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168章

残明-第168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南蛮还真下本钱,用了这么多火药,放爆竹给咱们听……”他正想说两句俏皮话,坚固的城楼却突然一阵抖动,在众人难以置信的目光注视下,不可阻挡地向一边塌了下去,荡起了一片尘土。

正文 第七十三章 徐勇很生气

    “怎么可能?!”

    徐斌傻乎乎地站在那里,一脸茫然无措的表情,楚军竟然把城楼炸塌了,这完全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

    孙柏安却反应奇快,最上层的墙砖还没有落地,他就已经大呼传令,调清军上城堵截。城楼后面虽然有瓮城,但还和两侧的城墙相连,明军炸塌城楼的行为既然是早有预谋,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发起抢攻。

    在他的指挥下,数百名清军预备队冲上城墙,点起火把灯笼照明,用城头上的杂物堵住通道,又搬来仅有的两门铜炮瞄准城楼方向,弓箭手和火铳兵层层叠叠,箭搭弓弦,点燃火绳,做好战斗的准备。

    时间不长,随着一阵呐喊声,护城河边的火堆旁出现了明军士兵的身影,他们一阵风般地冲上了塌陷的城楼,和清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中军大纛旁,汪克凡手举望远镜,向城门方向看去,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

    爆破队前些日子的苦练没有白费,这次爆破的效果很不错,不仅炸塌了城楼,而且准确控制了城楼倒塌的方向,为楚军的进攻部队制造了一个登城的斜坡。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城楼两端发生了倾斜,和相连的城墙之间各有一道四五尺宽的缺口,还比对面低一些,楚军士兵冲到那里后,虽然都是一跃而上,对面的清军却趁机发起攻击,转眼就伤了十几个楚军士兵,把楚军的进攻势头压下去了。

    看着城头上孙柏安的身影。汪克凡的心中涌起一股浓厚的杀意,这个家伙果然是个劲敌,在这种突然打击下却临危不乱,给楚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一定要想办法除掉他!

    这是你死我活的国战,汪克凡绝不会对一名清军将领产生惺惺相惜的感觉,只有死鞑子才是好鞑子,孙柏安表现的越出色,汪克凡就越想干掉他……

    对城楼发起进攻的,是刚刚休息完毕的吉安营。顾宗福在汪克凡面前拍了胸脯,才把这个任务从恭义营手里抢过来。

    按照常理来说,炸塌城楼之后,清军肯定会发生混乱,这个时候趁机发起猛攻,很有可能一举破城。

    为了增大对清军的压力,吉安营对城楼和瓮城同时发起进攻,城楼方向由王鼎指挥,顾宗福亲自带队,从城门洞冲入瓮城。

    城门洞本来有三丈多长。半截城楼被炸塌后,只剩下一丈多长,地上还布满碎砖乱石,从城门洞向瓮城里面看去,城头上火把灯笼无数,把瓮城里面照的雪亮。

    迎着城门洞二十步外。是一道长长的高墙,挡住了顾宗福的视线,这道护门墙后面肯定有什么机关陷阱,路障埋伏,但楚军士兵却无从知晓,护门墙的两侧有狭窄的通道,通道上摆有几道鹿角和拒马枪。

    顾宗福手一挥,一队士卒冲上前去,奋力搬开鹿角和拒马枪,突然却听一阵梆子响。城头上冒出一排密密麻麻的清军,开枪射箭,扔下飞石灰瓶,转眼间就打倒了十几个吉安营士兵。

    剩下的吉安营士兵转身要跑,城墙下却突然翻开一块石板。藏兵洞里冲出来一群清军,挥舞刀斧一阵砍杀,把剩下的吉安营士兵全部杀死,顾宗福带着士兵冲上来支援,那群清军却转身钻进了藏兵洞,城头上立刻又是箭如雨下,顾宗福抵挡不住,只好退回了城门洞。

    “他娘的,好厉害!”顾宗福在心里恶狠狠地骂了一声。

    从战术上来说,他无疑打了一个小小的败仗,损失了二十几个士兵却一无所获,连护门墙后面的虚实都没有看到,但是战略上来说,这本来就是一次佯攻,已经起到了牵制清军的作用。

    但是,城楼上的进攻并不顺利。

    没想到城墙上会出现一道缺口,吉安营的士兵准备不足,被清军打退了。

    但比顾宗福这边强一些,他们占领了残破的城楼,在城墙上有了一个立足点,王鼎调集弓箭手和火铳兵登上城楼和清军对射,楚军在暗处,清军在明处,在对射中还占了一些便宜,只是每过三五分钟,清军的铜炮就会开火,给城楼上的楚军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顾宗福查看战况之后,立刻命人回营请求支援,运上去几十套绳网竹梯,那道缺口只有四五尺宽,用简单的器械就能克服。

    一切准备就绪,他正准备发起第二次进攻,中军方向却有鼓声传令,命吉安营暂停攻击……

    中军大纛下,一名风尘仆仆的斥候正在急促地说着什么,汪克凡神色郑重。

    徐勇的援兵来了!

