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171章

残明-第171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乱兵趁机兴风作浪,有的一边抢粮一边卖粮,有的明码标价做起了生意,拿银子就帮你赎人,童叟无欺。

    这是资敌!

    孙柏安试图阻止,但他手下只有一百多人,根本拦不住那些大股的乱兵,而且他的手下也在偷偷筹粮,想把自己的家人兄弟救出来。

    一个家眷一担粮食,一个绿营兵五担粮食,这个价码可不低,还是有很多人出不起,但是楚军方面又放出话来,用浠水城的城墙砖也能换人,一个家眷二十块墙砖,一个绿营兵一百块墙砖,见砖就会放人。

    城墙砖

    又厚又大,一百块墙砖能垒半道矮墙,不是个小数字,但是对绿营兵和绿营家眷来说,却是没本钱的好买卖,乱兵们全都跑去拆城墙,浠水县令试图阻止,却被乱兵们打得头破血流。

    到了最后,孙柏安自己也拆了几千块城墙砖,派人送到黄冈,他手下有很多士兵当了俘虏,能换回来一个是一个。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七十八章 战俘营的故事(上)

    南门外大营的一角,是楚军的战俘营,所有的俘虏都住在这里。

    楚军刚到黄冈城下的时候,这座战俘营里有两千多人,经过两天一夜残酷的攻城战,人数迅速减少到一千人以下,黄冈城破之后,楚军抓到了大量的俘虏,战俘营里突然挤进来三四千名俘虏,一度人满为患,但用粮食和墙砖赎买战俘的政策出台之后,短短几天内,又变成了几百人的规模。

    这里也是一个小社会,有着自己的生存法则,负责看押的楚军士兵就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一言可以定人生死,普通的战俘如蝼蚁般苟活着,不知道明天的命运将会怎样。

    红日东升,战俘营里新的一天开始了。

    俘虏甘剩睁开眼睛,从睡梦中醒来,梦里的白米干饭还在眼前晃悠,肚子里却饿的一阵阵抽痛,让他立刻回到了现实中,连忙向旁边的铺位伸出手,摸了摸大牯牛的额头。

    还好,大牯牛的额头没那么烫了,又熬过了这个晚上。

    “秀才,我没事。”大牯牛闭着眼睛,叫着甘剩的外号。

    “好,那再躺一会吧。”甘剩默默躺下。

    战俘们不用出操,所有人都缩在铺盖里不肯起床,把被角衣角紧紧地揪在一起,努力维持身上的温暖感,他们不懂食物和卡路里的关系,但既然吃不饱肚子,就只有凭着本能减少活动,尽量避免热量的散失。

    战俘居住的竹棚虽然四面漏风,里面仍有一股浓郁的恶臭。肮脏的衣物,角落里摆放的便器,再加上汗臭体味混杂在一起,变成了一种刺鼻的古怪味道。如果有人突然从外面进来,肯定会被熏得头晕脑胀,落荒而逃,但是战俘们久居鲍市不闻其臭。都能正常的呼吸。

    砰的一声,竹棚的破门从外面被踢开了,一名负责执勤的战俘手拿木棍,挑掉门上挂着的草帘,屏住呼吸急退两步,然后狐假虎威地吼道:“还他娘的挺尸呢!赶快出来点数!”

    凌冽清凉的空气突然涌了进来,竹棚里响起一阵激烈的咳嗽声,就像一场气势磅礴的大合唱。大牯牛咳的最厉害,胸腔像风箱般迅速颤动着。一张胖脸面红耳赤。仿佛下一刻就会断气。甘剩用力捶打他的后背,好容易倒过这口气,又帮他穿衣起身。

    过了两三分钟。棚子里的咳嗽声渐渐变小,俘虏们爬了起来。出门列队点数,这是战俘营里的规矩,昨晚进棚多少人,今天出棚就得有多少人,如果有人趁夜逃走,整个棚子的人都要跟着倒霉。

    “都过来搭把手,把大牯牛架出去,快点!”

