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66章

残明-第66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包围在大山里情报断绝,他对整个战场形势一头雾水,明军如此有恃无恐,到底出动了多少人马?也许,岳州的马蛟麟、黑运昌就是诈降,就是为了引诱自己钻进包围圈,也许,汪克凡的背后还有一座座坚固的营寨,把自己包围得水泄不通,也许,何腾蛟的大军已经北上,大山外面就是南明十几万大军!

    勒克德浑是否会派兵救援,援兵需要多长时间赶到,又能否击败阻截的明军,能否攻破包围自己的营寨,这里面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与此同时,博尔辉面前还摆着一个难以抵挡的诱惑,明军只是堵住了两头的官道,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进入崇山峻岭,分散突围……

    ……

    百里之外,城陵矶,明军水师营寨。

    这座水师营寨临长江而建,占尽地利,出则睥睨大江东去,锁断湘鄂,退则背靠半山炮台,易守难攻……据说这水营是太祖朱元璋所建,因为地处咽喉险要,多年来一直深受朝廷重视,经过不断的扩建加固,生生在江面上建起了一座水上要塞,巍然壮观,气象森严。

    但是此时此刻,水营里却是一片花天酒地,莺声燕语。

    “黑总爷,这两个粉头都是岳州城里的头牌姑娘,不但风骚标致,最强的还是床上功夫,您老人家今天怕是碰上对手喽!”宋江满脸谄笑,对着黑运昌一说话,嘴里喷出一股浓重的酒气。

    “切,老子夜御十女,金枪不倒,还怕了这两个丫头?”黑运昌一手端着酒杯,另一只手却伸进他怀里抱着那窑姐的胸口,不停地掏摸:“小娘皮,你的功夫真的不错么?好啊,黑爷就喜欢你这样的**……”

    那窑姐身材窈窕,相貌清丽,却被他捏揉得哼哼唧唧,连连娇笑:“哎呦呦呦……黑总爷饶了奴家吧,不如咱们猜拳喝酒,好不好呀?”

    “猜拳有什么意思!来来来,你来猜猜,黑总爷的身上哪最黑?”

    “你好坏呀!”

    旁边另一个妖艳窑姐争风吃醋,也争抢着偎到了黑运昌怀里,举着酒杯不停相劝,黑运昌哈哈大笑,接过来一口饮尽,转身对着宋江大发感慨。

    “癞蛤蟆吃苍蝇,我老黑就好这一口……上回整了个什么清倌人,像块木头一样一动不动,搞得老子当场就软了,差点没落下病根!”

    “那是,小弟当然知道黑总爷的喜好,只要您老人家愿意收留,小弟将来鞍前马后,一定把黑总爷伺候舒坦。”

    “小事一桩,老子明天就要去投大清了,你跟着我好好干,早晚能混个守备都司什么的,比当贼不强得太多?”

    黑运昌久等博尔辉不到,就准备率领水师前往武昌府,主动向清军投降,不料老熟人宋江突然前来投奔,还给他献上了一份重礼,外带两名美貌窑姐。

    “全仗黑总爷提携!”宋江捧起满满的酒杯递了上去,黑运昌接过来又是一口饮尽……

    外间屋子里,二当家浪翻云带着七八个粉头,正陪着几名水师将佐痛饮,美人美酒当前,大家嗨而且皮。水师营寨里,到处都在大排筵宴,宋江从临湘县和岳州府请来了几十名厨子,酒肉管饱,生怕你喝得少,人人有份,连看守战船的士兵也都叫来了,所有的水师官兵都喝得酩酊大醉 。

    夜色之中,一伙水鬼悄悄潜进了城陵矶水寨,直摸到战船底下才纷纷冒出水面,领头这人面貌丑陋,正是水性奇佳的黑鱼。

    他摆了摆手,一群水鬼分散而去,各找目标摸上了战船,所有战船上都空无一人,没有哨兵看守,他们从腰间摸出锋利的短刀,把帆索缆绳一一割断。(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四十三章 煮熟的鸭子不能让它飞了

    窗外已经微微发白,屋子里却仍然红烛摇曳,黑运昌鼾声如雷,左搂右抱,艳福齐天。

    “总爷,黑总爷,出大事了!”有亲兵急匆匆地冲了进来,无意之中大饱眼福。

    “什么事?你他娘的,扰了老子的好梦。”黑运昌骂了一句,一脚把那两个窑姐踢开,懒洋洋地说道:“这两个娘们都赏给你了,赶紧给老子抱走,让弟兄们都尝尝滋味。”

