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 >

第213章

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第213章

小说: 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贵妃挥手屏退贴身侍女,看着武植不语。

这是自那次尴尬之事后武植第一次和王贵妃单独面对,心中忽然一阵尴尬。干咳一声,“皇嫂留下臣弟不知何事?”

“你想扳倒高俅?”王贵妃沉默半晌问道。

想不到她说估这般直接,武植微微愣了一下,以前和自己说话可是拐弯抹角,简单一件事也总要兜上一个老大的圈子。

“有十足把握么?”王贵妃又问道。

武植摇摇头,世上之事哪有十拿九稳之事?

“那你自己当心吧,我是不会偏袒你地!还有莫搅乱了朝局。”

武植听得一皱眉,谁又叫你偏袒了?只要你不偏袒高俅就成。

“你去吧,别忘了唤叶妃进宫!”王贵妃结束了谈话,自始至终武植还未说过一个宇。只是她自己唠叨了几句。

武植方想走出,忽然想起桃儿之事,此时左右无人,倒也是和王贵妃说话地时机,不过转念一想,现今乱七八糟地事一堆,还是过些日子再说吧。走到殿门正想出殿,转头间猛地瞥到王贵妃正在抹泪,武植一怔,再想起初进殿时王贵妃神思不属的模样和她请瘦的容貌。武植停下脚步,沉思了一会儿转头走回。

“啊,你怎么又回来了?”王贵妃正在抹泪,忽见武植回转,慌忙擦去泪水。

“太后为何垂泪?”武植也只有慢慢展开估题。总不能张嘴就说。太后,桃儿在我手上。

“没什么!”王贵妃摇摇头。

“有什么烦心事不妨和臣弟说说……“武植走到王贵妃近前。

“你……你……你做什么?”王贵妃见武植神秘兮兮的走近,脸上忽然一红,神色一扫方才的端庄,有些慌张起来。

武植兀自未觉。低声道:“弟知太后心事,也可为太后解忧!”

王贵妃“啊”地一声,满脸红晕。却大声道:“你!……走开!你难道不知道廉耻么?”

武植一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忽然有所觉悟。难道王贵妃想到了歪处,抬头看,此时自己距离王贵妃不过几步之遥,王贵妃已经紧张的从椅子上站起,轻轻退了两步,脸上满是惊惶,哪有一国之母的威仪,此时她就如普通人家娇怯怯的小妇人没什么两样,所不同地是她那一身华丽地盛装下,怯生生地模样多了丝说不出的韵味。

王贵妃刚刚从椅子上站起,长裙有些不平,裙脚处露出了小巧的绣花鞋和紫红色裙裙裤包裹的秀美足踝,武植脑海中不自主的浮现出月前地销魂,老脸微微一红,急忙退后几步,解释道:“太后,臣弟说得是桃儿之事。”没办法,还是别卖关子了,不然自己在她眼里可真就成了色魔了。

王贵妃愣了愣,猛地看向武植:“桃儿?”

武植微微点头,“前几日桃儿来见臣弟,说了些不三不四言语,弟一气下将她关了起来,如何处置还请太后明示。”

听武植说“不三不四言语”,王贵妃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红霞再起,脸上更增娇艳,怔在那里半晌,慢慢坐回椅子,对武植道:“桃儿没事吧?”语气已恢复了平静。

武植道:“自然无事。”

“那就送她回宫吧,想来她也是一时糊徐,以后断不会再出什么差错。“王贵妃说的话又疑感道:“为何不早些告诉我?”

武植笑笑不语。

王贵妃迟疑道:“莫非你想……你想……”

武植点点头:“太后不觉得留她在身边太危险么?”

王贵妃摇头道:“桃儿对我一向忠心的很,你又为何改了心意?”

武植笑道:“盼太后晚上时莫责骂七巧,她虽好动,心肠却好,不是蛮横之人……”

王贵妃脸色一下沉了下来:“拿着先皇所赐金锏四处招摇,这是王妃所为么?我不责骂她?却是该你责骂她才对!”

武植笑道:“弟已经责罚过了!”想起昨晚扒光七巧亵裤,打七巧小屁股的骑旎,武植心中一笑。

王贵妃冷声道:“你就是为了她才放过桃儿?七巧受一点委屈都不成?比你我地名声还重要么?”

武植心说这是什么逻辑?是你要我放桃儿地。又不是我想放过她。不过放过桃儿自然不是为了七巧,而是武植有了一绝妙地主意,七巧不过做了挡箭牌而已。

“那臣弟知道如何做了!”武植淡淡道。

王贵妃这才发现自己在说什么,急忙道:“算啦算啦,你还是快些把桃儿送回来最好。”

见武植默默不语,王贵妃呆了一会儿,忍不住道:“莫太宠溺她了,若不然早晚给你惹出祸事。”

武植笑笑:“弟以为女人惹出的祸事就是做男人的担当!”

