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武夫大文豪 >

第17章

武夫大文豪-第17章

小说: 武夫大文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夫人对待下人一向大度,今日却是火气也压制不住,寻了半天孙子没有寻到,正好云书桓撞了上来,捡起地上的大扫帚上掉下来的竹条子就抽,一下子把云书桓打蒙了,站在院中动也不动。

    老夫人一向觉得自己孙儿是个知书达理、文静有度的天才好少年,作出顽劣事情肯定都是别人教唆的,这云书桓也就背上了教唆这个罪名。这就像是现代父母大多觉得自己孩子是最好的,做了不好的事情也是别人家孩子的错。

    祝徐氏忙上来拉劝,祝徐氏虽然也宠爱自己孩子,却也不像老夫人这么溺爱过了头,虽然不知道全部,也知晓自家儿子也不是那安生的人。等到祝徐氏拉住了老夫人,忙示意云书桓快点走,云书桓这才会意,还对着老夫人告了一下礼,几步出了院子。

    祝振国在庄口大树下等待良久,很多少年都来了,只见云书桓还没有来,心中一想便觉得大事不妙。

    不多时见云书桓飞奔过来,已经见到云书桓脸上带着的一条红印子,心中不觉得愧疚,反倒觉得有些好笑。

    云书桓上来就道:“少爷你是害苦了我,早上也不知道唤我一起起床出门,害我被老夫人打了几竹条子。”

    祝振国笑了笑道:“我也没有多想,想来奶奶是要找我说教的,那知道你却倒了霉,几竹条子也无事,现在奶奶气出了,我再回去想来是安全了。”

    云书桓听了一脸苦笑,这是代主受过啊,也是无奈,左右几下竹条子也是无事,也就不往心里多想了。

    祝振国又对着云书桓道:“回头去屠户那里把你那二十多斤肉换了银钱与你。”

    等到众人到得差不多了,吩咐了昨天同去的伙伴记得到屠户那里去领肉,一人二十多斤,也就开始跑步了,跑完祝振国还要去进学。

 第三十一章 童生进城

    第三十一章童生进城

    过得两月,又是深秋,古代很多官事都会定在深秋举行,主要原因就是不能误了农忙,农业立国的社会,没有什么事情比农忙更为重要了,官府在春秋时节最大的工作就是监督百姓做好春种秋收的事情。

    连带古代问斩犯人都是秋后问斩,极少数有斩立决的。为何要秋后问斩,还是因为农忙,秋天过完了,收获庄稼的农事忙完了才能组织差役刽子手人等来做公事。在中国古代还有奇事,审判好秋后问斩的犯人先放回家去帮忙收获庄稼,等农事忙完了再来官府报道等候处决,这也是真实发生过的。

    所以科举考试大多在深秋或者秋后,连带举人考试的学名也叫做秋闱,只有进士考试才叫做春闱,为何进士考试是春天举行呢?因为进士考试是在京城举行,全国所有的举人学子齐聚京城来考试,学子们大多秋天过后才出发,距离远的学子春天才能赶到京城,所以叫做春闱,还是与农事有关。

    祝振国这次要参加秀才考试了,城里祝文仲又派了祝强带着六人来接人。祝家庄里几个少年也跟着出发,平常铁牛与祝有才、祝首行还有云书桓都有了些碎银子铜钱积蓄,这番也想跟着入城去玩耍一番。

    祝振国换上了读书人的长衫,腰中还是斜挎着宝刀,人也是站得笔直,走起路来更是龙行虎步,气质算是绝佳少年。

    一行人高高兴兴的出发了,祝强几个少年更是一时跑前,一时往后,乐得如同毛猴般上下乱窜。如今祝振国已经不坐马车了,自己也骑了一匹驽马,骑术虽然一般,走得不快也是稳稳当当。

    “强叔,你说这一县的私盐能赚多少钱?”祝振国与祝强并行问道。

    “少爷,你问我这个我哪里知道,想来一年总有个三五千两吧,反正我去年拿了六十两。”祝强回答道。

    “强叔你都拿了六十两,那决计不止三五千两,必然近万两的收入。”祝振国如是猜到。

    “有没有近万两我也不知道,反正大哥开销很大,光那成百户一年就要拿去一千二百两,想来县衙里的老爷也是有分润的。”祝强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都说与了这小少爷听。

