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52章

残明-第52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千担私盐不是个小数字,如果硬扣下来,李四背后的人绝不会善罢甘休,闹到最后无非是鱼死网破,大家都不落好。

    “这两船盐可以还给你们,但我有两个条件……”

    事态的发展峰回路转,大家坐下慢慢商量,黑鱼等亲兵收起刀枪,那个篆姬也上来煮水泡茶,招待贵客。

    汪克凡看了她一眼,心中暗自嘀咕,这李四果然是个色鬼,身边的侍女好漂亮!

    这篆姬二十七八的年龄,正是女人味最浓的时候,好像一朵正在盛开绽放的鲜花,毫不顾忌地散发着自己的魅力。

    和傅诗华、花晓月比起来,这篆姬身上多了三分风尘气,但也多了三分知性,三分妩媚,三分诱惑,还有一分若有若无的沧桑感觉,让男人忍不住就想把她搂在怀中,用心呵护。

    不过对汪克凡来说,旧时空媒体里这种美女太多了,反倒天生免疫,大大方方接过她手中的茶盏,就转过脸和李四说正事去了。

    “两船一千担盐,岳州府可吃不下,你们都要卖到哪里去?”顺着隽水河往下走,出了岳州府就是清军的地盘。

    “不瞒汪将军说,这些盐大都卖到湖北,鞑子也是人,也要吃饭拉……”李四无意中差点爆了粗口,立刻又向篆姬看了一眼,见她没什么异样,才笑着说道:“我做私盐买卖十多年了,在湖北有很多老客,他们虽然投降了鞑子,还要从我这里贩盐……”

    内个,今天晚上还有一更,求推荐,求收藏,谢谢大家!

正文 第二十章 老子要嫖!

    明朝末年法纪崩坏,盐业专卖制度名存实亡,文武官员和地方军阀都在拼命贩卖私盐,他们从李四之流手里进货,转手加上几倍的价钱,卖给自己地盘上的百姓。比如左良玉手下的大将徐勇,一直就和李四之流的私盐贩子有来往,投降满清后当了黄州总兵,仍然继续在黄州卖私盐。

    “汪将军,我这是从鞑子身上挖肉,有功无罪呀!”李四还有点经济战的头脑,向汪克凡又行个礼说道:“这批盐一定要还给我,汪将军有什么条件尽管直说,只要李四能办到,保证没二话……”

    “我的条件很简单,第一,帮我搜集各种情报,第二帮我到德安府捞个人。”

    “什么意思?”李四没听懂。

    “你们贩私盐的行走大江南北,满清鞑子那边也有熟人,无论打听到什么消息,事无巨细都尽量报给我,只要提供足够的情报,以后保你们在隽水河上畅通无阻……”

    这个年代没有电报电话,也没有报纸传媒,信息传递的速度非常慢,搜集情报要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还往往出现各种错误。

    汪克凡现在实力有限,无法支持大规模的情报搜集工作,崇阳百里之外的情况就是两眼一抹黑,除了道听途说之外,全靠他的历史知识做出形势判断。但是,史书上的记载都是重大事件,具体的细节却非常模糊。

    李四手下的江湖势力无孔无入,来往于满清和南明之间,会带回来各种有用的情报,比敲诈他几百两银子强的太多。

    “不管是福建、江西还是广东,南方各省的消息我都要,满清鞑子那里更是重点,清军的兵力部署,人员装备,粮草物资的数量存放,哪怕是将领的脾气喜好,家长里短的消息,有多少要多少……”

    随着汪克凡的解释,李四似乎是明白了,又分明更糊涂了,这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打听,到底要干什么呀?

    “好吧,我李四本来就是干脏活的,只要弟兄们留心,总能给汪将军一个交代。”他琢磨了一下,觉得难度不大,拍胸脯答应下来,又问道:“对了,汪将军第二个条件,要去德安府捞个人,是什么意思?”

