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188章

残明-第188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金声桓纵然想做缩头乌龟,手下十几万将士也不会答应,王得仁麾下数万虎贲,才不过是个副将,而副将参将只能屈居游击千总,这个兵还怎么带?”牛佺说道:“金声桓十几万大军,就像手里拿着一副至尊宝,一定要翻牌比大小的,熊将军若是与他易位而处,岂肯久居人下?”

    熊立春又思索了一会儿,摇摇头说道:“孔有德势如破竹,三个月足够占领湖广,要是湖广的明军都打光了,金声桓就未必敢在江西起事。”

    “呵呵,熊将军身为汪军门爱将,难道还信不过他麾下的楚军么?莫说三个月,半年内孔有德也占不了湖广全境,更别说灭了几十万明军!”

    牛佺说道:“孔有德去国远斗,其锋不可挡,明军才接连让出承天府、荆州府和岳州府三座府城,但忠贞营和楚军未受大损,实力尚在,还在黄州府和通城接连打了两个胜仗,远未到真正一分胜负的时候!”

    他接着说道:“当年韩信向李左车问计,李左车殷殷告诫,两军交锋万不可驻兵城下,以致千里运粮,兵势衰竭。孔有德虽然进了湖南,却把粮道越拉越长,若是明军深沟高垒、坚壁不出,再以奇兵迂回清军背后,夺其辎重,孔有德前不得斗,退不得还,胜负还在未知之间!”

    (李左车,是赵国名将李牧之孙,军事奇才,以智计百出闻名,著有兵书《广武君略》,并留下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千古名言,是韩信最重要的谋士。)

    一般人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都会选择那些对自己有利的理论,却忽视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牛佺这番话就是纸上谈兵,把劫粮道说的轻松无比,其实却不是那么回事。孔有德的部队消耗的辎重很多,对补给线非常重视,一向都派重兵保护,而且辎重船队可以顺着长江直抵岳州府,明军没有强大的水师,要切断清军的补给线,不是一般的困难。

    熊立春在军事上有几分见识,当然不会被这几句轻飘飘的话说服,摇头说道:“牛先生还不知道吧,孔有德两路并进,正在猛攻常德府,勒克德浑已经过了汨罗江,兵锋直指长沙府,明军自顾不暇,哪有余力去抄清军的粮道?长沙一失,湖广震动,很难反败为胜的……”

    牛佺立刻打断了他:“你不能,汪克凡未必不能,勒克德浑也算满清悍将,在汪克凡手下却吃了大亏,孔有德也未必能讨得了好去,熊将军务必三思!”

    “没想到啊,牛先生身为满清知府,竟然对汪军门这样推崇!”熊立春笑道:“依先生所见,明军会打赢湖广之战喽?”

    “那也未必,此战变数甚多,胜负难料。”牛佺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哎!真不好办呀,局面如此复杂,一步踏错就是万丈深渊!”熊立春端起酒杯,双手举到牛佺的面前:“熊某是个粗人,乱世中只想带着兄弟们奔个好前程,宁州义兵该何去何从,还请牛先生指一条明路!”

    牛佺胸有成竹的笑了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熊将军只需以静制动,静观湖广战事即可,再趁着这几个月的工夫操演一支精兵,待大势水落石出之时,一击而获全功!若明军胜,将军可北进黄州府,取大冶钱粮铜铁,威逼武昌东麓,必得汪克凡重用,若清军胜,将军可兵进南昌府,不敢说将金声桓取而代之,起码也能在江西创立一番事业……”

    ……

    清军渡过长江之后,崇阳、通城、岳州府以及常德府的北部都变成了沦陷区,百姓除了被迫剃头之外,还被刀子逼着拿出钱粮,稍有不从就被血洗村寨,一手屠刀,一手胡萝卜,这是清军的一贯政策,他们在屠杀立威的同时,又拉拢士绅地主以建立基层统治,千里大地似乎已经变成了满清的王道乐土。

