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夏鼎 >

第184章

夏鼎-第184章

小说: 夏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怀德随即披了赵炅的黄袍,握剑立于黄罗伞下,继续指挥御营军兵抵抗辽兵。其时御营中尚有班直卫士及控鹤军过万军卒,在高怀德接管指挥后,竭力抵挡,居然堪堪稳住了防线,双方又激战了个多时辰,耶律休哥亲自率军冲击御后阵数十次,身背三创,亦未成功,因马力衰竭,将士疲乏,只好撤围而去。两军停战,高怀德旋即连夜召集众将到御营商讨撤军事宜。
  “汝说的可是真的?”听高怀德说官家居然在乱军中不见,刘延让大惊失色,旋即想到另一个可能,怒从心起,吼道:“奶奶地,退兵,退兵!”石守信面色虽然平静,按在桌案上的手掌却青筋暴起,甚至在微微颤抖。潘美、曹翰等赵炅倚重的宿将心情复杂地沉默着,而孔守正、傅潜等官家从晋王旧邸一手简拔的班直将领则低头不语。
  诸将虽然各怀心思,却都笼罩着一股羞耻的情绪。赵炅御驾亲征号令诸军,虽然屡有出格之处,众将都无异议,只因五代以来,君主和统帅实则是合二为一的角色,庄宗李存勖号称“十个指头上得天下”,周世宗督战险些为流矢所中,不但不避,还令卫士将御座前移数尺,让敌将再射,赵匡胤亦是“一条杆棒等身齐,打下四百座军州都姓赵”的盖世枭雄。将为军之胆,文才武略,道德仁义放在一边,马上得天下,首先要有让众军心服的胆气。可是,中原竟然出了抛弃大军的皇帝!
  沉默良久,石守信开口道:“二十万禁军危如累卵,幽州城坚难下,契丹援兵云集外围虎视眈眈,当次非常之时,官家却不见踪影,有道是国不可一日无君,众军不可一日无帅。“他语意未尽,便住口环视众将,高琼、孔守正、傅潜等班直将领脸色立刻变得极为难看,潘美、曹翰低头不语,张美、崔彦进等若有所思,而高怀德与他怒视,破口骂道:“石守信,汝可是想要谋反?”石守信还未开口,刘延让便回敬道:“高怀德!汝今日身披黄袍,假冒官家哄骗众军,才是真谋反!”两员老将怒气勃发,掌中气氛更显得压抑,帐篷外面更鼓声声清晰地传来,已是二更,陈德颇有些倦意地抬头,他兵仅三百,又不是禁军系的,在这废立大事上,发言权微弱得很。
  刘延让与高怀德怒视良久,忍耐不住,道:“武功郡王德昭乃先帝之子,就在御营之中。”啪的一声,一拍腰间横刀,转头看向潘美、曹翰二将,大声道:“昔年太祖皇帝待你二人不薄,今日众军无主,你二人意下如何?”听他打破僵局,石守信、高怀德,张美、崔彦进、孔守正、傅潜、王超等的目光都投注在潘美和曹翰身上。潘美奉旨协调都督众军攻打幽州,曹翰与米信统领铁骑、虎捷军,都是手握重兵又未受多少损失的。
  众将都屏住了呼吸,五代以来,禁军拥立皇帝如同走马灯一般,每回都有无数人头落地。帐幕中静得可怕,旁边插着的牛油蜡烛偶尔发出哔哔勃勃的爆响声,闪烁的火光映出潘美与曹翰的脸孔的阴影不断变幻。然而潘美绞着双手,垂头不语,曹翰手握着刀柄,警惕地注视着帐中众人。高怀德不敢假传圣旨,通知众将时便告知了官家不见,是以众将都带了不少的卫士到御营来参加军议,当此非常之时不得不有所防备,免得遭了暗算。
  等了许久,潘曹二将仍是不语,石守信失望地长叹一口气,长身站起,叹道:“罢了,罢了,大家一拍两散,各自退兵吧。”他也不管众人如何,径自按剑步出中军帐,刘延让也跟着起来,呸了一口,骂道:“一群孬种!”大步走了出去。高怀德若释重负地吐了一口气。众将突然卷入到一场未遂的废立争议中,心情都有些异样,顾不得客套,纷纷起身回营,契丹人大军在侧,退兵要趁早,走得晚了,只怕就要成异乡之鬼。
