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 >

第205章

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第205章

小说: 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桓听话的点了点头,忽然对武植怀里的瑗瑗扮个鬼脸,笑着说道:“瑗瑗妹妹,对不起啦。”

瑗瑗也不理他,只管摆弄方才抓在手中地棋子。

“来,咱们再来几盘!”武植输的有些不服气,赵桓笑道:“好啊,那就再赢叔父几盘。”

正在二人鏖战之时,一名太监匆匆进了园乎,嘴里喊道:“殿下,殿下,圣上醒了,召见殿下……”见到武植一喜,笑道:“王爷在此刚好。省得小人再跑一次王府了。”

听得赵佶醒来,武植“腾”一下站起。把瑗瑗塞入引路太监怀里道:“送去王贵妃处!”也不管瑗瑗一脸委屈,伸手连叫“二叔”,拉着赵桓匆匆奔向寝宫。

寝宫中飘散着浓浓的草药味,赵佶躺在龙床上。吃力的睁开了眼睛。看着面前地武植和赵桓,见得二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赵佶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圣上,您总算醒了,呜呜呜……”一名女子哭哭啼啼地进来,到了赵佶龙榻前更是放声大哭。

赵佶皱起眉头。旁边的御医急忙劝解那女子,武植仔细看了几眼,隐约知道了来人地身份,定然是郑贵妃了。只是赵佶刚刚醒来,就传召郑贵妃,武植心里一沉。果然如武植所料,赵佶勉力抬起手。指了指郑贵妃,对赵桓道:“叫……叫母后……”声音异常虚弱无力,若不是离得近,根本听不请楚。

赵桓怔了一下,郑贵妃却是满脸喜色,虽然极力掩饰,作出一付悲切的样子,但眉梢嘴角,说不出地得意。

“我不要!”赵桓沉默半晌,忽然抬头大声喊了起来。

郑贵妃嘴巴惊讶的张大,赵佶指着赵桓,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旁边的太监宫娥都不敢说估,武植叹口气,走过去对赵桓道:“别气到你父皇。”

“桓儿……你……你……”赵佶指着赵桓,一个宇一个宇吐的十分费力。

赵桓瞪着郑贵妃,大声道:“我就是不要这坏女人做我地母后……”

“噗”一声,赵佶吐出一口鲜血,再次昏厥过去,旁边地御医急忙赶过来施救,郑贵妃扑过去哭天抢地,武植皱眉道:“娘娘莫打扰大夫!”

郑贵妃也是被赵桓当众骂做坏女人,脸面上无光,心中又羞又愧,这才扑到了赵佶龙榻前哭喊,被武植这般一说,赶紧起身,只是刚被唤来时那兴奋异常的心情现在化为乌有,看了赵桓几眼,又看看武植,把头转了过去。

御医忙了半晌,才算把赵佶的气血调匀,不过赵佶只微微睁了睁眼睛就沉沉睡去。

武植叹口气,拍拍赵桓的脑袋:“多陪陪你父皇!”赵桓点头,武植这才离去,郑贵妃待得无趣,过了一会儿也悻悻离去。

武植出了禁宫,正想上马车,忽见朱雀大街上疾驰而来一辆车马,离禁宫几百步外停下,马车上走下一人,紫色蟒服,气宇轩昂,正是首相蔡京。

蔡京见到武植楞了一下,旋即笑着上前拱手:“王爷也是得知圣上醒来的喜讯么?”

武植微微点点头,道:“蔡相来得好快!”

若是从赵佶醒来,再到派出太监传信,蔡京从府里往禁宫赶,算算时间,蔡京可真是够快的了。

蔡京笑道:“王爷岂不是更快。”贵王府在金梁桥畔,距禁宫比蔡京府邸远了两倍不止。

“本王方才就在宫中!”武植笑笑道。

“哦?那不是说王爷见过圣上了?“蔡京眼睛一亮。

武植叹口气,想起赵佶,神色有些黯然。

蔡京笑道:“听说前些时日王贵妃拜访过王爷?”

武植微微点头,这种事瞒是瞒不住地,有心人都会知道。

蔡京笑笑:“本官也曾和圣上推举王贵妃,不料圣上说,贵妃虽然贤淑,却无母仪天下之威,是以中书省才推举的郑贵妃……”

武植愣了一下,这才知道蔡京以为赵佶已经宣示了郑贵妃为皇后,想来自己神色不快被他以为自己为王贵妃落选伤神。

武植也懒得和他多说,笑道:“中书省的草诏自然是错不了的,至于皇后,自然还是圣上裁定。”

蔡京笑笑:“那是那是!”

