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夏鼎 >

第7章

夏鼎-第7章

小说: 夏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章 风折草
  张阿朗沉思片刻,伸手让众人噤声,朗声道:“众位乡亲请稍安勿躁,二郎神君在上,我等聚集在此绝无谋反之意,待我派一名徒弟前去说清事理,定让众位乡亲安然回家。”说完便指派一名弟子去寻外围宋军主事之人沟通情况,自己转身进入二郎庙内寻找卫倜等人商议对策。
  他一踏进庙门,便被神色焦急的北汉诸人围住,卫倜举手制止其余人说话,先开口道:“今趟之事,祈伯也是措手不及,依我判断,必定是你我两方出了向宋廷通风报信的内奸,现在我等皆在祈伯翼护之下,如何行动只听祈伯安排。”说完便看着张阿朗,等他说话。
  张阿朗脸有惭色,拱手道:“感谢卫将军信任,未能照顾好诸位贵客是我的罪过。为今之计……。。”他沉吟半晌,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道:“我灌口二郎庙西临岷江,庙后有条小路乃是守庙人日常打水常走的,外人不太知晓,王安可带众位将军走小路下岷江,江边有我庙中备用的竹筏,诸位将军便可顺江而下,逃出此地。”
  卫倜尚在考虑之中,忽然又听庙外喧哗之声又起,张阿朗又朝卫倜深深一揖道:“我还要到外面安抚乡民,就不送诸位将军了。就此别过,愿二郎神君保佑诸位逢凶化吉。”说完便转身旋风般的离去。
  来到庙前,定睛一看,绕是张阿朗修为颇深、为人宽和,也不禁目眦尽裂,原来被派去向围庙的宋军说明情理的弟子竟然被割去双耳放了回来,眼下脸色苍白,血兀自不停的从头上涌出。他一看到张阿朗,便跪着上前哭道:“师尊,外面已被数千大兵包围得水泄不通,带头的将官说道,咱们只有听凭吩咐的份儿。徒儿的耳朵,竟被这厮割下来生啖了!”
  张阿朗抚摸着弟子的肩头,叹道:“张余,你本是青城山下务农的老实人,是为师让你遭到这飞来横祸啊。”他抬起头看看下面不知所措的乡民,沉吟半晌,对弟子们道:“你们和我一样,都是附近的乡民,只需散入乡亲们中间,为师料想也不会有人出卖你们,宋人总不成将这数千村民都杀了。只是今趟之事终须有人出首,既是为师担当这二郎神君的主祭,便有为师来承担吧。”
  众弟子一起跪倒,张余更是哭喊道:“师尊,我等哪怕拼掉性命,也定要保师尊安全。”
  “胡闹!”张阿朗脸色严厉的训导道:“我乃灌口二郎神君的祈伯,方圆百里无人不知,即便为师肯矮身遮掩,焉知官府会否放过为师。你等不一样,当保留有用之身,侍奉二郎神君。”说完忽的又想起一事,便道:“今后者灌口二郎的主祭,便由你们王师兄担当,你们都要好生辅佐于他,王安为人嫉恶如仇,但不善圆通,你们要多多的劝诫他。”说完便拂袖让弟子们离去。
  看到一众弟子慢吞吞的混入乡民中间,张阿朗才大声劝乡民们全都按照官军的要求蹲在地上,自己立于二郎神位之前,等着宋兵进来抓捕。弟子们含泪看着他孑然一声的身影屹立在熊熊的祭火之前,神态庄严,气概如灌口二郎神君一般无二。
  众乡民全部蹲在地上后好一会儿,才有手持刀盾弩箭的宋兵进入场内,他们将先占据广场四角和祭台,将一看便知是匪首的张阿朗双手反剪绑在一边,确认此间乡民不会反抗,没有危险之后,才请主将进入广场。
  过了片刻,才有一名顶盔贯甲,手按腰刀的宋将大步迈入,他走到张阿朗面前,看了他一样,厉声问道:“你可是聚众闹事,勾结北汉的妖人张阿朗?”
