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 >

第92章

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第92章

小说: 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高丽吗?”

武植道:“你说呢?”

七巧点点头,不再说话,只是想起玄静的处境,眼圈又渐渐红了。

后殿议事堂中。

李安有些畏惧的看着面前在大宋如日中天的贵王千岁,心里七上八下,混乱至极。

李安已经五十多岁了,自幼就被卖入李家为奴,在玄静父亲李成身边了几十年,看着玄静长大,李安没有亲人,在他心里,玄静就和自己女儿一样。

玄静买通的李家主系下人把书信送到了李安手里,李安第一次没和老爷商量,只说要来大宋采买物事,登上了来大宋的船队。玄静自然不能和买通的下人说收信人里有大宋贵王,只说要送到江南叶家。如果说送到大宋贵王府只怕这下人说什么也不敢把书信传出,毕竟干系太大了。

李安只知道要把书信送到江南叶家,交给叶家三小姐,虽然不知道叶家三小姐能帮上玄静什么忙,但既然是玄静小姐地心愿,自己就要帮她完成。经过海上一路奔波,终于到了叶家,谁知道下人言道三小姐在京城,而且眼看就嫁入贵王府了。

叶家下人热心的要送李安去京城叶家别院见叶员外。李安谢绝,信是送给叶家三小姐的,不能叫叶员外见到,叶员外可是和老爷交情莫逆,谁知道被他见到会有什么反应。

李安常年随在李成身边,自然通晓汉语,在泉州花钱请了向导,向导一听他要去的是贵王府,这个兴奋啊,一路上尽和他讲起贵王的事迹,李安越听越是惊讶,这贵王好大的本事啊?高丽三王子被大宋贵王砍掉一只手的事情被认为是奇耻大辱,秘而不宣。李安自然不会知道,若知道了还不吓死?

等到了贵王府前,见到贵王府那气派。那威势,李安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还是向导在后面推他到了门前。

忐忑不安的报上自己是高丽李家玄静小姐地信使,还未等他说出送信给叶家三小姐,现在的王妃娘娘,那些卫士就喜笑颜开,热情地把他迎入了王府。当然必要的检查是免不了的。可是这过份的热情还是令李安吃了一惊,怎么玄静小姐和贵王府很熟的样子?

再等贵王正妃亲自接见,一口一个三妹地打探玄静小姐地消息,李安彻底傻眼,怎么也想不到在家族里受尽白眼的李家旁系在大宋却是风生水起,玄静小姐和大宋风头最劲的亲王王妃竟然是结拜姐妹。

如今又被贵王召见,听着这位位高权重的年轻贵胄一口一个老伯,李安的眼睛湿润了,直觉得玄静小姐没交错朋友,人家什么身份?能对自己一个下人。而且是海外小国地下人这般和颜悦色,那还不是会看玄静小姐的面子?

不知道这位年轻的王爷有没有法子帮到小姐,应该有办法吧?

在高丽时听说宋朝和辽国狠狠的交了次手,结果竟然是宋朝大胜,辽国求和,那可是震动高丽地大事,在中土几国中,辽国一向以第一强国自居。谁想到会被人踩了一脚后还乖乖跑去求和,这也使得高丽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辽宋的关系。

自己是个下人,当然不知道辽宋交战的详情,想不到原来这次击败辽国的统帅就是面前这位威势十足的年轻亲王,辽国他都能击败,难道还帮不到自己家小姐?李安莫名的对武植充满了信心。

武植问过李安的话,沉思起来……

“老伯先去休息一会儿,晚点咱们启程去高丽!”武植的话打破了殿中地寂静。

李安虽然觉得贵王应该会帮自己家小姐。还是被武植的话咋到了,“今……今晚?咱……咱们?”李安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二结结巴巴问道。

武植点点头:“刻不容缓,一会儿我进宫面圣,请求出使高丽。老伯可与我同行,不过到了高丽后还要委屈老伯混在我的队伍中,不能被别人发现,老伯若做不到也就不必与我等同行了。”

李安连连点头,“做得到,小人自然做得到……只是贵王千岁,高丽真的说去就能去吗?今晚就能启程?”

武植笑道:“怎么?不信?呵呵,老伯先去歇息一下吧,估计几个时辰后就要出发了!”