王贵妃愣住,看了武植半晌,目光复杂难明。好半晌才叹口气,“你太过自信了!”

武植笑道:“太后若无事,臣弟告退了。”说完转身向外行去,王贵妃望着他宽阔地背影,目光渐渐柔和,喃喃念叨着“女人惹出地祸事就是作男人的担当?”目光渐渐趋向落寞。

七巧进宫已经两个多时辰了,还不见回转,武植和几女在翠云阁神思不属,虽然怎生说武植已经交代清楚,而且七巧该机灵的时候还是很机灵的。想来也不会说错话,但想起她毛躁的脾气,众人还是有些不放心,尤其玄静,坐立不安。至于七巧地两个跟屁虫。因为此乃“家庭会议”。也没资格参与,只有闷闷不乐的在后花园等消息。

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传来,玄静站起道:“七巧回来啦……”

话音未落,珠帘“嘬”地一响,七巧气呼呼的走了进来。她一向风风火火,比通报地宫娥还要来得快。

“七巧,你这是怎么啦?”玄静关切的问道。

七巧“哼”了一声。走到桌边拿起茶杯,也不管是谁的茶水。“咕咚咕咚”就喝了下去,喝完很不讲究的用袖子抹了抹嘴,然后忽然一声惊呼,看着自己的袖子一皱眉:“我去换衣服!”说着风风火火跑了出去。

众人一阵好笑,拿毛巾是费事一点,但总比换衣服来得省事吧。

七巧再回来时已经换上一身崭新地衣裙,嫩黄色小袄,嫩黄色裙裤,嫩黄色绣花鞋,整个人就像一朵嫩嫩的小黄花。

“七巧,说说怎么样了?”玄静急着问道。

“谁知道啊,太后姐姐太气人了,根本就不理我!”七巧坐到了玄静怀里。

“不理你?”几女面面相觑。

“是啊,就开始问我事情经过,等我按相公说得讲完,就再没和我说过一句估,和那败家子夫人倒是说了好多话,还赐了她好多东西,太后姐姐太偏心了!”七巧连声抱怨。“就是走的时候也没看我一眼,什么嘛!”

几女脸色都凝重起来,金莲担忧的问武植:“相公,太后何以对咱这般冷淡?”

武植挠挠头,也有些不明所以。

七巧明亮的大眼睛突然盯在了武植身上,上下打量武植,不知怎地,武植忽然一阵心虚。

“相公啊,我怎么觉得太后看我地时候怪怪地?”七巧忽然笑着问武植。

武植强笑道:“我怎么知道?”

七巧笑嘻嘻道:“真的不知道?”

武植摇摇头,起身道:“既然没事咱们去赏花吧。”谁知道几女担忧,动也未动。

金莲疑惑的问道:“太后是不是和咱家相公不和?”她也隐约听过这传言。

七巧“哼”了一声,“只怕不是不和,而是大大的和,和和美美呢!”

几女愕然,却听七巧又嘀咕道:“莫非太后姐姐也看上了相公?”几女一阵头晕,都叹息起身,招呼着武植向后花园走,再不理七巧,觉得七巧现在越来越迷糊了。

(有急事出去,不检查错字和完善语句了,看得不通的就骂我吧)

第011章 … 折腾个啥劲儿?

汴京官场上,贵王和太后不和的消息愈演愈烈,尤其是贵王府和殿帅府起了冲突,太后召见了贵王妃和高少夫人后,消息灵通的官员大多闻听了太后如何对贵王妃冷淡,对高少夫人恩宠,从殿帅府传出的消息更是绘声绘色,言辞里似乎太后与贵王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虽然太后还未下懿旨如何处置贵王妃,但想来这次贵王府要栽个大大的跟斗了。

殿帅府书房中,高俅正脸色铁青的和孙先生叙话,虽然听得儿媳讲述宫中遭遇,心中稍稍去了一口恶气,但想起贵王对自己的羞辱,高俅还是无论如何咽不下这口气,这次一定要把贵王府压下去,否则日后自己也无面目在京城落足了。

看着手中厚厚的纸笺,高俅不住冷笑,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望着孙先生道:“先生果然消息灵通,若不是先生,还真不知该如何下手!”

孙先生笑道:“这些不过市井传言,不过小人仔细盘查之后,十九倒也属实!”

