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297章

残明-第297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何吾驺去行宫讨来隆武帝的手谕,已经是第二天上午的事情了,郭维经又在兵部忙了半个时辰,总算走完了相关手续,派人给勇锋营送去了调动命令。

    终于有时间静下来,仔细回味整件事的经过,郭维经猛的恍然大悟。

    “哈!明白了!象冈先生不愧是当朝首辅,这一条以静制动之计,果然老辣非常!”

    文官勋贵虽然联合在一起,隆武帝却有楚军和楚勋集团支持,围绕隆武新政的斗争越来越激烈,最后到底谁能取胜,现在还看不清楚,何吾驺的做法就像一个冷静的赌徒,在下注之前看了又看,没把握就坚决不出手。

    左右逢源!

    有赚无赔!

    不管最后谁能取得这场政治斗争的胜利,南党都可以及时加入胜利者一方,虽然分不到大头,却不会有什么损失。让郭维经感到疑惑的是,那天在兵部里说的话,到底是何吾驺的真心话呢,还是一时的搪塞之词?

    姜还是老的辣,郭维经反复回忆那天的过程,却始终无法做出准确判断,何吾驺的那张没有表情的脸庞,总显得那么高深莫测。

    等吧,等南昌会战的结果出来了,东林党自然会做出选择,如果楚军败了,吕大器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发难,如果楚军胜了,这件事就会跟着烟消云散,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新年到,桂林城里喜气洋洋,暗地里却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隆武帝丝毫没有察觉。(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八十五章 陈邦傅

    皇帝过年,其实和普通人差不多。

    大年初一的早上,隆武帝天没亮就起来了,沐浴更衣,换上礼服,到行宫中设置的奉先殿祭奠祖先。

    他的行宫就是原来桂王朱由榔的王府,虽然谈不上广厦万间,但也极为宽敞,隆武帝成为这里的主人后,仿照北京旧制设立一座奉先殿,当做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早在福建登基之时,隆武帝的父亲就被追封为明宣帝,其母也被追封为宣皇后,都有升祔太庙的资格,在奉先殿中享有牌位。

    拜完祖先,然后就要给长辈拜年,但是隆武帝的祖母和母亲都已去世,父亲更是早被祖父毒死,所以这个程序就免了。(皇帝一般不用给老爹拜年,因为他们的老爹都死了,当然也有例外情况,比如李世民,比如嘉庆。)

    接下来吃早饭,和老百姓一样,皇帝大年初一的早上也要吃饺子。

    饺子吃完,才是一天的重头戏——正旦朝会。

    正旦朝会是非常重要的典礼,皇帝、皇后、太子、贵妃、王公勋贵、文武百官都要参加,而且仪式非常繁琐,虽然国家处在非常时期,一切从简,但还是一直折腾到中午,所有人都感到精疲力尽。

    按照惯例,皇帝这个时候要请大家吃一顿,宴请百官,君臣同乐,但是隆武帝很体贴地取消了这个受罪的饭局,名义上是节省钱钞,实际上是让大家早点回去休息,他自己也早点解脱。

    开始放大假了!

    五天的休沐期,可以一直歇到正月初五,对于忙了一年的隆武帝来说,难得有这么一个放松的机会。

    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祥送来报告。桂林城里的气氛最近不大对头,东林党、南党和王公勋贵频繁串联,而且谣言满天飞。诸如南昌会战已经失利,楚军打了一个大败仗。金声桓和王得仁再次向满清投降等等,各种版本难分真假。

    隆武帝听到这些谣言后,对南昌会战的结果更加担心,俗话说无风不起浪,难道真的打了败仗?!他每天都要反复询问,是否有前线送来的战报,还一再催促马吉祥,尽快和江西方面取得联系。

    对于东林党和南党的小动作。隆武帝并不是太在意。

    文官们联合起来和皇帝作对,在大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上屡见不鲜,比如万历立储,嘉靖叫爹等等,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方妥协,一方取胜,从没听说过哪个皇帝因此下台。

    唯一有些区别的,就是桂林城里还有一大批王公勋贵,包括一字王、两字王、公侯伯等等,他们也是隆武新政的“受害者”。和文官们一个鼻孔出气,给隆武帝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在隆武帝看来,围绕隆武新政的斗争虽然很激烈。却并没有发展到失控的地步,听完马吉祥的汇报后,他只是下令进一步加强监控,然后就把这件事忘到了脑后……

