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英雄 >

第558章

清末英雄-第558章

小说: 清末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华封道:“海军请了美国人来做顾问,那日本对我们的反感将更大了,英国人估计也会不喜欢。”
  “即便我请日本海军来做顾问,他们依旧对我们反感。”杨锐回答道,“有些人,天生就是对头,有些国家,天生就是仇家,以前我不信,现在我是信了。英国和日本是盟友,他们对于远东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只会站在日本那边,除非影响到了他切身的利益。这个时候,我们要的是站队,不能犹犹豫豫的谁都讨好。因为谁都讨好,那就是谁都得罪。”
  “竟成……”徐华封把美国人的简历放下后道:“那这样不出两年,我们和日本必定要打起来,我看14年我们要小心。”
  “啊!14年?”杨锐心中惊讶,他看着徐华封问道,“你为何知道……为何说是14年日本会开战?”
  “我怎么会不知道,”徐华封很肯定,“这四十年以来,日本都是逢‘四’必战的。1874年他们打了台湾,1884年又在朝鲜作乱,要不是袁项城当机立断,打退日军,怕朝鲜早就丢了,1894年这不要说了,最近的1904年,他们更是和俄国大战一场。这四次开战都和我们有关,即便04年是和俄国打,但也是在东北。后年又逢‘四’,加上去年他们什么都没有拿到,再次找借口和我们开战,对于日本来说实属正常。”
  “1874、1884、1894、1904、1914……”不说杨锐还不知道日本人有这样的规律,从后世来看,二十年代初日本干涉苏联,算是1924,三十年代因为金融危机提前,九一八算是1934的前奏,而七七事变算是后续,从此日本人便一发便不可收拾了,他想过此节,笑道:“这其实是日本人锻炼军队的节奏,就好像几百年前匈奴人打草谷一般,那些放牧的每到冬天就要入关抢一抢。华封先生你就放心吧,这一次狗日的要来,定叫他们有来无回!”(未完待续。。)


