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362章

残明-第362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江岸边的一条官道,连接着上饶和戈阳。

    前几天刚刚下过一场连阴雨。官道上还没有干透,战马奔过只带起几块半干的泥巴,汪晟带着马化龙和一队亲兵。向上饶疾奔。

    总共一百里的距离,战马全速奔驰不到两个时辰的路程,汪晟一行很快就到了白鸭嘴军营,正好碰到从上饶撤回来的平江营大队人马。

    刚才还在攻城,这么快就撤下来,肯定不是个好兆头,但是平江营的队伍还算整齐,士兵们的武器装备也都在,看样子没吃什么大亏……汪晟摸不着头脑。拦住一名平江营的军官询问,才知道刚才的总攻一开始。王进才就被清军炮弹炸起的飞石所伤,平江营就撤了下来。没有继续攻城。

    “王帅伤势重吗?”汪晟追问。

    “那块石头好大的,我家王帅差点坠马,弟兄们都吓了一跳。但我听说……,听说王帅也是强撑着的,撤下来后就骑不成马,已经换乘大车,好像还吐血了。”那个军官也知之不详。

    这么严重?!汪晟心中一惊,竖起一根手指做了个禁声保密的动作,拨转马头,匆匆向队伍后面赶去。

    来到中军,一名军校把汪晟领到王进才的大车前,汪晟不等他通报,就挑起帘子猫腰钻进车厢。车厢里,王进才抱着一只烧鸡啃得正香,听到动静抬起头,和汪晟正好打个照面,两个人都愣住了,王进才油乎乎的嘴角动了动,一根鸡骨头无声地冒了出来。

    胃口不错啊!汪晟皱起眉头,问道:“王进才,你闹什么鬼名堂?这不是好好的吗?干嘛放风说你吐血重伤。”

    “唉,真的不好受呀,平江营伤亡这么大,我伤心的要吐血……这个,两天两夜没正经吃饭了,刚弄了点可口的……我小时候可能是饿怕了,心里一有事儿就特别能吃,还光想吃肉,嘴馋的厉害……三将军,要不您也来一口……”王进才絮絮叨叨的,似乎还没有从大战的亢奋中恢复过来,有些神经质的把烧鸡杵到汪晟的鼻子底下。

    “味道不错。”

    汪晟在他对面坐下,接过咬了一半的烧鸡,随手掰下一条大腿,送到嘴里三口两口吃完,然后点了点头:“刚才还怕你伤了锐气,七尺爷们噘嘴掉脸装委屈,像个受了欺负的小媳妇,你既然还有心思吃鸡,我就放心了。说说吧,你这是闹的哪一出,大白天躲在车里还挡的严严实实,学陕北婆姨坐月子吗?”

    “汪三将军见笑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当年闯王潼关大战,只剩下十八骑逃进商洛山……嗯,不说这个了,我假装受了重伤,是在用计啊。”

    王进才说道:“刚才往下撤的时候,我暗中埋伏了两支人马,就等着张存仁出城来追,打他一个落花流水。日他的,没想到这怂还是个兔子精,楞是没有派兵来追。我既然已经在演戏了,就干脆演到底,回营后再放个消息说我暴毙身亡,汪三将军,你看这招儿能管用吗?”

    “小聪明,瞎胡闹。”

    汪晟骂了一句,转身跳下大车。

    ……

    张存仁兵力有限,赢得起输不起,平江营退走的时候,他急于没有派兵来追。

    他一面封堵修补城墙,一面派兵出城砍柴打粮,又放火烧掉平江营的营寨,向城北派出三千精锐主力,把曹志建的长沙营赶回灵山。

    打退了明军的进攻,上饶城中的危机暂时解除,清军上下都松了一口气,斥候很快送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情报,平江营主将王进才,回营后当天晚上就死在营中。清军将领纷纷请战,要求突袭白鸭嘴军营,却被张存仁骂了一顿。

    “一群蠢货,没听过《三国》吗?王进才八成是在诈死,想引我们出城交战。只管等几天看看,他要是真的死了,平江营必定退兵,咱们何必冒险。”

    过了三天,平江营果然没有退兵,斥候前去侦查,白鸭嘴军营没有任何的混乱迹象。清军将领一个个显得又羞愧又敬佩,正在对张存仁大拍马屁,那个斥候却大煞风景地报告,平江营在八里堡一带挖了几条壕沟,把往东和往南的道路都封死了。

    突然冷场。

    众将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说话,张存仁陡然皱起眉头。

    “那壕沟是什么样子?小股人马能不能绕过去?”