    徐勇带领手下的绿营兵,从武昌府乘船出发,在距离黄冈城十五里的码头登岸。长江以武昌府为界限,下游都在清军的控制中,明军的水师不可能去拦截徐勇,斥候发现的也有些晚,给黄冈之战增加了几分变数。

    夜色中不便探查,斥候只能大概估计,徐勇的兵力在四五千人左右。从清军的动向来看,徐勇对楚军的部署有一定的了解,他小心避开了最近的码头,在十五里之外登岸,躲过了楚军的骑兵营主力,把部队安全的送上了岸。

    敌情不明,地形不熟,楚军已经丧失了围城打援的机会,如果在白天的话,可以派骑兵营去拦截徐勇,但晚上却不行。

    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夜战,比如偷营劫寨,敌人的位置是固定的,又比如攻城战,敌我双方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但野外的条件完全不同,如果强行在夜晚发起野战,敌我双方都会崩溃,没有胜利者。

    汪克凡不愿和绿营兵拼命,当然就不会去挑起夜战。

    炸塌城楼之后,楚军正准备全线发起总攻,一举拿下黄冈城,徐勇突然带着援兵赶到,汪克凡只好重新调整部署,为了防止出现意外,他推迟了总攻时间。

    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轰,既然徐勇自投罗网,干脆把他一勺烩了,但清军的兵力增加了,再硬碰硬的强攻就不太合适,还得做些准备工作……

    徐勇头天中午从武昌府出发,第二天凌晨赶到黄冈,速度快得惊人。黄冈是黄州绿营的老窝,老营家眷都在这里,全军上下虽然很疲惫,却都毫无怨言,一上岸就强行军直奔黄冈北门,进城后看到一切正常,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真是关心则乱。”徐勇对此不以为然,他对黄冈的城墙有信心,对孙柏安有信心,不过短短的一天时间,楚军再厉害也不可能有什么突破。

    没想到的是,南门的城楼竟然丢了!

    面对爱将孙柏安,弟弟徐斌,徐勇也忍不住大发雷霆。这两个家伙是干什么吃的?城楼一丢,城墙防线上就被打下了一颗钉子,防守的难度成几倍的增加!

    他急匆匆地赶往南门查看,还把刚刚赶到的援兵也拉了上去,一边走一边询问丢失城楼的具体细节,城楼是城墙上最坚固的环节,这么快失守实在没道理,如果不是深知孙柏安的能力,他简直以为是清军自己犯了什么低级错误。

    孙柏安愧疚地回答道:“南蛮用火药秘法炸坏了城楼,末将无能,事先既未看破,事后也无破解之策。”

    “这不是火药秘法,是妖法!南蛮肯定用了妖法!”徐勇一愣,又非常坚决地说道:“火药这东西我用的熟了,炸坏灶台差不多,炸塌城墙想都别想……”

    徐勇一没背景,二不会溜须拍马,从一个普通的小兵爬到现在的位置,全是凭自己的能力干出来的,他对军事方面的所有问题都有一种偏执的热情,曾经仔细研究过火药,向兵部工部的高手匠人虚心请教,还专门咨询过弗朗机人,又亲自反复实验,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火药是不可能用来炸城墙的。

    外行拍脑袋做决定,内行才明白其中的困难,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办到,哪些事情拼了命也做不到……徐勇就是一个这样的内行。

    用火药炸城墙?笑话!这种鬼话只能骗骗金声桓那个傻瓜罢了。

    孙柏安却仍在坚持:“启禀大帅,我是亲眼看着城楼被炸塌的,南蛮肯定动用了火药,千真万确!”

    徐勇想了想,说道:“就算是这样,那也是施过妖法的火药!”

    牛佺插话问道:“既然如此,大帅可有破解之法?”

