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35章

残明-第35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郝老四,老子又不欠你的钱,绷着一张苦瓜脸做什么?”一名斥候边笑边骂,亲亲热热,伸手去搭郝老四的肩膀,郝老四的脸色却更加难看,向旁边一躲,闪出他身后的一名高壮汉子。

    “嗨,老兄,林子里还有别的兄弟吗?”高壮汉子问道。

    “没有了……”那斥候随口答话,心里却有点疑惑,这高壮汉子气度不凡,怎么眼生的很,以前好像从没见过。

    话音还没落地,高壮汉子突然拔出一柄寒光闪闪的短刀,刺入他的胸口!

    “动手!”

    谭啸一刀刺死水匪斥候,恭义营的士兵也纷纷亮出兵刃,三下五除二解决了其他几名斥候,只留下一个问口供。

    两里之外,还有一伙水匪的探子。

    把尸体拖进树林藏好,谭啸等人押着几名水匪俘虏当幌子,又向前走去……

    ……

    正午时分,汪克凡率领部队来到了这里。

    八百名战兵加三百多名辅兵,孟宝带着两百名青壮跟在后面,总数将近一千五百人,在古道上排成长长的队伍。行军队列之间相距数百米,前面是探马斥候,中间是三哨战兵,后面是搬运辎重粮草的辅兵青壮,由另一哨战兵保护。

    看到谭啸等人留下的暗号,汪克凡传令停止前进,登上高处查看一番,选择了一块空旷的地方当做营地,命京良吹响了宿营号,两哨战兵列阵警戒,其他士兵和青壮开始修筑壁垒,当道扎营。

    近千人一起动手,用绳子在地上标出营地的边界,顺着边界挖掘壕沟,大家都是刨土的农民出身,“金不换”的精铁铲子也非常好使,这壕沟便挖得飞快,越来越深,挖出的泥土堆在壕沟内侧,渐渐垒起一道环形的土墙。

    “云台,这挖沟筑墙的,在做什么?”问话的是卜作文。

    他在章旷那里捞了个参赞军务的差事,被打发到汪克凡这里担任监军。这本来有监视掣肘的意思,但卜作文是个老油条,谁都不愿得罪,从崇阳出兵后从来不端架子,有什么不懂的就虚心求教,对汪克凡等人非常客气。

    “筑营,今晚就在这里休息。”汪克凡的回答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此时正当午时,打尖用饭后正好行军,为何早早筑营?”

    “行军不是赶路,今天已经走了三十里,该休息了。”

    该休息了?卜作文更加莫名其妙,恭义营的士兵和长夫们一个个干劲十足,正在热火朝天地挖沟筑墙,哪有半点疲惫的样子。

    “古人云‘兵贵神速’,卜某人以为,我军该直捣羊楼洞,打杜龙王一个措手不及,如此逡巡不前,恐怕会贻误战机……”

    “卜县君平日里爱看《三国演义》么?”汪克凡突然笑了。

    “哦,看过,颇为精彩。”卜作文的思路有点跟不上了。

    “所谓百里奔袭,锦囊妙计,都是演义评话里的故事,看看一笑而已,不能当真的。”汪克凡不多解释,传令军中斯养埋锅造饭,士兵们暂作休息。

    百里奔袭是取败之道,兵家大忌。

    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退避三舍的典故,古人以三十里为一舍,定为一天行军的距离,其中自有道理。古代的道路交通条件简陋,士兵们背负沉重的铠甲武器,长时间行军后疲惫不堪,休息的时候就会散漫松懈,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无法保证满格的战斗力,甚至可能不战自败。

    按照汪克凡制定的条例,恭义营一天行军以三十里为宜,绝不超过四十里的速度不能过快,扎营休息的时候也不能懈怠。部队在黎明时用饭出发,加上中途打尖的时间,用五个小时行军三十里,夭的行程,吃饭之后,再用四个小时修筑营垒,天黑前正妇沐息。如此一来,精神体力都能得到保证,随时可以迎敌作战,晚间宿营也不怕敌人的夜袭。行军完成一士兵的

正文 第五十章 结硬寨和打呆仗

    用过午饭之后,士兵和长夫接着筑营。

    营垒外挖出了两条壕沟,外壕宽六尺,深八尺,内壕宽三尺,深四尺。壕沟两丈内筑起土墙,高八尺,厚一丈,用的都是壕沟里挖出的泥土,有多余的运到远处倒掉。土墙上建有女墙,高四尺,厚六尺,可以当做士兵的掩体,营寨前后各有一道营门,壕沟上留有道路通行。