    但在民间乡野中,抗清力量仍在暗中不停的活动,不愿忍受异族统治的义士揭竿而起,楚军留下的细作间谍则化装成普通的百姓,在长江两岸到处搜集情报,探查清军的部署……

    这天傍晚,岳州府的一座老字号的生药铺子里,突然来了个陌生的客人,什么话都不说就递上了一份药方,伙计接过来一看,神色微微一变,转身到后堂把掌柜叫了出来。

    “先生贵姓?是否贵体有恙?看着不太像啊!”掌柜白白胖胖,留着一副精致的小胡子,看样子就是个和气生财的商人,向着那客人一抱拳。

    “在下由人工,倒是没病没灾,但家里有人生病了,只好来贵号抓几副药。”甘剩一字不错的对着暗号,他发现了一个重要情报,没有别的渠道送出岳州府,只能来这家生药铺子接头。

    掌柜心中一凛,由、中、人、工、大、天、主、井、羊、非,是情报局的暗语,以笔划头代表数字,分别对应1234567890,此人自称由人工,由是一个笔划头,人是三个笔划头,工是四个笔划头,说明他的编号是134,编号以1开头的都是情报局最重要的细作。

    “噢,这方子里的几味药颇为贵重,前台没有存货,请跟我到后堂找一找吧。”

    两人进了后堂,那掌柜关窗掩门,低声问道:“尊驾到此,不知有何贵干?”

    甘剩从怀里摸出一个蜡丸,交到那掌柜手上:“这封信非常重要,必须在三天内送到常德府……”

正文 第一零五章 水师的决死突袭

    情报局的地下工作效率很高,仅仅过了两天一夜,这份情报就摆在水师代理营官叶靖海的案头。

    叶靖海是岳州府的一名举子,年前刚刚加入楚军,经过几次接触后,得到汪克凡的信任,被破格任命为水师的代理营官。

    用叶靖海的话来说,他也是书生带兵,对水战一窍不通,出任水师营官完全是赶鸭子上架,但汪克凡却另有考虑。楚军的水师建设刚刚起步,队伍里有广东罗明受的海盗,还有宋江手下的水匪,以及大明水师的一些老兵,再加上刚刚招募的新兵,简直是一群乌合之众,必须有一个守正之人担任主将,哪怕叶靖海不懂水战也没关系。

    别的部队刚刚组建的时候都要练兵,练得差不多了再投入实战,逐步提高战斗力水平,但是楚军的水师却没有这个条件,他们这几个月一直在配合忠贞营撤退,除了往返长江两岸运送人员物资外,一没有时间练兵,二没有条件打仗,更像是一支运输船队,忠贞营放弃荆州以后,清军的水师彻底控制了长江沿线,叶靖海只好带着楚军水师缩到了洞庭湖西岸,暂且躲避风头。

    就在这个时候,甘剩却送来了一份重要情报,清军的一支后勤船队带着大量的火药粮食离开武昌府,两天到达洞庭湖北岸的华容县,随行护送的战船并不多。

    打还是不打?叶靖海犹豫不决。

    天佑兵擅长使用火器大炮,打掉这支运输火药的船队,能极大的支援常德保卫战,而且清军船队大模大样的闯进洞庭湖,不给他们一个教训,楚军的水师也会受到威胁……但叶靖海担心的是,楚军水师的实力太差,未必是清军的对手。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他召集水师的几位主要将领,集思广益。

    “诸位,鞑子的船队两天后就到华容县,来不及呈报汪军门定夺。到底打还是不打,得咱们自己拿个主意,大家都说说看吧。”

    “那还用说么?当然要打!”宋江说道:“鞑子这支船队很肥,哪怕把咱们的家底拼光了也值得,要是任由鞑子炮轰常德府,水师肯定也保不住啊!”

    常德府是忠贞营最后一块根据地,在他们的庇护下,楚军水师才能平安地驻守在洞庭湖西岸,如果清军占领了常德府,楚军水师就没了码头基地。变成前途渺茫的无根之萍,甚至很有可能遭到灭顶之灾,不如拼死战上一场。

    叶靖海点了点头,说道:“话虽然是这样说,但也不能白白送死。总得想个万全之策打赢这一仗!”

    “万全之策是没有的,末将愿献一计,六七分把握总是有的。”宋江话音未落,叶靖海的眼睛就是一亮,连连催促他快说,宋江得意地一笑,像说书先生般抑扬顿挫地说道:“欲破清军。需用火攻!”