“本王还有些事情,告辞了!“武植和蔡京拱手作别,蔡京笑着回礼,直到武植登上马车,才转身向宫门走去。

殿帅府书房里,檀香袅袅,高俅翻着书桌上地书,摇头叹息,“唉,真是想不到,圣上还未去呢,蔡相和贵王就为立后的事斗翻天了!”虽然叹气,却是一付幸灾乐祸的神情。

幕僚孙先生站在一边笑道:“先是中书省合议,圣上有了立郑贵妃地意思,谁知道前日郑贵妃把圣上气得吐血昏迷,局势现在可是错综复杂了。”

“郑贵妃把圣上气得咳血?……”高俅摇摇头,“这些太监宫娥以讹传讹之事又怎做得准?”

“就算做不得准,可是禁宫中都传遍了,现在中书省已经有反对立郑贵妃为后的声音,而且看样子,蔡相也有些扰豫,这次他要再压错了宝,以后可就被贵王吃地死死的了!”孙先生分析的头头是道。

高俅笑着点点头,眉宇间却有丝忧色。

“大人是怕贵王得势?”孙先生小心翼翼问道。

高俅叹口气,“本来以为郑贵妃立为皇后的事十拿九稳,怎会突然就起了波折?当时寝宫中除去太监宫娥,只有郑贵妃,贵王和太子,若说贵王气得圣上吐血,又似乎不像,一来贵王和圣上一向亲密,再说他也没那般大本事令在场太监宫娥众口一词的栽赃郑贵妃,蔡相更不会这般左右为难,莫非是太子?”

孙先生责道:“太子?素闻太子虽然年幼,却是聪明睿智,怎会气到圣上?”

“这就不为咱们所知了!唉……”高俅又叹口气,有些无奈的道:“以后咱殿帅府可要小心做人了!”赵佶托孤的三大臣,蔡京,安公焘,许将,武植可算半个,因为武植不属中书省,不属枢密院,乃是以皇室身份托孤,算不上托孤大臣。不过算来算去,高俅是边儿也沾不上的,也怪不得他这段日乎郁郁寡欢。

“殿帅何来此言?若不然借机向蔡相示好,不管怎么说,现在蔡相处于劣势,雪中送炭远胜锦上添花!”孙先生刚说完就见高俅的眼睛瞪过来,慌忙住嘴,对于这些朝廷事,高俅一向不许孙先生多嘴拿主意。

“送什么炭?贵王如今可是有了杀手锏!若真把他逼急了……他……高俅叹口气,想起武植曾经当众暴打自己儿子,那厮的脾气上来,实在让人无语,如今更有了金锏在手,自己还是不要凑热闹为好。想起当初武植曾经抛来橄榄枝,高俅一阵后悔,自己当时怎就没借机和他修好呢?

“回头好好叮嘱我那不肖子,这段日子令他千万给我小心!”高俅不放心的叮嘱孙先生。

孙先生点头,却有些不甘心的道:“难道殿帅就不想再进一步?”

高俅笑笑:“时也,命也,有的事急是急不来的……”说着又低头翻看书籍,再不理孙先生,孙先生识趣的退下。

崇宁七年五月二,中书省草诏,推翻原议,请立王贵妃为后,数日后,赵佶昏昏沉沉中准了下来,就在王贵妃喜气洋洋的立后大典之日,赵佶突然醒转,召武植和蔡京几位辅臣议事,几人还未到,赵佶开始呕血不止,在御医的焦急呼唤中,宫娥太监的哭泣中,道君皇帝慢慢合上了双目。

崇宁七年五月十四,道君皇帝驾崩,谥号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其日东京城挂满白绫,哭泣声不绝,大葬之礼由新皇赵桓和皇叔武植操办,文武百官披麻,葬礼间更有数名士人哭的昏厥过去,一名六十多岁的言官不胜悲戚,追随赵佶而去,也成为一代佳话。

崇宁七年五月十五,赵桓继皇位,大赦天下,王皇后临政,在赵桓成年前代断军国事,蔡京被加封太师,安公焘加太傅,许将加太尉。想来这都是赵佶安排好的,却由赵桓加封,以显新皇恩宠。

第005章 … 宫娥

##过后,武植数日闭门不出,任谁也不见,就是王贵妃亲来,也被拒之门外,碰了一鼻子灰悻悻而归。这段日子里,金莲等女百般劝慰,其实武植也不是故作姿态,只是想起赵佶心中实在难受,更看不得朝中一些大臣的姿态,这些人似乎马上忘了先皇,开始努力钻营,力图在朝廷重新洗牌时占据一席之地,以图能在新皇前得到重用。

数日后,新皇召集众臣商议改元之事,武植才第一次上了金銮殿。

崇宁七年五月十六,新皇改年号为“宣和”,这个年号乃是武植提出的,经许将引经据典的解释,中书省附议,谁也想不到贵王对年号也有考究,尤其是对武植颇有些认识的蔡京,许将等人,看武植的眼光都怪怪的。

