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436章

残明-第436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那些宗室勋贵出身的清军将领不同,何洛会的出身并不显赫,他从牛录章京这样的低级军官干起,花了十几年的时间一步一个脚印爬到现在的位置,每一次提拔都是凭真刀真枪的军功换来的,最高曾经担任过独挡一面的定西大将军。单论打仗的本事,比吴拜、佟图赖之流所谓的“名将”强出去一大截,在危急时刻的反应也比他们两个更冷静。更接近正解。

    前线军营携带的粮食是有限的,清军大部分粮草辎重都存放在蒲塘村。这批粮食被烧光后,宁镇会战败局已定,如果继续和楚军纠缠,哪怕能在局部打上一两个胜仗,等到对方集中兵力包抄上来,想逃跑都没地方可跑……必须尽快突围。

    济尔哈朗阵亡,清军的指挥中枢被连锅端,已经呈现树倒猢狲散的态势。何洛会所部和佟图赖、吴拜之间相距几十里山路,在楚军的骚扰和拦截下很难互通声讯,更别提协调指挥,一致行动……只能选择分头突围。

    何洛会临危不乱,对形势的判断非常准确,而且当断则断,毫不拖泥带水,选择了“爹死娘嫁人,个人顾个人”的战略方针,着手组织部队突围。他手下还有两万清军精锐,只要能把这两万清军精锐基本完整的带出宁镇山区,清军就还有和楚军对抗的本钱。

    但他也知道。这件事没那么简单,清军各部正在猛攻巴掌洞山一带的楚军阵地,部队已经展开进攻阵型,和楚军互相纠缠在一起,如果急于撤退就会造成混乱,在汪晟的追击下全线溃败,现在这种情况下,心里再着急也得压住节奏,慢慢地退出战斗。

    前后花了一天两夜。他终于把铺开的部队收拢到一起,中间还有意向汪晟卖了个破绽。把一些辎重部队和伤兵摆在巴掌洞山前面晃来晃去,想把他们引出坚固的阵地。然后突出奇兵从正面突破楚军防线,要知道谭泰的接应部队就在巴掌洞山的另一侧,如果能从正面突围当然是最快捷,最安全的路径。

    但是楚军非常谨慎,只派出一些小股部队来骚扰,主力却牢牢守着阵地,不给清军任何可乘之机,看到从正面突围无望,何洛会只好重新选择突围方向。

    耽误了一天两夜,恭义营、镇筸营已经赶到金坛县附近,堵住了向东突围的道路,深入宁镇山区腹地向佟图赖靠拢更不可取,何洛会决定迂回巴掌洞山的东侧,避开楚军重兵把守的弓弦,钻山沟,走弓背,绕过巴掌洞山和谭泰会师。

    巴掌洞山下面的山路,是这一带最好走的大路,楚军只占领巴掌洞山的周围,并没有彻底封死这一带的山路,梅勒章京巴山早就绕到了巴掌洞山的东面,那些山沟里狭窄的小路虽然不适合大军通过,却是眼下唯一的出路。

    清军众将围在地图前,一个个面色凝重。

    屯齐皱着眉头说道:“绕到弓背小路,路程就增加到五十里,况且山间小路崎岖难行,咱们有两万大军,还有上千匹战马和数百伤兵,互相阻挡之下,最少要花两天时间才能走完这五十里山路,万一汪晟派兵拦截骚扰,更不知道会耽搁到什么时候,等到汪克凡的主力从后面追上来,我军很可能会被困在山里……”

    山里的小路很多地方只能容一人一马通过,地图上看着直线距离很近,却往往是绕着山坡转来转去的盘山路,想要绕过巴掌洞山,最少要走四五十里的山路,行军的速度肯定非常缓慢,楚军却可以在任何地方设下埋伏,进一步延误清军撤退的速度,等到恭义营、镇筸营一起围上来,两万清军就会变成两万头任人宰割的牲口。

    何洛会面无表情,在地图上又画了两道弧线,和最开始弓背那条撤退线路平行:“没有别的办法,除了昼夜行军加快速度以外,只有各部齐头并进,外面的这条路要多绕二十里,由本将率中军和伤兵营亲自来走。”

    一条路会“堵车”,就分开多走几条路,反正都是钻山沟,大家一起并排往外跑,速度就能快一些,何洛会身为主将愿意走最远的那条路,其他人再没什么抱怨的。

    扎喀纳和固尔玛浑对视一眼,一起抱拳请命:“我等愿率本部人马走内侧的这条路,掩护诸位撤离。”

