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夏鼎 >

第15章

夏鼎-第15章

小说: 夏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卿何苦,如此天下将如何看待孤啊!”
  陈德虽未见过潘佑此人,却知道他是李煜曾经极其信重的一个大臣,相貌奇丑,学问极大,在士人中名声也极大,但是性格孤僻脾气暴躁,因为连续七次上表说“国家阴阴,如日将暮”,后主“取则奸回,败乱国家,不及桀纣”而下狱,谁知竟这般自缢而死。
  陈乔似乎料定后主会如此这般,沉声道:“陛下,既然潘佑已死,那他的案子?”李煜摆摆手,低声道:“就此作罢,让刘承勋私下给他家眷一些钱帛,好生安葬。除了陈德,你们都退下吧。”
  陈乔等这才躬身奉旨退去。李煜却仍呆呆立在殿中,过了好一会儿,转过头才发现陈德还在一旁侍卫,开口道:“陈卿,你看孤象那桀纣之君么?”
  陈德见他脸上依稀竟有泪痕,不敢怠慢,忙道:“陛下以仁政治国,宽仁爱民,乃是圣明天子。”
  李煜苦笑道:“那为何宋人苦苦相逼,我却无能为力,为何我一向亲信敬重之人要弃我而去?”
  陈德小心翼翼秉道:“江南殷富,就如同富人之子,难与穷途末路之人拼命,此非陛下之过也;潘国史虽然学富五车,却昧于常情,虽为可怜之人,确有可鄙之处,此事陛下并无大错。”
  李煜听他开解,苦笑道:“你的话听着有理,偏偏不见诸书籍,还做得一首好词,若非书法实在是不堪入目,吾几乎要当你是个饱学的儒士了。”
  陈德道:“末将不敢。”
  见陈德低头不言,李煜又道:“陈卿,许多人说江北新来之人不可重用,你可知孤为何力排众议,不但让你担任朝官,还独领一军吗?”
  陈德只得低头道:“臣不知。”
  李煜笑道:“无所不知的陈将军也有不知的时候。孤之所以敢新重你这新来之臣,是因为你的眼神让我想起了潘国史。你的待人行事虽然与他大不相同,但眼神却和他一样傲慢,不似他人那般小心翼翼。”
  听李煜如此,陈德大惊,自己是现代人,因此天生缺少对君主的敬畏,本来以为自己已经足够注意了,谁知道还是被心思细致的李煜看出了不同,只不知是福是祸。
  李煜见陈德脸色突变也不以为意,继续道:“是否孤说中了?不必担心,孤不是那喜好阿谀奉承的昏君,也不是动则取人性命的暴君。起初孤也不甚明了,为何潘卿一介儒士竟敢笑傲王侯,后来孤慢慢想明白了,所谓无欲则刚,大概就是指的你们这种人吧。”
  陈德听了这话才放松下来,笑道:“陛下言重了,臣乃一介凡夫俗子,有很多欲望的。”
  李煜见他刚才似乎被吓着,现在又恢复了一副惫赖样子,不禁莞尔,随即又想起自缢身亡道潘佑,叹道:“若是潘卿有你一半的圆通,孤与他君臣相交,便不会如此了局。”
  见陈德低头不言,李煜又道:“吾自幼以读书为乐,不喜政事,父皇尚在时,兄长弘翼担心叔父与他争位,不惜毒死了叔父,却从不担心吾,谁知他也随后暴病身亡,这君位才传到吾的身上。国势如此,若是吾兄长弘翼为君,当远胜于吾吧。”语音中颇有萧索之意。
  陈德听他讲诉这些皇家之事,不敢答话,李煜便接道:“为一国之君虽非吾之宿愿,但即位之后,吾以仁政治国,宽刑减赋,对大臣们都待之以礼,遇到荒年一定会打开府库赈济百姓,从来不主动挑起战事。孤到底做错了什么?上天厌弃,要让孤做这亡国之君?吴越的钱俶说中原乃是正朔所在,所以不管是谁做了中原皇帝,他都称臣纳贡,可是吾不甘心呐!”