    “壕沟一丈八尺宽,里面已经放的有水,每隔三百步设有一个哨卡,两里一座兵塘,南贼的哨探看得很紧,还有游骑往来巡逻,卑职无法靠近,所以没能探清深浅。”那个斥候头目说道:“卑职带着手下十个兄弟,从几个方向向前探查,可是那壕沟不是一条,修得也很古怪,绕开一条又是一条,搞不好就迷了路,绕来绕去也没找到通路,还折损了七个兄弟,只剩我们三个回来……”

    “嘶……”

    张存仁下意识地倒吸一口冷气。

    城南八里堡地处交通要道,往南连着福建,往东连着浙江,明军在短短几天内挖成壕沟把八里堡一带堵死,上饶和清军后方的联系就被完全切断了。

    上饶孤零零地甩在江西境内,是一座远离后方的孤城,看明军的样子,分明是打算长期围困。眼下正是青黄不接的春荒时节,城中的存粮有限,如果被围撑不了多长时间,对清军非常不利。

    他不怕明军攻城,就怕这么一直拖下去。

    如果福建和浙江的援兵来了,八里堡一带是必经之路,如果上饶山穷水尽弃城逃跑的话,八里堡也是唯一的退路,哪怕出城打粮,稍微走远一点也要经过八里堡,明军的壕沟堵死在那里,就像眼中钉,肉中刺,卡的张存仁喘不上气。

    怎么办?

    张存仁的目光从众将脸上一一扫过,只看到一双双迷茫无措的眼睛。

    ……

    百里之外,饶州府。

    刚刚晴了没两天,突然又下起了牛毛雨,哩哩啦啦的雨丝落在身上,衣服一点都不见湿,只是让人心情烦闷。

    汪克凡这两天一直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用忙碌的工作压住焦虑的心情,谭泰虽然不断向浙江和福建分兵,但速度还是太慢,他的主力还在九江到安庆府一线,楚军无法向南直隶发起进攻。

    眼看就要进入四月份了,这样拖下去,山西姜瓖不知道还能坚持多长时间。(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十五章 攻守易位,平江营完胜!

    全国战场一盘棋,其他的地方全动起来了,连云南的西军都出兵四川,楚军最厉害的这个大车却一直呆在棋盘的角落,没有充分发挥子效。

    汪克凡等得有点着急。

    但是时机不成熟,现在只能沉住气,继续等。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楚军主力在饶州府等了一个多月,也有有利的一面。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全军上下抓紧时间休整,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演习,部队的战斗力已经完全恢复,甚至又提高了一点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虽然只提高了一点点,却是殊为不易的进步,在战场上碰到实力相当的敌人,这一点点提高就可能是制胜的关键。

    部队的士气也很高。忍了这一个多月,眼看着其他友军打得热闹,楚军士兵都憋足了劲,各级将领每天都会收到很多请战书,将士们恨不得立刻出征投入战斗……“拴住的狗才咬人”,话糙理不糙,就是这么个道理。

    汪克凡身在饶州府,整个东征战局的情报都汇集到他这里,总的来说,除了上饶的王进才和曹志建打了个败仗,其他各部都比较顺利,就连扼守仙霞关的陈邦傅都仗着地利优势,在镇筸营的帮助下连着打退清军的两次进攻,让号称知兵善战的周亮工无计可施。

    王进才和曹志建的个人能力差了点,汪克凡并不担心。

    能力差不是问题,只要没有差到不及格的地步,能力差的人反而好控制,汪克凡优待平江营和长沙营,除了千金买马骨之外,也想在楚军内部形成一种平衡。

    近代军队强调组织性和纪律性。楚军并不需要太多惊艳的牛人猛将,更需要兢兢业业的螺丝钉,王进才和曹志建只要能适应螺丝钉的角色。服从命令听指挥,很大程度上能弥补他们个人能力的不足……况且楚军其他将领的底子也强不了多少。王进才和曹志建只要能迈过去这个坎,和张家玉、王鼎的差距并不大。

