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349章

残明-第349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键时刻,还是自己人最可靠,陈友龙的镇筸营长期在湘西山区和苗民打仗,就是一支明朝的山地特种部队,把他们派到浙江南部山区,给陈邦傅和赵印选再加一道保险,必要的时候。可以出兵抢占枫岭关和仙霞关。

    “陈邦傅这个家伙,果然心里有鬼。”陈友龙走后。汪克凡又派人把权习找来。

    这次军事会议的规格很高,除了路途太远的广东和湖广。在江西的各营主将几乎都来参加了,唯有陈邦傅托病没来,只派了一员副将做代表。很明显,他已经嗅到了什么味道,对汪克凡怀有戒心。

    东征要在敌占区作战,情报局的任务很重,权习来了以后,先和汪克凡说公事。

    “谭泰这几天不断向安庆府增兵,陆师驻扎彭泽,水师驻扎大小孤山,总兵力接近两万人,而且还在继续增加中,对楚军侧翼的威胁很大……”

    大孤山和小孤山是两座小岛,位于鄱阳湖和长江的交汇水域,大孤山在鄱阳湖里,小孤山在长江江心,都是水师驻军的良港。清军在这里屯兵,随时可以乘船顺着鄱阳湖南下,攻打东岸的饶州府、西岸的南昌府,南岸的抚州府,威胁东征军的后路。

    “谭泰这一招,是叩桥不渡!”

    李云聪对着地图看了一会儿,倒吸一口冷气:“他陈兵于鄱阳湖口,是以静制动的好手段,我军不动,他也不动,我军一动,他立刻乘船南下,断我粮道!”

    “不错,跃鳞可有破解之法?”

    汪克凡点了点头,谭泰仗着有水师的优势,在鄱阳湖口摆上一支精锐大军,的确非常犀利,就像一柄对准楚军腰眼的尖刀,立刻让人感到如芒在背,不敢乱动。

    “这个……,兵事非我所长,只能勉强策画。”

    李云聪犹豫不决,考虑了好半天才说道:“欲破谭泰叩桥不渡之势,只有两个法子。一个是针锋相对,在南昌府到饶州府之间布以重兵,谭泰只要敢来,就给予迎头痛击,另一个是以牙还牙,也设法切断清军的粮道……不,不行,我军没有水师,这个法子肯定不行,不如直接攻打彭泽,把这两万鞑子一举击溃……”

    汪克凡眉头紧皱,盯着地图久久没有说话。

    李云聪的两个办法都不好。

    所谓针锋相对,其实就是被动防守,派重兵保护自己的补给线。

    想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围绕鄱阳湖南部,拉出一道马蹄形的防线,就算和金声桓配合,楚军也要投入大量的兵力,没有足够的力量攻打南直隶和福建……真搞成这样,最高兴的恐怕是南路东征军,楚军在江西北部扛着谭泰,他们放心大胆地攻打福建,完全是替人做嫁衣。

    所谓以牙还牙,就是主动出击,攻打鄱阳湖口的彭泽县,先和谭泰进行决战,得胜之后再发起东征。

    这个计划看上去很美,其实却没有可操作性,清军有水师来回运输,可以从各地不断调来援兵,彭泽县的清军现在只有两万人,楚军如果去了,清军一夜之间可能变成四万人,六万人……,小小的彭泽县,搞不好就是一个弱化版的斯大林格勒,楚军陷进去后,将会面临一场旷日持久的苦战,哪怕最后能够取胜,也没有力量继续进攻南直隶和浙江。

    总而言之,楚军在江西没有水师,就不能在彭泽县和清军进行决战,以短击长,殊为不智。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德军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全力攻占码头,切断伏尔加河的补给线,所以苏军红军的援兵源源不断,打光一波再来一波,最后把德军拖死了。)

    针锋相对,以牙还牙,这两个办法都不好……

    “其实还有第三个法子的,将计就计。”汪克凡念头通达,刚才还拧成一团的眉头已经松开,笑着说道:“谭泰在鄱阳湖口布下重兵,无非是想断我的粮道,好吧,要断尽管来断,我打开大门请他进入江西腹地,看他能闹出什么花样。”

    “军门三思!”

    李云聪连忙劝道:“粮道被断,岂是儿戏!大军一旦断粮,立刻就会土崩瓦解,数万精兵不战自溃,不可收拾啊!”

