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悠闲大地主 >

第65章

悠闲大地主-第65章

小说: 悠闲大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说是说给顾松原听的,还不如说是孙辰故意说给万建中听的。果然,万建中听了孙辰的话,脸上表情稍霁,轻哦了一声。

  不过他看向孙辰的眼神依旧犀利,那样子就像是如果孙辰说出的理由不能让他满意,就让他好看。

  “我,我想要重新拾起学问,静下心来考出一个秀才看看。”说完这些孙辰的脸红了红,他是真的不好意思了。

  “原来是这样啊,”顾松原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随即又表示理解,“难得孙兄弟有这样的上进心,我们倒也真的不好强人所难了。”

  “为什么?”万建中没有跟顾松原一样释怀,眉头反倒是皱得更紧了。

  “果然什么都瞒不住万老板,”孙辰呵呵笑着,“我也不是像顾掌柜的这样说的,突然有了什么上进心,而是我发现咱们天启王朝,对读书人的优待特别多,想要占这个便宜罢了~”

  孙杨氏那天来要钱之后,孙辰特别去打听了一下读书人的好处。他的本意,是想看看到底孙杨氏一直说自己以后能在她儿子身上占的便宜不会少,到底是多少。可一番研究下来,他发现,自己真的是心动了。

  不止是考取了举人进士之类的能够光宗耀祖扬眉吐气,就连一个小小的秀才名分,都能让孙辰这样的人看的眼红。

  考取秀才时成绩优异的,不止有机会在学堂得到一个职位养家糊口,每个月还有为数不少的粮食贴补。可以说只要考取了秀才,你这辈子即使是好吃懒做,也绝对不会饿着肚子了。

  考取秀才三年之后,你名下的田地可以免去一切赋税,虽然有五十亩以下的限制,但累积起来,也有不少了。还有秀才名下的店铺,办理房契等,税金都比孙辰这样的‘白身’少得多了。

  孙辰曾经算过,如果有秀才的功名在身,只今年以来,自己就能省下二三百两银子的税金,这可真的不是一笔小数字了。更何况自己以后只会越来越好,能省下的税金自然就跟着水涨船高。

  不说读书人受人尊敬,走到哪里都显得高人一等,单是这么一笔笔银子省下来,就足够让人心动的了。虽然有点占国家便宜的意味,可孙辰真的认为,这可真的是一条难能可贵的节流之道。


第一百二十九章拒绝

  “我小时候只读过两年书,勉强不是睁眼瞎罢了,要是真的打算去考,得花别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精力才能行,所以万老板你看,我真的没多余的精力再去加入万有商行了。”

  孙辰简单地把自己的情况跟万建中和顾松原报备了一下,末了十分遗憾地总结道。

  “年轻人有冲劲是好的。”万建中露出了难得的笑脸,他本身也是有举人功名的,自然知道其中可以获得的好处。万家虽然是以经商传家,可能够有能力考取功名的,还是会去试一试,不止因为那些可以省下来的赋税,最重要的,就是读书人对于和自己同期考取的人,总是会有一种难得的亲昵,如果足够幸运和日后的肱骨重臣同期,并且和对方关系匪浅,日后走动起来会是极为宝贵的一条人脉。

  如果家族中同时有好几个人有资格争夺家主的位置,这就成了可以左右最后结果的重要条件。

  孙辰给出的这个理由,他还真的没有办法不接受。

  “那就多谢万老板体谅了。”孙辰朝着万建中躬身,抱着拳头真心实意地道歉,“今天让你们白跑一趟,真的是罪过大了,中午在小弟家中留饭吧!家中厨娘的手艺虽然比不上如意酒楼的大厨,可因为出身江南,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哦?那倒要尝尝了。”万建中挑眉,“江南一带饮食贵在精细,讲究的是食不厌精,无论是食材的运用还是摆盘,都让人赏心悦目,今天倒是有了口福了。”