  张阿朗抬头,朗声道:“我是青城山下茶农,灌口二郎神庙主祭张阿朗。”说完便紧盯着这宋将,听他有何下文。
  孰料这宋将狞笑一声,道:“是就对了。”居然拔出腰刀,唰的一刀,竟然当众将这深孚数万蜀人众望的张祈伯砍下头来,只见一股血箭冲天而出,尸身屹立了好久才乒然倒下。
  地下的乡民和张阿朗的弟子没料到祈伯竟然这般容易便被斩首,顿时都闹嚷嚷起来,从旁监视的宋军立时冲入场内,将几个闹得最厉害的乡民押到场边,当场砍下头颅,震慑的其余乡民都不敢作声,那宋将才傲然高声宣布道:“查灌县顽民张阿朗,妖言惑众,结党谋叛,被我当场格毙。”
  张祈伯被宋将斩首之际,王安正带着北汉诸人走庙后的小路,只听庙宇那边人生鼎沸,却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他与王贵一同走在前面,宋军把守住了庙宇周围的大小道路,却不知道这条只有少数人才知道的捷径。是以王安与北汉众人一直平安无恙的来到了岷江边。命早已守候在此的五名教众将船只备好,王安便转头对卫倜等道:“卫将军,小的送你到此,你等可顺江而下,寻找一处没有军兵把守的码头靠岸便是,诸君保重。”说着便和众人抱拳作别。
  卫倜拍拍他的肩头,谢道:“多谢小祈伯带路,将来如有需要我等的地方,开口便是。”北汉众人也都慨然应诺,大家情知既然暴露行踪,此行已是九死一生,不再婆妈,虽然大都不会水,却大步踏上竹筏。二郎神教的教众将小船撑离陆地,到达江心位置便顺江而下。其时月色晦暗,若无火光照亮,百步之外已不见人影,是以围困二郎神庙的宋军并未发现江中这艘竹筏。
  行出大约两炷香的功夫,卫倜点点头,王贵笑着从怀中掏出一块碎银递给撑船的,说道:“这位艄公辛苦,可择地送我等上岸便是。”
  那艄公先是说什么都不要祈伯客人的银子,后来强不过王贵,这才千恩万谢的接过了,举起梢杆用力将筏向江滩撑去。船上的众人早有在水上晃得精心胆战的,眼见一点点接近陆地,不禁长吁了一口气。
  正在这时,忽然数支长箭从船后方射来,其中一支正中那艄公的胸口,艄公顿时跌入水中。原来是宋军不知如何得知北汉诸人的行踪,又乘船追了过来。
  小船失去撑持,立时在江边打起转来,卫倜与王贵等无人懂得水性,也不会弄筏,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宋军乘坐的船越滑越来越近。唯有陈德一把拾起艄公掉落的竹竿,死命两下,又将竹筏撑得向岸边荡去。后方宋军放的箭越来越密集,卫倜等人纷纷抽出随身携带的刀剑拨打箭支,拼命护住撑筏的陈德。
  忽然,宋军停止了放箭,北汉诸人不明所以,陈德则拼命将船向岸边滩涂撑去。一个声音越过江面传来:“我家将军仰慕卫将军是条汉子,你等若是弃暗投明,可保全性命。”
  一时间,除了玩命撑筏的陈德外,北汉众人都望向卫倜,经过了纷乱的五代,将领侍奉几朝君主的事稀松平常,为一国一君尽忠倒是罕见,眼见对方如此承诺,便听卫倜拿主意。
  卫倜凝望后方,只看到夜色中宋军模糊的船影逐渐明显,张弓搭箭的士卒站满船头,对身边众人平静的说道:“卫某一生撕杀,早已置生死于度外,你等若是不愿,尽可将我人头交与宋将。”众人面有惭色,王贵更道:“虎将焉能降于鼠辈,我等愿随卫将军死战到底。”
  就在这时,只听陈德欢呼一声,竹筏重重的顿了一下,好几个北汉军卒都站立不住跌下竹筏,却感到只有浅浅的一层水面,双脚已站上了松软的沙滩,原来竹筏已经靠岸了。
  “还不快走!”卫倜低喝一声,既然不投降,众人忙不迭的拥着主将下了竹筏,拼命朝岸边的树林奔去。
  宋军没想到北汉众人在如此重寡悬殊的情形下还不投降,那主将一声令下,船头的七八张弓弩发箭,却大都射偏了,剩下几枝射得稍准的又被逃跑的北汉军卒随手斩落。宋军大部是北方人氏,也不会水,此刻无技可施,只得用刀背猛砍划船的民夫,呵斥他们出力快划。

  第八章 生死关
  北汉众人深一脚浅一脚的在江畔的卵石滩上快跑,后面宋军船只没多久也已靠岸,士兵在军官的呵斥下跳下船头,这些宋军本是北地悍卒,站在船头放箭时因为重心不稳,箭枝要么无力,要么没了准头,双脚踏踏实实的站在了地面时放箭却是又准又狠,陈德在特种部队训练时也曾练习过黑暗中躲避拨挡的功夫,是以无事,却耳听得身前身后好几个北汉军卒闷声轻哼,显是中了宋军之箭,只是这些人都是血勇之辈,只要未被射中要害,兀自奔跑不停。不多时又听身后传来一声惨叫,那是宋军将送他们出来的船老大一刀砍了泄愤。
  北汉众人随身并未携带弓箭,在这种挨打不还手的情形让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北汉军卒恨得牙痒痒的,幸好跑不多远就进入了岸边树林,繁密的枝丫挡住了背后越射越准的劲箭,北汉众人才松了一口气,放慢脚步,逐渐围拢在卫倜的周围。
  眼见北汉众人奔入林中,先头的宋军不敢穷追,只在林子外面瞅着人影放箭,不一会儿,那宋军的军官已带着亲兵赶到,一路追击下来,知道卫倜等人没有弓箭,一干宋军便大咧咧的点起松明火把,那军官又喊起话来:“卫指挥,小将乃九州都巡检使张王己大人麾下都虞候程方五,方才已将乱贼张阿朗斩首,指挥使远来是客,还请到成都府一叙。”
  卫倜“呸”了一声,环顾同行诸人几乎个个身上带伤,宋文德不知去向,象是北宋军射中了要害,想到宋文德跟随自己已有十数年之久,卫倜不禁心中一恸,沉声对左右道:“这程方五说得不错,此番某等在蜀中人地两疏,恐怕很难逃得出去了,某已决心死战,诸位都大好男儿,去留自定。”
  陈德只觉得黑暗中卫倜的眼睛定定地望着自己,念及卫倜对他这段日子的收留栽培的恩义,军人的血性上涌,不禁脱口便道:“誓死随将军。”其余五人自无异议,接口道:“愿为将军效死!”