    排在最后一名的棚子要挨鞭子,棚子里的其他战俘一起帮忙,把胖胖的大牯牛架出去和大家站在一起。几个楚军士兵过来点名,然后就到了开饭时间,斯养抬上来几个大木桶,桶里面的稀粥只见水不见米,几乎能照出人影,俘虏们拿着自己的吃饭家伙,排着队上前打饭。

    甘剩帮着大牯牛打饭,两个竹筒做成的简易饭盆里装满了稀粥,这两个竹筒饭盆是大牯牛做的,内侧的竹肉都被精心挖掉,看着不起眼,装的粥却很多,非常实用。

    “滋溜……,滋溜……”

    甘剩和大牯牛一人抱着一个装满稀粥的竹筒,喝的滋滋有声,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只有挨过饿的人才知道,饿了有饭吃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甘剩以前就挨过饿,还差点饿死。

    他是湖广本地人,父亲是个老童生,母亲朴实善良,小妹乖巧可爱,一家人守着几亩薄地,日子过得虽然穷,却也自得其乐,甘剩在父亲的教诲下,年幼时开蒙读过几年书,所以有个秀才的外号。

    可惜好景不长,后来李自成进了湖广,把官兵打得落花流水,甘剩的家没了,父母死了,小妹也被败兵抢走了,甘剩埋葬父母后,为了找回自己的小妹,就到左良玉的军中当了个小兵。

    乱世中很常见的一个故事,更惨些的也有很多,但是甘剩识文断字,在一群丘八中就显得很特别,总是与别人格格不入。

    甘剩曾经把书本上的圣人之言当成金科玉律,却被这个残酷的世界打得粉碎,父亲教的做人道理已经烙在了甘剩的骨子里,但在现实中却处处碰壁,还经常被那些兵痞欺负。

    人命大于天,永远都是一个笑话!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能骗鬼!

    他很羡慕其他的兵痞,永远都没心没肺活着,但自己却怎么都做不到,人生识字糊涂始,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在军队这个大染缸里呆了几年,看到了太多的人间惨剧,甘剩不再是当初那个淳朴幼稚的少年,也放弃了找到小妹的希望,每天漫无目标的混着日子,直到被楚军俘虏。

    大牯牛是他唯一的朋友,虽然长得又胖又憨,其实却是个嘴笨手巧的内秀之人,在那场惨烈的填壕战里,两个人都侥幸活了下来,但是大牯牛的目标还是太大,身上中了一箭,差点把小命丢了,全靠甘剩精心照料,才渐渐挺了过来。

    活下去,就是他们唯一的目标。

    将来怎么样不知道,先填饱肚子才能活下去,甘剩和大牯牛大口大口地喝粥,一句话也顾不上说。

    一碗粥喝完,甘剩再去打了一碗,这也是楚军定下的规矩,每人可以喝两碗,起码混个水饱。他怀里抱着两个竹筒饭盆,小心翼翼地向回走,由于肚子里已经装了不少稀粥,就像一个能够行走的大水袋,每走一步竟然能听到荡漾的水声。

    不远处的大牯牛强撑着站了起来,眼中闪动着热切的目光,直勾勾盯着甘剩怀里的竹筒饭盆,他身高体胖,饭量也大,两碗粥才能吃个半饱。

    就在这个时候,几个兵痞俘虏突然上前,挡在了甘剩面前。

    “秀才,你们已经喝了一碗粥了,这碗得拿出来孝敬大哥我了!”为首那个兵痞身高体壮,虽然饿了几天,仍然显得彪悍异常。

正文 第七十九章 战俘营的故事(下)

    楚军发的食物不够,俘虏营里经常出现抢饭吃的现象,甘剩这次就碰上了。

    “胡哨官,大家都是难兄难弟,大牯牛还病着呢,放过我们这一次吧。”甘剩软语相求。

    “行啊,把粥拿过来,我给他分半碗!”

    那兵痞是个低级军官,在俘虏中一向称王称霸,因为人缘太差,至今没人来赎他,但他手下也有几名手下,此刻纷纷开口帮腔,指着甘剩破口大骂。

    “嗨——!就你知道讲义气?什么xx玩意!”

    “滚你娘的吧,一边去!”

    “把粥拿来,晌午给大哥当点心。”

    战俘营一天只吃两顿稀粥,早晚各一次,这粥熬得太稀,当时混个水饱,几泡尿下去就前胸贴后背,中午最难熬。几名兵痞一边骂骂咧咧,一边伸手来抢甘剩的竹筒饭盆,甘剩向后一躲,也变了脸色。

    “胡大疤拉,你不要欺人太甚!”