  万建中是个人精,他没有说的是,他的府中早就有了专门从南方挖过来的厨子,专门给他和府中众人偶尔做顿江南美食。

  顾松原听到东家这样说,低头抿了抿唇,没有言语。

  万建中吃完午饭就离开了,留下了顾松原,专门就棉手套的图纸,等了他几个时辰。

  现在虽然只是秋季,可万有商行的货是准备一下子在全涿郡铺满的,需求量十分巨大,过段时间就要准备开始生产了。

  拿着手中刚刚收到的五十两银票,孙辰揉着太阳穴闭上了眼睛。

  他应付万建中的说辞,真的不只是说辞而已。虽然对那些之乎者也的文章有点发怵,可他却不是一个嘴里跑火车的人,既然已经提出来了这个设想,就要努力让它尽快实现。

  幸亏天启王朝的科举,并不限定年龄,只要你想学,就算是古稀之年,国家也是鼓励的。

  凑着即将秋闱的东风,他去了一趟县里,在县学堂的外面,买了好几本据说是上界中举的读书人编写的笔记,带回家里琢磨去了。

  不过孙辰也是真的不能适应忽然的用功,每天看上个一两页,就有些昏昏欲睡了。拿出当年参加高考的劲头,强迫自己每天坚持。

  知道自己基础差,每篇文章都要反复朗诵几十遍甚至上百遍,直到自己能够看懂了记住。碰到实在不懂的地方,他还专门誊写下来,等找到人了再请教。

  他最后找到的可以请教的这个人,就是刘明轩。

  孙辰并不知道刘明轩有没有功名在身,可是他却知道,刘明轩的学问极好。因为貌似没有任何问题可以难住他,孙辰的疑问,每次都能在他这里得到极为详尽的解说。

  刘明轩虽然每次都嚷嚷着吃亏了,要孙辰交束修给自己,要是不给就再也不教了。可他每次都会在蹭吃蹭喝之后,信誓旦旦地说这是最后一次免费。

  一口吞不成个胖子,孙辰自然也不敢说一年就能考上秀才,反正他心里有数,既不强求,也不懒散,每日里依照着自己指定的计划,不慌不忙地学着。

  店里的生意虽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他准备去县城开店的打算却搁置了。没办法,如果萝衣坊在县里开了分店,他就有至少两三个月没有办法好好念书,好不容易下定的决心,就会动摇。

  想要赚钱,以后有的是机会。

  在孙辰渐渐用早午晚膳代替早午晚饭的说法之后,他听到了泰康镇的读书人们参加本届秋闱的成就――泰康镇此次,共有一十四名获得举人功名,其中有秦子枫,竟然还包括孙彬。

  一个月后,喜讯再次传来,这十四名举人,又有四人成为进士,殿试时秦子枫更是得到当朝皇帝青眼,不仅钦点他做了榜眼,还因为他俊俏的外表被一眼相中,以五万两黄金,六百匹丝帛,占地三十多亩美轮美奂的驸马府为聘,把最受宠的朵雅公主许配给了他。秦子枫一朝鱼跃龙门,不止成为探花郎,还成了新鲜出炉的当朝驸马爷,名利双收成功抱得美人归,走上了人生巅峰,成为整个天启王朝现在最让人艳羡的男人。

  孙辰当初借给他的三十两银子随着来报喜的人带来了,只不过银子被换成了黄金,让周围的人都眼红不已,纷纷后悔当初怎么眼拙没有发现秦子枫这个潜力股,让孙辰捡了便宜。

  带来的装着黄金的小包袱中还有一封书信,是秦子枫的笔迹,上面说了对孙辰当初资助自己的感激,还有不能亲手还孙辰钱的歉意,并且说了等他和公主大婚之后,会回来泰康镇祭祖的事。

  秦子枫是不是真的如外间传闻中的那样春风得意孙辰不清楚,但是孙辰知道,自命不凡的三叔孙彬,这些日子不太高兴。

  也是在这时候他才知道,孙彬当初参加秋闱,不止让奶奶孙杨氏在自己这里拿了八十两银子做盘缠,就连平时一毛不拔的大伯孙齐,竟也资助了他五十两。而这笔银子,孙辰绝对不会相信,他是自己主动拿出来的。

  因为期望值一开始设置的太高,最后的结果却难达预期,这真的是一件让人遗憾的事。虽然孙彬成功考取了举人,却因为孙杨氏早就已经在四邻中夸下海口,说他一定会考取进士甚至状元,本该喜气洋洋庆祝一番的事,让她给硬生生地变成了一场闹剧,孙彬这个举人老爷,竟成了一个笑话。

  据说他已经有十几天没有在村里露过面了,这是大壮过来孙辰这里玩儿时跟他说的。孙辰听了,十分不厚道地捂着嘴笑了。


第一百三十章悠闲

  这天孙辰背诵了一篇用词晦涩难懂的文章之后觉得头昏脑胀,干脆甩开书本让沈波去铁匠铺里找雷氏兄弟打了一个平底锅,又从猪肉江那里买来了几斤带皮的里脊肉。

  夏天太热,孙辰没有一点想要琢磨吃食花样的心思,前段时间又跟打了鸡血一样的想着开疆扩土,直到今天觉得有些无所事事,这才想起自己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吃到新鲜东西了。

