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292章

残明-第292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喏!”

    权习应了一声,却没有告退出门的意思,又面无表情地接着说道:“还有一件事,岳州营营官谭啸,在此次作战中有泄密行为……”

    汪晟迂回幕阜山。是汪克凡再三强调的军事机密,只有谭啸这个级别的军官才知道,但是他却告诉了董桥宣和谭畅。被情报局发现。

    听说谭啸泄密,汪克凡并没有发怒。而是默默坐在那里,半天没有说话。

    失望,他觉得非常失望!

    泄密这种事情,是一种非常恶劣的行为,也许只是漫不经心的一句话,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成千上万的士兵白白流血,却莫名其妙的输掉了战争。如果清军事先知道了汪晟的动向,迂回幕阜山的两万多名楚军很可能全军覆没。

    古今中外,无论哪支军队,都把泄密作为严禁触及的底线,一旦发现必定严惩,越是高级将领,越是严格要求,因为这些高级将领知道的都是核心机密,一旦泄露后患无穷。

    换一个人的话,汪克凡可能马上就会下令。把他带到中军帐盘问,按军法进行惩处,最严重的结果可能是撤职查办。但是。泄密的偏偏是谭啸,是刚刚立下奇功的谭啸,是岳州营的主将谭啸,汪克凡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沉默中,他突然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宋金斗的家里还有什么人?”

    宋金斗是一名普通的辅兵,因为一场意外事故,被斩首处死。这样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兵,应该不在权习的视野中,但他却似乎早有准备。张口就答。

    “宋金斗没有成亲,家里还剩一个老爹。一个兄弟,两个妹子。”

    “他的兄弟多大了?”

    “二十二岁。在家务农。”

    “两个妹妹嫁人了吗?”

    “都还没有,不过大的好像已经定亲了。”

    “是这样啊,好吧。”汪克凡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你派人去他家里一趟,不,你亲自去一趟,看看有什么能帮的,如果他的兄弟愿意当兵,就替我收下吧,如果想当差,就在衙门里给他找个差事。他那两个妹子也一样,愿意来楚军的话,就到医馆当个护工。”

    “喏!”权习应了一声,躬身施礼,转身出去了。

    心情彻底被搞坏了,但是事情该做还得做,汪克凡沉默片刻,把那张被污损的奏章放在前面,又取了一张纸对着誊写。

    这种事本来可以交给幕僚去做,但是汪克凡这会儿的脑子里正乱着,接着誊写奏章还可以冷静一下。

    刷刷点点,半张奏章很快誊好,汪克凡平静心神,推敲语句,把奏章全部写完,然后放下笔,闭着眼思索了一会儿,又给傅冠写了一封亲笔信。

    这是汪克凡的一个小诀窍,用投入的工作忘掉烦恼,但是,这个诀窍今天似乎失灵了。当他忙完了所有的工作后,又不由自主想起了宋金斗,想起了那颗被挂在旗杆上的脑袋。

    “冤枉!我死的冤枉!汪军门处事不公平!”宋金斗虽然只剩一个脑袋,却在不停地向汪克凡大喊大叫。

    同样是违反军法,谭啸犯的错可比他严重的多,该怎么处置?处置了又会有什么后果?

    至于万元吉和赣军,已经不是违反军法的问题,不管怎么开脱,他们都比宋金斗该死一万倍!

    但是,万元吉的身份在那搁着,汪克凡虽然有尚方剑,也不能真的斩了他。至于参与此事的赣军,又足足有一万人之多,俗话说法不责众,总不能把他们的脑袋都砍了。

    忽然间,汪克凡觉得无比疲惫,无比思念傅诗华、李润娘和篆姬。

    ……

    (好久没和大家唠嗑了,在这里聊上五块钱的吧。

    主角的军队现在还是一支封建家丁式的部队,要想再上一个台阶,就得改造成近代军队,然后才能成为主角手中的利剑,打败满清,并彻底改造这个国家。

    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超越了当时的时代条件,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而且写出来很可能枯燥无味,所有我设置了几个关于军纪军法的矛盾冲突,从侧面进行交代。

    关于宋金斗的情节,很多书友提出了批评,我在这里表示虚心接受,并对书友受到的身心伤害表示诚恳的歉意。主角是一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有底线,原则性却不强,总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当然,处死宋金斗的做法也许并不高明,我回头再琢磨一下吧。

    但需要强调的是,作者写书,需要一个连贯的思路,左右摇摆就搞成四不像了,请大家宽容一些,我暂时不会修改这段情节,先写完再说,谢谢!

