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159章

残明-第159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下,两下,三下……

    那个“代子”的身边不断有同伴倒下,自己也中了好几颗铅弹和两支箭,但却像个打不死的金刚一样,仍然稳稳地站在拒马枪前面,一下一下不停地砍着,当胳膊粗细的木桩被砍断后,他和几名同伴一起用力,把拒马枪推到了旁边,自己却脚下一软,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砰砰砰砰!”

    明军的火枪兵打完最后一个排枪,突然闪身向两侧跑开,拒马枪一破,他们就撤退了。

    “冲!”

    阿礼哈超哈章京发出怒吼,带着清军从拒马枪的缺口处一拥而出,这是最后的冲锋,阿礼哈超哈兵付出了三百人的伤亡,终于看到胜利在向他们招手。

    所有的清军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明军的大炮,没人理会那些四散逃跑的明军火枪兵和弓箭手,他们一窝蜂地向前冲去,有二三十个清军失去了战马,也徒步跟着大部队冲锋。

    清军为了节约时间,第二道拒马枪只搬开了一小段,二百多名阿礼哈超哈兵都从这个缺口向外冲,不知不觉间聚拢成了一团,明军的炮兵阵地就在四十步开外,中间再没有任何障碍,黑黝黝的炮口似乎触手可及。

    这个距离太近,大炮已经没什么用了,明军的炮兵阵地上还有一些士兵,但肯定不是八旗骑兵的对手,远远的有一支明军的骑兵部队正在赶来,另外两个步兵方阵也追了上来,但是他们来得太晚,都无法阻挡阿礼哈超哈兵冲上明军的炮兵阵地。

    阿礼哈超哈章京催马急冲,嘴角露出一丝复仇的狞笑,只要再过片刻,明军的大炮就要被炸上天了。

    等等,明军的炮兵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还不逃跑?

    ……

    明军的炮兵阵地上,十三门大炮都被装进了霰弹,两门只能打霰弹的千子雷炮也被推了上来,和新式的弗朗机大炮并肩战斗。

    清军就在三四十步开外,这个距离实心炮弹不能用了,却可以使用霰弹。

    随着陈尚武一声令下,十五门大炮一起开火,犹如十五个超大号的“喷子”(散弹枪),一起喷出无数的铅子铁砂。

    那阿礼哈超哈章京冲在前面,没有时间做出任何规避动作,就被密集的弹雨击中,连人带马猛地向起一跳,然后轰然倒在了地上,一动不动已经死透了,他的尸体上遍布伤口,一道道鲜血流了出来,汇拢成一片血泊。

    他的身后像被暴风雨扫过的麦田,阿礼哈超哈兵横七竖八的倒在地上。

正文 第五十八章 最后通牒

    遭到霰弹的致命打击之后,八旗骑兵的冲锋终于停了下来,明军的炮兵阵地虽然近在咫尺,但是阿礼哈超哈兵已经耗光了所有的斗志,一步都无法前进。

    炮击过后,二百多名阿礼哈超哈兵被打倒了一百来人,其中大部分没有立刻死亡,只是身受重伤,但是他们的伤势如此严重,很多人的身上都被霰弹打出蜂窝般的伤口,哪怕清军无比神奇地打赢这一仗,也不会救这些必死的重伤员,而是直接补刀,以减轻他们的痛苦。

    还有一百多个阿礼哈超哈兵能站起来,大多数身上都带着伤,他们的战马目标太大,所以伤势更重,失去战马之后,这些骄横不可一世的八旗骑兵突然失去了勇气,茫然无助地寻找着将旗,寻找着他们的指挥官阿礼哈超哈章京。

    将旗已倒,阿礼哈超哈章京已经阵亡。

    明军从四面八方压了上来,帖兆荣终于收到了全速出击的命令,蓄力已久的西凉骑兵如同箭矢般急冲而出,直扑炮兵阵地前沿,通山营和通城营一左一右,从侧后方挡住了阿礼哈超哈兵的退路。

    包围,杀戮,全歼!

    五百名阿礼哈超哈兵无一漏网!

