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悠闲大地主 >

第117章

悠闲大地主-第117章

小说: 悠闲大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三十六章再临

  孙辰的这三万两银子,也不只是一时冲动拿出来的。

  在他看来,市场暂时不接受这种样式的家具,不代表以后也不能接受。每一种新鲜事物的诞生,开始总是争议最多的时候。

  叫好不叫座的情况,在哪个行业都有可能发生。

  不过距离让世人接受的时间长短,孙辰却是不能保证的。或许三五个月,或许,却会是三年五年也不一定。

  这其中有很大的风险,也有很大的可能会让这一项目胎死腹中。不过若是侥幸成功了,也会有极大的回报就是了。

  最为关键的,借着这个坎与万有商行这株大树绑在一起,给孙辰带来的物质这一项好处,还是其次。而这份合作协议既可以让孙辰找到可以依靠的大树,又不会让他以后在万建中跟前落了下风。

  借势,曾经是孙辰最鄙弃的手段,可是经过了邢家的那件事之后,却让他觉得有必要起来。

  万建中人很仗义,但是也不代表他就傻,孙辰的用意他也多少猜到一些。让他下定决心的,是他看好孙辰以后的前景,并且李瀚森的全心维护也让他乐于答应。

  李瀚森经过这几年的锻炼,技艺是愈发精进了,整个万有商行,再也无人能出其右。为了留住这个技术骨干,自己是可以适当做些让步的。

  ……

  刘明轩对于孙辰的做法未置一词,不过在临走时却向他建议,可以把这些家具运往丰海县或者都城去碰碰运气。

  他的理由很简单,丰海县因为有港口的关系,经常在那里出入的外邦人很多,带动得各个客栈的生意极为兴隆。更有许多人为了方便,直接在丰海县置办了属于自己的宅院。

  天启王朝的家具他们用起来,肯定不如自家的习惯,这样孙辰的家具就有了市场。

  都城虽然外邦人没有那么多,可是各个国家的使臣长期居住在那里,都城百姓对于外邦人的熟悉程度不会比丰海县百姓低。再者都城是国家的经济文化中心,各地的文化来到这里,都能够让包容的都城百姓很快接受,想必孙辰的这些特殊式样的家具,他们接受起来应该也没有那么困难。

  权衡了一下,孙辰选择了去都城开辟疆土。不止因为他觉得都城的市场会比丰海县大有作为,还因为他对于熟悉环境的怀念。

  ……

  把泰康镇的产业整理了一番,然后把他们交给二舅李翰林负责帮自己管理,孙辰带着沈波一家离开了泰康镇。

  二妞现在有一种自觉,那就是每当哥哥要离开时,她就会自动自发的把自己的行礼给收拾好,到时候背起包袱跟着孙辰就能走。

  ……

  家具的长途运输在这个时代,其实是很困难的,所以经过商量之后,这次跟着孙辰过来的,是万有商行中,木工活比较好的几位工匠。他们全都参与过新型家具的生产,做起这些新样式,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了。

  孙辰此行的首要打算,是想在都城近郊,靠近天启最大的木材批发市场那里,寻到一处合适的厂房,也好就近把家具生产出来。

  这个不算太难做到。

  只需拿出让对方满意的价钱,这里的厂房想盖在哪里,就能盖在哪里,想盖多大就能盖多大。这让孙辰有些窃喜,看来还没有多少人,看重他选择的这个地界啊。

  不过在拿钱出来的时候,他的心都要滴血了。尼玛这也太贵了点吧?这里一亩地竟然要花一千两银子,要知道位处都城中心的房子,也不过是这个价罢了。有那个钱的,谁脑子进水了,还选择到这里来置办家业?

