自然不在少数,多的不敢说,三万多人还是有的。这么多人,想一下子都藏起来,也不容易,吴加省和童胄部,先后遇到两伙兵力在三千左右的叛匪,且一举歼灭。

经过一个月的搜剿,官兵共发现并消灭叛匪一万有余,陕西境内的州城府县也都派出兵马,来痛打落水狗,连续消灭不少叛匪武装。甚至有不少官员,为了立功,专门下了命令,但凡发现手持武器者,一律当叛匪对待,格杀勿论。

一时间,整个陕西变得人心惶惶,尤其是乡间的百姓,既怕叛匪上门,又担心官兵上门。

乱是有些乱,可趁乱发财的人,也是有的。在安塞县一带,有二十多名汉子,就干起了趁火打劫的买卖。只是这帮人倒还算比较有原则,绝不欺负穷苦百姓,专门找到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但凡踩好点,晚上就去洗劫一番,将这户人家的满门杀光,抢走所有的钱财,反正可以赖到叛匪的头上,又何乐而不为。

这一天,这帮家伙选好一户人家,这户人家高门大院,是石云岗一代最有钱的富户,本家主人姓柳,人称柳老财。

到了深夜,二十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