    齐头并进的三条路,各有优点和缺点,外侧的这条路最远最辛苦,但也最安全,内侧的这条路最近,但随时会遭到楚军拦截,危险性更大……扎喀纳和固尔玛浑都是济尔哈朗的子侄,手下的部队都是镶蓝旗的嫡系,济尔哈朗突然阵亡,他们两个既有靠山崩塌的惶恐,又对楚军怀有满腔的仇恨,是清军各部中士气最高的部队,走内侧的道路就有勇挑重担,主动求战的意思。

    张大猷等几个汉军旗将领心中暗喜,他们手下都是乌真超哈兵,除了火枪兵就是炮兵,看现在这个样子,乌真超哈兵很有可能和屯齐一起走中路,这条路不远不近,也比较安全,只要把过于沉重的大炮扔掉,平安脱险的希望很大。

    张国柱等几个绿营将领却都默然不语,大军撤退必然要有断后的兵马,以拦阻楚军的追兵,这个送命的差事肯定又得让绿营兵来干。

    出乎意料的是,何洛会竟然另有安排。

    他向扎喀纳点了点头,却对固尔玛浑摇了摇头:“我军绕路而走,耽搁的时间太久,必须留下一员大将断后,固尔玛浑,你可愿担此重任?”

    清军要绕路钻山沟,楚军主力却是直线追过来,如果只留绿营兵断后,三下五除二被解决了,清军主力就会陷入危险。

    张国柱等人喜出望外,脸上却不敢表现出来,有心表现一下,主动请求断后,又怕何洛会真的一点头弄巧成拙,只好绷着脸一起看向固尔玛浑。

    但是他们高兴的太早了,固尔玛浑慷慨领命之后,何洛会马上就点了几个绿营将领的名字,让他们一起配合固尔玛浑,充当全军后卫。

    “诺!”

    “末将遵命!”

    “请大将军放心,末将纵容肝脑涂地,也不容南贼追上大军!”

    绿营众将纷纷领命,张国柱尤其慷慨激昂,心里却把何洛会的祖宗八辈都骂了个遍,如果只留绿营兵充当后卫,形势危急的时候还可以夺路而逃,他却派固尔玛浑来盯着,分明是打算把绿营兵全拼光,以确保八旗兵的主力能够脱身。

    何洛会又调整了一下各部的安排,让巴山固守营寨,尽量挡住巴掌洞山的楚军,再派梅勒章京硕詹和扎喀纳一起走内侧的道路,硕詹手下有两千多八旗精兵,前些日子一直充当预备队,部队基本上没有损失,战斗力很强,由他和扎喀纳一起走内侧,足可和汪晟一战。

    “诸位,此次撤兵道路险恶,时间又极为紧迫,全军必须轻装进山,笨重的器械一律毁掉,三斤炮以上的红衣大炮都留给固尔玛浑他们,受伤的牲口和战马也要杀掉,绝不能在路上耽误时间。让儿郎们多准备些火把和干粮,再带上两件厚衣服,晚上在山里行军打尖恐怕会很冷,万一遭到南贼拦截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子……”

    何洛会说到这里,神色黯淡,他虽然安排得井井有条,但是战场上有太多的意外发生,最后到底有多少八旗兵能逃出去很难说,沉默了片刻,他突然提高声音,像赌咒发誓一般叫道:“有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在天之灵保佑,我军必然能够逃脱大难,卷土重来,为今日之败雪耻,为郑亲王报仇!”(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四二章 骚扰

    三条并排的路,硕詹和扎喀纳走内侧的这条路,硕詹在前面开路,扎喀纳带着辎重粮草断后。

    和巴掌洞山下面的“大路”比起来,这条山间小路极为狭窄,大部分路段只能容纳一个骑马的骑兵,或者两个步兵并排而行,因为辅兵长夫的数量严重不足,八旗兵又急着跑路,所以都自己背着铠甲刀枪,在山路上走得十分辛苦,硕詹手下两千多名八旗兵,在山路上拉出一道七八里长的队伍,前面的尖兵已经翻过山岭,后面的后卫才刚刚离开巴山的军营。

    当初济尔哈朗率大军进入宁镇山区的时候,为了保护珍贵的战马,大部分八旗兵都是步行进山,反正山区里骑兵的作用不大,把能够上阵的战马当骡子使,还不如多带一些吃苦耐劳的汉人长夫。硕詹所部的战马大都存放在镇江,只带了一百多匹战马进山,代子、拨什库以上的军官才能骑乘,现在掉头撤退,军官把沉重的刀枪铠甲和随身行李都放在马背上,比普通士兵轻松了许多。