戊卷 第七十七章 无罪

  “革命的胜利根本就是美国的胜利!”这是在中国的德文报,东亚劳埃德报的头条新闻标题。漫长的冬天刚刚过去,北京的天气依然寒冷,但素来喜欢批评的德国人依然耐不住寂寞,忍不住对中国的一些新情况评头论足。
  或许是深受刺激,批评的文章写的很长,基本的意思也很明显,即美国已经对中国采取了具有深远影响的经济渗透政策,其在华的一切事业(教育、金融和工业)都受这个复杂而协统的计划所支配,这才使得美国在华事业获得如此的增长。
  文章显然是一个熟知临时政府外交情况的人士所写,他用的标题虽然夸张,但所提出的证据却很是严谨:中美之间除了去年四千万美元军火订购合同外,还是有已经被扩大的伯利恒合同案、美孚石油的借款及探矿权案、淮河流域治理工程、以及中国海军聘请美国海军军官担任副司令和传言中的陇海铁路修筑案。
  从数字上看,这些交涉的案涉及到的金额和利益极为惊人,伯利恒合同案涉及金额高达一亿两白银,其中包括帮助中国兴建大型造船厂、大型的钢铁厂,以及数个相配套的机械厂;而美孚借款案,则是这笔合同资金的来源,将由美孚公司出面在纽约发行超过一亿美元的中国债券,而报酬就是某些省份的石油探矿权和专卖权;另外预算为八千万两的淮河治理工程,也将聘请美国的水利专家和公司组织实施;最荒唐的是中国海军居然没有任命正司令。也就是说舰队里最高的长官是副司令——中国海军已经完全沦为美国的另一支远东舰队,这是任何国家都没有过先例的……
  德国人的报纸并不只有德国人关注。报纸刊出的后几天,各国公使就拜访了美国代理公使卫理。不过卫理对此消息不承认也不否认,完全是一副外交说辞。
  什么都没说就相当于什么都说了。朱尔典回到公使馆之后就把一些人叫了过来开会,他拿着德国人的报纸问道,“你们谁有更具体的消息?”
  上司发问,虽然谣言大家都听到过,却没有证据,但还是有秘书说道:“爵士。去年中日冲突,美国人对他们的帮助很大,据说复兴军的炮弹大部分是美国人提供的。这些交涉案。很有可能是中国的回报,就像张家口到乌兰乌德的铁路借款一样,俄国人也在去年的中日冲突中帮助过中国。”
  秘书不提俄国还好,他一提朱尔典心中就一阵燥热。十几年前俄国的前财政大臣维特和李鸿章谈东清铁路的时候。就有把铁路从乌兰乌德往南穿过蒙古修到北京的企图。另外几年前中国修筑张家口铁路的时候,俄国也想由他借款修筑,这些计划无一都被英国人破坏了。
  以前的轻而易举的破坏的东西,因为中国政府的强硬和不合作,今天很容易就实现了,另外因为俄国人本身内外交困,修筑这一千英里铁路所需的八千万两借款实际将由法国人支付,欧洲局势日益紧张下。俄法联手之下英国对此无从反对。
  俄法拿到了利益,自然就把几个月前由日本提议的约定忘的精光。按照约定,各国不得单独承认大中华国,可现在俄法美三国都得到了好处,这个约定怎么看都是一个笑话。剩下也就只有英日还有德国没有拿到好处,这样的情况只朱尔典他心悸,他预料自己在中国的时间不会长了。
  朱尔典更是不悦,可另一个秘书却火上浇油:“爵士,德国人会把这些消息透露出来,大概是应该他们获得的利益没有美国多。有消息称,中国将大规模整顿军工业,各地的制造局将重新布局,所购买的机器和技术都来自于德国。虽然不知道确切的交易金额,但猜测合同的总价将超过三千万两。”
  “各国银行的存款还在吗?”朱尔典问道,“杨竟成政府现在办工业、修铁路,还要整顿军工,他的财政能支持吗?”
  “各国银行在大理寺宣判以前,是不可能让中国政府取款的,海关关税也没有做移交。”麻穆勒道,“但是杨竟成已经把各个县的秩序恢复了,很多以前的基层官员也被留用。去年全年不包括关税,他们完成了两亿两的税收,我想在彻底更换官员、清查田亩之后,中央政府的税收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他做到了以前光绪皇帝想做但却没有做到的事情!”
  挥手让秘书们都下去,朱尔典再道:“现在看来,中国革命唯一受损失的就是我们和日本了?”
  “爵士,在我看来保持现状就是我们最大的利益。”麻穆勒或许是在自我安慰,“中国人确实在制定铁路和工业计划,修筑京张铁路的工程师詹天佑已经和负责探勘川汉铁路的工程师格林森先生谈到爱丁堡的福斯大桥。我想,他们是想在长江上修筑一座大桥。另外,九江到香港九龙的铁路也已经在勘测了,如果我们能对新政府表示善意,那么这条六百多英里长的铁路很有可能会向我们贷款修筑。”
  “你那么肯定杨竟成会向我们让步?”朱尔典听说了新政府规划的‘三纵三横’铁路网,但具体怎么‘纵’怎么‘横’他是不知道的,即便是四国银行团的老朋友盛宣怀都像换了一个人,对政府的规划不透露分毫,只公布说政府将投资两条铁路,一条是贯穿山西,另外一条则贯穿江西,两条铁路都将在三年之内修好,真实的情况是山西的铁路去年就开工了。
  “为什么不能?”麻穆勒道。“杨竟成是个聪明人,就连日本人他都同意了合修京奉铁路,我想不出他为什么要敌视我们。而且。我记得杨竟成在沪上的那段时间,和我们的关系并不坏。盖温特少校说他常常说最喜欢的就是英国,而且非常怀念伦敦炸鱼配土豆的味道。”