    “这件事就更简单了,但绝对不能出差错!只要你们把人带来,咱们一手交人,一手交盐。”

    “这人到底是谁?要死的还是活的?”李四更加急迫。

    “当然要活的,缺胳膊少腿都没问题,但一定不能伤了他的性命。”汪克凡停顿了一下,说道:“这个人刚在鞑子那里讨了个小官,名叫程九伯……”

    ……

    德安府,满香楼妓馆。

    德安府,大致是后世的湖北随州一带,位于武昌府以北,原来控制在大顺军白旺手中,现在却是清军的后方。

    这里刚刚推行剃发令,无论是龟公茶壶,还是妓馆中的老客,彼此见了都要摸摸自己怪模怪样的光头,自嘲地苦笑一声,胆子大的还会骂上两句鞑子,胆小的赶紧提醒。

    “哎,小声点,进来个鞑子官。”

    满春楼的门帘一挑,程九伯挺胸叠肚走了进来,像一位即将踏上战场的将军,只是那身八品官服不太合身,怎么看都有些沐猴而冠的意思,老鸨龟公的神态就不太恭敬。

    程九伯心中恼火,日他娘,老子现在是官老爷,这帮家伙怎么不害怕?都怪那发衣服的老赵狗眼看人低,给的这件官服一点都不排场……不管他了,今天一定要开开洋荤!

    “婊子在哪?老子要嫖!”

    轰的一声,看热闹的老客们笑成一团,满春楼的窑姐龟公却气得直咬牙,要不是看他穿着官服,早就冲上来揍他一顿了。

    “这位老爷,您还是去别家吧……”

    老鸨看他是个生瓜蛋,却又打不得骂不得,就想把他哄走了事,刚刚说到一半,身后却传来一个娇媚的女声。

    “这位大爷,我就是婊子啊,就等着你来嫖呢——”

    真是又浪又贱呀!

    众多老客心头都是一颤,这声音软软颤颤,风而且骚,听着骨头就酥了,倒要看看她长得什么样子,大家回头一看,立刻都愣住了,没想到,这窑姐分明是个国色天香的美人!

    “篆姬……你,你不是不接客么?”老鸨非常疑惑。

    在德安府里,满香楼只能算做二流妓馆,就是因为没有头牌姑娘撑门面。

    两天前这篆姬突然进门,老鸨见她一等一的才艺相貌,犹如天上掉下一块金元宝,准备把她捧成满香楼的摇钱树,这几天一直藏着没逼她接客。没想到,她怎么自己出来了,还看上了这个鞑子官。

    “既然进了满春楼,早晚都要接客的,但我只喜欢官老爷……”篆姬像一阵风飘到程九伯的面前,一美一丑站在一起,显得更加不协调,她却仿佛看到了天下第一美男子,对着程九伯上上下下地打量不停,娇笑连连,风情万种。

    众多老客都露出鄙夷之色,窑姐爱钱没问题,偏偏爱个猥琐粗鄙的鞑子官,却让人接受不了。

    “如今这世道啊,做狗比做人强。”老客们低声地嘟囔着,羡慕地看着程九伯和篆姬,看着他们转过楼梯,进房关上了门……

    ……

    德安府一座偏僻的院子里,一辆马车悄悄驶进来停下,几名盐枭从车里抬出了五花大绑的程九伯,他嘴里塞着麻核,呜呜咽咽的叫不出来,京良上去掀起他的遮眼布看了看,向着李四点了点头。

    “没错,就是他!”

    “带下去吧。”

    李四一摆手,命盐枭把程九伯抬走,转身进了屋子,泡上茶等着,时间不长,篆姬推门走了进来。

    “小妹,你办事就是干净利索,二哥佩服!”没有外人在场,李四对篆姬的称呼也变了,神态语气都颇为尊重。

    篆姬却是一副泰然处之的样子,仿佛她就是李四的上司,命令道:“今天晚上就出城吧,尽快送到汪克凡那里,把盐换回来。”

    “小妹,汪克凡这个人你怎么看?”

    “这个人有点不好说……”篆姬沉吟道:“他行事非常古怪,我也看不太懂,不过他的心很大,就算没有窃国逐鹿之意,起码也是志在公侯。”

    “志在公侯?乱世豪杰多的去了,他一个小小的守备能怎么样?”李四有些惊讶,小妹对汪克凡的评价这么高。

    “志大才疏的人多了,有什么可说的,这个姓汪的和他们不一样。”篆姬缓缓说道:“芝麻大的小官,行为做事却大气的很,这样的人是压不住的,以后和他多亲近些。”

    李四的神色渐渐郑重,点了点头。

    ……

    崇阳,恭义营。

    五花大绑的程九伯被带了进来,京良上前扯下他的蒙眼布。

    “你们是什么人?快放了我!我是承天府的经历!”程九伯大喊大叫。

    “看清楚点,这里是大明的地盘!”汪克凡又好气又好笑。

    李自成身为一个下岗的驿卒,奋斗半生终于当上大顺皇帝,最后却死在了一个糊涂的农民手里,如此出乎意料的结局,就像一个并不好笑的冷笑话。

    “啊,啊?啊!!!你们要干什么?抓我干什么?”程九伯终于发现不对。

    汪克凡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淡淡说道:“我要去送礼,借你的人头一用。”

    内个,一定要收藏呀!

