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 >

第26章

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第26章

小说: 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花看她一脸希翼又可怜巴巴的小样子,笑着伸手帮她拭去脸上的泪水,到:“你还小,有些事你不懂,只要你知道你的庄主老爷是为你好就成了。”

“真的吗?”竹儿有些雀跃起来。

春花笑笑:“你自己想啊,要你的庄主老爷不这样做,你会收下她给的钱吗?”

竹儿歪着小脑袋想了一会儿,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搂紧春花道:“坏姐姐,你为什么不早点说,害人家这么伤心!”

春花取笑她道:“现在不伤心了?幸福了?”竹儿刚用力点点头,才发现春花话里的暧昧,羞得搔起春花的痒,二女笑闹作一团。

大牛看着这两个莫名的女人,叹口气,女人心,海底针啊!

“还是让我来看看咱们庄主老爷有多疼你吧。”春花把竹儿手上的交子拿过来,却把背面朝上放在桌子上,调皮地道:“一百文就是一点点疼,五百文就是一般般疼,一贯就是很疼很疼,两贯就是把你呵在手心里,当宝贝那样疼!竹儿你猜庄主老爷是怎么个疼你法?”

竹儿脸上一红,呸了她一声:“整日就会疯言疯语,竹儿才不在乎呢,老爷说过,钱不是衡量什么的标准!”说是这么说,眼睛还是紧张的盯着交子,似乎它会决定自己的命运一般。

春花看的好笑,拉着长声道:“既然你不在乎,那就进屋去吧,我看完告诉你啊。”

竹儿摇摇头,道:“不成,我要看!”

大牛被她们墨迹的心烦,走过来一把掀过交子,道:“有什么好争……”话声截然而止,三双眼睛都呆呆的看着桌上那小小的纸张。

“十贯???!!!!”春花先喊了起来,“竹儿,你家老爷也太疼你了?这……这能买多少花布啊??!!”

竹儿小脸通红,摇摇头却不说话。

……

第二十六章 … 侍女传说(二)

 “老爷,这钱竹儿不能要,太多了!”一大早,竹儿就把交子递到了武植面前。

武植刚刚喝过银耳莲子粥,正叹息比起竹儿熬的手艺要差上好多,“竹儿?你怎么没去买花布?唉,今天的粥真难喝,还以为这个时代女孩子都是熬粥高手,谁知道是我运气好啊?”武植顾左右而言他。

“那以后竹儿天天给您熬好了。”竹儿小脸开了一朵花般开心。

“恩,还是竹儿知道惦记老爷,不枉老爷疼你一场,呀!到时辰了,今天还要去演武场呢。”武植大惊小怪着说道,又急匆匆就想往外走。

竹儿愣了一下,老爷今天很反常啊,平日总是那么冷静的老爷怎么会咋咋呼呼的。等武植逃也似的出去后,竹儿突然明白过来,看着手里的交子,轻轻一跺足,嘴角却忍不住向上钩出一个浅浅的弧度。

“老爷!这钱竹儿真的不能要,竹儿知道老爷怜惜就满足了!”

中午刚吃过饭,竹儿又把交子递到正眯眼品着香茗的武植眼前。武植被她磨的没了脾气,只好开始讲道理。

“为什么不能要?这是胭脂钱,又不是白送你的?”

“可是胭脂钱哪有这么多的?”

“老爷自己定的,不成吗?”

“那庄子里别的姐妹胭脂钱也是这个数目吗?”

“这个……你这个是老爷特意批准的,就当你熬的粥甚合老爷心意,特意奖你的。”

“老爷以前说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老爷这样做可是坏了庄子里的规矩哦。老爷为竹儿做有损老爷清誉的事情,叫竹儿情何以堪?”

“你这小丫头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伶牙俐齿?哼,这样吧,你以后就是老爷的贴身侍女,自然和别人不同,这就不坏了规矩吧?”

“啊?”竹儿听到武植叫自己做他的贴身侍女,不由得惊叫一声,脸马上红了起来,心里跳的厉害!一股抑制不住的欣喜却也冒了出来。抬头看到武植正悠哉看着自己,似乎正为说服了自己而得意,却也没别的异样。竹儿忍不住一阵失望,这才想起老爷似乎对老些规矩都似懂非懂,恐怕他也不知道贴身侍女的真正含义。

“怎么了?这下你这钱拿的可以心安了吧?”武植看竹儿一阵忸怩,自以为得计,洋洋自得的说道。

竹儿咬了咬嘴唇,老爷有意也好,无意也罢,自己又有什么好犹豫的,就是这也太羞人了!