  平底锅和猪肉很快就到了,孙辰吩咐牛嫂把买来的猪肉去皮,并且都切成一寸见方的薄片并且腌制上,他则拿着切下来的那块还带着一指肥肉的猪皮开始‘亲锅’。

  因为现在用的锅具都是铁质的,很容易生锈,不把它处理好的话,就算是刷洗得特别干净了再做东西吃,也常常会有不可避免的铁锈味。所以在第一次使用它时,人们就会拿着猪皮‘亲锅’。

  在临时搭成的炉灶上把平底锅烧热,等水滴在上面呲啦呲啦地打着滚时,用抹布包着锅沿的一边,另一只手开始拿着猪皮,肥肉朝下开始在一直没有停火的平底锅上擦拭。

  直到把平底锅的内壁反反复复擦拭了十几遍,一尺余长,四寸多宽的一块猪皮也被锅里的锈迹弄得乌黑,‘亲锅’的程序才算是完成。

  刚刚‘亲’完的锅,整个内壁油光可鉴,孙辰满意地点了点头。

  此刻由葱姜蒜和酱油,五香粉还有淀粉,鸡蛋腌制的肉片也已经入味,再告诉负责烧火的沈亚伟全程小火,孙辰开始做铁板里脊。

  用鬃毛刷把平底锅的底部刷上一层油,等烧热时就放进肉片,嗞啦嗞啦的声响,配合着肉片的香气,让站在旁边的孙辰十分受用地闭上了眼睛。

  是了,有多久自己没有闻到这个味道了,记得自己以前唯一和同事们的交流,就是会跟着他们一起去公司附近的铁板烧聚餐。当别人还坐在那里高谈阔论的时候,他只安静地一片一片吃着里脊肉,等自己都快要吃饱了,大家才会察觉里脊肉已经被消灭光了。

  同事们嚷嚷着让自己补上自己这个大胃王的亏空的声音还犹在耳边,可转眼之间孙辰就已经来到这个陌生的时空,自己动手做着他以前绝不会做的事。人生路上,还真的是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预料得到啊!

  熟练地把锅里变色的里脊肉挨个儿翻了个身,孙辰转头吩咐牛嫂:“再去切点土豆片,茄子片,韭菜也要一些,切成两寸长就行了,对了,豆腐应该有两块吧?洗了切成片都端过来。”

  食材有限,想要纯正的铁板烧不可能,孙辰也只能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

  牛氏很快就回来了,还聪明地带来了几棵油菜和青椒。

  把平底锅的掌控权交给牛氏,孙辰在旁边指点了几句她就做得很好了。又交代她待会儿剪青菜时注意火候,他就去了厨房里调制蘸料去了。

  牛氏提前腌制的辣椒酱直接盛上一小碟就能用,他又把一把炸好的花生米剥了皮,用捶蒜的蒜臼子捶成细末,拌入香油。捶好的蒜汁加入细盐,一点米酒,少许凉白开。

  等孙辰重新回到炉灶旁边,俨然发现食材都已经出锅了。

  “东家,煎成这样成不成?”牛氏一脸的不自信。

  “当然成了,简直是恰到好处呀!”孙辰拍着手夸赞道。

  豆腐的两面都被煎成金黄色,闪着油光整齐地摆在盘子里,韭菜,油菜和青椒则只是变色,上面还能看得清一个个细小的油泡。土豆煎的稍微轻一些,不过咬开来不见里面半点生味,茄子则煎的熟一些,用筷子一夹软软的似乎都能挤出水来。

  “哥,咱们什么时候能吃饭啊!”被香味吸引过来的二妞和茴香催促道,“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这段时间丽人坊招了好几个店员,二妞和茴香两个人都不用一天到晚死守着店铺了,只用不定时地去铺子里巡视一番就行,所以她们两个不止多了很多时间打扮自己,竟然还慢慢地跟着牛氏学习起了刺绣。

  牛氏出身江南,她们那里的刺绣跟涿郡这一带的很不一样,讲究的更多的是绣线颜色对比更鲜明的搭配,还有更加细腻的表达手法。她们两个人学得特别认真,甚至还打算给自己做一身全身都有刺绣的衣服。

  “少不了你们的!快去拿各自的碗筷来。”孙辰无奈地笑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