高俅微微点头,看着纸笺笑道:“想不到他果然是个泼皮,在阳谷时欺行霸市,又敲诈阳谷知县一个庄子,哼哼,武家庄,当初我就觉得这庄子有些蹊跷,果然是他的,想来这些年禁军装备也落在武家庄不少吧,恩?阳谷知县被提拔为知州……”高俅越看脸色越是舒展,抬头笑道:“人证确实备足了么?”

孙先生点头,说道:“恩,小人用了殿帅十万贯,怎会办不妥这些小事!”

高俅道:“我要得可是确实的人证,若不然太后问询,只怕露出马脚!”

孙先生道:“殿帅放心,都是实打实的证人,属下这段日子可是把阳谷和幽云翻了个底朝天。”

高俅笑着点头,起身道:“走!带我去看看这些人证!”

孙先生急忙跑上去拉开房门,等高俅走出才跟在后面。边走边小心问道:“殿帅,武家庄至今保有武装,要不要奏贵王不轨之意?”

高俅笑着摇头:“这却不必了,就算奏上去太后怕也不信。不过贪赃枉法,敛财卖官就足够了!”哈哈笑着向前走去。孙先生赔笑跟在后面。

深夜,汴京城仍然灯火通明,似繁星点点,衬托着着汴京的繁华。西十宇大街尽头,垂析掩映中,有一座精致的小院。院中有一小楼,彩栏秀阁,请幽别致。

小楼二层,两男子正笑着低语,两人都穿绸缎长袍,一胖一瘦。看起来不是普通人物,旁边有一名美艳女子为二人斟茶倒水。

说着说着,微胖男子忽然给给大笑起来:“承明兄。你说得可是真的?”

干瘦男子笑道:“自然是真的,此次贵王可真是自身难保啊!”

微胖男子摇头道:“承名兄。我到觉得此时雪中送炭比落井下石要好上一些!”

干瘦男子笑道:“若是贵王府不倒,自然是子元兄说的在理,只是此次贵王府大厦将倾,子元,咱这小木炭可禁不住狂风暴雪啊!”

两人对视一眼,又哈哈大笑起来。

此二人不是别人,唤作承名的干瘦男子乃是侍御史张昌,微胖男子是监寡御史杨澄,虽然侍御史不过六品官员,监寡御史仅为七品官员,但御史乃是谏官,掌朝廷之口舌,宋又不以言论获罪,御史更是得天独厚,就算骂了皇上皇上也只有乖乖听着。

蔡京掌相权后,大力气结识御史台言官,和言官多交往甚密,张昌更是蔡京府上的常客,可算御史台中蔡京地死党。

说起来当初张昌初入御史台,也算刚正不阿,曾经数次弹劾曾布,不过谁也想不到的是这名不爱钱财,敢于直言的言官老了老了,会拜倒在京城名妓凤儿的裙下,更稀里糊涂进了凤儿地香闺,倒后来不可自拔,等得知香闺和凤儿都是蔡京买下送与自己后,已经追悔莫及,加之又怎舍得凤儿这温柔解语的美人儿?也就心一横,倒向了蔡京,为掩人耳目,凤儿之香闺也成了张昌联络纵横之地。

这几日朝中风云变幻,张昌听得蔡京话里隐隐地含义明日早朝会有龙争虎斗,似乎高俅明日要弹劾贵王,蔡京话含含糊糊,张昌却听得明白,蔡京是想明日借机发难,所谓墙倒众人推,定要把贵王动上一动,最不济也要坏了他的名声。

张昌闻言就知定是高俅与蔡京透了口风,想想也是,若不趁这次贵王进退失据之机发难,错过今日,怕是以后再抓贵王把柄就难抓了。

张昌回府后马上拜访与自己交情好的言官,倒也寻得一二愿响应自己之人,不过这就够了,若真的御史台谏官全去弹劾贵王,只怕反而弄巧成拙,显得御史台有结党之嫌。

杨澄正是此次表现地最热衷的谏官,两人本就是知交,无估不谈,张昌当下盛邀杨澄来自己偏院吃酒,顺便商谈明日对策。和别的言官说起弹劾贵王之事张昌自然正义凛然,什么当街殴打朝廷大员,纵容王妃胡为等等都是冠冕堂皇地文章,不过和杨澄,却隐隐露出了明日殿帅会死磕贵王之意,言语里透露殿帅似乎有了什么大把柄在手中,此次贵王怕是在劫难逃。

“承名兄,如你所言,常山兄也痛恨贵王?明日也会凑这个热闹?”杨澄品口茶,问道。

张昌微微颔首。

杨澄叹口气,沉思道:“莫非太后真要对付贵王?”

张昌笑道:“话不能这般说,常山是常山,太后是太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