“恩……”竹儿蚊鸣般应了一声,脸上更热,转身飞也似的跑了。

武植一阵错愕,这小丫头真是好生奇怪!摇头笑笑,不再理会。

“贴身侍女??!!”春花和大牛听到竹儿的话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都睁大眼睛看着她。

竹儿羞答答的点点头,心里却美滋滋的,就算自己在一厢情愿又怎么了?起码也有了个盼头儿。

大牛搔着自己的头,不知道该说什么,要说这贴身侍女,地位远不如妻妾,说句不好听的,要哪天主人家去了,这贴身侍女家产都分不到一分。自己自然不愿意妹妹这样没名没分的跟了人。可是看妹妹那含羞带喜的样子显得十分乐意,庄主老爷又英雄了得,看样子也很疼妹妹,做他的贴身侍女也不见得辱没了妹妹。大牛也只有心里叹口气,这就是命吧,也只有祈祷老爷以后对竹儿会好点。

春花跑到竹儿身边,在她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什么,竹儿脸更加红了,啐了她一口。春花咯咯的笑了起来:“不逗你个小姑娘了,走,跟姐姐去买花布吧!你现在可是高轿得坐,骏马得骑了,姐姐沾你的光,也去充一下大家小姐!”说这拉起竹儿就走,嘴里还叫着:“今天非把那势利货郎好好羞辱一番!”

日子一天天过去,武植的心也渐渐焦躁起来,本想早点回去看看金莲,和金莲度过自己来到这世界后第一个新年,谁知道最近事务越发繁多。首先按规矩,庄主过年的时候应该在庄子里和佃户同乐,况且武植又是刚接手庄子,第一次过年于情于理都不该走。第二就是请刘大鼓一事碰了钉子,人家说了来武家庄可以,但是不能不去祝家庄和扈家庄,就是武家出多少钱也不干。武植本也知道事情不会这么顺利,只好准备哪天抽时间去见见这刘大鼓。第三就是乡军的装备问题,这些日子武植也知道了另两庄私分朝廷下发的三庄军需之事,眼看又要到年后分配军需之日,自己必须想法子把该到手的军需拿到手才成。况且听刘管家所说分配军需的日子又有个什么“三庄大会”,自己必须到场才好。

武植无奈下只有写了几封书信,遣人送回阳谷,言明过年后自然回家,估计那时候京城贵王府也应该落成,直接回家接金莲一起去京城逍遥就可。另两封书信由胡得海送去京城,一封是大姐的,解释了下不能早点回去的原因,并请大姐把另一封书信转交圣上。对赵佶的书信里武植也没隐瞒,言道自己在边境置办了处庄子,刚刚接手事务繁忙,只能年后再回京城。这种事情早晚赵佶也会知道,还不如自己告诉他。

庄子里近来欢声笑语多了许多,有那手头宽松的人家已经买了宣纸,开始糊起了灯笼,还有些佃户成群结队去真定府采买过年用品,其实也就是买上几尺新布,给孩子做件新衣服,又或买上斤把猪肉,过年的时候包上些猪肉饺子。明年庄主就减息了,有些闲钱不在过年用又什么时候用?

喜气洋洋的佃户们见到武植都恭敬的问好,看这这些朴实的人群那满足的神情,充满尊重信赖的双眼。武植莫名有点心酸。心里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把武家庄发展成最富有,最快乐的庄子。

看来需要想办法带大家致富了?武植边走边想,不过这里地处边疆,交通不便,怎么致富也真是个难题啊!

第二十七章 … 宗泽

 武植叹着气在庄子里转悠,这个时代就这点不好,资讯太不发达,譬如现在,阳谷和京城的情形自己一概不知,如今也还罢了,若是以后自己不小心进入那政治漩涡,消息不灵通就是死路一条。看来信息在每个时代都是最重要的啊。恩,回京城倒要好好考虑下这个问题。

“老爷!老爷!您快点回府,知府大人来看老爷了!”竹儿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却是一脸的自豪,倒好像知府大人是来看她的一样。也难怪她高兴,三庄之中,武家庄以前是最不起眼的,而且听说真定府知府大人最是刚直清廉,自一年前这位知府大人到任,就把按规矩去行贿的前张庄主赶出了门,一点面子都没给。听说他对前张庄主这种靠祖荫起家,又不能发扬光大的子弟极为瞧不起,就是张庄主去见知府大人也经常吃闭门羹,更别说知府大人亲自来庄子了。