    关于更新也要说明一下,一天一更是写书的底线,可是半渡最近太忙,有时候就会出现拖欠,不过总会拼命补上的,比如今天三更,就是为了补这个礼拜的欠账。说起来,起点的酬勤计划的确是个紧箍咒,不补上欠账,损失的是我自己的钱包。

    顺便求一下票吧,11月已经结束,12月即将开始,希望下个月的月票能多一点。

    战胜敌人也许并不难,战胜自我才是真英雄!

    最后用这句话和各位书友共勉,当然,主要是激励我自己,一定要认真写好这本书,不能辜负各位书友的支持和信任。

    谢谢!再次表示感谢!)(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七十八章 开诚布公

    接到谭泰的命令后,马国柱立刻加快了行军速度,风风火火向丰城县赶去。

    速度不快不行,因为战场形势迅速恶化,再磨蹭下去有危险——听说汪晟已经和金声桓会师,谭泰正要乘船撤往九江,这个时候如果没有跟上大部队一起逃走,肯定是死路一条,得赶紧去丰城县混一张船票。

    把道理和大家一讲,绿营官兵也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不用马国柱再多加催促,就拼了命的往前赶,晓行夜宿,日行百里,一天一夜都没怎么休息,终于赶到了丰城县。

    走到半路,马国柱的心里却打起了鼓,离着丰城县越近,越发忐忑不安。

    他准备了一整套推卸责任的说辞,还声称打了一个大胜仗,但自己也知道那都是骗人的鬼话,糊弄一下几千里外的北京还差不多,不可能瞒过同样身在前线的谭泰。

    但是,谭泰的反应却极其反常,对丢失鸡笼山、新建镇的责任只字未提,就像没有发生过这两件事一样,对所谓的“大捷”却非常上心,不但派人仔细询问相关的细节,还特意嘱咐马国柱,一定要把所有的缴获都完完整整的运到丰城县。

    事出反常即为妖,谭泰的过分宽容和热情,反而让马国柱疑神疑鬼,猜不出他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丰城县就在眼前,灰蒙蒙的城墙,空旷的田野,四周一片冬日的萧瑟景象,城中隐隐传来军鼓号角的声音,带着一股肃杀之意,仿佛暗藏着什么不知名的危险。

    “莫非是请君入瓮之计?”马国柱再也迈不动腿,搞不好这是一个圈套。就等他傻乎乎地往里跳。

    作为堂堂的江南总督,马国柱是不怕谭泰的,哪怕官司打到多尔衮面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非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团浆糊,最后不了了之……但所谓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就怕这些手握兵权的武将突然犯浑,谭泰如果端起征南大将军的架子,当场就要给马国柱治罪,马国柱肯定会吃个眼前亏,再落下什么口实凭据的话。将来还不好翻案。

    他命令部队暂时停在城外,一边派人进城通知谭泰,一边召集苏瑾、田友、熊立春等人,商议对策。

    把自己的顾虑一说,苏瑾等人也愣住了,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啊,谭泰又不是几句话就能哄住的三岁小孩,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熊立春倒还镇定,说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已经到了城下,不进城肯定不行。再说南昌已经破围。咱们的后路已断,唯一的脱身之计就是坐水师的船撤退,所以不管怎样都得进城。”

    “啊,那也只好如此了,听天由命吧。”马国柱最后的一丝侥幸也被打破,他本来还想掉头离开丰城县,被熊立春这么一说,才知道自己想岔了。

    “督抚无须忧虑,谭泰大将军乃是武人。行事只会直来直去,他既然请督抚来丰城。就不会有别的变故……”

    苏瑾和田友也一起劝说,马国柱终于不再犹豫。迎着头皮留在城外等着,时间不长,城里有几名文官武将出来迎接,代表谭泰请马国柱进城。

    这几个文官武将以随军参赞黄澍为首,刚见面的时候,黄澍还算客气,对马国柱的礼节丝毫不缺,等到进城之后,找了几间院子把这几千绿营安置下,又点验过缴获的装备和“楚军首级”,黄澍却突然变了脸。