  陈德匆匆回到军营,三百牙兵早已准备妥当,正欲出发时,忽然有亲兵来报杨业前来拜访,陈德便命张仲曜率军暂且等待。只见杨业匆匆踏入营帐,一见陈德便高声道:“外间传言官家在乱军中走失,各部都在准备退兵,可是真的?”众军哄传,有的说官家抛弃大军独自逃走,有的说官家忽然不见,但确实消息只有参加了中军商议的将领才知道,更无人通知河东一系的厢军,杨业心知擅自退军是处斩的罪名,若是众军皆退,留在战场上的那就成了牺牲品,是以亲自到陈德这里来确认消息,见安西军已经在列队待发,心中已明白大半,看向陈德,只见他点点头,沉声道:“正是如此,各部都在争相退兵。”
  此时御营中已经人喧马嘶闹成一片,各部禁军都知道敌前退军的厉害,他们虽然不似安西军这样早有准备,却可以丢弃辎重粮草,甚至军械铠甲,抢夺马匹大车,以最快地的速度朝南退却,涿州现在还在宋军控制之中,只要在契丹兵追上之前退往涿州,凭城坚守,也就安全了。于是,几乎在瞬息之间,各处宋军大营仿佛失去蜂王的马蜂窝一般,到处都是仓皇奔走的溃军。似潘美、曹翰、石守信等宿将尚能勉强集合牙兵卫士,整军而退,而孔守正、傅潜等新近拔擢的将领,竟然对御前班直失去了掌控,众班直精锐苦战一天,等到的却是官家独自逃走的消息,军心大恸,闻听退军,立刻四散奔逃,就连赵炅携带到营中的御用器物也随意丢弃。宦官、妃嫔无人来管,又见四面皆是营啸乱军,只有在营中忐忑等待天明。跟随大军来到幽州城下的十数万民夫,大营附近来投的幽州汉官汉民见大营扰动,不明所以,更是彷徨无助。
  杨业得了确实消息,点点头向陈德匆匆道谢,正欲回去安排退军事宜,忽然外间又闯入一人,披头散发,来到陈德与杨业面前,一言未发,跪倒便拜,额头在坚实地沙地上磕得砰砰直响,陈德与杨业连忙侧身避过这大礼,定睛一看,却是王侁,只这一会儿功夫,他额头已经叩得血肉模糊。陈德皱着眉头,沉声道:“王兄快请起,有话边说,你这是怎地?”一边说,一边伸手去扶他。
  王侁却只是不起,目视着陈德,大声道:“吾为十数万父老活命而来,幽燕父老相迎王师,辽人都知晓,北伐大军一退,辽人必定烧杀抢掠,只怕幽燕之地生灵涂炭。”听他声调高亢,竟有逼迫之意,陈德不觉皱了皱眉头,沉声道:“吾兵仅三百,大军溃散,无力回天,你找到吾又有甚用?”王侁闻言一愣,沉默片刻,冷笑道:“陈德,枉吾当汝是当世英雄,两千精骑早已驻马桑干河南岸等着接应汝回归河西,朝廷不知,你当吾也不知吗?”祆教在幽燕弟子众多,为了策应北伐,王侁又早赴幽云刺探军情,更在幽州广布耳目,是以两千白羽军潜行幽州外围等待接应陈德,瞒得过别人,却被王侁探知,只不过他有愧于陈德,将此节隐瞒不报。
  陈德听他揭破,心下一沉,旋即了然,对王侁生出一丝感激之意,却不便强行赶他离去,沉声道:“兵败如山倒,辽兵数万铁骑云集幽州,岂是两千骑军拦得住的。外间溃军乱奔,秘权还是随吾等先行离开吧。”说完就挥手让张仲曜带兵将王侁架起来。王侁却仍旧不依不饶,大声喊道:“两军相战胜负未分,契丹兵数万骑亦伤亡惨重,并非没有顾忌!大军中许多士卒尚且能战敢战,苦无大将出头统御而已!”他见陈德置之不理,又转头质问杨业道:“杨将军北地汉人万民敬仰,安能舍弃这些百姓,只图保全自身?素称无敌,如此怯懦,吾当真瞎了眼!河东河北数十万民夫,幽燕之地千家万户汉人,怎忍心坐视他们沦为牛马牲畜!”