    看到八旗骑兵即将覆灭,出城的绿营兵立刻调头就跑,企图逃回咸宁城内,蒲圻营和吉安营分头拦截追杀,杀得这一千多绿营兵丢盔卸甲,四散奔逃,只有三四百人勉强逃到了护城河边。

    阿礼哈超哈兵出城之后。城里的清军就把吊桥拉起来了,出城的那一千多绿营兵都被堵在护城河的外面,看到明军的大队人马紧追不舍,徐斌非但没有放下吊桥,反而毫不犹豫地命令弓箭手放箭,把那些败退下来的绿营兵赶离城门附近。

    咸宁城已经势如危卵,不但城门被大炮炸坏,护城河也被填平了两段。城门前的这段护城河是最后的屏障,如果心慈手软让败兵留在城门附近,明军趁机冲上来填平这段护城河,整个城防就会立刻崩溃。

    这几百名绿营兵被自己人抛弃,立刻就失去了斗志,全部跪地向明军请降,按照楚军以往的规矩,一旦开战后就不接受投降,所以吕仁青和顾宗福简单商量了两句。就准备下令把这些绿营兵全部斩杀。

    就在这个时候,下马坡方向传来一阵急促的鼓声,三响一停的节奏。代表汪克凡有紧急命令传达。

    吕仁青和顾宗福转过身。举起望远镜向中军大纛看去,传令兵的旗语说得明白,不许杀俘虏。

    “这不是胡闹嘛!”顾宗福叫道:“条例上说得明明白白,战场上不受降,朝令夕改还怎么带兵?”

    “执行命令吧!”吕仁青说道:“所有条例都是汪军门定下来的,军门既然让留下这些假鞑子的狗命。自然有原因。”

    “……嗯,好吧。”吉安营比蒲圻营的战斗力差了一大截,顾宗福在吕仁青面前腰杆怎么都挺不直。

    那些绿营兵本来已经垂首待死,却意外地捡回了性命,都老老实实地不敢反抗。在楚军士兵的押送下离开了战场,咸宁城头上。数百名清军默默看着整个过程。

    那些绿营兵被带到一处离城墙不远的空地上,楚军的辅兵过来发放水和食物,然后命令他们坐下休息,看到这一切后,城头上的清军都大大松了一口气。很明显,这些绿营兵暂时不会被处死了,如果明军要杀俘虏,没必要浪费这些食物。

    “嗖!”

    一支响箭射上咸宁城头,城头上的绿营兵连忙把它拾起来,交给领兵的把总,那把总接过来看了看,转身一路小跑下了城墙,来到徐斌的面前。

    “启禀将军,明军用响箭射书入城。”

    今天这一仗打下来,天下无敌的八旗兵竟然被全歼,给这个把总造成了很大的震撼,下意识地换了称呼,不再把明军叫做“南蛮”“明狗”什么的。

    徐斌板着脸却没有说什么,接过响箭,拆下上面绑着的绢书,打开细看。

    不出所料,这是一封劝降书,或者说是明军的最后通牒,如果黄州绿营献城投降,将得到楚军的宽大处理,保证所有官兵的生命安全,如果黄州绿营负隅顽抗,城破后将被全部斩杀,刚刚投降的那三百多名绿营兵也会被一起处死。

    徐斌看完之后,把劝降书递给几名心腹将领,然后默默皱着眉头发呆。

    在阿礼哈超哈兵被消灭后,他不停调兵遣将,督促部下加固城防,在城门后设置第二道防线……,但这一切都是为将者本能的条件反射,徐斌心里其实非常清楚,咸宁城里士气低落,只要明军发起进攻,就肯定守不住。

    既然守不住,那就只能考虑撤退,但是现在弃城逃跑的话,肯定逃不过明军的追杀,所以要坚守到晚上,等到天黑后再分散突围,明军并没有彻底包围咸宁,在夜色的掩护下才有可能功走。

    但是,哪怕能够成功逃走,他也很难向清廷交待。

    五百名阿礼哈超哈兵全军覆没,一名阿礼哈超哈章京阵亡,这个大败仗谁都不敢遮掩,也遮掩不住,武昌方面会直接上报北京,甚至惊动多尔衮过问,为了推卸责任,孔有德和勒克德浑肯定要找一个替死鬼,而徐斌反复再三考虑,都觉得自己是这个替死鬼的不二人选。

    当初汪克凡在临湘设伏,博尔辉一千名八旗兵被全歼,就引得清廷雷霆震怒,严厉处置了好几名绿营将领,其中一个还被迫自尽,没想到刚刚过去一年,这种倒霉事就轮到了徐斌自己身上。