    皇帝要过年,文武百官也要过年,五天的休沐期,正好在家陪陪老婆孩子,甚至出门转一圈。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风光秀丽。很多官员都会带着家人出城游玩。

    大年初二,吕大器陪着自己的老母亲。出城过江,到漓江东岸的寿佛庵还原。

    庵。一般是指尼姑庙,但本意是小庙,比如桂林的寿福庵就是一个和尚庙,后世演变为栖霞寺。

    吕大器进了寿福庵,陪着老母亲拜过佛祖,又捐了二十两银子的香油钱,然后来到客堂休息,一名僧人送来茶水和素点心,饮了一杯之后,把吕大器请进偏房,然后悄悄退了出去,无声地掩上房门。

    偏房里有一个人正候着,见吕大器进来,立刻跪倒行礼:“末将陈邦傅,参见阁老!”

    “富川伯(陈邦傅)这个礼重了,我可不敢受。”吕大器连忙伸手搀扶,又叹道:“为了掩人耳目,你我只能在这里相见,让富川伯受委屈了。”

    陈邦傅,是广西本地最大的军阀。

    如果按百分制来考核的话,陈邦傅打仗的本事最多二十分,不要说及格,连补考的资格都没有,但这个人善于钻营,善于政治投机,做官的本事最起码能打九十分。

    和翟式耜相比,陈邦傅要灵活得多,这几年一直在两头下注,一面向桂王朱由榔示好,一面向隆武朝廷积极靠拢,曾经和丁魁楚一起平息靖江王朱亨嘉的叛乱,因而立下大功,简在帝心。等到隆武帝移驾桂林后,死心眼子的翟式耜被免去了广西巡抚的职务,在兵部挂个闲职养老,陈邦傅却顺利过关,继续当他的思恩总兵,还加封为富川伯,挂征蛮将军印。

    顺利过关后,陈邦傅却开始变得不满,他的身上打着广西派系的烙印,一直不得重用,手下的军队也被当成地方部队,很少从朝廷里得到粮饷,只能自力更生,于是他开始在朝廷里寻找靠山,一来二去,和东林党混到了一起。

    东林党大都是一群笔杆子加嘴炮,没有直接掌握的军队,也瞧不起带兵的武将,但是经过几次惨痛的教训后,吕大器等人也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军队的支持,在党争里只能被动挨打,所以和陈邦傅一拍即合,打得火热。

    等到围绕隆武新政的斗争发酵后,吕大器对陈邦傅寄予的希望就更大了,南明善战的军队基本上都在前线,陈邦傅的实力却在广西数一数二,正好用来对付忠于隆武帝的御林军。

    “请问富川伯,你的兵马是在怀远吧?有五千甲兵么?”

    “回阁老的话,末将麾下共有披甲战兵五千二百人,其余杂兵六千余人,都是当初湖广会战的时候调到怀远的。”

    怀远位于广西北部,孔有德南下的时候,陈邦傅的部队被调到怀远,这几个月一直驻守在那里。

    “好!怀远到桂林不过百里,朝发夕至,大事可成!”吕大器盯着陈邦傅,目光炯炯:“圣上现被奸佞蒙蔽,横征暴敛,百官再三苦劝,却执迷不悟,我等唯有以兵谏之,清君侧,肃小人!”(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八十六章 朱天麟的妙计

    陈邦傅早就上了东林党的船,听说终于要动手了,他立刻拍着胸脯,表示坚决支持。

    从龙之功,就代表着滔天的富贵和权势,哪怕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也要拼一把!

    战争年代的政治斗争,离不开军队的支持,汪克凡率领楚军主力远征江西,忠贞营也在湖北和孔有德作战,湖南南部兵力空虚,广西境内没有任何一支楚军,正是搞政变的大好时机。

    但在广西各家军阀中,除了陈邦傅之外,还有阳朔副将焦琏的实力比较强,而掌握在壮族土司手中的狼兵,同样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广西狼兵的名气很大,战斗力也的确不错,在宁远大战中曾经和八旗兵正面对抗,但他们都是壮族土司豢养的奴隶兵,因为分属于各家土司,所以部队的素质良莠不齐,军纪普遍较差,如果没有一个威望较高的土司充当统帅,更像一群只会争勇斗狠的乌合之众。

