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400章

残明-第400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复杂的水网地形也算得上易守难攻,而且江宁镇前面是秣陵关,后面是大胜关,离长江岸边也不远,随时可以得到各路清军的支援,怎么看都是固若金汤……但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驻守江宁镇的清军戒备松懈,楚军可以奇袭取胜。

    奇袭江宁镇的楚军属于火器营,由火枪队总队官王奕率领,兵力一千二百人。王奕兵分两路,派出四百人的阻击部队,对大胜关方向保持警戒,另一路八百人负责进攻江宁镇。

    这八百人的进攻部队不会一起冲上去,而是只选用精干人员以“队”为单位组成突击队,配备燧发枪和“雷将军”,以及短斧扒索等工具,并挑选一些熟悉地形的百姓担任带路的向导。这样的战斗部署,充分发挥了楚军以燧发枪为主战武器的特点,把战斗单位尽量打散,各部单独行动,形成多点突破,彼此之间又能互相配合。

    “雷将军”就是兵工厂制造的土炸弹,用黑火药掺杂大量的铁砂铅弹,以导火索引燃爆炸。楚军修械所刚刚成立的时候,就能制造“雷将军”,过了这么几年,除了黑火药的威力有所提高之外,现在的“雷将军”和当初没有本质区别,楚军突击队带上雷将军,主要是为了利用它那霹雳如雷的声响和炫目的爆炸效果来制造混乱,或者用大白话来说,就是用来吓唬人的……

    汪克凡也曾尝试制造现代意义上的手榴弹,却无法解决发火装置的问题,再加上黑火药的威力太小,更像一个大炮仗,所以还是像个西瓜一样的雷将军更为实用,要知道一个雷将军的装药量等于十几个手榴弹,真要是在敌人脚边爆炸,还是具有一定的杀伤力的……当然了,一般人看到脚底下有个怪东西呲呲直冒火花,都会尽量躲得远远的,所以使用导火索的雷将军肯定比不了手榴弹,更多还是吓唬人的。

    能吓唬人就够了。

    楚军这次是奇袭,每个突击队只有三四十人,兵力有些单薄,冲进镇子后用雷将军一通乱炸,就能造成极大的混乱,在震慑敌人的同时,顺便也给自己壮壮声势。(未完待续)

正文 第九十五章 夜战加巷战

    楚军奇袭江宁镇,拉开了宁镇战役第二阶段的序幕。

    和猛兽捕食猎物一样,奇袭最注重隐秘性和突然性,不能一上来就朝目标大呼小叫地扑过去,而是在不惊动对方的前提下尽量接近之,等到最佳的时机,再突然暴起发难。

    王奕率火器营火枪总队一部在天黑后出发,经过一个晚上的潜伏行军,第二天凌晨到达江宁镇附近,涉水渡过板桥浦,在板桥浦西岸隐蔽待机。(板桥浦是一条30里长的小河,现名板桥河,在大胜关注入长江。)

    漫长的白天过去后,黑夜再次将领,楚军其他各部也相继进入预定集结地域。亥时三刻,王奕率部从板桥浦西岸出发,趁着夜风向西南疾进,子夜时分,距离江宁镇还有十五里的行程,部队转为跑步前进,隐蔽到达江宁镇外围后,各个突击队分散进入预定战斗位置。

    江南地方富庶,江宁镇又紧挨着南京,离长江也不远,所以发展的很快,与其说是一座镇子,不如说是一座小城。明朝初年的江宁老镇有一道围墙,但是两百多年下来,围墙外盖起大片的民房,新城区和老镇已经融为一体,只以那道不算太高的围墙当做分界线……这一仗,必然是一场巷战,再加上一场攻坚战。

    凌晨时分,王奕下令发起进攻。

    楚军从西、北两个方向同时对江宁镇发起进攻。西侧为主攻方向,北侧予以配合。换句话说,北侧的楚军在进攻的同时还要收着点劲。防止清军向北面的大胜关逃窜,威胁楚军大胜关阻击部队的后方,如果清军逃往东南方向的秣陵关,或者逃往西南方向的“江边三山”,则不予理睬。

    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一支又一支突击队离开隐蔽位置,摸向江宁镇。

    当他们摸到镇子边缘的时候。被清军哨兵发现,战斗随即打响。

    黎明前的宁静。被一记清脆的枪声打破,紧接着,仓惶刺耳的锣声骤然响起,清军哨兵紧急告警。随后就是响如爆豆的枪声,震天的喊杀声,如同晴天霹雳的爆炸声……楚军全线出击,火力全开,对江宁镇发起猛烈进攻,迅速冲破镇子边缘的清军哨卡,杀进城区,和清军展开激烈的巷战。