    他折腾了一晚上,对那两个窑姐没了兴趣,干脆拿来慰劳手下的亲兵,那两个窑姐却都不愿意,连忙拉过被子挡住身子,赖在床上不停地往里缩。

    “多谢黑总爷赏赐!”那亲兵上下打量着两个窑姐,咽下了一口唾沫,虽然急色难耐,但总算没忘掉正事:“那个,那个黑总爷,真的有麻烦了……”

    随着他的解说,黑运昌扑通一声跳了起来,谁这么大的胆子,竟敢对堂堂水师下手,所有的战船都被破坏,把帆索缆绳割成一段一段的,全扔进了长江。

    走不了啦!

    虽然有些备用的帆索缆绳,但数量远远不够,要想彻底修好,需要去购买专门的帆索缆绳,得来回折腾好几天……去武昌府向清军投降的计划泡汤了。

    “宋江呢?把宋江给我找来!”黑运昌略一琢磨,就明白了其中的蹊跷,这件事和宋江肯定有关系。

    那亲兵匆匆而去,时间不长回来禀报,宋江和他的手下昨天晚上就不辞而别,走得无影无踪!

    “他娘的,这个王八蛋敢阴我!”

    黑运昌怒不可遏,目光像是要择人而噬的野兽,那两个窑姐见势头不对,一起跳下床向门外逃去,却听“噗噗”两声。刀光闪动,她们的脑袋从后面被砍了下来,两具赤条条的无头尸体倒在地上,鲜血溅了黑运昌一脸一身,手提钢刀破口大骂。

    “这两个死娘皮敢害我,便宜她们了!”他在屋子里转了两圈,对那亲兵喝道:“去把师爷请来。老子要给马蛟麟写信!”

    博尔辉迟迟不到,黑运昌的水师却困在了城陵矶。他要叛敌投降的风声又已经走漏,事情搞得一团糟……没办法,只好和马蛟麟“同志”共同进退,老老实实呆在岳州,等着清军尽早来收编。

    ……

    打退清军的疯狂进攻后,恭义营的士兵经过短暂的兴奋和狂喜,他们摘下头盔扔上天空,搂抱着又叫又跳,用火铳不停朝天放空枪,不知道怎么表达兴奋的心情。

    但在汪克凡等军官的强力弹压下。士兵们很快冷静下来了……战斗还没有结束,现在不是放松庆功的时候!

    他们抬起卡死的门栓,打开了栅栏上的活门,把女墙上的清军尸体都推了下去,又打开营门来到营墙外。打扫战场,修缮防御工事……清军尸体上的铠甲衣服都被剥了下来,赤条条的尸体被运到营墙前百步之外,等待清军来搬运,所有的武器和弓箭都收集起来,营墙前的壕沟被重新挖开,铺上了各种鹿角障碍,以防清军再次进攻。

    这都是理所当然的程序,也是必须要遵守的条例,汪克凡并没有干涉,但他心里非常清楚,清军已经元气大伤,不可能再来强攻这座坚固的营寨。

    该执行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了。

    以恭义营的实力,守有余,攻不足,博尔辉既然缩了回去,汪克凡也一口吃不掉他,但是根据斥候探查的情报,清军携带的粮草并不多,他们很快就会逃跑。

    “诸位,煮熟的鸭子决不能让它飞了!”汪克凡对众将说道:“只要进了林子,鞑子的骑兵就废了,他们人生地不熟,绝不是咱们的对手!”

    “是啊,咱们也不用和鞑子硬拼,派些小股人马追杀袭扰,就能把他们拖死!”吕仁青出了个好主意。

    “在关键地方截杀一阵,肯定能把鞑子冲散,说不定直接就把那博尔辉抓住了!”谭啸胃口更大。

    “这里是咱们崇阳地头,博尔辉敢进林子的话,哪怕不死,最少也剥了他几层皮!”孟宝主动请命:“我手下的青壮里本地人很多,可以给官军带路……”

    孟宝手下的两千青壮中,有几十名本地的山民,这一带的大山就是他们的家,对所有的山谷小路,溪流湖泊都了如指掌。

    “好!就派一哨人马化整为零,以一什为单位分散行动,每什都配一名孟百户手下的向导,不求要杀伤多少鞑子,但一定要吓得他们晕头转向,拖得他们精疲力尽……”汪克凡传令全营各自准备,又让孟宝找来了几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向他们请教山林中的地形地貌,推算清军可能逃窜的路径。