    在崇祯朝以前,广西狼兵还算听话,打过倭寇,打过满清,只要朝廷调遣都会出兵,满清入关之后,眼看大明的江山就要保不住了,土司们的态度变得越来越**,不肯再为南明朝廷卖命,广西狼兵没有再和清军打过仗。

    隆武帝来到桂林后,先把桂王朱由榔赶到南宁,强力打压支持他的广西本地官员,然后积极推行新政,一连串的变化让土司们眼花缭乱,非常紧张。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土司们发现这都是汉人之间的窝里斗,他们受到的影响不大,于是大都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只要没有侵犯他们的切身利益。随便那些汉人怎么折腾。

    “富川伯,你在广西多年,对这里的情况最熟悉。你来说说看,若是朝中突然发生变故。焦琏和那些土司会是个什么态度?”

    事关重大,吕大器非常谨慎,各种不确定因素全都想到了。搞政变不是闹着玩的,他这回不但押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还把整个东林党也豁出去了,成功就是再铸辉煌,失败就是万劫不复,容不得半点差错。

    陈邦傅想了想。答道:“焦琏只是个没主意的武夫,只要桂林城中大局已定,一纸诏书就可令他听命,不过……,此人一向唯翟式耜马首是瞻,翟式耜若是闹起来,焦琏也不会安生。”

    翟式耜是原任广西巡抚,更是拥护桂王朱由榔的派系领袖,拥桂派一年来虽然遭到了强力打压,但因为占据主场优势。所以仍然具有相当的实力,在这场试图推翻隆武帝的宫廷政变中,翟式耜的态度就显得至关重要。

    “无妨。翟式耜那边我来处理,富川伯尽管放心好了。”吕大器胸有成竹,对这个问题早有考虑。

    拥桂派遭到隆武帝打压,大都夹着尾巴非常低调,他们也反对隆武新政,只是因为没有话语权,所以只能跟在南党和东林党屁股后面摇旗呐喊,敲敲边鼓,如果隆武帝下台。拥桂派肯定乐见其成。

    但是拥桂派是桂王朱由榔的死忠,如果事先走漏风声。他们肯定会横生枝节,试图辅佐桂王上位。而对东林党来说。唐王要比桂王好控制得多,是更合适的皇帝人选,所以吕大器现在还没有惊动翟式耜。

    等到政变大功告成,东林党必将是最大的赢家,拥桂派一直过得苦哈哈的,随便给他们分些好处,就能安抚翟式耜等人,把他们发展为盟友,然后再和南党联手,逼迫汪克凡承认唐王登基的既成事实,共同瓜分楚勋集团掌握的权力。

    解决楚勋集团后,万里长征才刚刚走出第一步,接下来先对付南党,还是先对付拥桂派,吕大器暂时还没有想好……总而言之,前方任重而道远,只有东林党一家独大,掌控朝局之后,才能重现“众正盈朝”的辉煌,实现中兴大明的理想。

    正人君子执掌朝政,国家才有前途。

    东林党是正人君子,所以东林党必须执掌朝政。

    南党、楚勋集团、拥桂派……,都是必须打倒的敌人。

    这就是吕大器的逻辑。

    但是在陈邦傅面前,他当然不会轻易暴露底牌,只笑了笑说道:“不用管翟式耜了,说说那些大小土司吧。”

    “那些土司都是墙头草,更不用担心啦!”

    陈邦傅笑道:“不过在举事之前,最好让广西巡抚告诉各家土司,不管朝廷里有谁下令,都不能调动狼兵一兵一卒,否则以参与谋反治罪!”

    县官不如现管,广西巡抚下的命令,要比朝廷里的各位大佬管用的多,而现任广西巡抚正是东林党的人。

    解决了焦琏和土司狼兵,外患就全部扫清,两个人又接着商议,该如何处理桂林城里的内忧。

    作为隆武帝的行在,桂林城里有几千御林军驻守,像陈邦傅这样的外地军队,没有皇帝的亲笔手谕和兵部内阁的公文兵符,根本不许进城。而且全州的勇锋营也调到了桂林,只要把城门一关,坚守两三个月不成问题,万一隆武帝再往城墙上一站,随便喊上几句话,陈邦傅必然军心大乱,不战自溃。

    陈邦傅说道:“勇锋营和御林军都是新兵,没什么可怕的,但是末将进不了城,天大的本事也使不出来。再者说了,如果真杀的血流成河,恐怕也不合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