    “小样,给脸不要脸!”胡大疤拉飞起一脚,把甘剩重重踢了个跟头,几名兵痞一拥而上,把甘剩按在地上拳打脚踢,胡大疤拉捡起一只竹筒饭盆,晃晃里面剩下的小半碗稀粥,一仰脖子咕咚咚喝个精光,然后反手砸在了甘剩的头上,立刻冒出了鲜血。

    甘剩却不知哪里生出的一股蛮力,蹬开两名兵痞,从地上爬起来向胡大疤拉扑去,胡大疤拉猝不及防,竟然被他一下扑倒,两个人在地上扭打起来。

    正在这个时候。身后突然响起了尖利的哨子,几名楚军士兵冲了上来,挥舞着短棍劈头盖脸一阵乱砸,把胡大疤拉和甘剩分开。然后命令所有战俘列队,等候长官训话。甘剩先把竹筒饭盆抢了回来,喘着粗气还给大牯牛,然后回到本棚规规矩矩地站好。楚军的规矩大,不听指挥就要挨打。

    一名楚军哨官迈步上前,用威严的目光扫视全场,这个哨官是战俘营的最高指挥官,可以轻易决定一个战俘的生死,没有哪个战俘敢于和他对视。

    “你们这帮杂碎狗都嫌,别人都被赎走了,为什么没人管你们?竟然还敢打架,我看是吃饱了撑的。今天晚上就只喝一碗粥好了!”

    轰的一下。俘虏们都呼天抢地的叫起屈来。本来就吃不饱,再减口粮谁能受得了?更有很多人迁怒胡大疤拉和甘剩,冲着他们骂骂咧咧。

    “怎么。你们吃不饱吗?”那哨官脸上的笑容似乎有些阴险:“今天再在这里呆一天,明天去打罗田。你们就能吃上干饭了!”

    俘虏们突然静了下来,场中一片死寂,罗田县是清军的地盘,去那里吃干饭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十有*又要让他们当炮灰。攻打黄冈这一仗里,两千多名俘虏剩下不到三成,再去打罗田县,这几百名俘虏还能活下来几个?

    反抗?楚军明晃晃的刀枪逼着,死得更快。

    逃跑?别扯淡了。

    突然之间,俘虏队伍里有个人叫了起来。

    “总爷,你们答应过的,只要能打下黄冈,就放我们一条活路,我们不想去打罗田。”众人一起侧目而视,说话正是甘剩,俘虏们平常虽然看不起他,此刻也佩服他的勇气。

    那个楚军哨官看着甘剩,冷笑一声说道:“看来你不太服气呀,是不是?”

    大牯牛直扯甘剩的袖子,甘剩却豁出去了,大声回话道:“不错,楚军乃大明官军,岂能言而无信,我不服!”

    “扯淡!”那个楚军哨官突然勃然变色,破口大骂道:“你以为你是谁?你们都是鞑子!都是猪狗不如的鞑子!都是忘了祖宗的假鞑子!跟你们讲信义,你也配!”

    他一指不远处的黄冈城,对着俘虏们咆哮道:“你们黄冈绿营打不过我们,就把黄冈城一把火烧光了,死了多少百姓你们知道吗?要依着我的意思,早把你们全都砍了,去打罗田是你们最后一条生路,不愿意去的现在就站出来,我送他上路!”

    甘剩哑口无言。

    俘虏们都低下了头。

    那哨官平静了一下,又说道:“我刚才的话还没说完,楚军一向言而有信,哪怕对你们这些杂碎也一样!在去罗田之前,要从你们中间挑选一批青壮加入楚军,现在都收拾一下和我去中军,选上的都给老子滚蛋,不用再回战俘营了……”

    突然听到还有一线生机,已经绝望的俘虏们欣喜若狂,猛然爆发了一阵欢呼,如同山呼海啸一般。加入楚军?很不错呀!到哪不是当兵吃粮,楚军的士兵一个个鼻孔朝天都傲气的很,跟着他们就对了,再不用当假鞑子。

    反应快的俘虏已经跑去做准备,翻找衣物,接水洗脸,尽量把自己收拾的利索一点,然后找地休息恢复体力,他们都在军中混了多年,知道招兵一看精神气,二看武艺刀剑,待会可得抓住表现的机会,不能被别人比下去了。

    谁都不想去罗田县送死,这不是普通的招兵,是活命的机会呀!

    “秀才,你快去睡一会,别管我了,我肯定不成的。”大牯牛这会又烧起来了,额头发烫。

    “你行的!你这身量一看就是好兵,只是生病罢了,抓两服药就能缓过来。”甘剩一边鼓励着他,一边帮他擦脸降温,又找来一根锋利的竹刺递给大牯牛:“等会演练武艺的时候,你就使劲扎自己几下,一定要见血,见血才有精神使刀枪。”

    大牯牛接过竹刺,藏在自己的怀里:“你呢,你怎么办?”

    甘剩一脸苦笑:“我那两下子你也知道,肯定没戏的,比读书认字还差不多。”

    他武艺太差,肯定选不上。

    大牯牛又把竹刺掏出来,嘎巴一声掰断扔在地上:“那我陪你去罗田。”

    “你傻啊!我运气好,去罗田也肯定能活下来。”甘剩捡起那两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