正文 第二十一章 何去何从?

    “自成走死九宫山,诸贼失主,遑遽无所依,乃遣使就腾蛟降。”——《永历实录》

    公元1645年,也就是清朝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隆武元年,大西朝张献忠大顺二年,大顺朝李自成永昌二年。当年夏初,在满清大将阿济格的追剿下,李自成意外死于九宫山,大顺王朝覆灭了。

    阿济格得胜回朝后,东路大顺军的残部在湘东平江一带逐渐聚拢,以袁宗第、田见秀、刘芳亮、刘体纯、郝摇旗、王进才等人为首,随军行动的还有李自成的皇后高氏。

    随着残部不断收拢,东路大顺军的人数达到了十几万人,但是因为群龙无首,这支部队变成了一盘散沙。

    袁宗第、田见秀和刘芳亮原来都是一方统帅,这时手下都只有数千部卒,泯然普通一将,威信不再,而袁宗第的老部下刘体纯、裨将郝摇旗、王进才都有好几万人马。

    所谓的大顺朝已是过眼云烟,大顺军失去了统一的指挥系统,变成了一支普通的农民起义军,将领之间还沿用大顺朝的称呼,其实却是各自为政的松散同盟。

    这支农民军连遭惨败,失去了领袖和根据地,处境非常困难,被迫另寻出路,进入湖南准备归顺何腾蛟,半路上却和明军打了一仗。

    何腾蛟因为情报不明,以为他们只是一伙普通的土匪山贼,派了两千官军前去扫荡,在浏阳被农民军轻易击溃。何腾蛟这才如梦初醒,才知道对方就是原来的大顺军,惊慌失措只好“婴城为死守计”,准备城破之后就自尽殉国,以全名节。

    不料,农民军打了胜仗后却主动后撤,并派出使者向何腾蛟请求归顺,何腾蛟大喜过望,立刻答应下来,招安了这支农民军。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本来是个双赢的结果,何腾蛟手中缺兵少将,大顺军余部没有根据地,如果双方能够真诚合作,完全可以趁着清军兵力薄弱,北进收复武昌府等地,彻底扭转湖广战局。

    但是,何腾蛟对收复失地没有兴趣,更热衷于内斗和权术。

    这支农民军足有十几万人,何腾蛟深感难以控制,于是施展所谓的权谋之术,一手拉一手打,对农民军进行挑拨分化。

    郝摇旗、王进才等人是后起的实力派,和老将之间难免有矛盾,何腾蛟将他们收为亲信,却对田见秀、袁宗第等人进行打压,一直不予安排官职驻地,断饷断粮,并加以各种罪名逼他们离开湖南……

    ……

    湖南浏阳,袁宗第大营,中军厅。

    中军厅里,农民军的几位高级将领正在激烈地争吵。

    “永忠,你真的不和我们一起走吗?”袁宗第的脸色很难看。

    郝摇旗当年得罪了闯王不受重用,长年在他的麾下当个裨将,看在老兄弟的份上,袁宗第对他一直很照顾,没想到他现在翅膀硬了,竟然要和大家分道扬镳。

    “不去,你们要去投降鞑子,我郝摇旗绝不会剃头!”

    “我就愿意剃头吗?这不是泽侯的意思么!”袁宗第有点急了。

    大顺军残部进入湖广后,佟养和先后几次派来使者招降,大家却不愿投降鞑子,南下归顺了何腾蛟。不料何腾蛟百般刁难,农民军在湖南混不下去,有些人就打算向清军投降。

    “永忠,大家都不愿意剃头的,但听鞑子使者的意思,这件事未必不能商量。”田见秀出来打圆场:“自古胜败兵家常事,咱们大顺既然败了,投降也没什么难为情,这天下肯定是鞑子占了,与其向明军投降,不如趁早归顺满清……”

    田见秀,李自成麾下大将,提督诸营权将军,泽候。

    他是李自成的老兄弟,所谓老八队的人,性格宽厚,深受将士们爱戴。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性格宽厚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