  不过孙辰选择这里,倒是有不少好处,在经过一番思量过后,他一下子拿出三万两银子来,买了三十亩地。其中两万两是公款,二十亩地足够盖厂房的,另外一万两银子是他自己拿出来的,想着在厂房旁边建处宅院,有事情赶着处理的时候,也好有个住处。

  孙辰的说辞二妞有些不信,厂房占地二十亩,难道说还不能住下一个孙辰?不过她也习惯了哥哥走到哪里都要买地的嗜好,至于他说的买地的理由什么的,也就是听听就好。

  都城消费水平普遍较高,工匠们的工钱也不低,只是一个普通的厂房,加上材料费就花了快一万两银子。好在这次孙辰带了五万两的公款,剩下的两万两银子足够购买一些木材开始组织生产了。

  当初过来时,只让工匠们带了必要的工具,厨娘都是牛氏暂代的。孙辰是要带着她去都城中心开拓市场的,当然不会把她留在这里。不过在牙婆那里挑选厨娘时,孙辰又一次感觉到了泰康镇和都城之间的天壤之别。

  当初他买了沈波一家,才花了一百两银子,可是在这里,一百两银子连一个年逾六十的老妇都买不到,看着稍微利落一点的中年妇女,就要价三五百两银子。

  选了又选,孙辰最后敲定了个四十多岁的妇人,花了三百五十两银子。倒不是因为她便宜,而是这些人看下来,他发现只有她把自己收拾得最利落,虽然衣衫破旧,可却洗的干干净净,手指甲都修剪的整整齐齐。

  做饭的人,干净利落最重要,入口的东西,当然要看起来最干净的那个人做了才能吃的放心。虽然牙婆警告孙辰,说这个妇人的身体不太好,可是孙辰想着,每日二十几个人的三餐,应该不算重活了吧?

  买回去之后,孙辰发现自己的判断好像错了,而且错的有些离谱。

  这个自称是芸娘的妇人,虽然真的有一手好厨艺,但是体力好像太差了点,连从井里打水,都只能半桶半桶的来,因为如果是一整桶水,她提不动。

  这就尴尬了……

  好在最后事情竟然戏剧般地解决了,带来的工匠里面,有个四十来岁的鳏夫,他一眼就相中了芸娘,经常来她跟前献殷勤,打水的事都让他在自己的空余时间内给抢着做了。

  孙辰对此事乐见其成,既不用耽误木干活,又能让工匠们吃到美味的饭菜,而且有一天他可能还会把买人来时花的那三百五十两银子收回来,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百三十七章闯荡

  直到家具厂的所有工作步入正轨,留了沈南和沈亚伟爷孙两个看着,孙辰才带着二妞和沈波夫妻来到都城中心。

  到底是要长期驻扎的,再住在客栈里就有些说不过去了,而去刘明轩那里借住,也不是一个长久的办法,孙辰干脆大手一挥,就在刘明轩的隔壁不远处,花了九千两银子买了一处宅院。

  这处宅院占地面积不算多大,只有区区两三亩,在整条街上看起来可以说是最寒酸的。可孙辰实在相中了原先房子的主人对小院的打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小媛所在的位置,跟前世自己家所在应该是一个方位。

  即使身处不同的时空,还能跟家人们在同一个坐标上生活,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也应该算是极大的安慰了吧。

  另外,孙辰还在闹市区买下了一间店铺,用来摆放家具厂所出产的家具。店铺的门头不算多小,只是没有后院,所以价钱也不算多贵只花了五千多两银子。

  想到自己拿出那五千多两银子时,心里的感慨,孙辰又忍不住笑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渐渐习惯了在都城买东西时,动不动就几百上千两甚至上万两,几万两那样的花。赚钱有多不容易,没有人比孙辰的感触还要深,可是经过了这一番的锤炼和刺激,孙辰竟然真的觉得,五千两银子前面,是可以加上‘只’这个形容词的。

  年前来到都城只是游玩,其实街上买的很多吃食比别的地方贵了些,孙辰也没有多在意,毕竟觉得自己在这里待不了多久,好不容易来一趟再纠结吃食的售价没多少意义,直到现在,他才有深切的体会。

  有心思细腻的沈波随行,一路上的开支他都帮孙辰记着呢。他帮着算了算,短短一段时间,

  从孙辰手里花出去的钱就已经快要十万两了,其中带来的公款五万两,更是已经花的一干二净,自己还贴补进去了快一万两。

  ……

  在店铺即将要开业的前几天,孙辰偶遇了曾经帮过他大忙的王柏林。

  王柏林一如既往的热情似火,一个劲儿的询问孙辰再次来到都城的原因。得知是来推广新式家具的,他二话不说就拍着胸脯向孙辰立下军令状,保证在店铺开业那天带上十个八个的人过来捧场。更是许诺,自己即将要建成的新宅子里,指定摆上的家具都是从孙辰这里买的。