    《说三国》听多了吧!叶靖海翻了翻白眼,其他的几位水师将领也是一脸不以为然的表情,这个年代的水战里十场里有八场会用到火攻,根本算不上什么奇谋妙计,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宋江却笑得像一只老狐狸,显摆地说道:“不要小瞧我啊。我这个火攻之法可不一样,保管打鞑子一个措手不及……”

    ……

    第三天清早,常德府澧阳,洞庭湖西岸,楚军水师军营。

    离岸边十多丈的地方。是四艘五百料的战船,船身长十余丈,宽将近三丈,吃水一丈有余,和岸边的那些小船比起来,这四艘五百料的战船就像是威风凛凛的巨无霸,堪称楚军水师的门面招牌。

    洞庭湖平均水深大概在七米左右,五百料的战船已经到了极限,像那种动辄吃水两丈的千料大船容易搁浅,根本就不敢驶入洞庭湖。

    不过此时这四艘战船的样子有些古怪,成群的水手正在上面忙碌不停,把大炮撞角都拆了下来,变成了四只没牙的老虎,他们又运上去一桶桶硝磺,一捆捆用油浸透的芦荻薪柴,把船舱里面装得满满当当,然后把导火索引到甲板上面,用油布裹紧防水。

    四艘五百料的战船很宝贵,没人会用它们进行自杀式进攻,但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宋江偏偏这么做了,叶靖海竟然也同意了……按照汪克凡的预想,楚军水师以后将逐步淘汰老式的明军战船,使用新式的广东海船,这四艘五百料的战船都是老式的福船,干脆在这次战斗中发挥最后的余热。

    一切收拾完毕,四百六十二名敢死队员在岸边列队,等待出征的命令,他们都事先写下了遗书,做好了战死的心理准备,这四艘战船不但要进行普通的火攻,还要利用火药硝磺产生爆炸,虽然随船携带着逃生的舢板,这次出击也是九死一生。

    叶靖海带着宋江、黑鱼等几名部将,在四艘战船上爬上爬下,不辞辛苦地仔细检查,确认万无一失后才来到岸边,向着敢死队员们深施一礼。

    “诸位高义,可昭日月,本将当率战舟为诸君开路!”

    楚军水师孱弱,清军水师却相对强大,四艘五百料的战船都改成了火船,在炮战中肯定处于绝对的下风,楚军将领们商量了一天,都找不到破解清军火炮的方法,只有硬着头皮往上冲,叶靖海决心用自己的帅旗当做诱饵,吸引清军的火力。

    “大帅不可亲身犯险!末将愿为开路先锋!”几位部将都是一惊,连忙齐声劝阻。

    “军中不可无主,大帅应该在后面坐镇,我宋江一个人就能烧光鞑子的船队!”宋江是敢死队的指挥官,他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就是想立下一份大功,但万一叶靖海牺牲了,天大的功劳也得抹杀一大半。

    “没什么可坐镇的,这一仗的胜负全看你们了,我能帮着出些力气就好。”叶靖海摆了摆手,见宋江等人还要劝阻,又正色说道:“若是冲不到近前,这火攻之计无法凑效,鞑子船多炮猛,你们可有破解之法?”

    “没有!”宋江摇了摇头:“只有拼命向前,有去无回……”

    “那就罢了!”叶靖海决然说道:“我不通水战,却向来胆大不怕死,身先士卒多引几颗炮子也是好的。”

    这是个莽书生!

    敢死队员们肃然起敬,其他的水师将领们纷纷迈步上前:“愿与大帅同生共死,一起为敢死队开路!”

    没人愿意在这个时候当孬种,叶靖海哈哈一笑:“好!既然大家都愿意拼命,就把自己的将旗都打出来吧,让鞑子看看咱们的气概!”

    亲兵送上美酒,大家一起举碗痛饮,然后重重摔在地上,叶靖海上前一步,对敢死队员进行最后的交待。

    “诸位逼近鞑子船队后,立即点火,然后跳下舢板逃生,此次奇袭若是成功,只要活着回来的人都赏银五十两,将佐提升一级,士兵升为将佐,胜败在此一举,请诸位不要辜负我的期望!”

    他顿了一下,然后大声说道:“传我的将令,水师营即刻起锚出征,与鞑子决一死战!”

    ……

    当天傍晚,楚军水师逼近了华容县。

    清军的辎重船队刚刚从武昌府赶来,经过两天两夜的连续航行,船队上下都疲惫不堪,早早入港休息,只等明天一早卸船。

    突然,江面上传来了急促而雄壮的战鼓声,几十条楚军大小战船向着华容县港口发起了突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