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192章

残明-第192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的水上交通线,航运发达,船只如梭。

    夜航船顺流而下,一大早就到了辰州府,杜平站在船头,看着从旁边错身而过的几艘水师运输船,不由得微微皱起了眉头,有些忧虑的样子。

    从船头的旗号上看得很清楚,那几艘运输船属于忠贞营,除了一些押船的士兵外,运载的都是老营家眷,他们天刚亮就向南驶去,未必是急着赶路,而是没能在辰州府靠岸补给,却被刘承胤轰了出来。

    辰州府是湖南军阀刘承胤的地盘,外人不容染指,这几艘运输船要不是有强大的忠贞营做后盾,没准就被他手下的兵痞们一口吞掉,连骨头渣子都不剩,能够井水不犯河水,放他们自己走路,刘承胤已经很给李过的面子了。

    强敌压境,刘承胤却还在忙着勾心斗角,像护食的恶犬一样不许别人进入辰州府,杜平实在想不通,刘承胤也算是一方豪强,为什么会如此短视,防备友军甚至超过防备敌军,孔有德马上就要打过来了,刘承胤自己肯定守不住辰州府,现在把地盘看得再紧。又有什么意义呢?也许……这里面还有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随行的老仆人来到身旁,小声恭敬问话,打断了他的思绪。

    “老爷,船马上就要到岸了。您是不是把官服换上?”

    “嗯,也好,咱们直接去知府衙门,上午能把事情办完最好,今天就赶回辰溪县。”

    杜平是年初恩科的进士,属于楚勋集团中的一员,在汪克凡的安排下,他一个半月前出任辰溪县令,为将来的湘西作战做准备。由于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杜平的工作进展还算顺利。不但筹集了足够两万大军吃用一个月的粮食,还把辰溪县的沅江码头修缮了一番,如果楚军进入湘西,完全可以把辰溪县当成一个休整集结的据点。

    但杜平对自己的工作并不满意,他终归是个外来户。孤身一人来上任,辰州官场的上上下下都对他很排斥,连县里的士绅百姓都有意保持距离,县丞和主簿的威信似乎更高,他始终不能真正控制辰溪县,至于辰州府更是插不进手,连基本的情报工作都没有完成。

    时间太短了。一个半月还在熟悉阶段,杜平只能先捡最紧要的事情来办,把大军需要的粮秣凑齐,随着忠贞营大军南撤,他们往往要在辰溪县进行补给,按照汪克凡的安排。杜平一方面精打细算,一方面又尽量帮助忠贞营,这些天忙得不可开交。

    昨天他突然接到通知,辰州知府召他见面,这才连夜赶到府城。楚军虽然还在安化县挡着孔有德,但杜平知道他们不会硬拼,过不了多久辰州就会变成前线,有什么风吹草动都要第一时间通知汪克凡。

    下船登岸,直奔知府衙门,杜平呈上名帖,时间不长从里面出来了一个师爷,把他领到偏厅等候,泡上一壶茶之后告罪离去,把他一个人扔在那里干等,足足等了半个多时辰,门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辰州知府卜作文走了进来。

    卜作文当了好几年的通城县令,一直想离开湖北前线,经过多方运作打点,在半年前调到了湖南,还顺便升成了六品的宝庆府通判,紧接着辰州知府出缺,擅长钻营的卜作文抓住机会,击败了两位强劲的竞争对手得到这个官职,顺利完成了官场三级跳,成为堂堂的四品黄堂(黄堂,知府的别称)。

    升官快是好事,也是坏事,卜作文根基太浅,骤然位居要职,无意中已经得罪了很多人,上官看他不顺眼,同僚对他敬而远之,下属的同知通判大肆揽权,隐隐有把他架空的意思。

    但是卜作文岂是善于之辈,他从汪克凡那里学到了一个道理,乱世中谁的拳头大,谁的嗓门就大,下车伊始就放低姿态,对总兵刘承胤大拍马屁,牢牢抱住对方的大腿,顺利地打开了辰州府的局面,不过几个月的工夫,就把同知和通判收拾得服服贴贴,知府衙门里的要害也都换了上自己的心腹,成功控制了辰州府的领导班子。

    可叹的是,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卜作文刚刚体会到一府之尊的乐趣,清军就攻进了湖南,兵锋直指安化县,距离辰州府只隔着一条资江。