    天亮前的这段时间,是一般人睡得最香的时候。楚军已经杀进镇子,清军守将犹自沉浸在酣甜的美梦中,屋外传来的枪声和爆炸声接连不断。他却仍在呼呼大睡。

    几个亲兵冲进来把他推醒,他睁开眼睛后,仍在嘟嘟囔囔地说道:“这挂鞭真长!哎还有这些二踢脚,真他娘的响!”

    “快醒醒,协台大人,快醒醒!这不是放鞭炮。是火铳!是南贼杀进镇子来了!”

    “……”

    什么意思?

    清军主将楞了片刻,突然腾的一下蹦起来。一边手忙脚乱地穿衣披甲,一边还犹自不敢相信地问道:“是不是军情有误啊?难道说,秣陵关已经失守?或者石头山已经失守?”

    石头山,是江边三山之一,是刘弘遇的主阵地,挡在江宁镇和当涂楚军之间。如果石头山和秣陵关没有失守,按理说江宁镇不会遭到进攻。

    “属下不知,秣陵关和石头山方向并无异状,只看到无数南贼从东面杀进来,我军抵挡不住……”

    亲兵慌乱的报告声中,清军主将大踏步走出屋外,来到围墙上查看敌情,心中还在暗自疑惑。

    没道理呀!没道理会遭到偷袭!

    既然秣陵关和石头山都没有异状,说明那两个地方都没有失守,那么偷袭江宁镇的只能是一支迂回穿插的小部队,兵力不会太多,最起码不会超过江宁镇的清军守军……清军主将觉得,楚军的主将肯定发疯了,才会用一支小部队偷袭江宁镇,而且选择在天亮前发起进攻。

    虽然说趁夜偷营劫寨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是大晚上来偷袭一座这么大的镇子,却明显不合常理!

    江宁镇就像一座小型的城市,虽然没有城墙,城区的房子却大都是坚固的砖瓦房,不像军营那么容易造成混乱,在这种夜战加巷战的混战中,楚军没有任何优势……他们不熟悉镇子里的街道地形,晚上突然冲进镇子很可能迷路,像没头苍蝇一样乱冲乱撞,虽然会造成一定的混乱,却没有实质性的威胁,一场混战打下来,他们很可能陷在镇子里,搞不好会无法脱身,最后全军覆没。

    清军主将匆匆登上围墙,向四周一看,却不由得张大了嘴巴,无法相信眼中看到的景象……

    整个东城区都陷入了混乱,北城区稍微好一点,但也差不多少,半个镇子都像点燃的树林一样,到处都是火光,到处都是枪声,仿佛镇子里面杀进了千军万马,而不是遭到一支小部队的偷袭。

    “到底来了多少南贼?!”

    清军主将有点懵了,又向亲兵再三询问,楚军在何时发起进攻,得知战斗刚刚打响一刻钟多一些,清军主将沮丧而绝望地得出一个结论,能够在一刻多钟就造成这种程度的混乱,楚军的兵力最少有五千人,甚至还可能更多……他打破脑袋也想不到,楚军竟然以“队”为战斗单位,组成二十几个突击队,多点同时突击,只用一千二百人的兵力,就打出了五千人的效果!

    战斗单位的精细化和独立化,是近代军队的一个重要特征。

    到了纯粹的热武器战争时期,一个班就能担负独立的战斗任务,如果是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三五个人的战斗小组都能拉出来单独战斗,楚军受制于武器条件和士兵素质,还远远达不到这种程度,而是必须以三四十人的一个队为单独的战斗单位,但就算这样,也超过了清军主将的认知范围。

    其实这已经是楚军的极限了。

    如果在白天作战,并且换成普通的战场,楚军的一个“队”只配备三四十支燧发枪,再加上一些中看不中用的“震天雷”,因为火力太过单薄,当做一个独立的战斗单位就非常勉强……但在夜战加巷战的条件下,由于地形的限制,以及特殊的战场气氛,楚军的各个突击队就显得如鱼得水,在向导的带领下各自凶猛冲杀,清军还来不及做出反应,江宁镇就被搅得乱成了一锅粥。

    乱了!