  麻穆勒说杨锐的时候。郑亲王府的西洋宴会上,音乐停歇的片刻,他正对着几个靠得近美国客人说话,他们中有洛克菲勒基金会的秘书巴特里克博士、美孚石油公司的罗伊。s。安德森先生、伯利恒钢铁公司的副董事长阿奇博尔德。约翰斯顿先生、威斯康星大学教授水利专家米德,最后两个则是海军上校威廉。阿杰。莫菲特和他的副官切斯特。威廉。尼米兹。
  “我最喜欢的就是美国了!”杨锐对着环视自己的美国人很是动情的说道,“最怀念的就是当初在纽约时布朗夫人的晚餐,但很遗憾。她在前几年就过世了……”
  一个中国的实际控制者小时候居然常常被一个美国善心老太太救济,这事情传到美国那一定是个不得了的新闻,洛克菲勒基金会秘书巴特里克博士不由这么想到。当然他不知道杨锐对英国人常常说自己喜欢英国。对德国常常说自己崇敬德国,根本就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一点也没有可信度。他只在胸前划起了十字,很是虔诚的向上帝祈祷。他如此。同来的几个美国人也只能跟随着他。
  看着一帮子美国人拜上帝,杨锐终于歇了口气,但挽着她的程莐却有些微微鄙夷,丈夫这套鬼话她算是听了无数遍了,纯粹就是哄人的东西。不过她也能理解他这么说的苦衷,现在的中国政府还没有被任何国家承认,这是极为不利的。
  “夫人,如果不介意的话。能请您跳舞吗?”莫菲特上校完全是一个勇敢军人,不管是在战场上还是舞场上。他一到宴会先被杨竟成吸引。而后又被他美丽的妻子吸引。
  虽然是社交礼节,可杨锐还是极为厌恶把自己的老婆借给别人抱着跳舞,但如今场景他不得不如此,于是,心中诅咒洋人无数遍之后,杨锐大方的把手抬起,示意他同意。
  音乐又响了起来,围着他的几个美国人也散了几个,唯有今日刚到的美孚公司安德森先生乘机上前道:“总理大人,洛克菲勒先生让我代他向您致意。”
  “非常感谢。”杨锐举着一个玻璃杯,侧头答话。“我也祝他健康。还有您,安德森先生,真是不知道您今天刚到,宴会应该推后一天的。”
  罗伊。s。安德森在中国多年,完全是个中国通,新政府和美孚公司的合作就是他负责联络的。去年年底他把谈好的方案带回美国,这一次是刚回来。“总理大人,”就着音乐声,他的声音低了一些,“洛克菲勒先生很担心其他国家会干涉我们之间的协议,毕竟探勘区太大了。”
  “那他有什么建议?”杨锐把端着的酒杯放下,心思也转了过来,他刚才在看舞场里的程莐。
  “他希望能在陕西油矿上和政府达成合资协议。”安德森道,“他希望资本的分配是美孚公司占百分之五十五,中国政府占百分之四十五。”
  洛克菲勒居然提了这么个条件,杨锐笑着摇头:“这不好。”他这么一说,安德森脸上的笑意顿时僵住了,不过后面杨锐的话却又让他的神色舒展开来,“我并不反对合资,那个油矿只是一个小油矿,并不具备工业开采的价值,现在政府对它也是实验性的投资开采。如果美孚需要,那为何不独资呢?”
  “独资?”安德森喉结滚动了一下,他死死的看着杨锐的嘴唇,怕这话不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一样。“如果是我们独资,那么当地的民众将会是一个大麻烦。”
  “当地的民众我们可以和他们沟通。其实我之所以让你们独资的原因,是因为这个油矿完全没有大规模开采价值,前期的投入的巨额探勘费用即使只要出百分之四十五,我也出不起。”杨锐说道,“所以现在我们只用古老的顿钻技术去开采,购买的炼油设备也是极为小型的,就是怕花钱多了不能收回投资。如果你不相信,可以找人去看看。”
  和以前做水果生意一样。杨锐对于合作者常常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这使得他往往获得更多的成功,安德森早就熟悉这种完全不同于一般人的合作方式。他信任这个中国人,他坦诚、果决、做到做的,是个值得合作的伙伴。因此他解释道,“总理大人,那个油矿并不重要,只是美孚公司刚刚被拆分,洛克菲勒先生希望能在中国很快的看到成绩。这样的公司股票的价格将获得提升……”
  “我理解洛克菲勒先生的难处,我会尽两帮忙的。当然我也希望能尽快的能拿到借款,然后尽快购买美国的设备。”杨锐回应道。“虽然中国现在的情况正在往好的方面发展,但如果能早些获得贷款,那情况将会更好。安德森先生,您可以转告洛克菲勒先生。陕西油矿可以美孚独资。但以朋友的角度,我希望他最好不要在那个油矿花多少心思,它真的没有价值。;另外,除了石油勘探权,政府将在造船业上推广柴油机,以后柴油用量将会翻倍提高。”
  “我想洛克菲勒先生会很高兴听到这两个消息。”安德森说轻松道,“总理大人,债券的事情最近出了些问题。您知道,纽约很多人都听伦敦的。但洛克菲勒先生正在想办法解决……”
  安德森说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