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新岳 >

第312章

新岳-第312章

小说: 新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震还从未见过沉稳的姐夫这个样子,所以他也就不再追问,留给姐夫一点平静和整理思绪的时间。但是有一点他已经可以肯定,父亲派人送来的消息,必定出乎很多人的预料,这里面也包括他自己。
    “小弟,信,姐夫已经看过,急着来找你,扔到桌上没带来。”张宪没有让小舅子失望,很快就稳住了心神。“父帅总共说了好几件事,但是却都相互关联,姐夫想不明白是好是坏,也就不知道,该先说哪一件事情。”
    “嗨,是福是祸躲不过,无所谓什么好坏。你就按照老爸的次序,一件一件的说。”
    张宪点点头,深吸一口气道:“第一,你老爸,姐夫我的岳父大人,升官啦!如今已是大宋武将之首,太尉大人!”
    “哦?韩世忠呢?难道大宋现在设两个太尉,那该谁听谁的?不对呀,老爸成了太尉,岳家军交给谁指挥?”
    “小弟别急呀,听我慢慢说。”张宪摆摆手说:“朝廷以襄阳为中线,将大宋防线分为两个战区,襄阳以西为左,以东为右。两个太尉就是两个战区的最高军事长官,父帅统领西线战区,称为左太尉,韩帅为右。至于岳家军,当还是划归父帅指挥的战区,只是···”
    歇了一口气,张宪微微皱起眉头说:“只是这样一来,我不知道,岳家军以后还能不能算是岳家军了。”
    “什么意思?”岳震心中一乱,也有些色变。对父亲和这个年代的了解,大多来自于被无数人加工过的传说,大致脉络相差不多,但是中间的细节,显然被后世的人们添加了很多主观的东西。
    难道朝廷已经准备对父亲下手,通过明升暗降的伎俩,先夺了老爸的兵权?愈想愈觉惊悚,岳震紧张的看着姐夫。
    “后护军,也就是咱们岳家军,现在被一分为三。大旗营,背嵬营合并为左太尉直辖神武前军,五万多人的步兵各营统称,中军,三万人的水军改名,水师军。”
    “根本是换汤不换药吗,朝廷吃饱了撑的。”岳震嘟囔了一句,眨着眼睛狐疑道:“全军仍在父亲的管辖之下,不过是换个名字,不会这么简单吧?这里面一定隐藏着什么玄机,老爸做了太尉,就要常驻临安了吧?”
    张宪先是点点头,随即又摇头迷惑的说:“朝廷的用意,我也没有猜透。大军一分为三,只是无形中多出三个指挥官,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
    “姐夫等等。”岳震赶忙打断了张宪,惊诧的问:“姐夫你说多了三个指挥官,是朝廷从从别的地方调来的?那就是明显要把父亲架空啊!”
    “不是,不是,中军的统领还是王贵叔父,水师的来历你也知道,除了黄佐,谁敢去指挥那支部队?有些莫名其妙的是,朝廷指派我为前军统领,云弟和牛叔一下子变成了姐夫的副手,小弟你说是不是很奇怪?”
    “姐夫你!···”果然不出张宪所料,岳震张大了嘴巴,吃惊不已。
    “是啊,呵呵···”张宪苦笑说:“论资历才能,论威望战功,岳家军众将官中,胜过姐夫的人比比皆是,朝廷为何单单···”
    岳震明白自己的态度,让姐夫有所误会,立刻拍拍张宪的肩头,不满道:“姐夫这说的是什么话?你小舅子我最清楚,如果不是当初我硬让你做这个粮草官,这两年下来,姐夫也早就成了威名赫赫的战将。不说别的,就说十万大军的粮草调度安排,我不信还有人能比你做的更出色。”
    张宪欣然笑说:“呵呵,姐夫明白你的意思。不过回想起来,当初小弟给我安排的角色最恰当不过。我自己还不了解自己吗,大军后勤保障虽说繁杂琐碎,却有据可循,带兵打仗凭的是智勇双全,需要经常做出刻不容缓的决断。这方面,姐夫我还欠缺那么一点,所以我也觉得朝廷的安排很怪。”
    “嗯···”岳震凝神思索着说:“姐夫你说的好几件事相互关联,其实总结起来不过八个字:老爸升官,大军整编。对不对?”