    “强叔,那要是我等掌控了一郡的私盐,你想想该有多少两?”祝振国话虽无意,却是心里已经萌生了些许想法。

    “少爷心大啊,这一县的私盐我祝家庄掌控起来都劳心费力,如何掌控得住一郡的,这是不可为的事情了。”祝强觉得这事有些天方夜谭了。

    “强叔不算数,我来算与你听,定在三十五万两左右。”祝振国不理祝强的态度,直接说道。

    祝振国却是不知道,这大华朝廷在土地兼并如此严重的如今,整个国家一年赋税也才四百万两白银。就是中国古代明末年间,一年的赋税还不到四百万两,穷得崇祯皇帝连皇后的嫁妆都卖了。一年三十五万了的白银便是整个大华朝廷赋税的十分之一了。

    “我是算不出来这个数字的,还是小少爷聪颖。”祝强也只当是闲聊了。

    祝振国心里盘算着,掌控大局与控制地方却是不同,只要掌握了主要的关节,下面的事情自有人去争夺,这个也是无所谓的。

    虽然想法萌生了,也只是萌生而已,对于十二岁正在去考秀才的祝振国来说,之前说的事情也真如祝强的想法一般,只是闲聊而已。

    一行人大半个时辰就入了城,城门口的卫所兵比几年前显得稍微精神了一些,显然最近几年这些卫所下面的兵卒油水比之前也丰厚了一些。只是祝振国不知道这些都是自己二伯祝文仲带来的。

    几个卫所兵看到祝强来了,忙满脸堆笑上来打招呼,祝强也是在外混了几年,也懂得些人情世故,更是客气回应,口中也是问上下班时间,约着时间吃酒,又介绍祝家文曲星小少爷,祝振国与各人又是见礼一番。约得差不多了祝强托说还有差事带着祝振国等人进了城。

    来到当初那个铺面,几人下了马,有小厮忙上来把马牵入旁边小巷。这几年祝文仲更是把左右临近的铺面高价买了下来,院子都打通了。古代时候说的成家立业中的立业,一是指学业,学业之外就是产业,产业不外乎就是田产房产。所以这个时代人有了钱就做唯一的一件事情,买田买房。

    祝文广与祝文远去了郡城游学,这里的产业就交给了祝文仲打理。进得院中,祝文仲正坐在正厅,衣着上等绸缎,一股气势环绕在祝文仲身上,显然是这几年养起来的威势。

    祝振国紧先一步上前道:“二伯好!”祝振国正正经经地抱手见了一礼。

    “国儿一路可还顺利?”祝文仲许是想起了之前的事情问道。

    祝振国在这个二伯面前正经不了两句话,笑道:“侄儿是一颠簸辛苦,二伯却是在城里享福,也不多回家看看我。”

    祝文仲也是一哂道:“你这皮猴,这两年是越发顽劣了,哪有一点读书人的风范,等你大伯回来,定要好好管教一下你。”

    祝振国混不吝道:“侄儿这番再回去就是秀才公了,哪还要人管教。”

    祝文仲听了心里是大喜,玩味道:“国儿是必中咯?”

    祝振国心也不虚:“必中。”

    祝文仲听了更是哈哈大笑:“中得几名?”

    说到第几名,祝振国还是有些心虚了,这种事情谁也保不准,想了一想道:“前十该有。”

    祝文仲听了有些不喜,笑道:“要中就中头名。”

    祝振国也是来了一口气道:“那便努力中个头名。”

    爷俩聊了半晌,祝振国也没了多少耐心,只想带着几个伙伴到城里玩耍。原来年岁小,很多地方自己去不了,现在却是没了顾忌,当然不是指青楼勾栏之地,只是说茶馆戏院之类的。

    祝振国进城也还是不少,只是没了伙伴做什么都觉得无趣,这番有几个同伴那就做什么的显得那么的有意思。

 第三十二章 公子小姐

    一行五人,祝振国,祝铁牛,祝有才,祝首行,云书桓。出了铺面到了大街直奔茶馆而去,一路上少年几个显得异常兴奋。这个世界的茶馆并不是单纯的茶馆,而是茶馆戏院的结合体。

    行得不久,一座在青山县来说是很气派的二层楼铺,门上大匾三个大字“德月楼”。门口三四个小厮迎客,见来人五个头一个儒生带到,后面四个都是深色劲装带刀,虽然都是半大小子,小厮也知道这是来的都是贵客。小厮立马拿出十二分的热情上去迎。

    祝振国是见惯了这种小世面点头就进去了,而铁牛、首行、有才三人却是有些怯场,并非的心中害怕,而是着实没有接触过如此热情的服务,反而显得有些扭捏。

    进得茶楼里面几个已经是满满当当了,穿衣打扮都显得与外面街上一般人不同,茶馆一楼是大厅,大厅里处有一个台子,其他都是满满当当的桌子与客人。二楼左右一圈是雅间,看不出坐了多少人。

    小厮躬身笑道:“少爷们,是上雅间就坐还是在大厅凑合?”