    用了大约两个多小时,到下午四点钟的时候,一座坚固的营寨已经初具雏形,剩下的只是内部细节和附属设施。

    长夫们休息了一会,接着干活,在营垒中搭建营棚。营棚按哨、队、什分组,每什一棚,棚内设伙房和厕所,棚外搭建帐篷,住一什十二人。医馆、亲兵队、以及汪克凡的帐篷设在营寨中央,旁边挖有地窖,存储粮食、药品和火药等等,还有两大箱铜钱和散碎银子,一律用堇菜覆盖防潮,留透气孔通风。

    做完这一切,太阳已经微微偏西,将近傍晚。

    外出的斥候纷纷回营,直到日头在山后变成桔红色,谭啸等人才回来。他们这一天化妆袭击,消灭了四五股水匪的哨探,前方十里之内都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汪克凡传下当晚的口令,关闭营门,禁止士卒随意出入,有违令者,立斩无赦。

    暮色之中,恭义营的营寨旗帜飘扬,壁垒森严,像是突然从地里冒出来的一座城池,又仿佛已经在这里伫立了经年累月。

    军号响起,斯养开始做晚饭,营寨中升起一道道炊烟。寨墙之上,汪克凡带着几名哨官沿着营地周围巡视,孟宝和卜作文跟在后面。

    今天是恭义营第一次野外扎营,对军官也是一次难得的实战锻炼,大家一路走来,互相交流,寻找可以改进的细节缺漏,都感到收获良多。

    汪晟手扶女墙,环顾肃穆的军营,心中升起一股豪迈之情。

    “笔下取功名,马上安社稷,大丈夫如此方不虚此生!”他感慨道:“我刚刚加入恭义营的时候,觉得带兵打仗非常神秘,总担心自己干不了,几个月下来才渐渐入门!”

    “噢?你也有这种感觉呀,快说来听听!”周国栋也是书生领兵,经历和汪晟有些类似,提起加入恭义营的体会,两人如遇知己。

    “以前看《武经七书》的时候,总觉有些玄虚,摸不到要领。直到恭义营成军之后,统兵作战的细微之处都有相关的细致条例,许多疑问才豁然开朗。”汪晟口中的《武经七书》,指的是《孙子兵法》等七部著名兵书。

    这番话立刻引起一片共鸣,连孟宝都连连点头,《武经七书》是朝廷规定的军事教科书,凡是武将都反复看过,但是自《孙子兵法》以下,这几本书都太过务虚,实践中总感觉用不上。

    汪克凡想到的更多,现代军事理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兼收并蓄,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战争理论体系,如何把现代的军事思想和冷兵器战争相结合,对他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是一个必须完成的课题。

    待众人渐渐静了下来,他才开口。

    “就眼下来说,《武经七书》对大家并不合适,可以先看戚帅的《练兵实纪》、《纪效新书》,更实用一些。”戚帅,就是本朝名将戚继光。

    “《孙子兵法》被视为兵家第一奇书,云台为何颇有微词?”卜作文忍不住插话:“孙子曰: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这座营寨虽然修得坚固异常,明早离开之后却要废弃,水匪今晚若是不来,既不是白白耗费工夫,给了杜龙王喘息的机会。”

    在卜作文看来,水匪今天晚上肯定不会来夜袭,花了这么大力气修建营寨,完全是在浪费时间。

    “卜县君误会了,《孙子兵法》博大精深,非三军之帅却不可读,常人若只学些皮毛,一知半解,反而有害。”

    《孙子兵法》侧重纲领战略,如果眼界和水平不够,就只能看到“用兵之妙,存乎一心”的诡道,却忽视了书中综合制胜的智慧。

    古往今来,真正读懂这本书的有几个人?也许要等到三百年后,那位毛姓伟人才是孙武千年后的知音。

    “我等皆是书生带兵,不敢自居将帅之才,只有未思胜,先思败。”汪克凡借着机会,对众人训诫道:“世上没有常胜之兵,却有善败之将,所仗的就是治军严谨,不留破绽,让敌人无机可乘,虽败不乱,败中取胜。”

    “末将每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敢违犯军纪条例!”汪晟等人一起肃然回应。

    汪克凡笑着点了点头,又对卜作文说道:“我其实和你想的一样,水匪今晚应该不会来,这座营寨也用不上,但是我要请教卜县君了,两军交战,究竟以何定胜负?”