李安告辞退出,心里连连叹息,贵王此人果不寻常,做事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最可怖的是人家似乎把国家大事浑不当一回事,出使高丽竟然是为了去帮朋友,言语里板上钉钉一样,大宋皇帝就对他这般宠信?他想出使高丽就可以成行?李安叹息着退了下去。

御书房。

赵佶笑看武植:“什么大事害得二弟新婚燕尔就匆匆跑来?莫不是寡人为你指定的侧妃不合心意?”武植难得会主动求见赵佶,赵佶立马接见,心里高兴,开始打趣武植。

武植笑笑:“臣弟是来请命出使高丽的!”

赵佶一愣:“二弟怎会起此念头?”

武植道:“臣弟伤了高丽三王子,使得两国关系交恶,内疚在心,如鲠在喉,解铃还需系铃人,由臣弟去修复两国关系最好不过!”

赵佶缓缓靠在龙椅上,似笑非笑地打量着武植。

武植被他看得发毛,挠挠头:“什么也瞒不过皇兄,臣弟是去高丽见一位朋友,顺便帮她做些事情!”

赵佶哈哈大笑:“就知道你小子没那般大义凛然,什么内疚在心,如鲠在喉,嘿嘿,寡人和师师可是清楚你性子的紧!”

武植干笑几声:“皇兄是答应了?”看赵佶笑的舒畅,借杆上树,正是良机。

赵佶收起笑容,缓缓摇头:“不成!”

武植讶然:“为什么?”

赵佶一瞪眼睛:“寡人还需和你解释不成?”

武植苦脸道:“皇兄一言九鼎,自不用和臣弟解释……”

赵佶见他扮可怜,好笑的摇摇头:“二弟,此时你不能走,实话和你说吧,过些日子枢密副使的位子就会空下来,到时自然非你莫属,若你此时离京,此间地变数可就大了!”

武植听赵佶和自己说话间毫不掩饰,微有感动,不过高丽自己是非去不可的,叹口气,“臣弟的朋友遇到极大的麻烦,臣一定要去……”

第002章 … 神舟

赵佶见自己推心置腹也改不了武植心意,不由得皱起了眉兴:“二弟莫要这般固执……”

武植摇摇头,低头不语。

赵佶见他执拗,心中不悦,淡淡道:“二弟回府吧!此事改日再议!”转头拿起文书翻看,不再理他。

武植呆了半晌,从软椅上站起,忽然推金山,倒玉柱拜了下去,“求皇兄成全!”

赵佶吃了一惊,“你这是做什么?”武植可是从来未给他行过如此大礼。

武植俯首不语。

赵佶叹口气:“你那朋友就这般要紧?难道说朕的枢密使就这般不堪,丝毫不瞧在你的眼里?”

武植低声道:“皇兄恩比天高,武植粉身难报,只是臣弟的朋友危在旦夕,臣弟不得不去!”

赵佶“哼”了一声:“若寡人执意不允呢?”

武植不语。

赵佶身子微微前倾,上下打量武植,似乎想看透武植的心思,过了良久,赵佶叹口气:“你起来吧!”

武植缓缓站起,双目望地,神色甚是坚毅。

赵佶缓缓道:“明州新造两艘两万斛神舟,可为你用。”

武植吃了一惊,他知道万斛大约为后世的五百吨,两万斛那不就是千吨排水了?虽然知道赵佶十九会答应自己,却是想不到会忽然一百八十度转弯,突然要拨给自己两艘巨船。

赵佶道:“出使海外,扬我国威,自马虎不得,想二十多年前,‘凌虚致远安济神舟’和‘凌飞顺济神舟’两艘万斛神舟曾出使高丽,令海外蛮夷张目。此次亲王为使,当需更胜一筹。”

赵佶沉吟了一下又道:“遣殿前司天武军五百步军,侍卫亲军神卫军五百水军护送大宋贵王出使高丽……”一边说,一边在绢纸上写下调兵谕令,又拿出一块银色牌令,那牌令阔二寸多。长六寸余,刻有飞凤麒麟,这就是大宋传信凭证,银牌为皇帝专用,紧急军情用金牌,岳飞就是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害死。

赵佶把诏令和银牌递于武植:“凭此去枢密院调兵!”

武植默默接过,心中激荡不已。殿前司马步军拱卫京师,和后世所说御林军仿佛,侍卫亲军也为禁军精锐,其中神卫军为水军精锐。虽说亲王出使。似乎也不必如此兴师动众的,很明显赵佶是不放心自己安危。

赵佶拍拍头,“险些忘记了……”从旁拿出一道黄色绢绫,在上写下遣武植出使高丽的圣谕,盖上玉玺,“这下齐全了!”