    祝振国站定回道:“雅间怎么说,大厅又怎么说?”

    小厮耐心回答:“雅间三两一间,茶水点心免费。大厅一张桌子五百文,茶水点心另算。”

    “那就在大厅吧,上壶好茶,两盘子点心。”祝振国想了一下就回答道,三两实在是有些贵了,祝振国还心想如果不是人情赶往,应该也没有进雅间听戏听曲吧。

    小厮大声回道:“好勒,少爷这边就坐。”说着把几人引到右侧最后一张桌子坐定。

    刚一坐定,铁牛破锣般的大嗓子说道:“这地方还真是贵啊,啥也没有,就给张桌子收五百文,实在跟抢钱一样。”

    云书桓笑着回道:“你这泼牛没见过世面。五百文哪里算贵,要是去了中京城,随便一个茶楼戏园子,一张凳子都卖一两银子。”

    铁牛却是不服:“我就不信,坐张凳子还要一两银子,世上哪有这样的傻瓜去坐这凳子。”

    铁牛说话间不自觉站了起来,嗓门又大。后面坐着的也是几个少年人,两个少爷带着个小厮,显然是铁牛站起来庞大的身子挡住了后面人的视野,两人中年纪小一些的少爷不高兴道:“前面哪只笨牛,坐定了就不要哼哼唧唧又站起来,后面人还看不看。”

    显然这小少爷也听到了云书桓叫他泼牛,祝振国回头一看,这两位少爷都生得不错,大一点的剑眉星目,真真是个帅气少年郎,而这开口说话的小一点少爷却是生得唇红齿白,秀气非常,倒是有些女儿媚气,只是一身少年打扮,祝振国不禁多看了几眼。

    那开口的小少爷见几人回头看着自己,而那儒生少年还盯着自己看,不禁恼羞成怒:“你们这无礼乡下人,听曲看戏就好好坐着看,一点规矩都没有。”

    祝振国听得眉头一皱,铁牛本来是有些觉得不好意思,听到对方骂自己是无礼乡下人马上不高兴道:“这戏又还没开始,我站起来挡着你看什么了?”

    那小少年还想再骂,却是被旁边大一点的少年拉住了,脸上满是羞愤之意,只得对这大一点的少年埋怨道:“哥,你拉我做什么,你要不拉我,我非要与那大蛮牛说道说道,那还有这样的道理,做错了事情还这样的嚣张。”

    那大点少年也低声道:“我们外来是客,不得无礼,且忍让些。”

    祝振国一直没有说话,只是心中也看不惯那小少年咄咄逼人,听得那少年这么说话,心中还是觉得自己一方稍有理亏,便抱拳对着那大一点的少年道:“小生祝振国见过兄台。兄台心胸宽广,我这铁牛兄弟心思淳厚,是个实在人,刚才多有得罪,还望宽量。”

    那大一点的少年倒是微微有些吃惊,也大方回道:“振国兄客气,欧阳文峰拜见,适才都是小事,不足挂齿,我兄弟二人从郡城初到贵地,不到之处,海涵则个。”

    欧阳文峰话里显然是为自己那弟弟稍微也道了个小歉,也把住了自己面子,显得有礼有节不卑不亢,祝振国心中也大为欣赏,又听到他说自己来自郡城,只怕来头不小,又道:“欧阳兄有古人之风,真真是让小弟心生敬仰,能识得欧阳兄也是荣幸之至。”

    那小一点少年一直心中不爽,觉得自己本是有礼,自己兄长说得像是自己无礼一般,心中更是不忿,又想起这叫祝振国的少年适才还盯着自己看,更是怒气上头,不待自己哥哥回话便道:“我兄自然是君子,只是你这乡下登徒小人却是不陪与我兄称兄道弟,你这下人做错了事情也该你道歉赔礼。”

    说完少年好像是得了胜仗,脸上不忿也消失不少,换得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祝振国一听说自己登徒小人,又想起这小少年种种动作,还有那眉清目秀的眼眸,哪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