武植心下奇怪,听刘管家说过这位知府大人的为人后,他也十分敬佩,一直想找机会登门拜访,却想不到人家先上门了。却不知道他什么用意。

竹儿一身碎花蓝色棉袄,看起来越发添了几分俏丽。这可是庄主老爷给的钱,等于庄主老爷亲自给自己买的,竹儿喜欢的不得了,每日都穿在身上。说起来倒也好笑,那日和春花去卖布货郎处买布,却不想那货郎根本没见过这么大面额交子,更别说找零了,被春花好一通阴损,弄得货郎就差没穿地缝了。这衣服还是后来和春花去真定府办年货时买下的。穿上后被武植夸了一嘴,就再舍不得换掉。

武家大院的客厅,武植见到了闻名已久的知府大人,四十多岁年纪,双目有神,精神矍铄,一身青色便袍,正四处打量客厅的摆设。

“呀,知府大人驾到,武大未能远迎,恕罪恕罪!”见面当然就是这些客套话。

二人互相谦逊下,分宾主落座。真定知府坐在黑木八仙椅上,一边品茶,一边仔细打量武植,看样子对武植甚为好奇。

武植笑笑道:“知府大人能来武家庄,武大真是面目有光啊,却不知大人所为何事?总不会是专程来看武大的吧?武大性子直,不喜欢兜圈子,大人勿怪。”对什么人说什么话,遇到那城府深,心机重的人,自然要绕来绕去,让人摸不清深浅。可要是诚心结交这种秉性刚直之人,最好就是长话短说。

知府果然微微一笑,眼中微露欣赏之意,笑道:“武庄主,这话你可真说对了,宗某就是专程来看看你的,看看这小沙丘一役以几人之力杀退辽骑精锐百人的英雄,看看把辽国亲王之子萧天成弄的胆战心惊的豪杰!”

武植吃了一惊,怎么消息这般快,连辽人那天辽人的底细都知道了,恩,萧天成,倒不用我再去打探他的底细了。只是这真定知府又是如何得知的?

宗知府似乎知道他心中的疑惑,道:“庄主不必疑虑,辽人中自有咱大宋细作,机密事情虽打探不到,萧天成逃回辽营的消息却是传的沸沸扬扬,想来是萧家政敌故意散发出来的,想那萧天成自幼熟读兵法,爱习刀枪。在辽国贵族子弟中颇有名气,往日宗某也多闻他大名,却不想今日一见,不过纸上谈兵的赵括尔,宗某却是白白担了一场心事!”说着宗知府哈哈大笑起来,笑的甚是畅快,显得十分开心。

武植陪他笑了一阵,却没想到自己无意中可能把一个天才给毁了,心中也一阵好笑。

宗知府又道:“细作把消息传回大名府留守梁中书处,中书发下文书,令真定府查明挫败辽骑的豪杰,宗某才知道近来真定所传的武家庄新庄主小沙丘杀退敌骑一事却是真的,非是庄主命佃户传播的流言,以壮庄主名气。先前倒是宗某小人之心了,武庄主莫怪。”说着拱手致歉,态度很是真诚。

大宋有四京,东京开封府,南京应天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置留守司,留守司地位高于四京府尹,亦可兼府尹,大名府地位特殊,又是北疆重镇,对辽的前线,大名留守司总督宋辽边境事宜,这梁中书就等于后世的省书记兼军区司令。

武植见宗知府毫不作伪,直言已过,不以人不知而含糊。对他的好感又多了几分,叹口气道:“大人客气了,武大可不敢当,能杀败辽骑非武大一人之力,武大手下有八名儿郎殒命,想起来犹自恨恨,总有一日叫那辽狗后悔!”

宗知府听了也一叹气,吟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可叹我大宋地大物博,却不能保得边境平安,想那盛唐时四夷臣服,那是何等快哉!宗某曾数次上书陈情朝廷沉疴,却不得采用,最近闻得朝廷有贬宗某为提举鸿庆宫的意向,真想在东阳山谷中结庐终老啊。”

武植却是一阵奇怪,自己刚刚和他见面,怎么和自己谈起朝廷中事,说这些似乎有些交浅言深了吧。

宗知府笑笑道:“宗某恐怕在真定时日不多了,但能见到我大宋豪杰辈出,也算老怀安慰,平日也没处可以发发牢骚,武庄主是直率汉子,想不会把宗某的话四处传播,唐突勿怪啊。”

听他“老怀安慰”,武植心里一笑,才四十多岁的人就这般老气横秋,恐怕也是因为郁郁不得志的缘故,后世说的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