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173章

残明-第173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他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

    “花天师,你是一个优秀的医生,如果早让你来治疗,我的士兵也不会死掉了。”

    “你最好记住,放血是没有用的!”花晓月冷冷说道:“如果病人发烧了,可以用湿巾擦身,但绝不能放血。”

    “好的,好的,请接收我诚挚的谢意,花天师。”瞿纱微神父躬身行礼。

    “不要谢我,要谢就谢汪军门吧,如果没有军门的命令,我不会在弗朗机伤兵身上使用这么多珍贵的药物。”花晓月撇撇嘴,很不高兴的样子。

    疗效显著的药物都价格昂贵,比如三七粉是云南特产,楚军不惜重金才买来一些,平时使用的时候都精打细算,但在汪克凡的命令下,治疗葡萄牙兵的时候却毫不吝惜。

    “汪军门是我们最诚挚的朋友,我当然要表示感谢!”瞿纱微神父转过身,向着汪克凡再次行礼,葡萄牙兵受到治疗后,痛苦都明显减轻,瞿纱微神父虽然是个半吊子医生,也能看出他们正在好转。

    汪克凡和他客套了两句,又说道:“我们虽然占领了黄冈,但是后面的战斗将更加激烈,还要借助弗朗机兵,请神父安排士兵好好休息,如果有什么苦难,请一定要告诉我。”

    “还要打仗吗?我的士兵很疲劳,伤亡也很大,而且枪支大量损坏,暂时不能作战了。”瞿纱微神父直摇头。

    “没办法,我也想休息,但先要打败满清,请神父理解。”汪克凡说道:“如果弗朗机兵的枪支不够,我们可以提供备用的火绳枪,把那些燧发枪送回后方修理。”

    “你们能修燧发枪?”

    “当然,我们有制造新式火绳枪的能力,难道不能修理燧发枪吗?如果有样品在,这其实并不难,神父应该明白这一点吧。”

    “这个……”瞿纱微神父有些犹豫了。

    当天下午,汪克凡派出一支精锐的小部队,保护着无名弗朗机兵重伤员,二十六支损坏的燧发枪,和一支完好的燧发枪样品,渡过长江,前往井冈山楚军修械所。

    为了取得瞿纱微神父的信任,汪克凡甚至为失去枪支的葡萄牙兵支付了一笔保证金,如果这些楚军修不好他们的燧发枪,就要以每支二百两白银的价格赔偿,相比十两银子一支的鸟铳,这个赔偿金无疑是天价了。

    瞿纱微神父不是商人,他觉得五千多两白银是一笔天文数字般的巨款,汪克凡肯定不会毁约,但他想不到的是,汪克凡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把这些燧发枪再还回去。

    但是过了两年后,随着楚军燧发枪的大量生产,葡萄牙扇子兵又得到了最新式的燧发枪,这些雇佣军等于白白赚了一笔,战争结束之后,他们中的很多人一直留在大明,并且凭借军功得到了珍贵的大明户籍,实现了他们的中国梦。

    ……

    罗田县,激烈攻城战正在进行。

    楚军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调动了一万多人来打罗田,徐勇再次撤退,只留下孙柏安拦阻明军。面对这座小县城,楚军仍然采取速战速决的打法,派出俘虏炮灰扫清路障,城头上的清军顽强阻击,俘虏炮灰不断中箭倒地。

    大牯牛站在火铳兵的队列中,目不转睛地看着前方的厮杀,脸色异常严肃。

    虽然就在几天前,大牯牛还是俘虏的一员,但并没有什么兔死狐悲的感觉,因为他现在已经不是那些任人宰割的兔子和狐狸,而是一名楚军士兵。

    “出击!”

    随着指挥官王奕一声令下,火枪队向前推行到护城河边,开枪掩护填壕开路的俘虏炮灰,大牯牛刚刚加入火枪队,还只是一个跑腿打杂的辅兵,身上挂满了备用的铅子袋,药壶和火绳等杂物,只能站在射击队列后面,等待那些火枪兵的召唤。

    “死胖子,快蹲下,不怕挨铅子啊!”一个辅兵伍长压低嗓音喊他。

    “俺胖,蹲下起不来。”大牯牛执拗地站着。

    那个辅兵伍长正要说话,前面有一名火枪兵突然中箭倒地,大牯牛像一辆高速行驶的火车般冲了过去,把那个伤兵背在身上转身就跑,交给了后面的救护兵,其他辅兵正看的发呆,大牯牛又冲出去背回来一个伤兵。

    “你们怎么搞的,就让一个新兵忙活,都给我上来,谁怕死就滚出火枪队!”王奕转过身,冷脸骂着这些辅兵,辅兵们连忙站起身向前凑,却见大牯牛又冲上去,给一名把通条打出去的火枪兵递上了备用通条。

    那名火枪兵却特别紧张,一不小心又引燃了引药壶,王奕快步上前,一脚把他踢出了队伍,才避免殃及旁边的火铳兵,那火铳兵扑灭身上的火苗后,王奕把他直接赶出了队伍后面。

    他又转身问大牯牛:“你的通条哪来的?”