    “生人刚进了林子,都会摸不着方向的,那些鞑子想要逃出大山,没有个六七天走不出来。”一名老向导笑呵呵地说道:“一般人都是看着日头星星,朝着一个方向死走,那些鞑子肯定要往北边跑,就会向北边摸着走……但是这个办法并不靠谱,碰上悬崖山谷就得绕路,最后都是白费力气。”

    “然后呢?”汪克凡追问。

    “然后还是回到水边,顺着小河一直走,林子里的小河小溪很多,最后都要流到隽水河里,再流到长江里……”

    湖北属于长江流域,山谷里的山泉小溪汇集到一起,进入长江支流隽水河,顺着溪水一直走,反而是最稳妥的办法。

    汪克凡沉吟思索着,博尔辉是军中宿将,经验丰富,应该能想到这一节,不过这么一来,清军的逃窜路径也就非常清晰了!

    他叫过汪猛,命他立刻抄小路去向汪晟传令。

    “告诉汪晟汪千总,分兵一哨看守营寨,其他人马立刻进入山林,一定要堵住博尔辉……”

    汪晟的部队卡在博尔辉的后路上,没有经过激烈的战斗,还是一支生力军。博尔辉现在损兵折将,也不敢掉头去进攻他的营寨。

    在向导的指引下,汪晟可以抄小路赶到博尔辉前头,安营立寨堵住清军逃窜的道路!

正文 第四十四章 毙命

    两天后,博尔辉率清军退进了山林。

    他不敢再等下去了,勒克德浑的清军主力要去救援荆州,何腾蛟的明军主力却可能随时北上,他继续留在原地坚守待援,未必能等到援兵,却可能被明军彻底包围,想走也走不掉了。

    清军进入山林之后,很快就遗弃了一批绿营兵的重伤员,大部队稍微加快行军速度,就把这个沉重的包袱甩掉了,任由他们自生自灭……不过像祖可法一类的重要将领,还是得到了特殊照顾,他从营墙上掉下来摔断了一条腿,被手下亲兵用担架一路抬着,始终没有掉队。

    既然是逃命,当然要轻装前进,多余的辎重装备都被焚毁,八旗兵的轻伤员乘坐马匹,重伤员由绿营兵用担架抬着,在密林里艰苦跋涉。林中的小路时断时续,很多地方狭窄坎坷,不能骑马通过,八旗兵被迫跳下战马,牵着坐骑慢慢开路前行。

    一路上不断遭到小股明军的袭扰,他们不敢和清军正面作战,却不停地鸣金击鼓,吹螺吹号,举着红旗来回穿插,时不时放上一支冷箭,再布置几个陷阱机关,搞得清军疲惫不堪。

    掉队减员越来越多,但在博尔辉的严厉督促下,清军还保持着基本的建制,没有彻底崩溃。不过这么一来行军的速度就更慢了,进入山林后第二天,清军开始杀马为粮。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山谷中密林遮日,方向难辨,清军走了几趟冤枉路后,终于渐渐摸清了山里的地形。这一座座山峰连绵不断,但其中也有一些小路可以通行,无论怎么绕来绕去。最后都要回到这些小路上,想要在崇山峻岭中另辟一条通道,根本不可能。

    顺着小河走,博尔辉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样可以保证正确的行军方向,还可以保证部队的水源……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明军就在前方不远等着他。

    第五天的中午。清军的斥候发现了明军的营寨。

    山谷!又是山谷!一条小路穿过山谷,尽头霍然伫立着一座坚固的营寨。营墙上的一面红旗迎风扑啦啦飘扬不定,好像在嘲笑清军自投罗网。

    博尔辉亲自上前查看,这座营寨看起来非常眼熟,墙高八尺,内外双壕,各种防御设施非常周全,一看就是崇阳恭义营的风格。

    “这些汉狗真可恶,死缠着不放!”博尔辉感到非常棘手。

    攻破这座营寨?不可能!

    清军一路逃到这里,连伤员都丢下了不少,各种工具也早就扔光了。无法打造攻城器械。更重要的是,在山林里艰苦跋涉了几天,清军士兵的体力都严重透支,战斗力不到平时的一半,哪怕付出惨重的伤亡。也未必能攻破这座坚固的营寨,

    掉头回去?也不可能!

    一路千辛万苦来到这里,清军已经快被拖垮了,全靠他严令督促,强撑着才没有崩溃,如果现在掉头回去,部队的士气肯定大受打击,这几千人马立刻就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