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17章

残明-第17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奴家曾听人说:士当死于国事,妇当死于名节。奴家虽不敢自称贞烈节妇,但也不愿舍弃夫君独自偷生。”

    傅诗华的眼睛闪动着光彩,声音渐渐变大,语气越发坚定:“官人既然坚守崇阳,奴家就绝不出崇阳半步!若崇阳为贼所破,奴家定抢先自尽,无论投井悬梁,还是血溅三尺,总不会辱没了汪家的名节!”

    院子里突然静了下来,只听到树上的蝉鸣不止,汪克凡默默地看着傅诗华,神情有些复杂。洗翠则激动的满脸通红,恨不得自己立刻变成四少奶奶,也能如此慷慨激昂,做一名贞烈奇女子。

    过了一会儿,汪克凡终于说道:“既然你如此坚决,那就留下吧,但你得帮我劝劝我娘,把她送回横石里……”

    “不用了,为娘也不走。”

    月亮门内突然有人说话,刘氏迈步走了出来,她扶起上前行礼的汪克凡,仔细端详了一回,微笑说道:“凡伢子是个有出息的,危难之时来救我崇阳乡亲,这个兵当得好!”

    从军以来第一次得到家人的肯定,汪克凡的心中一暖:“娘,两军交战胜负叵测,我还是想把您送回横石里。”

    “是不是嫌为娘碍事,成了你的包袱了。”刘氏皱起眉头盯着汪克凡,虽在病中有些消瘦,两眼却炯炯有神:“怎么,你打不赢那些水匪么?”

    “能赢。”

    大家都以为讨伐宋江是个送死的苦差事,在汪克凡看来却是壮大实力的好机会,机会总是和风险并存,宋江这股水匪都是乌合之众,总比满清的八旗劲旅好对付的多。

    “既然我儿能赢,为娘又何必逃走?”刘氏淡淡说道:“我这把老骨头懒了,不愿往来奔波逃命,就留在崇阳看我儿杀贼立功。”

    刘氏微笑看着汪克凡,目光中充满了信任和勉励,留在崇阳的风险她当然知道,所以更要和儿子呆在一起。

    汪克凡心中一阵感动,扶起她的手臂向内宅走去:“娘,您安心养病吧,我不会让那些水匪惊扰您的!”

    ……

    突然见到儿子回家,刘氏欣喜之下病好了七八分,不顾众人劝阻亲自下厨,为汪克凡做了两个喜欢的小菜。

    一家人其乐融融用过晚饭,汪克凡又陪着刘氏说了一会话,就向大家告辞:“娘,诗华,时候不早了,我这就准备回营。”

    汪克凡话刚出口,傅诗华的脸色就是一变,失望的眼神和众人一碰,连忙慌慌张张站起来,低着头向外走去。

    “我,我去给官人拿两件换洗衣服……”

    “洗翠,快跟着少奶奶去帮忙……”刘氏把家人丫鬟都支了出去,对汪克凡小声说道:“凡伢子,你们夫妻成亲多日,却一直有名无实,今天晚上不能留在家里吗?”

    “这个,军营中的军法非常严格,任何人都不能夜不归宿,我身为主将更不能违犯……”

    ……

    汪克凡的理由冠冕堂皇,刘氏无法勉强让他留下,当晚还是回到了军营。

    但是汪克凡心里明白,他是在逃避傅诗华。

    他一直难以忘记旧时空的妻子,对傅诗华没有感觉。但是当傅诗华选择留在崇阳,选择和他共同面对危险的时候,触动了他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不由自主的就想逃避。

    曾经沧海难为水。

    旧时空里十几年的夫妻,两个人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相濡以沫的亲人,默契无间的伴侣,这个过程非常累,累到了不想重来一遍,不想接受新的感情。

    乱世中谈感情也太奢侈了,先打败宋江才是正理,既然老母妻子坦然将性命托付,就得保护她们的安全。

    虽然只有八百名恭义营新兵,汪克凡却坚信能战胜水匪。

    恭义营成军以来,汪克凡投入了无数的心血,吃住都和新兵在一起,不但督促他们操练刺杀技术,还参照旧时空经验制定了细致的军规条例,用严格的纪律约束新兵的行为。

    新兵从早上睁眼到晚上睡觉,每时每刻都有相应的军规管理,这些散漫惯了的庄稼汉开始很不习惯,但在军棍的教育下,很快学会了服从命令,一举一动都打上了纪律的烙印。

    用同乡血缘关系组建的恭义营,天生就有很强的凝聚力,再加上汪克凡细致而严格的管理,已经有了几分近代军队的气质。经过几个月的高强度操练,新兵们的体能也大幅提高,长枪阵演练得越发纯熟,唯一欠缺的就是实战经验。