  店铺还没有开业,孙辰就做成了一笔大生意,虽然这个大生意,是自己主动送上门来的,还是让她高兴不已。

  孙辰心里虽然对王柏林这个人还有顾忌,但他却毫无理由的觉得,对方对自己所抱持的,只有善意,遂心中默默决定,到时候给他一个优惠的价格。

  有了牛氏的照顾和沈波的忙前忙后,二妞和孙辰的日子过得特别的滋润,感觉还没有多久,店铺就收拾好即将要营业了。

  家具店的名字,是万建中授权孙辰取的,叫‘福临门’。在琢磨名字的时候,孙辰就不止一次的想到,幸亏万建中没有家乡在都城的小妾,要不家具店的名字,很有可能就变成桃红,彩云什么的了。

  百忙之中的刘明轩,在店铺开业的前一天才赶到都城,这让孙辰特别感动。

  王柏林也果然说话算话,他不止带人过来,还带来了一个小小的管乐队,站在那里吹了一整天的喜庆音乐。

  只要从那里经过的人就会被吸引过来,有空的就进店里转了转,这等于给孙辰的店铺做了好大的一场宣传。

  都城的百姓,接受能力确实是强,只开业第一天,在家具店里定做新式家具的人,就有七八个。虽然他们都只是定做了小件的家具,还没有成套做的,可到底跟在泰康镇当初遇到的情况相比,好了太多了。

  天启王朝传统样式的家具,孙辰你让工匠们做了些摆上,这些样式倒是真的很受欢迎,订单收了几十份。虽然这第一天的繁荣,跟孙辰推出的促销活动有很大的关系,但这样的开门红还是让孙辰很高兴。

  王柏林带来的几位,倒是没有当场就下订单,只不过有两三个人像王柏林一样,有正在修建的宅子,全都许诺了到时候的所有家具都由福临门来制作。

  孙辰当然都乐呵呵的答应了,并且向他们保证,一定派手艺最好的工匠负责打造他们的家具。

  ……

  在毫无根基的都城闯荡,孙辰十分幸运,能有如刘明轩和王柏林这样的人能帮扶自己一把,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好运。

  对此孙辰是感恩的。

  不过他并不善于把心中的感恩说出来,只是会把别人对自己的好,默默记在心里。

  有心请他们吃顿好的,可想到他们平常什么好东西没有吃过,又有些开不了口了。眼下自己所能做的,似乎也只是请他们在家里尝尝牛氏的手艺罢了。

  这两年生活渐渐平稳,牛氏也有了更多的精力琢磨厨艺,几个拿手菜让几人吃的赞不绝口,也算无形中给孙辰涨了面子。

  ……

  福临门经过几个月的经营,在都城也算有了些口碑,渐渐的,竟然有人慕名而来,专门找他们定做家具。

  其中最让孙辰印象深刻的,是来自阿伊的使者卡瓦尼,他先是在店铺里试着买了一组由棉花代替海绵做成的布艺沙发,感觉坐着舒服,又来买了木床,过两天来,又加了一套餐桌椅,再加上茶几,衣橱,鞋柜等等,默默凑足了一套。

  在后来的某一天,他忽然一下子领来了四五个外邦人,全都操持着一口并不流利的天启话。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些外邦人一过来,就是人手下了一整套家具订单,样式自然全都照着卡瓦尼家的来。

  这可是福临门开业以来,所接到的最大的订单。

  孙辰自然乐得合不拢嘴,不止一口答应下来,还承诺每个人额外送他们一套桌布,沙发罩,外加床罩。

  只是一点小小的礼物,却让所有的人都欢欣不已,这也让孙辰琢磨着,等他把厂房扩大了之后,是不是再来上一轮买家具就送小礼物的促销活动。


第二百三十八章诋毁

  生意好了,有欢喜也有忧愁,原先从泰康镇带过来的那几十个工匠,渐渐已经不能负担福临门每日里所接的订单。

  家具能出货的时间,由原来的接到订单之后的二十天内,增加到了三个月。

  扩大规模是势在必行了,可是让孙辰觉得头疼的是,都城近郊的土地,又涨价了。

  有了福临门的珠玉在前,天启各处做的比较好的商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