    “没有。”徐勇摇了摇头:“但你也不用担心,这种法术太过凶蛮,南狗的妖人既然施过一次法,这几天就不能再次……”

    几个人说着话登上城墙,找个黑暗的地方小心上前,从垛口的缝隙向城下看去,徐勇突然哑口无言。

    城墙下,四具半截船分成两组,紧抵在城楼和城墙的结合部,船头已经陷入城墙上的凹洞里,偶尔会有泥土从半截船底下抛出,正在热火朝天的挖掘城墙。

    明军的弓箭火铳和大炮太厉害,清军的士兵不敢探身,躲在城墙下把石块推过垛口,砸在半截船上咚咚有声,却始终无法破坏挡板。

正文 第七十四章 落石和火攻

    天空已经微微发白,黄冈城下的战斗仍在继续。

    清军的援兵已经赶到,强攻破城的计划就只能放弃。在城市攻防战里,攻守双方的战损比往往高达二比一或者三比一,楚军无法承受这么大的伤亡数字,所以汪克凡把总攻的时间一推再推,到天亮之前只进行了几次佯攻,对清军进行骚扰,主要精力却放在城楼两侧的城墙上,让吉安营守住城楼,用半截船在城墙下不停的掏挖。

    炸开城墙,就能以最小的代价赢得胜利。

    在南门城墙的其他位置,楚军也进行了一些尝试,用撞车等攻城器械撞击城墙,试图再制造一些爆破点,但是没了城楼的掩护,这些撞车的进展很慢,最后都被清军击毁,尝试宣告失败。

    胜负的关键,就在城楼两侧。

    清军为了阻止这几具半截船,不断发起反击。

    他们首先用飞石攻击!

    “嘿呦!嘿呦!”

    青壮们喊着嘶哑的号子,竭尽全力把一块块长方形的条石运上城墙,普通的飞石一两个人就能搬动,重量有限,在坚固的半截船面前毫无作用,清军就让青壮们运来了这些沉重巨大的条石。

    “啊——!”

    “稳住!”

    “他娘的找死!”

    “啊!”

    绿营兵组成的督战队手持钢刀,逼迫他们向垛口走去,抬着沉重的条石,青壮们前进的速度非常缓慢,不时被楚军的弓箭火铳击中。发出惨呼倒在地上,清军士兵逼迫其他的青壮上去补位,谁的动作稍微有些迟疑,立刻就被清军挥刀砍翻。

    十几个人。二十几个人一起使劲,冒着楚军的弓箭火铳,把沉重巨大的条石推上垛口,顺着城墙边缘砸向半截船。

    这些巨型落石重达几百公斤,从天而降带着巨大的动能,半截船的毛竹护板虽然坚韧。也被落石砸扁变形,向下严重凹陷,里面的士兵被砸死了好几个。

    城楼下面躲着一群吉安营士兵,立刻冲上去推开条石,重新顶起半截船护板,从船里运出伤亡士兵,换人进去继续掏挖,当清军再次扔下落石的时候,吉安营士兵再重复一遍这样的过程,只是减少了进入船底的人数。免得伤亡过大。

    清军又接连扔下四五块落石,有一块特别巨大的砸在半截船的边缘,终于把伤痕累累的半截船砸翻了,护板弹到半空中,车身断成两截,躲在下面的吉安营士兵伤了两个。其他人则连滚带爬的避到一旁。

    清军士气大振,干劲更高,一块又一块条石接连扔下来,砸向另一具半截船。

    城楼下的吉安营士兵又冲了上来,他们没有去管翻倒的半截船,而是搬动那些长方形的条石,先推过来一块平躺在地上的条石,再利用三四根斜立的条石靠在城墙上搭了个架子,把那块破损的护板顶在架子底下,就形成了一个简陋的掩体。

    那块护板虽然破损不堪。但还可以防弓箭火铳,顾宗福派出一队敢死队员,两人为一组轮流交替,钻进掩体接着挖城墙。

    城头上的清军又扔下几块条石后,自己停了下来。斜靠在城墙上的条石卸力作用很好,条石砸上去都被弹开,这样下去不是事,条石越摞越多,更砸不到楚军了。

    楚军阵中,一辆崭新的半截船又推了上来,停在护城河的对岸,如果那个简陋的掩体被清军破坏,这辆半截船就要顶上去。

    清军改用火攻!

    楚军的火力压制非常坚决,绿营兵自己不愿送死,就逼着青壮们从垛口探出身子,把装着火油的坛坛罐罐砸向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