    “刚才捡的,有两个大哥受伤了。”大牯牛一指后面,那里放着两支鸟铳,其中一支没了通条。

    王奕点了点头:“会用火铳吗?”

    “用过一次。”大牯牛进火枪队的时候,在基础训练里开过一枪。

    “上去补位。”王奕命令。

    大牯牛身子一震,眼睛里留出兴奋的光芒,跑过去捡起一支火枪,站在了队伍之中,首先把鸟铳检查一遍,然后装药装弹点火绳,随着指挥射击的军官下令,他举起鸟铳瞄准了城头上的清军……

    楚军阵前,准备冲城的突击队已经做好了准备,胡大疤拉抱着一口短刀,眼中精光四射,一脸桀骜之气,正在等待冲锋的命令。他虽然是个兵痞,却一向敢打敢杀,所以才在绿营中混到了哨官的位置,夹起尾巴混进楚军之后,他也想凭军功博得信任。

    楚军的规矩太严太多,他很不喜欢,先设法得到军官的信任,然后再找机会开小差,这就是胡大疤拉的计划……

    天近傍晚,武昌府城门即将关闭,一群绿营兵乱轰轰的正要出城,他们的军营在城外,进城办事玩乐后,得趁着关城门之前回到军营。

    甘剩跟在这群绿营兵的后面,从怀里摸出了自己的腰牌,他刚刚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情报,急着赶回黄州府,向楚军禀报。

正文 第八十二章 方正铮救了牛佺一条命

    牛佺这几天过的很充实,甚至还有一种受虐的快感。

    他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竭尽全力的为楚军筹粮,只要有找到粮食的一线希望,就会毫不犹豫的扑上去,使出浑身解数从那些狡猾的大户商贾手中撬出粮食。在他的建议下,满清黄州知府衙门的官吏们都被楚军征用,绑上了同一辆战车,牛佺声色俱厉的向下属们训话,五千担粮食的目标一定要完成,否则大家一起死,而且肯定死在他的前面。

    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正金贵,那些屯粮的大户们当然不肯拱手相让,而是想方设法的拖延隐瞒,但是那些胥吏官员们性命攸关,哪还顾得上留什么后路,毫不犹豫地把对方的底细揭穿,一定要把粮食搞到手。

    黄冈城里的粮食搞完了,就出城到附近的乡镇筹粮,这些胥吏官员都是地头蛇,对当地的情况了如指掌,楚军再提着刀子跟在后面当帮凶,几乎是无往不利。这么大一座府城当然有很多米商,他们在乡下和粮长多有来往,还有存粮收粮的仓库,牛佺经过慎密安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发动,短短几天就搞到了两千多担粮食。

    已经有两千多担了,五千担还会远吗?牛佺等人看到了生的希望,更把所有的潜能都逼发出来了,在楚军的配合下连夜出击,截住了两家企图把粮食运走的米商,一下子又搞到了上千担粮食。

    天色刚刚放亮,牛佺和楚军士兵押着粮食回到黄冈,运进军营收好。然后向带队的京良提出请求,要拜见汪克凡,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大半,心里反而有些忐忑不安。一次搞到上千担粮食。也算值得禀报的一件大事,京良犹豫了一下,就答应了他的要求,让他先在这里候着。自顾去见汪克凡。

    时间不长,京良派来了两名军校,带着牛佺来到中军营。

    军营里的气氛有些奇怪,士卒们都忙忙碌碌,收拾起各种粗笨物事,牛佺的心里不由得咯噔一跳,到了中军帐门口仍然在不时回头张望。

    士兵进去禀报,里面吩咐一声,牛佺连忙进帐伏地叩头。起身时看到汪克凡的旁边坐着一个陌生人。大约不到四十岁的样子。文士打扮,相貌板正,虽然脸上没什么表情。也显得有些严厉。

    以牛佺的身份,不可能和这个陌生人去套近乎。只规规矩矩地说道:“全赖军门威武,犯官奔走数日,五千担粮食已经筹到七成多,若不出其他的岔子,再有三五日就能凑齐,到时还请军门收留,小人愿为一效命走卒,虽肝脑涂地亦无怨!”

