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475章

残明-第475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广西战局受挫。必须调兵增援,汪克凡的态度就显得非常重要。孙可望犹豫再三,又给他写了一封信,同时命令刘文秀分兵进入广西,每次只派去几千人马,一边往前走一边看着屁股后头,试探楚军的反应。

    汪克凡这段时间里,也在忙碌不停。

    楚军的改制已经进入到深化阶段,在江南的楚军全都改成了新的师旅编制,汪克凡提拔了一大批新的军官,又对各部的副职和一部分中高级军官进行对调,彻底打破了各部之间的壁垒。

    比如吕仁青的第三师吧,这支部队的前身是蒲圻营,所有中高级军官都是吕仁青一手提拔起来的,他的副营官虽然是汪克凡任命的,但也和吕仁青搭档多年,私人关系非常密切,汪克凡大刀阔斧进行调整,一上来就把他的副营官调走,又从别的营调来三分之一的新军官,第三师里一夜之间多了很多新面孔,也多了几分朝气和活力。

    除了改革军制,民政方面也有一大摊子事,江南三省刚刚光复,个别州府仍在清军控制下,地方官府的行政工作还没有走上轨道,汪克凡身为总揽江南三省军政大权的北伐提督,各种各样的事情都要汇总到他这里,也是一副沉重的担子。

    但是话说回来了,这副担子再沉也是为自己背,汪克凡绝不会叫苦叫累,反而乐在其中。他对江南各个州府的经济民生进行仔细研究,寻找前景广阔的产业进行扶植,江南号称富甲天下,是因为这里的工商业都极为发达,大批的手工作坊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比如松江府的棉纺业就领先全国。

    松江府就是后世的上海,汪克凡对其寄予厚望,楚军收复松江府后,第一时间派人前去做前期准备工作,准备把这里建成楚勋集团的重要基地。和几乎是一片空白的香港比起来,松江府的华亭县、上海县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宝山、吴淞、南汇一带也有好几个现成的港口,发展起来更加容易。

    对于广西战局,汪克凡鞭长莫及,他只给隆武帝写了一封信,承诺楚军攻占杭州之后就立刻撤兵,隆武帝如果迫不得已离开桂林,可以把行在迁往杭州,不用有太多顾虑……隆武帝是一面旗帜,汪克凡需要这面旗帜屹立不倒,所以得给他腾个窝,留一条安全可靠的后路,以免真把隆武帝逼得去死守桂林,万一被西军干掉了,反而鸡飞蛋打。

    楚军就算表面上撤离杭州,杭州也在楚军的控制范围内,隆武帝多半不敢回南京,如果他愿意,就在杭州呆着吧……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发生,如果西军大举逼近桂林,隆武帝可以跑路的地方其实不多,要么去广东,要么去江西的赣州,剩下就只能去杭州了。

    听说隆武帝的军队守住了柳州,汪克凡松了一口气,他不愿和西军打内战,但是隆武帝如果真的陷入重围,他只好再一次救驾……也算不幸中的万幸吧,这次进攻广西的是冯双礼和白文选,如果换成和李定国打内战,汪克凡真的会有心理障碍。

    隆武帝的军队没有打过恶仗,硬仗,虽然暂时守住了柳州,等到西军做好准备再次发起进攻的时候,多半就会吃败仗,孙可望如果一直打到广西东部,就会严重损害楚勋的利益,楚军只能被迫参战,甚至把主力部队调回湖南。

    为了防止万一,汪克凡必须打通长江航道,楚军的地盘越来越大,只靠两条腿来回跑累死也来不及,汪克凡盯上了九江府,盯上了施福的清军水师。

    他离开南京,渡江来到扬州,登门拜访郑成功,以合作开发松江府为交换条件,请郑成功配合楚军水师消灭施福。

    “合作开发,是不是搭伙做海商买卖啊?世人都说云台用兵厉害,我看云台这张嘴才最厉害,捡着个琉璃球,就能说成凤凰蛋,把人唬得一楞一愣的。”郑成功哈哈大笑,眼中神采飞扬,和汪克凡合作开发松江府,对郑氏集团当然是一件大好事。

    郑成功的海船走遍东亚和东南亚,其中最赚钱的就是东亚市场,主要包括日本、琉球和朝鲜,满清控制的北方也有一定的走私生意。这个年代受制于各种条件,距离太远的远洋航线并不划算,日本的距离正好不远不近,物产丰富,市场也足够大,和郑氏集团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是郑成功最为看重的市场,绝对不容楚勋集团染指。