  他并非昏庸之人,面临新兴的北方政权宋国的压力,他虽然寄情风花雪月,心中的郁结早积,平日里在大臣和妃子们面前又要维持帝王的尊严而不得发泄,今日凑巧被陈乔禀报的两件事激起了情绪,一时竟难以自已,这番话似是说与陈德,又似自言自语。
  李煜挥挥手,又道:“富户之子难于囚徒搏命,若真如你所言,江南岂非难以与宋师相抗?宋人虽然势大难敌,但祖宗基业不能不守啊。”
  陈德道:“江南胜在钱粮充盈,中原连年征战之下府库空虚,若是劳师远征必然不能持久。正如陈相所言,吾国只需坚壁清野,待宋军粮草耗尽退去之时,遣一上将衔尾追击便可击破之,然后乘势收复江淮之地,则中兴可待也。”
  李煜闻言笑道:“吾只愿宋师退去,保一方太平便可,北兵凶悍,吾即便进取江淮,又有谁人能为吾守之。”
  陈德语塞,心想李后主果然不是好糊弄的,事实上以南唐军的战斗力,要对北方强悍的宋军采取攻势几乎是不可能的。
  见陈德脸现悻悻之色,李煜心中也不免有些黯然,安慰道:“陈卿不必气沮,中原离乱已有百年,而且东有契丹,西有回鹘之患,眼下虽然强盛一时,却是难以持久,吾国只需度过眼下的难关,定能找到机会收复江淮,北定中原,大唐正朔重归长安也未可知。”
  陈德心道,这便是南唐先主李昪定下的保土息民,伺机进取中原的国策了,于是拱手道:“末将谢陛下勉励”。
  李煜便拍拍他的肩膀道:“孤写了副字,就是你在江中填的念奴娇词,待会让宫人交于你带回去,愿你为吾江南士民奋力杀敌,教南犯的宋军尽都灰飞烟灭。”说完这些话,李煜的心情终于转好,便挥挥手让陈德随一名宦官退下去了。

  十八章  痴人语
  陈德此前虽然多次入宫宴饮,却从未进入过内廷,此刻跟着一名宦官穿厅而过,随处可见琉璃屏风以及黄金、珠宝做成的雕塑,经过一条小桥时,发现涓涓溪流中耸立的假山居然全部是用海市得来的香料雕砌而成,难怪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氤氲的香气。
  大概宫中少见男人,衣着碧绿绸衣的宫女脚步匆匆的走过时都要打量他两眼,有大胆的居然还抛个媚眼给他,让前世受了不少女人白眼的陈德大呼过瘾,可惜不久便到了在一栋四面临水的楼阁。
  太监通禀道:“黄司宝,陛下将昨日写好的念奴娇赐予命散骑常侍陈德,特令我带他来取。”陈德闻言心中一动,想起了早晨那个特别害羞的女史。
  过了一会儿,方才听里面一个女子的声音道:“请陈将军进来吧。”那太监一愣,退到一旁,给陈德让开路。
  陈德迈步入内,见小周后竟然的站在屋内,身后就陪着那名唤黄雯的女史,立刻躬身行礼道:“外臣不知皇后在此,还请恕罪。”
  周后知道陈德是李煜新近看重的臣子,笑道:“陈将军不必拘礼,本宫也是为宫中新制的乐舞到此翻阅一些先代曲谱。”转头对黄雯道:“不如你先将陛下手书的‘念奴娇’拿出来交予陈将军,再为我整理这《霓裳羽衣曲》的残卷。”黄雯低声应是。
  陈德这才注意到她们身后的一张丈许的檀香木案上堆满了各种的纸张残卷,上面画着许多自己看不懂的符号,虽然都已小心的裱糊好,但字迹还是很难辨认。一排排巨大的书柜占满整个房间,发黄的故纸堆散发着一股奇异的香气,衬托两个女孩子娇小的身形,令人不免有些肃然起敬。
  这就是建业文房了,陈德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历史上,它毁于宋灭南唐之后的一场大火,但现在,它藏书达十数万卷,包括大量钟王墨迹,贵重名画《江乡春夏景山水》、《山行摘瓜图》、《蕃王放簇帐》、《卢思道朔方行》、《月令风俗图》、《杨妃使雪衣女乱双陆图》、《猫》等等,号称收藏之富、笔砚之精,冠绝一时,远远超过了所谓中原正朔的宋国藏书。
  见陈德只顾发愣,黄雯转身打开身旁一个书柜取出显是新近书写好的手卷,并未直接将手绢交予陈德,而是小心地展开铺放在另一张紫檀书案上,一边取出一方碧绿的玺印盖上了“建业文房之印”六个大字,一边柔声向陈德解释道:“陈将军见谅,这副字是陛下昨日所作,还未来得及用印。”她做这些事的时候,周后也很有耐心地站在一旁观看,笑道:“陈将军做得好词,陛下写得好字。”
  因为印迹未干,须得晾晒一阵,周后又打趣黄雯道:“妹妹平日里说不知道做此好词的陈将军到底是何等人物,今日见着真身,还不快请教一二?”
