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英雄 >

第616章

清末英雄-第616章

小说: 清末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才买六百多美元,马力二十匹,不算汽车外壳,不算轮子,就算那个引擎,也就是三十美元每匹马力,换成银两是每匹马力五十两,新元是六十元,这价钱,已经是低的不能再低了,而且听说福特t型车的价钱还在降……”
  柴油引擎现在卖价是每匹一百两左右,卖到美国的拖拉机基本在一千美元以上,这还是十马力的小型机,想到汽车和拖拉机的价格差异,徐华封感叹道:“这两个价钱不是差了一倍多了,那要是美国人都买汽油拖拉机,不买柴油拖拉机,我们岂不是……”
  “这个不必担心,美国汽油每加仑十二美分以上,煤油七美分,柴油只需要三美分。而且汽油柴油油耗也是不同,一加仑汽油最多出七马力,而一加仑柴油则有十六马力,所以算使用成本,大家还是买柴油机而不是汽油机或者煤油机,这可是有八到十倍的成本差异啊。”杨锐解释道。“淳安厂地处深山,并不在交通节点上,这里以后要生产汽车还是挺难的,毕竟太偏了。而且要生产汽车,那么现有厂房还是不够的,造汽车毕竟要许多零配件供应商,这就等于要兴建一个汽车城,摊子可是要铺的极大的。”
  “汽车城?”徐华封对这个称呼很是满意,他捻着胡子道:“我听说美国人的汽车厂可是有钢铁公司的,似乎什么东西都要自己造,我们建难道不是这样建吗?”
  “不需要,还是供应商模式最好。”杨锐道,又对深入这个话题并无兴趣,便不想往下说起来。他其实在心中想一个问题,那就是在美国人已经获得优势的情况下,自己造出来的汽车卖给谁呢?之前他是想过这个问题的,中国没有殖民地,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也很低,要是造出来的汽车只靠外销,那一年也卖不出多少。面对此情况,在他的潜意思中,真正的客户或许只有苏联,沙俄本身工业化程度就不高,工业产品也很次,一旦俄国内战,那原有的薄弱的工业体系将会破坏殆尽。在欧美都不承认苏联的情况下,中国如最先承认苏联,极力支持伟大的列宁同志和伟大的斯大林同志,那就能一定时期内独占苏俄市场。
  通过一战赚钱,战后用这些钱请德国人帮助升级产业,再通过苏联市场完成最初的产品升级,这样中国的工业才能脱胎换骨,真正的建立起来。钱、技术、市场这些对现在的中国来说都是要靠天赐的。日本有满清给他送钱,有英日同盟获得技术和市场,可中国没有,所以美国、德国、苏联在外交上分量就非常重要了。
  杨锐想着战后的布局,徐华封见他不说话,也就自娱自乐的哼小曲儿了。下午两点时候,休息之后的两人又被接到了不远的航空基地,一进航空基地杨锐就听见了飞机的嗡嗡声,转过一片警备森严的树林,天空上果然有十多架飞机在飞行。
  “这是第五批的学员,他们正在飞教练机。”潘世忠少将说道。
  “教练机?”杨锐拿过望远镜,看向空中的那些飞机。都是双座的,机翼很大,机身线条也不利落,只在空中进行盘旋……随着树林的退后,能看到见的空域越来越大,天空的飞机也越来越多。
  “是的,总理。在海试之前,所有飞行员都要飞满一百小时。”潘世忠道。他是飞艇出身,但飞机也亲自驾驶过,对于飞行员训练很是熟悉。
  “一百小时?”杨锐则对飞行员的门道很不清楚,“那整个训练完成要多久?”
  “一般如果一个新人身体、学识都合格,那需要九个月时间。最早的两个月是学习和飞行相关的技能,而后四个月是初步上机试飞,开始五十个小时由教练带着飞,而后五十个小时则是他自己飞,最后三个月将转至温州基地进一步训练,在那里将完成最后五十个小时的训练。”潘世忠道。他说完又担心杨锐不明情况,于是接着道:
  “总理,开始的时候我们认为五十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就足够了,但……第一批飞行员转至温州海试之后,接连发生事故,所以不得不增加飞行小时,而后通过对第一批飞行员调查发现,如果没有一百小时的飞行时间,飞行员难以熟练掌握飞机,在对舰攻击中也无法快捷组队,更无法平稳的投放鱼雷,所以最后便把淳安基地的飞行时间增至一百个小时,这样培养的飞行员经过海训、海测之后,才能成为有效的鱼雷机攻击手。”
  一个飞行员需要一百五十个小时,那也就是说,不算其余,一个飞行员就需要三到四个飞机发动机,算上汽油还有其他消耗品、固定资产投入,每个飞行员的培养成本最少需要三万元,一千人,就是三千万元。杨锐总算明白为何空军的预算一加再加,这完全是累积飞行小时弄出来的。
  “一切以作战为目的。”杨锐心中肉疼之后,又只好打肿脸充胖子给潘世忠少将、还有秦国镛上校、刘佐成中校、李宝焌中校、李绮庵少校等人打气。“你们就放心训练吧,我中华再穷也不能穷空军。”
  杨锐气势磅礴的说了这句话,旁边随同的军官们忽然激动的开始鼓掌。空军自成军以来,飞机制造厂、配套材料厂、训练基地、训练费用等等等等,花的钱不下四千万,这可是比当初的预算多了太多,并且今后估计还需要一千五百万。潘世忠这些人没想到自己花钱如流水,而钱花完再看产出,那不要说战果,就是训练也是惨不忍睹,现在总理有如此力挺空军,大家都放心了。(未完待续。。)