    有关上饶之战的事情,他都全权交给汪晟处理,虽然其中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他也没有干涉汪晟的指挥……打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开车一样都是熟练工种,总当副司机永远也开不好车,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如果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统帅,现在付出的这些代价,将来都会有回报。

    汪克凡的眼睛,一直在盯着小孤山的谭泰。

    谭泰的主力不动,楚军的主力也不动。

    等到攻克上饶之后,浙江和福建的西边再没有任何屏障,谭泰估计就忍不住了。

    除了上饶之外,东征战场上还有一桩麻烦事——鲁王。

    鲁王和隆武帝之间曾经有过合作的机会,但是最后却闹得水火不容,博洛南下的时候。鲁王被打得落花流水,被迫逃到舟山岛上,中间还有一段时间靠郑彩庇护。似乎马上就要完蛋的样子。

    但是他在江浙沿海一带仍有很强的号召力,随着东征展开,南直隶、浙江、福建北部的很多义师都奉他为主,起码名义上听他指挥。他手下有张煌言、张名振这样的人才,最近一个月在浙江东南部和福建东北部抢下好大一块地盘,包括福宁州的全部、福州府、建宁府和温州府的一部分,联军号称十五万,兵锋直指福建省城福州,打得佟养甲竟然只能采取守势。

    和他相反。刚刚吞并郑彩的郑成功军心不稳,清军又在厦门附近陈以重兵。郑成功虽然也在反攻,却进展不大。罗明受和张家宝从香港出海后。一直没有消息传来,他们迂回攻击清军侧后,要经过郑成功的地盘,汪克凡隐隐有些担心。

    随着福建战事的深入,江西明军、广东明军、香港的楚军、郑成功、鲁王朱以海几支抗清力量不可避免要发生接触,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想了很久,汪克凡铺开纸笔,给隆武帝写信。

    ……

    张存仁发现明军堵死了城南八里堡,再也坐不住,接连派出几支小股部队,对八里堡发起试探性的进攻。

    很顺利!

    出乎意料的顺利!

    城南八里堡,顾名思义,距离上绕城只有八里,也就是四千米的样子,除了城下的一片开阔地,八里堡附近是地形复杂的丘陵,有很多树林和湖泊池塘,张存仁很担心中了明军的埋伏,没想到几支小部队派出去,都顺利地抵达壕沟,才遇到防守的明军。

    张存仁仍然不放心,派出斥候扩大搜索面积。他们惊喜地发现,上绕城和八里堡之间竟然是真空地带,明军除了游骑斥候外,没有部署一兵一卒,只在壕沟前面部署了防线,就像一个只穿着内衣的大美女横躺在上饶城前,还诱惑十足地向清军勾着手指。

    来吧,来打八里堡吧,这条防线很单薄,咱们在野外决胜负。

    斥候禀报,北边的曹志建守在灵山,距离上绕城六十里,王进才的主力摆在白鸭嘴一线,在八里堡三十里之外,远远超过上饶城和八里堡之间八里的距离,怎么看都没有太大的风险。

    张存仁明明知道出城作战未必有利,还是难以抵挡这种诱惑。别的不说,打通八里堡,就能打通和外界的联络通道,如果顺利的话,还可以和东边的永丰县、玉山县连成一体,得到仙霞岭周亮工的支援。

    “南贼不敢攻城,想在野外决胜,也罢,我就成全了王进才这厮,在八里堡给他个教训!”张存仁调兵遣将,周密安排,在城内留下足够的守军,在外围又摆上大量的警戒部队和哨探斥候,然后派出部队向八里堡一线发起进攻。

    五百人。

    八百人。

    一千人。

    ……

    他一点点增加着攻击的力度,同时紧盯着白鸭嘴和灵山,王进才没有多少骑兵,如果他的主力向八里堡扑来,张存仁早就布下了口袋,迎头狠狠敲他一棒,然后立刻撤回上饶。

    王进才的战法却显得很笨拙,一门心思在八里堡一带和他进行阵地战,清军攻克每一条壕沟,一座营寨,他就派来援兵再夺回去,每次派来的援兵还不多,就是几百人、一千人不等,标准的添油战术,八里堡防线似乎随时会崩溃,却又一直险而又险的坚持着……

    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炮声隆隆,战鼓如雷。

    “杀!”

    随着疯狂的喊杀声,几百名清军士兵在一面龙旗的带领下发起冲锋,直扑壕沟后面的一座营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