  黄雯闻言,脸上浮现一抹羞红,嗔怪道:“哪有此事,皇后休要取笑奴婢。”
  周后却不依不饶道:“可不兴抵赖,唉呀,难得宫中的女学士也有害羞的时候。”
  黄雯不禁又羞又恼,却无法和周后急,只得逃避似的走开,俯身将玺宝印迹上轻轻吹干,原本脸红扑扑的,似乎比雪白的澄心堂纸上的印痕还要红。
  周后见她当真害羞了,便不再说话,只饶有兴味的在旁看着。
  陈德本以为后宫中的女性必然是极为拘谨的,谁知周后和这黄雯二人似乎都不太见外,而且周后还极其八卦,想是此时离盛唐不远,理学未兴,对女子的约束还没有宋代那么大,于是笑道:“臣闻宫中藏书不下十万卷,黄司宝能够管理这些浩如烟海的文籍,这份才具须眉男子也难以做到,在下也佩服不已。”
  时值唐朝经历武后太平之乱,世人对女子的才华往往加以防范和轻视,并开始生发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这黄雯固然才华绝代,李煜也仅仅是欣赏而已,就像他欣赏能够在五彩的金莲上跳舞的舞伎窅娘,精于音律的嫔御流珠一样。
  陈德这番话说得极为诚挚,令周后生出些许惊讶和赞赏之意,于是继续问道:“世人往往称男尊女卑,似陈将军这等豪杰,难道竟会佩服一介女子吗?”
  陈德笑着答道:“这个当然,在下儿时有一好友曾道‘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子,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他一时口快,竟将红楼梦里贾宝玉的名言搬了出来,惹得周后不禁掩口笑道:“真有此事,你那好友当真是个痴人。”心中不免又高看了陈德一眼。
  陈德笑道:“这痴人说出话来往往有些道理。”|黄雯闻言也不禁心中一动,仔细将印痕已干的后主墨宝卷好,装入一个精美的木盒之内交与陈德,轻声叮嘱道:“江南潮湿,易遭虫蛀,若时常以灵草香薰之,当可保存良久。”
  陈德答应着接过盒子,便告辞离去,周后却拉着黄雯低声道:“世上真有这等人,他那好友风言风语竟和陛下有七分相似,也不知是真是假?”黄雯道:“陈将军乃是至诚君子,想来不会说谎话的。”周后笑道:“果真如此,也难怪陛下如此信重于他。”
  陈德是乘坐宫中的马车进宫的,出来时他谢绝了宫内宦官派马车相送,径自不远的东虹桥集市。许多小贩叫卖茶点的声音此起彼伏,各种饮食的香气四溢头勾人食欲,还未吃早点的陈德肚子早有些咕咕直叫,于是在路边随便付钱买了些炊饼、就着汤药水热乎乎的吃下去后,不再回府,直接往南门外聚宝山下的锦帆军营地而去。
  远远的便看到营地高达一丈的护墙,陈德嘴角不禁露出了一丝微笑,来到南唐后他发现如果不是朝廷征发民夫修筑的话,这个时代的军人及其不愿意为自己修筑一个像样的军营,于是成立锦帆军之后他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让三千丁壮一起动手修建营房,而且从中观察和挑选了负责执勤的第一队军士。
  护墙前面是一条宽达两丈的壕沟,里面已经灌满了水,陈德走到军营北门的吊桥前面,由于没有穿官服或者铠甲,护墙上的木塔上负责瞭望的军士没有认出他来,左右两边的木塔上弓弩都立刻向他瞄准,哨兵还高声命令他不得前进,陈德满意的点点头,按照士兵的命令退后三十步,等待哨兵前来询问。
  哨兵走到陈德面前,才看清楚陈德的脸,忙道:“请指挥使恕罪。”
  陈德笑道:“你行的是军令,何罪之有?”那士卒转身向木塔上的同袍作了个手势,吊桥才又放下,带陈德走入军营。
  萧九和辛古二人都在军营中监督士卒对练,闻听陈德亲自前来视察军营,全都赶来参见。此刻才还未至中午,陈德见他二人已是汗流浃背,不由心中感动,道:“二位兄弟辛苦。”二人忙道:“指挥使言重。”陈德又道:“江北宋军不日南侵,我锦帆军将配合黑云都出击敌后,从今日开始士卒要加紧操练,我亦搬来营中居住。”
  萧九和辛古互相看了一眼,虽然一语未发,陈德却从他们眼中看到了一丝兴奋之色,知道这两人都是不甘寂寞之辈,不由笑笑,又问道:“小舜子在哪儿?”
  萧九忙躬身禀道:“他还在营地中与士卒对练。”
  为避免别人猜疑,陈德要求萧九不得再称呼李舜为小祈伯。陈德奇道:“我军中皆是挑选的精壮汉子,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