武植傻呆呆站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赵佶道:“此去高丽,虽闻听海道素有匪患。但千名卫军应该足矣。到高丽后不可胡来!若闯出祸事朕绝不饶你!”不知道武植去做什么,丑话说在前面的好。

“好了,你这就去吧,反正你朋友最要紧……”赵佶靠回龙椅,淡淡说道。

武植苦笑一声。也实在不知道说什么,行了一礼,默默向外走去。

赵佶望着武植背影,摇了摇头,忽然微笑起来,想起近日宫中的风声,什么贵王其心不小。要小心提防之类,朝里大臣也多有议论,赵佶心里自然也微有疙瘩,只是武植似乎不是什么争名夺利之人,赵佶和武植相处也甚是融洽,是以赵佶倒不太在意那些流言蜚语,但心中却难免有些不快。

今日武植为友弃荣,第一次和自己顶撞,当时虽然恼怒,仔细一想。却又释然,二弟肯为了朋友不惜触犯天颜,足见其本色,又哪里是他们所说志不在小之人?心里的那点阴翳不禁烟消云散。

“二弟!”赵佶忽然叫道。

刚走到殿门。的武植身子一顿,他不会又改变心意了吧?缓缓转过身,却见赵佶对自己微微一笑:“万事保重!”

武植心中一暖,重重点点头,转身行出了大殿。

贵王府书房,武植,金莲,七巧,坐成一圈。

“为什么不带我去?”七巧睁大了眼睛。

武植苦笑道:“依你地性子,到了高丽只怕会误了大事!”

七巧道:“我说了一切都听你的!”心中气恼,说话也不客气。

武植道:“你能保证吗?”

七巧想点头,终于还是叹口气,捻着裙角不再说话。

武植道:“七巧,我答应你定会把玄静平平安安带回来!”

七巧微微点头。

武植见七巧面色凄然,忽觉不忍,走过去把七巧一把抱起,七巧的惊呼声中,自己坐在七巧的座位上,把她放于自己膝上,笑道:“乖乖听话,难道还信不过我么?”说着捏捏七巧的小鼻子。

七巧双膝蜷在武植怀里,头靠在武植胸前,轻声道:“我是担心玄静姐姐,信是年前发出的……”

武植心里也是一沉,是啊,已经过去两个月了,不知道高丽那边情况如何了。

“留在家里护好你金莲姐,玄静地事情就交给我吧!”武植把七巧递到了金莲怀里,金莲接过七巧,“相公一定要小心……”

武植点头,伸手把金莲拥进怀里,二女身上不同的香味萦绕在鼻端,武植大力呼吸了几口,笑道:“我走了!”

大步出了书房,背后二女痴痴的眼神令武植一阵伤感,叹口气,向前殿走去。

“老爷,您保重……”不远处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望着武植的背影,珠泪欲滴……

登州码头。

武植终于见到了象征大宋海运强盛的两大巨舰,“鼎新利涉怀远康济神舟”和“循流安逸通济神舟”。

蓝天下,碧海里,水波荡漾,两艘巨船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鹢首,甚为雄壮。

以武植的目测,大约百米多长,高十几米,上面挂满五颜六色的锦帆旌旗,巨大船体上画着水鸟图案。两艘巨船之旁。环卫着十几艘客舟,若平日说,这些十几丈长的客舟也算大船了,但和雄伟地神舟一比,不免相形见拙。

武植拍拍身边石秀地肩膀,石秀从震惊中醒来,不好意思的笑道:“小人从未见过这般巨大的帆船!”

武植后世倒是见过,不过见到近千年前的先人就能造出如此巍峨楼船,心里震撼不已。叹息道:“我也未想到呢……”

衣着光鲜的杂役忙碌着把送给高丽王地百斤“龙凤团茶”搬上神舟,武植洒然一笑。大宋的茶叶天下闻名,和土人易马也常用茶叶,想想倒颇为合算。

此次贵王出使高丽随行近两千人,除去一千禁军,百名王府侍卫,尚有数百水手杂役,另外就是随行的数名司礼官员,此外武植已经送信去江南。命王进调集精锐人手,扮作商人进入高丽,以听已用。大宋和高丽贸易密切,倒可以大摇大摆地扮行商前往。

船队浩浩荡荡的启程,碧蓝大海被划出数道白线。海鸟绕桅杆盘旋轻鸣,风景如画。送行的登州官员军民尽皆赞叹。

鼎新利涉怀远康济神开异常坚固,船上部很平,下侧却尖得像刀刃,属于尖底船型,能够破浪前行。全船各舱分成三部分,前舱上层作厨房和储水。下层是随行兵丁的住舱。中舱有十几个房室。

后舱部分加盖舵楼,称做广乔屋,就是高屋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