    “怕什么?我们去的是富甲天下的江南,还怕筹不到粮食么?王师所到之处,百姓必然箪壶提浆,夹道欢迎,总有办法筹到粮食的……就算真的断粮,几万大军也不能活活饿死,向那些大户豪强借些粮食,他们总得给我个面子吧。”

    汪克凡语气平淡,仿佛在叙述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李云聪却觉得后脊梁上突然一紧。

    “不妥,这万万不妥!军门恃强借粮,必然引得怨声载道,失了江南民心……”带着几万大军去借粮,这根本是李闯流寇的作风,汪克凡如果真的这么做,恐怕会被吐沫星子淹死。

    “跃鳞的意思我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不是?”汪克凡摇摇头:“这句话说的很有几分道理,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理。江南百姓心向大明,却在为满清交粮纳赋,我们只落个面子,满清却落着了实惠,用江南交纳的钱粮招兵买马,反过来再来打我们,这个面子不要也罢……”

    李云聪原来是文安的幕僚,对政治问题非常敏感,听到汪克凡口中杀气腾腾,忍不住一劝再劝,倒把汪克凡惹笑了。

    “跃鳞怕我大开杀戒,像李闯那样追赃助饷么?放心吧,本镇自有分寸,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走这一步的……”

    ……

    春分过后几天,闯营对荆州发起猛攻,湖广方面率先开战,经过几天的恶战,一举破城。

    紧接着,曹志建和王进才进攻嘉鱼县,楚军水师从洞庭湖里突然杀出,袭击运送援兵的清军水师。双方战船在长江上展开炮战,大炮的轰鸣声在武昌城头听得清清楚楚,清军水师最后狼狈逃回武昌,楚军水师旗开得胜。

    金声桓随即出兵,派出两万精兵北上,攻打紧邻九江府的建昌县,对谭泰施加压力……

    这几仗只是前哨战,真正的攻势还没有展开。(未完待续)

正文 第十六章 进兵河南

    河南和湖北交界处,新野县,襄阳府。

    “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

    汉水在襄阳城外拐了个90度的弯,襄阳的北面和东面都是滔滔大江,南面和西面群山环抱,还有襄水等河流环绕,地势易守难攻,非常险要。(襄阳南边的襄阳岘都是一些三四百米的小山,虽然不算太高,山势却挺拔陡峭,几十座小山连在一起,构成了襄阳城的天然屏障。)

    明军自三个月前攻进襄阳府,连克诸县,却一时无法攻克襄阳城,于是挖掘壕沟,修筑连营,把襄阳城团团包围,又在汉水对岸建造码头浮桥,用木桩和麻包石块堵塞河道,切断了襄阳城和外界联系的水路通道。

    这是长期围困的路数,城里城外的明清两军都心里有数,明军不急于进攻,清军也不出城反击……大家不用浪费力气,牺牲人命,这一仗的胜负关键要看其他战场的结果。清军如果在其他战场取胜,援兵一到,襄阳城立刻解围,明军如果胜了,襄阳城挨到断粮后,自然就会破城。

    连着三个月,大家就是相互对峙,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西线无战事。

    今天早上,清军哨兵却发现汉水对岸出现了异常情况,清军主将沈志祥接到报告后,立刻带着几名部下登上岘首山,遥望对岸明军虚实。

    “伯父,南贼这是要去打新野呀!”沈永忠指着对岸大道上的滚滚烟尘,说道:“南贼大队人马出动,看样子足有六七千人,其中还有两千骑兵,呵呵,堵胤锡和李过真敢下本钱。说不准还想偷袭南阳呢!”

    “是么?我看不清楚,南贼确实有两千骑兵么?”沈志祥早年是毛文龙的部将,和孔有德等人一起降清。被封为续顺公。他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又在辽东苦寒之地征战多年。外表看上去还孔武有力,其实却满身伤病,两只老花眼努足了劲,还是看不清对岸的情况。

    “不错,都是骑兵!”沈永忠是沈志祥的侄子,沈志祥因为没有儿子,所以对他极为喜爱,把他当成自己的亲儿子。

    “堵胤锡一个湖广蛮子。没有几匹马的,这两千骑兵应该都是李过的兵马。”沈志祥捋着花白的胡须,沉吟说道:“南贼攻入襄阳府后,我们就和城外断了联系,也不知荆州方面战事如何,恭顺王(孔有德)又何时能派来援兵。嗯……,李过既然调兵北上,有余力攻打新野,恭顺王那边恐怕战事不利啊。”