己卷 第三十二章 晴天

  空军将领们喜气洋洋,而杨锐想着花掉的钱以及将要花掉的钱,脑子里不由再一次浮现听闻来的,关于那本现代战争指南里所说空军只有百分之十作用的论断,若是空军作用只有百分之十,那经费也就只应该给百分之十,可现在已经远远不止了。
  杨锐苦恼的时候,潘世忠少将和厉汝燕则把他和徐华封带到了研究院的试验棚。厉汝燕指着一个类似农村吹谷风车一样的东西,很是自豪的道:“总理,这是研究院设计制造的风洞!”
  “风洞?!”杨锐有些吃惊,这个词他听说过很多,却没想到现在就出现了,更没想到居然简陋的像一个吹谷风车,真是太……
  杨锐心中嘀咕的时候,厉汝燕道:“这个风洞是仿制于美国莱特兄弟的,我们了解到情报部门关于风洞的情报,也就着手仿制了一个。这个风洞的性能要比莱特东西的更佳,风洞内气流速度大约可达六十公里每小时,飞机的外形设计、还有结构很多方面都需要依据风洞试验的情况而定。”
  总工程师说吹谷风车是风洞,作为外行的杨锐也只有认了,虽然在他看来风洞必须是一个山洞。“飞机飞行的速度最少也超过一百二十公里,这么说风洞的速度还不够?”
  “确实不够。”厉汝燕道,他紧接着又加了一句:“如果要建立更高速的风洞,那需要的投资就要更大,特别是需要多级电机不断的加速。而且风洞的长度也要提高……”
  ‘又是想要钱的’。杨锐心中只呼上当,不过他却道:“风洞必须要最好的。设计师飞机的核心。风洞又是设计的核心。”
  “明白了。总理!”厉汝燕欣喜道。有这句话他想了好久的高速风洞算是有影子了,他心中只呼总理万岁!
  “这是什么?”杨锐没想到自己的英明决断又使一个属下归心。他看见旁边一架俯冲轰炸机竖立的悬吊在试验棚横梁上,机翼上还吊挂许多沙袋。
  “总理,这是之前我们做的机体强度试验。”厉汝燕道:“风洞速度不够,特别是飞机俯冲的时候速度很快,很多时候速度将超过五百公里,此时机体所受拉力极大,在试飞之前,我们为保证安全就先用沙袋加载法测试机体强度……”
  “沙袋加载法?”杨锐问道,他感觉这既然是一种办法。那一定是有来历的。
  “是的,总理,这是国外飞机制造者惯用的办法,我们也就借鉴过来了。”厉汝燕道。“除了测试机体,我们也要测试各种材料的拉力、木材的顺纹压力、横纹压力、剪截力、抗弯力;对它们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湿度、比重也进行测试。”厉汝燕毕竟是工业学校的,虽然不是系统的飞机专业出身——其实那时也没有大学有飞机制造专业,但做研究还是有板有眼的。杨锐在心中对他赞许的时候,他拿过一个铝合金薄板说道:“总理。以后飞机产业要发展,此材料将要大兴,如果能像钢板那样将铝合金轧成更宽的薄片,那么整个飞机都可以用金属制造。可以不再用爱尔兰麻木或三合板了。”
  见厉汝燕如此说,杨锐和徐华封对视一眼就笑了,徐华封清咳一声道:“你就放心吧。总理对飞机很重视,他考虑问题永远走在我们前面。现在吕梁电解铝厂不但专门购进五千吨水压机用以压铸铝合金零件。还专门购进德制辊宽为一千一百二十毫米轧机,不过那东西本是轧钢板的。现在用来轧铝板就不得不需要一些时间做调整,但也要不了多久,反正啊,你就能拿到宽度打一千毫米的铝板了。