    “大将军让我问你,鸡笼山之败,督抚大人为何只派刘良佐孤军去救,却未及时通知其他各路兵马?新建镇再败,督抚大人又为何弃营逃走,以致楚贼渡过赣江,南昌破围?还有,宁州绿营熊立春所部两千余人,却一战破敌五千,斩首两千余级,其中可有夸大之词……”

    黄澍像倒豆子一样,一下子抛出了好几个问题,还都问在关键的地方,马国柱虽然早有准备,一时也不知怎么回答。见他张口结舌,结结巴巴的样子,黄澍突然一拱手,笑着赔罪道:“这都是大将军的原话,下官只是奉命行事,督抚大人莫怪,您不用急着答话,考虑好了直接去找大将军就好。”

    “嗯……,大将军现在何处?为何不来见我?”马国柱这时候才反应过来,现在应该显得很生气才对!刚刚从战场上撤下来,还带着各种缴获和上千个明军的首级,谭泰却一直不露面,还派人来责问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

    “大将军军务繁忙,暂时无法来见督抚大人,不过督抚大人可以去找他,下官先告退了。”黄澍行个礼,转身去了,把马国柱等人撂在了军营。

    看着他的背影,苏瑾愤愤不平。

    “黄澍这厮,好生无礼,竟敢在督宪大人面前摆出这样一副嘴脸!”

    “这世上,从来不缺趋炎附势之徒,黄澍不过是谭泰的走狗,何必和这样的小人计较。”马国柱皱着眉头,非常担心地说道:“可虑的是,谭泰如此做派,分明是要与我为难,我又该如何答复他的责问?”

    苏瑾抢着说道:“事到如今,只能硬扛到底了,谭泰大将军虽然横加指责,大人却千万不能承认,免得将来落下把柄!”

    “不错,我也觉得正该如此。”马国柱沉吟片刻,又说道:“不过这件事关系重大,还是把熊立春他们找来商量一下。”

    进城之后,熊立春和田友忙于安置手下的部队,没有一直跟在马国柱身边,现在突然冒出来这么大一个麻烦,还得把他们找来一起商量。

    时间不长,熊立春急匆匆的赶到,见面第一句话,就让马国柱和苏瑾瞠目结舌。

    “末将以为,督抚大人应该开诚布公,不妨把大将军的这些指责都认下,找他去请罪好了!”

    “怎么,实话实说吗?”苏瑾又抢着发问。

    旁边马国柱的脸立刻拉了下来,什么叫实话实说?这不是不打自招了吗?

    熊立春嘿嘿一笑:“不是实话实话,而是要尽量说的严重些,而且越严重越好!”(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七十九章 精诚合作

    谭泰派黄澍责问马国柱,马国柱不知如何应答,熊立春却劝他认下所有的责任。

    苏瑾立刻就恼了,大声喝道:“胡说什么?都这个时候了,还要给督抚大人添乱!”

    这几天他反复揣摩,已经明白了马国柱的用意,无论鸡笼山还是新建镇,打了败仗都要先把自己摘出去,绝不能为别人顶缸。要知道,战场上都是牵一发而全身,如果承认鸡笼山和新建镇失守是马国柱的责任,后面就会有一连串的屎盆子扣到他的脑袋上,甚至成为整个南昌会战的替罪羊,哪怕贵为江南总督,马国柱也承担不了如此严重的罪名。

    熊立春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苏瑾当然要抓住机会,狠狠踩他两脚。这个姓熊的仗着督抚大人的宠信,最近出尽了风头,如同眼中钉肉中刺,苏瑾早就看他不顺眼。

    见他抢着说话,还指手画脚的,马国柱的脸立刻沉了下来,不过他的心里也存在同样的疑问,就没有阻止苏瑾,只是盯着熊立春。

    熊立春丝毫没有生气的样子,恭敬说道:“末将只是以为,鸡笼山和新建镇打了败仗,瞒是肯定瞒不住的,大将军既然问起,不妨实话实说。”

    旁边的田友一愣,下意识的重复了一句,只是变成了疑问的口气:“什么?实话实话?”

    田友当初负责和谭泰直接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