    不管能不能从咸宁逃走,都是死路一条。

    也许,投降才是唯一的出路。

    但是,徐斌的家人老小都在黄州府,大哥徐勇还是黄州总兵,如果他向明军投降的话,会给整个家族带来极大的麻烦,娇妻幼儿都会被投入大牢。

    “不能投降!”徐斌暗暗下定决心,但他突然发现周围的气氛有些不对,抬头一看,部下几员将领的神情都非常诡异。

正文 第五十九章 兴国州和大冶

    最后通牒的时限是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

    之所以定下这个时限,是从楚军的角度考虑的,一个小时可以把战场打扫干净,同时做好总攻的准备。

    清军的尸体被集中到一起点火焚化,滚滚浓烟裹着刺鼻的臭味飘向咸宁城,在“火葬场”的后边,武器铠甲摞成一座座小山,其中很多铠甲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但除了少量完全损坏的以外,大多数铠甲经过修补就能重新使用。

    楚军正在大扩编,对武器装备的需求很高。

    在刚才的那场战斗中,原定担任主攻的岳州营没有捞到上阵的机会,谭啸被憋得嗷嗷直叫,听说要招降咸宁城里的绿营守军,还跑到汪克凡跟前再次请战,表示没必要搞得这么麻烦,把咸宁城交给岳州营好了,保证在两个时辰内解决战斗,不让清军一兵一卒漏网……

    汪克凡把他赶了回去,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巷战会带来大量的伤亡,能避免尽量避免。

    当然,如果徐斌敢于顽抗到底,汪克凡也会毫不犹豫把他彻底消灭。

    离最后通牒还有半个小时,咸宁城上的清军放下吊篮,派使者来和明军谈判,他们表示愿意投降,但有一个条件,要放徐斌安全离开咸宁城。徐斌和满清纠葛太深,死活不愿投降,但是军心已乱,部下的官兵只想求生,他已经控制不住手下的部队,最后才提出这个条件。

    汪克凡很痛快地答应了。徐斌一个人的生死无关紧要,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咸宁才是正事。

    “多谢军门!哦,请恕小人失礼,军门能否留下一件信物,我好回去向徐将军交待……”

    没想到谈判这么顺利,那使者又惊又喜,这样一来他自己也保住了性命,但是。汪克凡答应的这么痛快,又让他隐隐有些担心,万一投降之后对方翻脸不认账,想找人说理都没地方找去。

    “怎么,你要我发誓么?击掌还是折箭?”汪克凡的嘴角突然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小人不敢!小人不敢!”那使者被他的目光一扫,竟然激泠泠打了个冷战,强者的气场都是以实力做后盾的,生死存亡全在对方的一念之间,自然会感到极大的威压。

    “你去吧。徐斌应该知道怎么做。”汪克凡懒得多说,这个使者明显是个笨蛋,手里没有筹码。竟然还想讲条件……

    徐斌没有这么笨。使者回去后不久,他就放下吊桥,带着手下的一千多名绿营兵出城投降了。

    交出旗帜和武器后,一千多名绿营兵当了俘虏,汪克凡没有食言,对徐斌提出警告。只许回黄州府,不许去武昌府报信,然后放他安全离开……对军阀来说,军队就是命根子,徐斌既然交出了军队。这个人就已经废了,哪怕在徐勇的庇护下侥幸逃得性命。也不可能再让他执掌兵权。

    楚军随即占领了咸宁城。

    由于那个阿礼哈超哈章京中了诱敌之计,轻率的出城迎战,咸宁之战在半天之内就结束了,这个速度大大超过了战前的预料,楚军的行动也变得更加从容。

    咸宁作为清军的桥头堡,不但驻有重兵把守,还囤积了很多军需粮草,都被楚军扫荡一空。城里的士绅商贾听说明军入城,主动捐输一千两白银,却被汪克凡拒绝了,在程问的“指点”下,这些士绅商贾咬牙把银子增加到三千两,才终于被汪克凡笑纳。

    咸宁的县令、县丞和主簿都被处死,其他的官吏衙役被打了一顿军棍,然后全部遣散,行刑的士兵都下了狠手,把这些官吏衙役都打了个半死,没有两三个月下不来床,楚军很快就要离开咸宁,不能留下这些人在背后捣乱。

    俘虏的两千多名绿营兵也没闲着,在明军的看押下负责拆城墙,咸宁离武昌府太近,清军肯定要把这里夺回去,既然守不住就干脆搞破坏。

    城墙被扒开了七八道大口子,城外的庄稼被烧得一干二净,城里的仓库被搬运一空,楚军终于离开了咸宁,三天后赶到了兴国州。

    兴国州位于黄州府和九江府之间,距离前线较远,清兵在这里的守军只有几百人,听说明军两万多人来攻,这几百名清军直接逃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