  飞机设计其实只是冰山浮在海面上的一角,底下全是工业基础技术,譬如冶炼技术、金属加工技术、发动机技术,这些才是海面之下的冰山啊。山西工业园钢铁厂项目的大部、吕梁铝厂的全部,都是为飞机制造而建的,你们在这里就放宽心,工部保证为飞机制造提供最佳之条件。”
  极少说场面话的徐华封忽然转了性子,开始强调工部对飞机制造的支持来,而他把情况描绘的这么好,只让诸人眼中都放光,但杨锐却有些泼冷水,他道:“说真的,空军比之前想象更花钱,飞行员根本就是用银子、用金子堆出来的。政府拨给空军的资金来自赋税,而赋税又来自百姓,百姓生活不易啊。我希望大家要省着些花钱,但知道要办成事情又不能一心只想着省钱……哎,这话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我说这些大家不要有负担,尽心尽力完成本职工作吧。”杨锐此时有些也词不达意了,为了避免尴尬,他指着另外一个试验棚道:“去那边看看吧。”
  第一个试验棚是整个机体机型,这一个试验棚则是各种部件了,杨锐以前写在记事本上的东西在此都有体现,比如防爆油箱、副油箱、玻璃透明罩、降落伞、自动灭火器、防弹座椅、弹射座椅、射击协调器等等,这些有些已经用在飞机上了,有些只是做技术储备。
  看到这些东西一一变成现实,杨锐问道:“现在有哪些已经用在实际中了?”
  没有人知道提出这些创意的神秘人就是当今总理,厉汝燕道:“有不少已经实际运用了,比如降落伞、防弹座椅、射击协调器这些都已经用在飞机上,而防爆油箱、玻璃舱罩等也已经在研制,但还没有装在飞机上,主要是战斗机的设计延误了……”
  在原来的规划中,鱼雷轰炸机占整个作战飞机数量的百分之八十,战斗机和侦察机只占两成,但即便如此,战斗机也还是难产。和追求航程、不那么在乎灵活性的鱼雷机相比。战斗机问题多多,为了追求静不稳定性。设计人员甚至把旋转气缸发动机重新装到了飞机上,但大功率转缸发动机常常引发陀螺效应。而一旦飞机进入陀螺,即便是有经验的飞行员也难以改出;而使用小马力转缸发动机,那飞机在航速、机体强度上又难以和装备大功率星形发动机的飞机相抗衡,所以设计院在绕了一会弯路,牺牲了两名试飞员之后,又重新回到了星形发动机和液冷v型发动机的老路上,开始加强对飞机气动布局的研究。
  “那双机编队、空中旋转这些战术呢?”杨锐再次问道,这些也是他从小说电影里看来的,自己无法实践。只好交给下面办理再检查成果了。
  “总理,这些都已经实际运用了。”潘世忠少将道。“待会请总理和徐大人移步到水库库区,在那里将有一场演练,请总理和徐大人检阅。”
  设计院并无太多参观之处,是以不久杨锐和徐华封就来到了库区,在此空军将要表演鱼雷攻击、俯冲轰炸以及战机格斗。这些演练是由本届学员担当,只有俯冲轰炸是老飞行员,毕竟飞机刚设计出来,不经过专门训练。难以保证学员安全。
  鱼雷攻击并无出彩之处,特别是因为紧张,第一组鱼雷机攻击机帆船并不成功,而后面的几组则发挥了应有水平。编队整齐、变高飞行、投放鱼雷、变高归队进行的都很利落。因为俯冲轰炸机已经制造出来,垂直俯冲攻击和水平鱼雷攻击不须杨锐提点,潘世忠少将就安排部队开始互相配合。这使得机帆船上的防空火力一时不知所措,上面和侧面的威胁不知该如何取舍。再加上战斗机一顿扫射,机帆船上不少机关枪射手被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