    “这个,两军相遇勇者胜……,嗯,还和粮饷士气有关,甲坚兵利也很重要……”卜作文有点乱,抓不住重点。

    “你说的都不错,但还不是关键。两军交战,和两个人打架是一样的,力气大的自然获胜。恭义营若是长途奔袭羊楼洞,在路上力气都用光了,见到水匪的时候拉不开弓,举不起枪,岂不是自寻死路?”

    汪克凡玩了一个偷换概念的小把戏,通俗易懂的把道理讲明白了。在冷兵器肉搏战中,士兵的体力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步兵一天行军三十里到四十里已是极限。

    “水匪今日不来,松懈一些没关系,明日还不来,再松懈一些也没关系,时间长了,将士们自然顽劣懈怠,总有还债的那一天!”

    汪克凡声音提高,与其说是在对卜作文解释,不如说是在敲打几位哨官:“战场上容不得半点侥幸,哪怕只过一夜,也必须扎下坚固的营寨,确保毫无纰漏,如果做不到这一条,这兵也不用带了,立刻解散回家!”

    古代没有红外夜视仪,没有无线电通信,也无法鸣枪示警,坚固的营寨才是夜晚唯一的安全保证。

    “喏!”

    汪晟等人一起施礼称喏,连孟宝都下意识地拱手答应,仿佛在聆听长官的教诲。

    “既然提到《孙子兵法》,我就多说一句。孙子曰:兵者,诡道也,以正合,以奇胜。我劝诸君忘掉这句话,只记得‘以正合’三个字。”

    汪克凡放缓语气说道:“武侯尚且不用魏延之计,我等无管仲、乐毅之才,怎敢奢望以奇取胜?偏好弄险,早晚会自食其果,一败涂地……,当然,若是敌强我弱,不得不战的时候,也只能用计冒险一搏,‘正奇相辅’就是这个道理。”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蜀汉北伐的时候魏延建议奇袭长安,诸葛亮没有采纳,连这位赫赫有名的军事天才都如此谨慎,你们都是刚刚带兵打仗的书生,就不要搞什么阴谋诡计了。

    军事冒险可能获得暂时的胜利,却像鸦片上瘾会越陷越深,直到最后一场惨败,再没有翻身的机会,这种例子古今中外比比皆是。

    不过,汪克凡本人并不排斥使用计谋。能打仗,打巧仗,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本来就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他只是担心汪晟等人好高骛远,误入歧途,还没学会走,就想跑。

    “望诸君不求奇功,但求稳着,牢记结硬寨,打呆仗,才是常胜不败之道!”

    没有太多的花招战术,打赢该打赢的仗,这就是汪克凡对几名哨官的要求。

    ……

    用过晚饭之后,军营里早早熄灯灭烛,汪克凡和几名哨官商议军情,也把帐篷掩得严严实实,一丝光线也不漏。没有军号,没有打更,更不许大声喧哗,营寨内寂静无声,悄悄隐藏在黑夜中。

    半夜时分,几名水匪斥候摸到了恭义营的营寨前,但是黑乎乎的不知虚实,凑到跟前也看不清什么,言情寨墙上的守卫听到动静,一排羽箭射过来,反倒伤了两名水匪。或第二天早上五更天,士兵们随着军号全体起床,洗漱用餐,拔营起寨,继续向羊楼洞进发……

正文 第五十一章 以主待客占先机

    章旷率大军抵达通城之后,立刻安营扎寨,把县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兵法上虽有围三阙一的古训,但章旷自认为实力远远超过水匪,大军一击之下,通城就会化为齑粉,何必多生枝节,搞得那么复杂。让他生气的是,宋江见到朝廷大军来了,竟然不自缚出降,请罪伏诛,反而紧闭城门,摆开了一副坚守的架势。

    他当即下令开始攻城,来不及打造各种攻城器械,也没有时间堆砌高台土山,明军就直接抬着简易的云梯,蚁附强攻。但是,水匪的抵抗非常顽强,连续三次进攻都被打退,连城头都没摸上去,反而伤亡了数百名士卒。

    明军的士气受到重挫,将佐们一齐闹了起来,拒绝继续这种愚蠢的自杀式进攻,章旷无奈之下只好改变战术,暂缓攻城,先打造巢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