    硕詹策马转过山脚,眼前出现了一个郁郁葱葱的山谷,两边的山坡布满树林,而且非常陡峭,狭窄的山路在一块巨大的岩石后面转了一个弯,延伸进入山谷后就被树林挡住,看不清后面的道路。

    这种地形太适合打埋伏了,硕詹虽然急于赶路,也谨慎地下令部队停止前进,等待探路的尖兵发来消息。

    他派出两百人的尖兵探路,按理说不算少了,但周围都是连绵不断的山岭和树林、竹林,两百个尖兵放出去就像在长江里撒了一把沙子,只能覆盖道路左右很有限的一块区域。再远些的山岭后面就靠少数斥候进行侦查,不会漏过楚军的大部队,却无法防止小股敌人的渗透骚扰。

    这种骚扰非常讨厌。从巴山的军营出发不到两个时辰,硕詹已经遭到十三次小规模的袭击。藏在暗处的冷枪防不胜防,每次只能打中一两个人,却会引起整个行军队伍的混乱,耽误清军很长时间,两个时辰下来才走了不到十里的山路。

    更糟糕的是,清军远离巴山的军营后,楚军的袭扰密度迅速增大,前后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硕詹保守估计,周围的这片山岭中最少藏有六七股非常活跃的楚军小部队,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给清军捣乱,严重影响了八旗兵的士气和行军速度,如果这样昼夜不停地骚扰下去,原定的计划肯定会拖延,三天之内能绕到巴掌洞山的后面就要烧高香了。

    看到面前的这道山谷如此凶险,硕詹一时有些犹豫,要不要再派几百个八旗兵仔细搜山,确保没有楚军的伏兵再进入山谷。正在这个时候。后面巴山军营的方向又传来一阵厮杀声,战鼓擂得又急又紧,密集的枪声隐隐可闻。不问可知,那里的战事十分激烈。

    在巴掌洞山一带,清军和楚军紧紧的纠缠在一起,何洛会前脚刚刚逃走,汪晟就带着楚军从后面追了上来,被巴山死死挡住,双方正在激战,硕詹如果派兵搜山的话,最少要耽搁两刻钟。巴山就要多守两刻钟,让更多的八旗兵付出鲜血和生命。

    “算了。快一点是一点吧,希望阿尔虎没有疏漏。把山谷里的南贼都赶走了……”硕詹焦躁地扯了扯衣领,手搭凉棚,挡住刺眼的阳光,抬头向前面的山顶看去,阿尔虎率领的尖兵队仍然在四处搜寻,一直没有消息传来。

    烈日当头,天气酷热,硕詹的里衣已经湿透了,后脊梁的汗水一道道地往下流,又痒又湿非常难受,恨不得扒掉身上的棉甲,但是为了确保安全还得死死捂着……楚军有一种射程很远的新式火铳,专打衣甲鲜明的清军将领,棉甲对火铳有一定的防御能力,无论如何都不能脱。

    就在他几乎失去耐心的时候,山顶上清军士兵终于举起绿旗,朝这边连连挥舞。

    “出发!”硕詹精神一振,摆手命令部队跟上,两腿一夹马腹,顺着山路向下走去。

    转过那块巨大的岩石,硕詹又仔细看了一遍周围的地形,心里暗叫侥幸。这块岩石横在狭窄的山路上,正好挡住了山顶的视线,如果有一支楚军守在这里,他只能对这块巨大的岩石发起强攻,对方如果有一队长枪兵再加上一些火铳兵或者弓箭手,就能守得非常稳固,不付出惨重的代价很难攻破。

    这条小路上类似的地形还有很多,如果被楚军迎头挡住,拉成一字长蛇阵的清军就会集体打酱油,只靠最前面的少数士兵和对方作战,如果派大部队从茂密的树林里穿过去包抄敌人,就会失去统一的指挥,变成一场乱战,哪怕打赢了楚军,再重新收拢部队又要花很长的时间……更何况八旗兵以骑射见长,在山沟里钻树林战斗力大减,未必打得过楚军。

    “快!再快些!”

    拥挤的山路上,硕詹马不能停,却不断回身催促着部下,现在就是拼速度抢时间,只有抢在楚军主力赶到之前绕到巴掌洞山后面,才能突出重围。

    突然间,他有一种被猛兽盯上的感觉,下意识地转身向侧面的山坡上看去,还没有确定危险来自哪里,耳中已经听到一声清脆的枪响,紧接着胯下的战马猛然一跳,把硕詹从马背上甩了下来,斜着向前冲出去几步,重重撞在一棵树上,又掉头朝着硕詹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