    “是啊,就是大火做海商买卖,我把湖广、江西的各种货物运到上海县,大木再销往倭国、琉球和高丽,咱们各做一段,各得其利。”对于日本市场,汪克凡没打算染指,全部让给郑成功好了。(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二卷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第一八七章 鼠斗穴中;虎逸柙外

    上海的地利位置得天独厚,交通运输水陆两便,走河运可以覆盖长江沿线和江南各地,走海运可以到达东部沿海各省,哪怕不做远洋贸易,只做两广——福建——上海——湖广——四川这条贸易路线,一样可以取得丰厚的利润。超快稳定更新小说;本文由 。。 首发

    汪克凡和郑成功合作,打通上海到两广之间的贸易路线,把东南沿海的海运贸易做大做强,对双方都是双赢的结果。郑成功一定要独占日本市场,在东南亚和南亚就要做出一定让步,和日本相比,东南亚和南亚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但是未来前景却更加广阔,毕竟东南亚可以连接中东、非洲和欧洲等地,日本后面却只有荒芜的西伯利亚。

    (郑氏海商集团的主要贸易对象就是日本,而且形成了垄断,清初顺治朝为了打击郑成功,一度实行迁海令,反而更加强了这种垄断地位,郑氏集团运往日本的货物主要是丝绸、棉纺织品,瓷器、糖、笔墨纸砚等等,从日本购买的商品主要是铜、铅等廉价的矿物资源。)

    “倭国可做的买卖很多,大木若是有意,我可以再给你提供一些火器运到日本发售,光是宁镇之战里缴获的三千多支火铳,一百多尊火炮,最少也可以卖他十几万银子。”汪克凡笑道:“这个买卖可以细水长流的一直做下去,我们湖广所产的鸟铳极为精良,以之作战无往不利,大木不妨做一回黑心奸商,一支鸟铳卖他五六十两银子,咱们两家都发一回横财。”

    世界上最赚钱的买卖除了黄赌毒之外,大概就数军火生意了,日本战国时代刚刚结束。各地大名仍然保持着很强的性,藩国之间经常互相征战,地方上并不太平。对各种先进武器的需求量很大,不惜重金求购……随着楚军大规模的换装燧发枪。老式的鸟铳都要被淘汰,衡阳兵工厂却仍然有生产老式鸟铳的能力,一刀切全部砍掉太浪费了,不如另外寻找销路。

    “这个生意不错,你那三千支缴获的鸟铳我都要了,全卖到日本去,价格上不会让云台吃亏的……嗯,湖广产的新式鸟铳就不宜卖给旁人。全都卖给我好了,有多少我要多少,哪怕五千支我也吃得下!”

    郑成功的水师所向无敌,陆师的战斗力却拿不出手,宁镇会战的结果对郑成功造成了很大的刺激,决心效仿楚军编练一支新军……楚军的新式鸟铳性能优良,稳定可靠,在遍布山区的福建正好可以发挥威力,至于更先进的燧发枪就不用想了,汪克凡根本不卖。

    除了军火生意。楚勋集团和郑氏集团还有很多生意可以合作,从合作开发上海向外扩展,互通有无。用水运商船把南方各省联系起来,未来的前景不可限量,汪克凡和郑成功兴致勃勃,越聊越投机,渐渐勾画出一幅东方大航海时代的宏伟蓝图。

    和满清控制下的北方沿海各省,郑氏集团也在做着走私生意,这一块属于灰色地带,利润丰厚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汪克凡也不直接插手。而是提供货源,赚取其中一部分利润就行了……景德镇的瓷器。江南的棉纺织品和丝绸,湖广生产的各种消费品等等。都可以由郑成功向北方大量倾销。满清入关之后,几十万旗人纷纷仿效汉人的生活方式,追求奢侈和享受,这个钱不赚白不赚。

    除了赚钱之外,汪克凡和郑成功联手,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利用经济手段打压鲁王政权。鲁王政权的财政来源多半也依赖海贸生意,楚勋集团和郑氏集团联合起来进行封锁,他们以后的日子肯定一天比一天难过,不用汪克凡一兵一卒,早晚自己会坐到谈判桌的前面。