    “那,那咱们怎么办?”沈永忠一愣。这才意识到情况严重。

    “没什么好办……咳!咳咳咳!”沈志祥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满脸通红,全身颤抖。胸腔里好像一个装满炸药的火药库,不断地接连爆炸,澎湃而疯狂,他的咳嗽带着玻璃破碎般的古怪异响,有经验的医生只要一听到这种咳嗽声,就知道他的肺叶已经烂了。

    “我老了,大概没几天活头了。”沈志祥终于停止咳嗽,按着胸膛说道:“我死之后,你一直要坚守襄阳。哪怕断粮也不能开城出降。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咬咬牙都能挺过去……你身为武将。能不投降尽量不要投降,否则一辈子后悔。低三下四受人欺辱,万万不要学我!”

    “伯父只是偶染小恙,何出此话?再者说了,伯父归附大清后,屡受国恩,风光无限,何必如此消沉?”沈永忠的潜台词非常明显,真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当然要投降保命,况且你老人家投降满清后,这辈子过得也不错呀!

    “风光无限么?呵呵,这种滋味没法和别人说,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如果换到十年前,沈永忠敢这么说话,沈志祥早就大耳光子甩上去了,但他现在没有精神管那么多。儿孙自有儿孙福,眼看着不行了,投降保命也是人之常情,自己当初不也是这样嘛。

    其实……沈永忠的想法也对,满清鞑子虽然得了天下,替他们卖命就行了,犯不着真的送命。

    但是……不到最后关头,还是不能投降。

    “儿啊,我若是有个三长两短,你就总揽城中军务,南贼不来攻城,你也不可轻易出战,断粮了就吃两脚羊,能多撑一天,就多撑一天,记住了么?”

    ……

    春风得意马蹄疾,明军四千步兵和两千步兵顺着汉水北上,两天后到达新野。

    新野位于南阳盆地南端的开口处,本身无险可守,当年曹操大军从方城通道进攻襄樊地区,过了博望坡之后,刘备和诸葛亮就只好弃城而逃。

    河南巡抚吴景道也知道新野一线不好守,所以只在城中驻扎了几千兵马,然后大力修筑城防,把县城打造成一座坚固的堡垒,县城周围却没有太多的兵力。他的主力精锐,都布置在方城通道和南阳一带,首先堵住通往中原地区的通道,其次是尽量守住南阳城。

    去陕西和洛阳的两条路,他只守住几个关键要隘,兵力比方城通道少得多。陕西是别人的地盘,犯不着重兵布防,洛阳虽然很重要,但是和南阳之间隔着重重大山,八百里伏牛山可不是夸张之词,明军如果一头钻进去,就等着在深山老林里饿死吧。

    没想到的是,明军早就盯住了伏牛山。

    到了新野之后,马进忠指挥步兵发起佯攻,新野城中的清军紧闭四门,如临大敌。明军两千名骑兵却转向东北,趁着眼下正是枯水季节,泅渡过白河和溧河,一天一夜疾行三百里,突破清军防线,从南阳和唐县之间的狭窄缝隙插进了伏牛山南麓……

    层层叠叠的山峦,仿佛没有边际,两千名明军骑兵穿行在山间,长长的队伍就好像一队蚂蚁。

    山路崎岖,士兵们早就下马,拉着缰绳慢慢前进。翻过一座山头,前面又出现了一座山谷,黑黝黝的树林密布,一道溪水从谷中趟出,看上去有些阴森。

    “小李将军放心,这座山谷我们都走惯了的,可以通行马队,过去之后,就能把鞑子的追兵甩掉。”张其伦是伏牛山义兵首领,此刻义不容辞地充当向导。

    “那好,走吧。”李来亨点点头,催马当先,向谷中走去。

    现在的李来亨,已经完全脱去了青涩,二十出头的年纪,却生的一部浓密的络腮胡子,相貌不怒自威。这几年的戎马生涯中,他在闯营中脱颖而出,屡建奇功,已经是独当一面的大将,和袁宗第、刘体纯等人并列,被任命为两千骑兵的主将,对河南发起奇袭。

    山谷密林,不见天日,已经是农历二月中旬,林中还不时能见到冰雪残迹,满地都是厚厚的树叶,倾倒的树干,突兀的石块……沿着小溪,有一条根本称不上路的通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