  杨业被他讥讽,垂首思量片刻,抬头沉声道:“陈节度,当此危局,各军争先退兵,本应各保自身,吾亦知道此乃不情之请,还望陈将军海涵。”杨业乃是对陈德有大恩的人,他一开口,陈德心中便是一沉,暗道,这杨业果然吃不住王侁之激,两人间这场因果,只怕要应在当下。果然,杨业沉吟片刻,似下了决心,沉声道:“涿州与幽州之间有要道名盐沟,林密路窄,利于遮断埋伏。业当亲自引军,沿途收集护送百姓民夫退往内地。请陈节度引安西军去盐沟谷口,收拾溃军,布置疑兵,埋伏强弩以待辽人。”
  作者:王侁角色作为纯属虚构,并无为其翻案之意。书友察之。

  四十四章  大旗
  杨业所说的盐沟,乃是幽州与涿州间唯一适宜坚守遮断之处。两边密林夹着中间一条河沟,稍微宽敞点的平地还修筑了城寨扼守要冲,城寨旁有瞭望塔名昊天塔,五层八角,高十余丈。旬日前北上时,陈德对古朴苍劲的昊天塔印象颇深,盖因为那是杨家将演义中放置杨业骨殖的地方,由此还生出“孟良盗骨”的戏曲传说。
  此刻杨业要冒险收集护送汉民回归内地,让自己引军去盐沟遮断埋伏,陈德无可推脱,便沉声道:“那便如杨将军所言,德引军驻防盐沟相候,纵有辽人千军万马来攻,未见令公,亦当死战不退。”心潮澎湃之下,腔调称谓都有些变化。
  杨业微觉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军情紧急,匆匆商议一番,陈德通知于伏仁轨转道盐沟会合,由王侁充做行军向导。陈德自引三百安西牙军,先行前往盐沟收拢溃军,安排布置。
  牙军营等待许久,听陈德说了相助杨业营救汉民的打算,众军士皆无异议。此时天色未明,陈德引军出了大营,步军皆骑乘备马,三百骑赶到盐沟寨堡,东方刚刚露出一线鱼肚白。视察左右地势后,陈德便令牙军营列队集合,他缓缓由左至右扫视了一遍队列,寓居汴梁经年,这是自江南领军,跟随陈德时间最长的一批牙兵,整训最多,感情最深,此战之后,不知几人能存。
  望着那一张张质朴、坚毅而沉默的面孔,陈德不禁有些喉头哽噎,眼角发酸,他强行平复下心头潮起,缓慢而清晰地说道:“汝等乃三万安西袍泽中拣选出来的精锐,久经操演,今日用在一时。以吾来看,若论勇力才具,汝等皆可为百夫长。待会溃军下来,如有愿意跟随我军在此阻截辽人大军的勇士,汝等尽管去收拢统带,吾安西军最重推举,此战过后,麾下有十人者为十夫长,推举百夫长、校尉、乃至军指挥使。今日与汝等并肩杀敌,陈德幸甚。此战天下瞩目,便由吾辈武人,以刀锋改刻青史,不负安西英名。”
  众军士听陈德讲完,有的激动,有的感奋,更多的却是目露灼光。牙军营是陈德培养储备军官种子的营伍。能够选入牙军营的军士,大都有担任十夫长的经验,一年多来陈德所组织讲授的军政方略,早已超过百夫长、校尉的层次,就连如何统御数个军协同攻击的战法在牙军营中也有讨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兵,在牙军营更是如此。
  在一年多的整合中,牙军营内部形成了完整流畅的指挥层次,军士们上下都很熟悉军令体系和各自的行事手段。陈德欲以牙军营这个预备军官团抓住溃散禁军中的敢战之士,仓促间凑成一支足以震慑辽兵的力量。若是旁的游兵散勇,陈德尚且不敢做此打算,但朝廷禁军最重操演,禁军的军卒基本战列战术皆有一定规矩。以牙军营对禁军战术口令的熟悉,收拾禁军士卒成列而战,是可以勉强一试的办法。
  “把吾的大旗竖在道旁!另外再竖起杨将军的大旗,招揽军卒阻截辽军。”听陈德下令,张仲曜取出“安西节度陈”的猩红大旗,套在丈八大枪杆上,立于道旁,又取出平素操演用空白的青色大旗,提笔饱蘸墨汁,欲书写杨业名号时,却皱眉问道:“如何书写杨将军官衔?”杨业在北汉为建雄军节度使,地位尊崇,北地番汉敬仰,入宋以后,只得右领军卫大将军虚衔,差遣更是押运粮草的小官,实在是叫人难以下笔。陈德沉吟片刻,沉声道:“就写‘代北杨继业’。”不知为何,陈德脱口而出的不是刘继业,也不是杨业,而是后世万民称颂,千载流芳的杨继业三字。旁边众军也理所当然,好像杨业一直都有这么个威名一般。张仲曜道了声好,笔走龙蛇,旋即将杨字大旗写好,与陈德的大旗并插在道旁。此时,东方方才露出霞光,两面大旗迎风招展挥舞,旗杆下面牙军营军士皆意气风发,视死如归,全然没有半点颓唐消沉。
  幽州城下溃散的兵卒开始三三两两地途经盐沟,见道旁立着两杆大旗,十余精骑簇拥着一个顶盔贯甲的威严将军立在大旗之前,有的好奇地张望几眼,有的垂首匆匆而过,有的按剑警惕持重而行,十个中方有一个上前打听消息,牙军营军士早已撒开,军士们布满盐沟南北,鼓动如簧之舌,一一劝说那些有些犹疑不定,又或是不忿败逃,尚能一战的军卒留了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