  “好男儿!”虽然心中早已知道结果,但众人一致效死的决心还是让卫倜感动,特别是自己青眼有加的陈德,虽说相识不久,却也愿誓死追随,卫倜伸手拍拍陈德的肩头说道:“陈德,某本想送你一场富贵,无奈天不与便,让你陪老将葬身此处。”
  陈德这时还有点奇怪,自己是现代人,怎么说出愿为主将效死的话来连顿都不打的,眼看卫倜拍拍自己的肩头,连忙拱手道:“将军抬爱,陈德惶恐。”
  卫倜挥挥手让他不必客气,抬头盯着宋军火把的方向,眼光犀利得仿佛穿透黑暗似的,道:“既然要决一死战,眼下当务之急是夺得几副趁手的弓箭。现下我们不出一声,宋军必然以为某等仓惶逃去,不久以后便会入林来追踪某等。”见众人都在用心聆听,便命令道:“白延赞带燕四郎往远处去,弄些响动引宋军来追,某与王贵、陈德、辛古、潘九在林中埋伏,如有宋军弓箭手追来便乘机袭杀夺弓。”众人都拱手依计行事。
  宋军喊话过后过不多时,见林中毫无反应,这才向林中搜索,宋军都虞候程方五也不心急,此地已是蜀中腹地,他料定北汉诸人地方不熟,只要宋军各处要害设卡网罗,卫倜等便只有就擒的份儿。
  临时接到密报说卫倜等人乘小舟沿岷江逃脱,此次程方五立刻派快马通知沿江的宋军哨卡全都密切监视江边。尽管明知敌方只有八个人,虽然仓促征调船只不易,程方五仍带了一百五十多精锐军士乘船尾随追击。此刻宋军全都打起火把,五人一组的向林中搜索,程方五则亲率二十名亲兵行进在搜索队形中间偏后位置。
  宋军深入林中之后,火把立刻将左近照得通明,拖出腰间厚背斩刀拨动草丛前进,精于追踪的斥候兵很快发现了北汉众人逃跑的路线,程方五正待将分散的搜索队形重新整合成平行间隔十尺的三列队向前疾行,忽听左翼有几声惨喝,此时在林中宋军纷纷停止脚步,五个人围成一个小圆圈待敌。
  卫倜等人刚刚解决了宋军最左翼的几名士卒,因为出其不意,抢得七副弓弩,仅有白延赞的左臂被宋军反抗中划了一刀,五人正待乘乱再杀伤一些宋军,却见敌人并不慌乱,防守也急严整,卫倜心知碰上的是久战的精锐,心中暗叹一声,命众人潜入树丛中绕道远去。
  虽然左翼有九名军兵被袭杀,程方五却并不着恼,心中盘算,能够一下子袭杀己方九人而不损失一人的,必然有五名以上的悍卒,对方仅有七人在逃,而主将身边必然有最多的护卫,这样卫倜必然在这大部袭杀宋军的敌人之中,而前方发现的北汉探子的踪迹,不过是诱饵而已。程方五微微一笑,卫倜纵然精通兵法,勇悍过人,却无法弥补兵力的劣势,袭杀宋兵更暴露了自己的方位,只需以正兵缓缓压迫过去,迟早是网中之鱼。于是程方五命一名都头率二十名士兵循着前方北汉探子的踪迹一路追下去,自己则率领剩余的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