    汪克凡摇了摇头:“这可不成,大军开拔在即,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牛佺的脸色突然变得刷白,又不敢打听军事机密,楞了半天才问道:“那,那军门要如何处置犯官?”

    汪克凡说道:“五千担粮食虽然没有凑齐,但念着你这回出力不小,就暂且饶你一次,等到大军开拔之后,你自己逃命去吧。”

    牛佺噗通一声又跪在了地上;哭叫道:“请军门饶命啊,犯官为大军筹粮,已经把黄州父老得罪遍了,人人都恨我入骨,若是军门不肯收留,犯官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黄冈失守后,牛佺作为地方官本来就该殉城,他又投降楚军帮他们筹粮,已经成了满清眼里的叛徒,如果被清军抓到了,一个投降助敌的罪名就直接砍了脑袋……他为了保住自己活命,为楚军不遗余力的筹粮,几乎把黄冈一带翻了个底朝天,和士绅商贾结下了死仇,没了黄州知府这身官皮,随便一个士绅都能轻易杀了他。

    满清和士绅商贾都是他的敌人,他只有跟着楚军才有一条活路,但是,汪克凡把这条路堵住了。

    “知道吗?我很想杀了你的,饶你一命是迫不得已,你好自为之吧。”汪克凡一挥手,对京良说道:“把他押下去!”

    京良带着几名亲兵,如狼似虎把牛佺架出中军帐,汪克凡转身一笑,对那个中年文士说道:“如此处置牛佺,正铮先生觉得还妥当吗?”

    “甚好,军门从善如流,果然是做大事的气度,这牛佺留之无害,杀之无益,反而污了军门的宝刀……”

    这个文士名叫方正铮,是权习大力推荐的人才,汪克凡在长沙见到堵胤锡后,就向他讨要方正铮,这个人和传统的文官不太一样,只是湖广巡抚衙门里的一名白衣客卿,堵胤锡对他不太重视,答应的很痛快。

    等到方正铮赶到岳州府,汪克凡已经率军出征,他就追到黄州府来了,昨天晚上刚到军中。汪克凡正缺管理人才,方正铮又懂格物之术,两个人见面后就彻夜长谈,今天早上又在一起说话,正好碰上了牛佺这件事。

    按照汪克凡的本意,最后肯定会除掉牛佺,但是方正铮却提出了不同意见。

    不管那五千担粮食的任务完成没有,牛佺已经为楚军出了全力,而且在黄州府闹得沸沸扬扬,如果汪克凡坚持杀掉他,就会落下一个刻薄寡义的名声,其他的满清官员也不敢再轻易投降,所以最好还是放过他。

    牛佺得罪了士绅商贾,也得罪了满清,到那里都走投无路,已经是个废物,没有办法再作恶,干脆把他留在黄州府,任其自生自灭就好了。

    “任其自生自灭”这句话打动了汪克凡,楚军不杀牛佺,他能活下去的机会也很渺茫,汪克凡就同意了。

    ……

    牛佺被带回军营之后,被京良关了起来。

    楚军已经停止筹粮,开始做转移的准备,虽然不准备杀掉牛佺,但也不能提前把他放了。

    牛佺却在暗自庆幸,幸好揽到了筹粮的差事,才捡了一条命,对这件事他早就反复考虑过,认为只要出尽全力帮楚军筹粮,而且闹得众人皆知,汪克凡为避免兔死狗烹的嫌疑,就会饶了他。

    “诸事尽在我鼓掌之中!”牛佺很自恋的佩服着自己,他没有想到的是,真正救了他的是方正铮。

正文 第八十三章 强龙不压地头蛇

    楚军之所以准备转移,是因为清军快来了。

    甘剩第一个带回来情报,清军在武昌府一带集结了几万大军,正在做出征前的最后准备,目标正是楚军,汪克凡对这个情报很重视,立刻收缩楚军各部,随时准备迎战或者转移。

    又过了两天后,随着各方面情报的汇集,清军的部署动向渐渐清晰,汪克凡惊讶的发现,孔有德似乎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按照一般的战略原则,都要避免两线作战,如果实在避免不了,就要在其中一条战线采取守势,集中优势兵力先在另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