    抗清!眼看就要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还有性命之忧,卜作文突然迸发出强烈的抗清热情,帮助刘承胤筹集粮饷,征召民夫,修缮城墙,他的心里对清军充满了仇恨,好不容易才调了湖南,这帮鞑子却撵着脚后跟紧追不舍,他作为知府守土有责,弃城逃跑会被问罪,只好竭尽全力守城。

    刘承胤镇守辰州府,卜作文把希望都放在了他的身上,虽然明知这个湖南军阀不是孔有德的对手,却又抱着一丝侥幸心理,辰州府毕竟偏处湘西山区,孔有德也许不会派主力来攻,哪怕希望渺茫,也有渡过难关的一线希望。

    何腾蛟横征暴敛,湖南百姓负担沉重,卜作文手下的胥吏衙役虽然如狼似虎,也没能征集到足够的粮食,正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卜作文突然受到消息,辰溪县令杜平一直在暗中屯粮,手里听说有上千石的粮食。

    这家伙好大的胆子,竟敢趁着战乱囤粮居奇!

    卜作文立刻把杜平召来,准备逼迫他把粮食交给刘承胤,如果杜平识相的话,就放他一马,如果这个蛀虫利欲熏心,死抱着粮食不撒手,卜作文决心杀一儆百,让大家看看贪腐官员的下场。

    “杜知县,听说辰溪在册外屯粮两千余石,可有其事?”卜作文开门见山,毫不客气,脸绷得像一张干饼,语气更是冷冰冰的。

    “启禀府尊,这批粮食确是有的,但不属辰溪县的官仓,乃是当地粮商的私粮。”杜平心中一凛,他在辰溪县一带大张旗鼓地收购粮食,不可能一点风声不漏,但却没想到这么快传到了卜作文耳中,对方既然发难,肯定掌握了一定证据,空口抵赖也没用,不过卜作文搞错了一件事,辰溪县的存粮不是两千石,而是整整四千三百石。

    “放肆!你身为辰溪父母官,若没有你的首肯,哪家粮商敢在战时屯粮抬价?如今正是青黄不接,清军已经打到兴化,辰州俨然岌岌可危,你竟敢在这个时候勾结不法之徒囤粮牟利,可治罪么?!”卜作文咆哮如雷,一身正气。

    上官问责,杜平只好起身肃立,恭敬回话道:“府尊有所不知,这批粮食属于一家叫做隆茂昌的商行,下官反复查验,并无屯粮抬价之事,故此……”

    卜作文立刻打断了他:“什么龙茂昌蛇茂昌的!这批粮食必须尽快送到辰州府来,限你三天内办妥此时,将士们在前方和鞑子拼命厮杀,总得让他们吃饱饭……等等,你刚才说什么?这批粮食是隆茂昌的?”

    隆茂昌和楚军瓜葛极深,算是汪克凡手下最重要的商行,卜作文在通城为官多年,当然知道这个不算秘密的秘密,听说这批粮食属于隆茂昌,卜作文立刻觉得一个头两个大,脑子突然不转圈了。

    楚军怎么把手伸到辰州府来了?不过汪军门行事一向神出鬼没,别说辰州府,连福建广东和朝廷上都到处伸手,在辰溪县布下一颗棋子有什么稀奇。

    “这是汪军门的安排?”卜作文的问题刚出口,心里就一阵后悔,这还用问吗?杜平和隆茂昌早有来往,这批粮食肯定是为楚军筹集的,可笑自己还把他当成一个被银子蒙住了眼睛的贪官。

    “这件事一直由隆茂昌出头安排,下官并未见过汪军门。”杜平的回答不咸不淡,似乎在撇清和汪克凡的关系,又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虽然天气不热,卜作文的额头上却渗出了一片细密的汗珠,怎么办?他听说辰溪县有一批粮食,为了报功已经通知了刘承胤,如今夹在汪克凡和刘承胤之间,无论怎么做都会大大地得罪人,而且都是他得罪不起的人。

    刘承胤外号刘铁棍,心黑手辣,手握重兵,但汪克凡更可怕,如果耽误了他的大事,后果不堪设想,卜作文只觉得一阵阵心虚腿软,恨不得立刻夺门而逃,离湖广越远越好。

    一脚蹚进来,才知道这是一滩深不见底的浑水,现在该如何脱身呢?

正文 第一一一章 刘承胤不是个怕事的人

    “来人呀!”

    卜作文端起茶杯,突然脸色一变,扯着嗓子叫了一声,那个师爷带着几名护卫应声而入,护卫手扶腰间佩刀的刀柄,面色不善地看着杜平,不料卜作文却向着他们大发雷霆:“杜县君远道而来,怎么用这种劣茶招待贵客,你们的眼睛都长到哪里去了?还不换最好的茶来!”