    不算对四合教那一仗,新兵们都是第一次上战场,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趁着水匪还没有来,汪克凡有太多准备工作要做。

    侦查敌情,搜集情报,查看战场地形,制定作战计划,进行战前演练……战争,比拼的不仅仅是实力,而是综合各种因素的系统工程,哪一方的准备工作更充分,胜利的机会就越大。

正文 第二十五章 坚壁清野查里甲

    恭义营抵达崇阳之后,水匪暂时还没来,许秉中趁着这段时间,抓紧修缮城防,督促青壮挖掘护城河。

    护城河是极为重要的城防工事,但是工程量极大,几百名青壮忙了半个多月,才刚刚挖出了一道大沟,离灌水成河还早得很。这让许秉中非常焦虑,从临湘传来的消息越来越紧迫,宋江随时都会发起进攻,护城河恐怕难以及时完工。

    虽然明知起不了多大作用,他还是忍不住亲自下手帮忙,和郑选郑师爷一起抬了几趟土后,累得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郑选颠颠倒来一碗茶水,小心翼翼地捧到他的面前,许秉中接过来咕咚咚灌进肚皮,茶水立刻变成汗水,从全身上下的毛孔中一起涌了出来。

    “秋老虎都过去了,天还这么热!”

    看他喝得香甜,郑选的喉结跟着动了两下,抹了把汗说道:“天热其实是好事,水匪肯定不会来了。”

    许秉中眼睛一亮,点点说道:“但愿如此,否则……”

    一句话还没说完,山口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许秉中脸色一变,连忙站起身向远方看去,只见一人一骑沿着大道飞奔而来,看打扮正是县中派出去的斥候。

    那斥候来得好快,转眼到了跟前,滚鞍下马大声禀告。

    “启禀许大令,宋江昨天离开临湘,率领大军朝着崇阳方向来了!”

    犹如晴天霹雳,许秉中最后的一丝侥幸也被击碎,手足无措楞了片刻,才对郑选急急叫道:“快去!快去把孟百户和汪千总请来,商议紧急军情!”

    郑选匆匆而去,许秉中皱着眉头不停地来回转圈,正等得心急火燎的时候,孟宝孟百户到了,一见面就发起了牢骚。

    “堂尊,恭义营那些兵都是些绝物,弓箭火铳用得乱七八糟的,根本没法教嘛!”孟宝去恭义营教射箭,新兵们一窍不通,学了一上午也没多大进展。

    “怎么,全都射不准吗?”许秉中的心里又是一凉。

    “哪里是射不准,连弓都拿不稳,这样的兵上不得阵的!”孟宝提起来还是一肚子气。

    许秉中的脸色更加难看,护城河还没有修好,恭义营又如此不堪,宋江的大军却马上就要杀到……

    正在此时,山口处突然出现一群人影,许秉中不由得一惊,水匪们难道来的这么快?

    “快,快让青壮们回城,把城门堵起来……”

    随着他的命令,城外的青壮们呼啦啦都逃进城中,搬起备好的青条石封堵城门。

    许秉中快步登上城楼,探身向城外看去,大道上那一群人越走越近走近,渐渐能看清模样,男女老少什么人都有,大约有二三百人的样子,个个肩挑背扛着竹箱包袱,分明是一群逃难的老百姓。

    草木皆兵,这个笑话闹得可不小,许秉中顾不上惭愧,心里先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突然传来一阵争吵声,他急忙下城一看,汪克凡带着几名恭义营的军官已经到了,拦着青壮们不让堵城门,正和孟宝争执不下。

    “贤侄,崇阳城门破旧消薄,难以抵挡攻城器械,还是堵上稳妥些吧?”许秉中连忙上去劝解。

    “不妥!城门一旦堵死,我军就只能被动挨打,无法出城反击。”

    汪克凡虽然没见过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战,但古往今来战争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单纯的龟缩死守等于放弃主动权,任凭敌人从容调度,施展各种手段攻城,承受的进攻压力反而更大。

    “哈,哈哈!”孟宝好像听到了天下最滑稽的笑话,极为夸张地假笑两声,满脸不屑的神情:“说得倒轻巧,城中就这么点人马,出城反击岂不是找死?”