    “没错,不过还有一个真正的好消息,呵呵,我还没说。等我说出来,小弟一定会蹦着高的大呼小叫,你媳妇和阿妹也就别想睡觉了。”
    “我才不信呢···”心痒痒的岳震,摆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撇着嘴却用余光偷看着姐夫,发觉姐夫当真笑嘻嘻的坐下来,没有说出来的意思,他赶忙凑过去,陪着笑脸抱拳作揖道:“好姐夫,你就别吊小舅子的胃口了,求你了快说。”
    “呵呵,父帅捎信,不过是让咱们提前有个准备。朝廷发布整编命令,还是要走个过场,所以父帅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
    “去!这算什么好消息···”
    看着嗤之以鼻的小舅子,张宪实在忍不住心中的欢喜,哈哈大笑说:“如果告诉你,同来的还有岳母大人和银屏、北望,哈哈哈···”
    “真的!”岳震双手搬住张宪的肩头,使劲的摇晃着,直到看见姐夫吃力的点头肯定,他这才松开张宪,欢呼雀跃着转身冲出房门。“老妈和大姐要来喽,太好了,太好了!月亮布赤快起床,家里人要来看我们啦···”
    两女被吵起来后,也被他这个好消息弄得既紧张又兴奋,看到弟妹拓跋月局促不安,手脚不知该往哪里放的样子,张宪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你们两个别听小弟一惊一乍的,从临安到襄阳,少说也有十天的路程。有岳母和小北望一老一少跟着,他们不会太快,三五天后能到这儿,就算不错了。”
    看到妻子阿妹发觉上当,大有过来找他算账的意思,岳震立刻振振有词道:“三五天的时间很短,咱们还有很多事要做呢。你们看院子里多乱,还要为娘和大姐准备房间,娘的身子骨一直不好,正好可以用上咱们带回来的羊皮毛毡,这些都要拿出来晒一晒···”
    张宪立刻不满的打断他说:“嗨,俺媳妇和儿子来探亲,当然是要住我那边,小弟你准备好岳母的房间就行了。”
    “那可不行,我已经两年没有见过大姐了,不行!”看着姐夫满脸的不乐意,岳震转脸煽动道:“咱们好不容易才见大姐一回,这个人却要和咱们抢,咱们能答应吗?”
    拓跋月和布赤那两双可怜巴巴,带着哀求的眼睛转向张宪,身为姐夫,他怎么好意思再拒绝?只能是满脸赔笑的点头答应。两女欢欢喜喜的跑去忙里忙外,望着一脸贼笑,还对他做鬼脸的小舅子,张宪还了一个算你狠的眼神,摇头叹息着走了。
    欢快忙碌的妻妹,让岳震发觉自己无事可做,便动了出去走走的心思。拓跋月和阿妹早就嫌他站在那里碍手碍脚,也就马上同意了。
    尽管可以算作各不相干,岳震还是很想见见烽火堂的兄弟们,他凭着记忆找到了那座城隍庙,可惜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
    原先破败荒芜的城隍庙已然翻盖一新,红墙灰瓦,描金画银,煞是威严肃穆。正门口的大香炉里香烟缭绕,三三两两的香客来往进出。岳震进去转了一圈,看到尽是些灰衣白袜的道士,显然已经和烽火堂没有关系了。
    失落的离开城隍庙,岳震漫无目地的信步游走,一直转悠到天将傍晚,肚子里咕咕的叫唤起来,这才辨别了一下方向,往回走去。
    还未走进院门,在外面就听到蒋凤英爽朗的笑声,他赶忙加快脚步,不由暗自埋怨自己粗心,应该先去拜访大舵头才对,让人家找上门来,实在有些失礼。
    “呵呵,小屁孩子终于浪荡回来了?是不是肚子饿了才舍得回来?”正在和两女一起择菜的蒋凤英看到岳震进院,自然不肯放过他,笑着打趣道:“月亮,今晚不给他做饭吃,不能惯他这些臭毛病。呵呵···”
    岳震一脸尴尬的向大舵头赔罪,也才知道,蒋凤英是听说他回来了,刚刚从楚州那边赶过来的。
    丈夫进门,拓跋月招呼阿妹一起去做饭。岳震和蒋大舵头坐在院中闲聊,话题自然离不开商队的种种近况。
    香喷喷的饭菜上桌,心存一丝侥幸的岳震又问起蒋凤英,有没有烽火堂的消息。
    “咱们合伙贩私停止后,烽火堂就很少和淮帮联络了。”细嚼慢咽的蒋大舵头,瞥了一眼岳震道:“只是听兄弟们说过,烽火堂在江南的堂口都变成了暗桩,就算见到以前熟络的淮帮弟子,他们也都躲躲藏藏的假装不认识了。”
    默默的点头,岳震打住了这个话题安静的吃饭。但是拓跋月看出来,丈夫还是放不下以前的兄弟们,回忆起在三面岭与晏彪很不愉快的会面,她想劝劝丈夫,却不知道应该劝他放下,还是鼓励他从别的渠道再打听打听。
    蒋凤英虽然不大明白他们的纠葛,但是烽火堂的来历,大舵头却很清楚,以她对岳震的了解,当然忍不住要说几句公道话。
    “呵呵,做人最当紧的莫过于饮水思源,小毛头孩子们若是忘了这一点,恐怕也难成什么气候。我这次回去得告诉在河北活动的弟兄们,不要再和烽火堂掺和了,翅膀硬了就六亲不认的人,呵呵···”
    “万万不可,大姐。”岳震急忙放下碗筷,苦笑道:“那帮小兄弟们和我不过是一些小误会,好比一家人过日子,哪有不磕磕碰碰的?他们都还年轻,还要仰仗各路江湖朋友多多帮衬,淮帮更是自家人,怎能撒手不管呢?”