    那师爷诺诺连声,向着几个护卫使个眼色,转身蹩了出去,卜作文转身向着杜平施了一礼,又恼火又生气地说道:“本府公务繁忙,府中下人平日里失了家教,今日竟然怠慢了杜县君;哼!都是些不开眼的杀才,若是现在责罚他们,倒让杜县君的脸上难看,看我回头不打断他们的腿!”

    见他前倨后恭,却又做的无比自然,把歉意和气愤表达得恰到好处,好像真的被手下蒙蔽一样,杜平只得好言相劝,论起翻手云覆手雨,他还远远不是这种官场老油条的对手。

    时间不长,两名美貌侍女捧着香案茶具进来,瓢汲清水,碾茶末,烹沸汤,等水中的气泡一串串冒上来后,三洗三滚,然后注入茶瓯,随着她们优雅的动作,偏厅里恍然泉石松林之间,主客如对皓月清风,一时都沉浸在这种清幽的意境中,默不作声。

    等到茶汤泡好,侍女再次分注到小茶瓯里,卜作文举瓯奉客,杜平双手接过,两人互相示意一下,然后端杯对饮,如同一对魏晋风流名士,而卜作文刚刚进门的时候,为了辰溪县的粮食几乎翻脸的样子,现在更觉得恍若隔世,杜平几乎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那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人。

    两人对坐闲谈,从年前恩科聊到辰州官场。又议论了一会湖广战局,卜作文却绝口不提辰溪县的那批粮食,对杜平也越来越客气。不咸不淡地扯了一会,那个师爷挑门帘走了进来。向杜平行礼赔罪,卜作文立刻痛声责问,那师爷却不停顶嘴,把卜作文气得满脸通红,胸膛不停起伏。

    “你这厮好大胆,竟敢这样和我说话,真以为是夫人推荐来的,我就不敢责罚你么?”

    他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横眉攥拳,鼻孔不断急促的翕张。看样子是被气急了,要冲上去厮打那师爷,不料身子突然晃了两晃,又扑通坐倒在椅子里,脸色发青。指着那师爷呜呜连声,却说不出话来。

    “坏啦,老爷气迷心了!”

    侍女和下人一拥而上,揉前胸,拍后背,忙乱不停,卜作文的眼神却始终呆呆的。一副犯了急病的模样,杜平也被吓了一跳,这个年代虽然没有脑溢血心肌梗塞这种名词,但类似的病症并不少见,卜作文生的肥胖,突然犯病也有可能。

    “快请郎中来!还有。黄堂府上的主事是谁?也快去请来!”

    其他忙帮不上,他也只能跟着干着急,过了没有多长时间,卜作文的家人和医馆的郎中相继赶到,偏厅里更加忙乱。直到郎中宣布卜作文没有生命危险,杜平才松了一口气。

    稍微安定了一些,卜作文的大公子从内宅出来,寻到杜平再三赔罪。

    “家父突发急病,已经不能视事,看样子三两天也好不了,只得怠慢杜县君了。”

    “黄堂吉人天相,定然无事,本官先告退了……”

    从知府衙门出来,杜平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卜作文这场病来得太巧,发病的样子也看着不太自然,当时乱轰轰的没有细想,但此刻仔细回忆整个过程,其中的破绽就非常明显了。

    装病!

    这个卜作文,竟然还会玩金蝉脱壳,没想到汪军门竟然有如此威势,一听说那批粮食和隆茂昌有关,就把卜作文吓得只好装病。

    想通了这一点,杜平并没有轻松的感觉,这件事还没有结束,背后仿佛还有更大的危险……卜作文当过好几年通城县令,害怕汪克凡很正常,但他不惜以装病来撇清,说明他处在夹板中,还有一个惹不起的人也盯上了这批粮食。

    这个人会是谁呢?看看街头不时遇到的辰州兵,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尽快出城,赶回辰溪!

    杜平急匆匆地出了东门,眼看沅江码头在望,刚刚松了一口气,背后却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几十名全副武装的骑兵冲出东门,赶上来把杜平主仆围在中间,为首的军将身材短小精悍,一脸彪悍之色,上下打量了杜平几眼,从牙缝里蹦出冷冷的一句话。

    “尊驾就是杜县君吧,本将陈友龙,我家大帅有请!”

    陈友龙是刘承胤的部将,生性凶悍,部下骁勇善战,他抓到造反的苗民都一律剥皮处死,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