    孟宝是个老行伍,也知道堵死城门的害处,但崇阳城内缺兵少将,面对宋江的大军没有发起反击的能力,与其留着薄弱的城门用不上,还不如堵死省心。

    “是啊,这也是迫不得已的办法,城中没有可用之兵,不宜出城野战……”恭义营的新兵连射箭都不会,被许秉中直接无视了。

    没想到汪克凡却语出惊人:“若宋江来犯,恭义营愿出城迎战!”

    许秉中顿时目瞪口呆:“这样子太危险了!两军交战不是儿戏,岂能意气用事?”

    他心里暗自摇了摇头,年轻人都是这样,为了一时的口舌之争不惜自蹈险境,完全不考虑后果和危险。

    “我恭义营中都是崇阳子弟,护卫桑梓,义不容辞,愿在崇阳城下冲敌陷阵,为家乡父老解忧。”汪克凡放慢语速,环顾众人缓缓说道:“请诸位放心,只要我等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守住崇阳,打败宋江!”

    汪克凡的神色凝重坚毅,孟宝被他的气势所迫,一时间竟没有出声反驳。

    大战在即,必须把怀疑和犹豫的声音压下去,汪克凡突然露出锋芒,就是为了给众人打气,稳住崇阳城中的军心。

    许秉中的一颗心腾腾猛跳了几下——说大话,汪克凡肯定是在说大话!但是……,万一他说的是真的呢?万一恭义营真能打败水匪,还有一线希望逃过这必死之劫。

    “贤侄,宋江兵多,真的要出城与他野战么?”许秉中觉得,还是利用城墙坚守更有把握。

    “只要做好准备,恭义营可堂堂正正地与水匪一战,而且有把握战而胜之。”汪克凡好像在说一件很平常的事,语气却不容置疑。

    “贤侄,你快说说看,我等该如何准备?”犹如溺水的人捞到了一根稻草,许秉中虽然觉得希望渺茫,下意识地还是要死死抓住。

    陆传应、郑选等人都聚了过来,如众星捧月般围在汪克凡周围,汪克凡却踏后一步,刻意退到了许秉中的下首。

    “以末将看来,老师的安排已经非常稳妥,加固崇阳城防尤其重要,但是还应该再主动些,在细节方面多下功夫,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汪克凡下车伊始并没有急于指手划脚访观察,收集情报。wW;;阳的危急局面,提出了一个深思熟虑的防御方案。,这些天一直在走针对崇”要想打败宋江,只ps:再次求推荐,需做到一句话一一坚壁清野,清查里甲,御敌于坚城之求收藏!

正文 第二十六章 斩首立威定军心

    接下来的几天中,崇阳上下积极备战。

    在汪克凡的坚持下,崇阳西门被重新打开。崇阳距离临湘一百四十里,宋江的大军快了两三天,慢了五六天才能到,这几天的准备时间非常关键,决不能浪费。

    许秉中全盘接受了他的建议,在崇阳县里推行“坚壁清野,清查里甲”的政策。

    坚壁,就是修砌高垒,挖掘深壕,修缮加固崇阳城防。青壮们接着出城干活,对西门外的城防工事进行收尾,护城河来不及挖渠引水,就勉强挖成一道壕沟,对攻城器械也能起到拦阻作用。

    县城里也在大兴土木,修筑街垒作为第二道防线,许秉中分出部分土兵,加强隽水河码头渡口的守卫,又派出更多的斥候打探水匪的消息。

    清野,一是拆除城墙外的房屋村落,增大水匪攻城的难度,二是命令县中百姓清割农田中的作物,藏好人口粮食,以断绝水匪的兵源补给。

    宋江这伙水匪在陆地上没有根基,通过坚壁清野让他们变成聋子、瞎子,抓不到壮丁,得不到粮食和情报,从而削弱他们的兵力优势。

    清查里甲,是汪克凡提出的另一项重要举措。

    在他的建议下,许秉中以县衙的名义派出使者,联络崇阳境内的缙绅豪强,号召乡镇村寨征募团练自保。

    这些使者都带着许秉中亲笔签署的文书,授权缙绅“相机决断,肃靖地方”,凡是通匪的乱民可由乡里自行处死,不必交县衙审理。通过联合地方乡绅势力,可以充分发挥乡里中的宗族影响力,镇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