武植只是想起梁山起事乃是宣和年间,随便提了一嘴,不想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弄假成真,也是他始料未及的了。

宣和元年五月,河北撤帅司,置留守司,宗泽知北平府,北京留守,种师道知兰州,权管句熙河兰会路经略司职事。自此,河北宗泽,西北种师道,南国两大将星终于登上了他们的舞台,王太后为安抚蔡京,大概也为了平衡武植的强势,作为妥协,梁中书迁门下侍郎,入中书省,成为辅政大臣之一。

这一日,骄阳如火,碧空万里,贵王府东院青石广场上,几百名娇艳的少女穿着自认为最漂亮的服饰,仿佛一只只蝴蝶,尽情展现她们的美丽。她们脸上或兴奋,或不安,或好奇。虽然不敢交头接耳,眼睛却是忍不住偷偷的东瞅瞅,西看看,这里就是多半年来令她们魂牵梦萦的地方吗?经过层层选拔,她们终于走进了贵王府,只是。真正地竞争才刚州开始,她们中的大半最后还是会黯然回乡。

望着广场前看着她们踱步的宫装女子,那就是掌控着她们命运的贵王府尚仪。更是她们未来的顶头上司。

杏儿来回踱着步,看着广场上这些少女眼中的敬畏,讨好,心中一阵自得,自己可不也是人上人了?

贵王府随着王妃地增多,宫娥的数量也渐渐多了起来,已经接近两百名,武植也只有采用皇家祖制,在宫娥里设女官。才好方便管理日益庞大的后宫,不过武植为方便,只设宫、仪、服、食、寝、功六典,六典分设女官,称为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又设宫正一名,掌戒令责罚。

七女官都是正七品,人选由几位王妃决议,宫正由一直在东京兢鼓业业打理王府地绛珠担任,而杏儿因与竹儿交好。被委以尚仪一职,掌宫娥礼仪,其余几名女官也在未遣散的宫娥中选出,都是精干的女子。

选拔宫娥这等小事几名王妃自不会参与。最后交到了杏儿这名尚仪头上,杏儿拿着鸡毛当令箭,自然要好好的摆摆威风。

“我问你们。知道在贵王府最重要的是什么吗?”杏儿大声喊着,这个时代没有高音喇叭。想让广场上几百人都听得请楚她那娇滴滴的声音,也真是难为她了。

少女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最重要的就是忠心,对贵王他老人家忠心,对各位王妃忠心!你们只需要知道,王爷和王妃就算要咱们的脑袋,也是为咱们好!”杏儿大声喊着话,心里遗憾,怎么几位王妃不恰巧经过呢?

少女们面面相觑,说不出话,这些少女不过十四五岁,甚至也有年纪更小的,这个时代籍贯年岁不严,发育地早,虚报年岁选入王宫也不稀奇。在她们心里进入贵王府是莫大的荣耀,却不想尚仪姐姐见面就死呀活的乱说一气,害得这些少女大多惴惴不安,不知道这是选宫女还是选死士。

杏儿这才开始讲起王府的各种规矩,这些少女会分配到六典司学习各种礼仪,一个月后,佼饺者会被留下,余者派了路资遣返回乡。

杏儿正比手画脚讲得眉飞色舞,园门处走进来一名侍卫,远远站定,杏儿余光瞥见,摆摆手,示意进行下一个步骤,由身后的宫娥去丈量少女身材尺寸,自己走到侍卫身边,问道:“侍卫大哥有事?”

侍卫微微点头:“杏儿姑娘,这批宫女中可有一位叫小青的姑娘?”

杏儿道:“这却不知道,我去看看名册。”走到广场前方桌上,拿起名册翻看,从头到尾翻看了一遍,里面确实有一个叫李小青的少女,回头和侍卫说了,侍卫叹口气,杏儿笑道:“侍卫大哥认识小青姑娘?她可是江南邵武人氏,大哥去过江南么?”

侍卫摇头道:“江南当然去过,陪王爷去的,这位姑娘我却不认识?”

杏儿奇道:“那你又怎知道她的名宇?”

持卫叹口气:“罢了罢了,此事还请杏儿姑娘拿个主意才成,方才府外来了名年轻人,说是江南邵武人,唤作李纲,是来寻妹妹地,在外面大吵大嚷,挨了十几棍,还是赖在府门前不肯走。”

杏儿更加奇怪:“他不知道妹妹在选宫女吗?这个时候还敢来啰嗦?真是不要命了!”

侍卫无奈得道:“我们也与他说了,谁知道他说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