    镇子里的清军乱成一团。

    清军的守军虽然比楚军更熟悉这里的房屋街道,但在突然遭到猛攻的情况下,他们反而变成了没头苍蝇,惊慌失措的到处乱跑,争先恐后想要逃命,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

    江南虽然已经沦陷了三年多,但是大部分百姓还是心向大明,更有很多敢于冒着生命危险为楚军带路的抗清义士。从他们中间,王奕挑选了几十个熟悉江宁镇地形的本地人,每个突击队配备两名向导,哪怕有一个受伤牺牲,另一个也能继续为楚军带路……在他们的带领下,楚军直扑镇子里的各处要害,尤其是东城区、北城区的两座清军兵营。

    震天雷比不了手榴弹,如果在战场上,一般人看到震天雷扔过来,都会及时避开。

    但是,睡梦中的清军士兵不是一般人。

    一个个震天雷被扔进营房,清军士兵才刚从睡梦中惊醒,燃烧的导火索呲呲作响,火花在黑暗中闪闪发光,清军士兵却纷纷凑到跟前,准备研究一下这个怪东西到底是什么玩意儿……随着猛烈的爆炸声,清军士兵被炸得鬼哭狼嚎。也有一些反应快的,在挨炸之前逃出营房,迎面却碰上一排黑洞洞的枪口,或者是闪亮的刺刀。

    激烈的战斗中,谁都没有注意,东边的天空出现了一抹鱼肚白。

    当第一抹阳光照亮江宁镇的时候,一部分楚军已经杀到南城区,又掀起了一场新的混乱。

    这短时间里,清军主将一直在围墙上面观战,却没有派兵支援。

    仗打成这样,派出小股援兵已经无法制止混乱,还不如尽可能收缩兵力,守住围墙里面的江宁老镇。他的中军营就在围墙里面,又派出传令兵四处调集部队,拼凑了八百余人的兵力,正在围墙上紧张布防。

    随着天色渐亮,清军主将已经看清,杀进镇子的明军其实并不多,充其量也就是两千来人(他还是高估了),这让他信心大增……只要守住围墙里面的老镇,大概等到中午,大胜关的援军就能赶到,如果能坚持到明天早上,就连江边三山和秣陵关的援兵也能赶到。

    围墙外面的城区,他决定放弃。

    为了安全起见,他派出几队清军,放火点燃围墙附近的房屋,以便在围墙前面制造一片隔离地带,免得被楚军利用。

    江宁镇随即陷入火海。

    和失火不同,有组织有预谋的纵火下,火势都发展的极快。围墙外面,熊熊的大火向四周不断蔓延,滚滚的浓烟翻滚升腾,燃烧的房屋劈啪作响,哭号的百姓四处奔逃……(未完待续)

正文 第九十六章 刘弘遇的选择

    江宁镇陷入火海。

    清军主将站在围墙上,一股股的烟雾和热浪向他袭来,火光映照下,几乎看不清围墙外面的战况。突然间,他却觉得有些不对,西南方向有一股烟雾高高升上天际,天边被映红了一片,看样子却好像离得很远,不是江宁镇的火光。

    “石头山!是石头山着火!”

    清军主将悚然一惊,石头山方向着火,远在江宁镇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说明那里的火势极大。要知道那可是一座石头山,没有太多的树林,只有一种可能才会燃起这样的大火……

    石头山的清军军营被烧掉了!

    木呆呆地愣了半晌,他突然转身向围墙下奔去,一边跑一边大声下令。

    “快整队!从西门突围,去江边码头上船!”

    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沙场老将,这个清军主将只看到石头山着火,就立刻在脑海里勾勒出一个完整的战场形势图。

    石头山军营被烧,说明石头山已经失守。

    石头山失守,又说明江宁镇遭到夜袭不是偶然的,楚军有一套完整的作战计划,在夜袭江宁镇的同时出兵攻占石头山,切断了江边三山和江宁镇的联系。

    江边三山的刘弘遇指望不上了。

    秣陵关的张天禄同样指望不上——楚军攻占石头山后,从侧翼切进清军阵营,就近派出一支兵马。就能挡住张天禄的援兵。

    大胜关?大胜关更指望不上——大胜关处在清军阵营的后方,驻军本来就不多,楚军肯定也有所准备。换句话说。大胜关就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别指望他们的援兵。

    赶紧跑吧!

    趁着楚军还没有杀到码头,现在跑还来得及!

    清军主将当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