    “好啦,知道了。”蒋凤英皱眉说:“大姐我只能做到,好话不说,坏话也不讲,反正公道自在人心。不说了,吃饭。”
    刚刚从西北返回驻地的岳家军诸将,差不多是同一时间接到了去襄阳开会的命令,虽然路途远近各不相同,大家还是很默契的会合后,一起到达城外的军营。
                  歪门邪道·喜相逢 
    第三百五十一节
    得知大帅还没有到,诸将免不了要围住张宪探探口风。岳家军将领们感情深厚,岳帅写信给女婿的意思,也就是让张宪先给这些老战友们传话,让大家有些思想准备。可是岳帅却没想到,岳家军一分为三的消息,在几位高级将领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牛皋、董先立刻拍案开骂,骂的自然是朝廷吃饱了饭没事干,瞎折腾人。Xing格比较沉稳的王贵和徐庆则有些忧心忡忡,两人低声议论分析着,朝廷会不会派来一个新的主帅?
    水军统领黄佐一言不发的掉头走人,张宪看出势头不对,急忙和诸将交代一声,心急火燎的跑去找小舅子。急匆匆赶到岳震一家人的小院外,他看到黄佐的亲卫,这才松了口气,不禁暗笑自己瞎紧张。
    可是当他站在院门外,听到里面的对话,刚刚松弛的神经又不由紧张起来。
    “震少,你知道我黄大脚降了岳帅,绝不是为了朝廷给的官衔俸禄!您说,眼下这算怎么一回事?倘若不知所谓的朝廷在给我们派来一个头,我如何向下面的兄弟们交代?我带着三万儿郎脱掉这身军服,回洞庭接着干水匪,也不能算作反复无常的小人吧?”
    “呵呵,大脚伯伯先别上火,您看这是月亮给您新沏的茶,来,先润润嗓子。姐夫,别站在外面听啦,让水军的弟兄们也进来喝口水。”
    听到小舅子在里面的吆喝,张宪只好把黄佐的几个亲卫让进院子,岳震亲自拎起大茶壶给大家一一斟茶倒水。
    见黄佐发完这一大通牢Sao,情绪稍微稳定下来,回到他身边的岳震笑着说:“呵呵,大脚伯伯息怒,朝廷那些大官们就这个德行,饱食终日闲得发慌,就来编排咱们这些人,以小侄看来,不过是换汤不换药,你们还是我父亲的直属部队,只不过是换个名号而已。”
    其实岳震笑得很心虚,他也无法预料朝廷的后续动作。黄佐说的不假,昔日横行洞庭湖的水匪之所以弃暗投明,很大程度是被父亲的个人魅力所折服。黄佐,焦家兄弟几位大头目,也费了很多心力才将这些桀骜难驯的部下,真正融入了岳家军这个集体。如今突然把他们独立出来,人家自然要联想到,朝廷要换主帅了。
    黄佐端起茶碗一饮而尽,放下碗笑道:“呵呵,震少刚回来,对前因后果不甚了解,您可愿意听听大脚对此事的分析?”
    “您说的不错,其实小侄也是一头雾水,大脚伯伯请讲。”
    看到老大使了个眼色,亲卫们再次站起来出去,黄佐看着他们从外面关上了院门,这才转头对岳震道:“当时老杨阵亡后,岳帅一怒之下赶走了所有监军,兄弟们虽然心里痛快了,可大帅却成了反对朝廷的出头鸟。”
    岳震点点头,没有搭腔,安静的听着黄佐继续说。
    “如果张俊倒台的时候,朝廷让岳帅做了太尉,是众望所归,也很正常。可是朝廷偏偏在临洮战后,唱了这么一出,这算什么?算是对岳帅领导有方的嘉奖?大家都知道,临洮之战是岳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