    两个人的话题越扯越远,渐渐说到了台湾,说到了马尼拉和印度,汪克凡甚至说起了美洲和澳洲大陆,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如数家珍,郑成功也听得津津有味。

    美洲和澳洲太远了,没有开发的价值,不过是海外奇谈罢了,两个人最后又把话题拉了回来,讨论如何消灭施福的水师……在汪克凡提出的宏伟计划中,要用长江航行和沿海航线把南方各省连成一片,要实现这个计划,就要消灭施福的清军水师,彻底控制长江航道。

    “施福当年是家父麾下的大将,和我多少有些香火情,最好能设法将其招降。哦,施琅不是在云台军中么?施福算起来是他的族叔,云台也可以试一试的。”郑成功不愿和施福硬拼,更希望收编这支水师,以扩充实力。

    “该打还是要打的,不把施福打疼打残,他就一直心存侥幸,就算有意归顺大木,也免不了来来回回的讨价还价,耽搁时间。”汪克凡轻轻叹口气,说道:“西南变故陡生,广西战局势如危卵,我军若在江南耽搁太久,万一桂林有失,难免酿成大祸。”

    对于永王朱慈焕这件事,汪克凡和郑成功的立场是一致的。汪克凡难以容忍湖广后院起火,郑成功身上打着深深的隆武系烙印,虽然原因各不相同,两个人却都站在隆武帝这一边。

    “话是这么说,但是长江万里,施福若是极力避战,我的海船可无法追到湖广荆江。”郑成功还是有些顾虑,再一次提起施琅,试探道:“施琅现在湖广么?让他试一试吧,或许他们叔侄间好说话,可以招降施福。”

    “哎,长江万里是不错,但咱们两家合兵,就能把他堵住。至于招降的事情嘛,就全都交给大木吧。呵呵,我今天就是和大木谈买卖来了,做买卖讲究公平交易,童叟无欺,我要的是长江水道,施福所部若肯归降,都由大木处置好了。”汪克凡再一次做出让步,打消郑成功的顾虑。

    “那好,既然云台心意已决,我自然会鼎力相助。”

    见到汪克凡明确做出承诺。郑成功忍不住露出开心的笑容,楚军的实力太强,他和汪克凡合作的时候总觉得不安全。万一打败施福之后,汪克凡抢先下手招降施福这支水师。到时候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确定要打这一仗后,两个人又接着讨论相关的作战方案,商量出一个大致梗概后,郑成功又投桃报李,主动邀请楚军渡过长江,和郑家军一起汛守扬州府等地,以确保长江航道的安全……郑成功知道自己的陆师不行。现在虽然占据了大半个扬州府,清军如果大举南下却肯定守不住,干脆分给楚军一些地盘,大家利益共享,压力均担。

    汪克凡爽朗笑道:“好啊!我正准备渡江北伐,有大木相助一定事半功倍。”

    郑成功微微一愣:“云台近日就要北伐么?这七手八脚的,怎么忙得过来?我以为应当先安内以尊王,尊王才能攘夷,这半年内不宜向满清启衅。”

    广西战局前途叵测,湖广也得分兵驻守。汪克凡还要打九江府,打杭州府,打镇江府。打施福的水师……哪有余力发起北伐?郑成功一番好意,奉劝汪克凡攘外必先安内。

    “如今的局势就如同鼠斗穴中;虎逸柙外;哪怕桂林被西军占了,我也不会给清虏留下喘息的机会。”汪克凡对郑成功拱手抱拳,郑重说道:“我想请大木帮个忙,一起上疏劝谏陛下离开桂林,暂避西军锋芒,如何?”

    “这是臣子的本分,何必要云台恳请?你放心好了,我今晚就写好奏折。烦请云台一并送往桂林。”郑成功先把上疏的事情答应下来,又问起楚军北伐的计划:“楚军虽然骁勇善战。却终归只有十万兵马,眼下这个局面。能抽调多少兵马渡江北伐?若是派的兵少了,恐怕会败在孔有德、谭泰的手下。”

    “败上一次两次的恐怕难免,嘿嘿,我打算超过诸葛武侯,来他个六次北伐,七次北伐,拉着鞑子一直死缠烂打下去。”

    火枪兵培养周期很短,极端情况下只要训练几天就能上战场,每支火枪的成本不过十多两银子,加上铠甲也远远比不上价值昂贵的骑兵。汪克凡准备海爆火枪兵,和清军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说来说去,都是因为南方不产战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