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夺天下 >

第253章

夺天下-第253章

小说: 夺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不由笑着看向云清。

    钟毓的话已经说到这里了,傻子都明白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云清当下连忙跪下拜道:“学生多谢大人厚爱,小婿叩见岳父大人。”

    “好,好,好……”

    婚事操办得很顺利,云清的身份也由钟毓的主簿变成了钟毓的女婿了。有了这个身份,云清可以参加科考,科考之下,他一路畅通无阻地到了殿试,成为了榜眼。

    后来在钟毓的推荐之下,到刑部补了一个不小空缺,成为了提刑官,由于他的才华确实很好,而且还有一位身为刑部尚书的岳父,没有人敢给他小鞋穿。短短的一年,他就侦破了十几个陈年的旧案,让朝廷上下十分吃惊,就连皇帝也都感觉到了他的才华的惊人,不由将他的官阶逐步升级,几乎每年升一级,三年不到就成为巡抚,负责替皇帝四处巡视全国,平反冤假错案。

    在官道上,他平步青云,在家里他的妻子对他百般的温柔、迁就,三年的时间,一共给他生了一儿一女,夫妻关系十分的融洽。

    云清非常喜欢这样的生活,喜欢得他都忘记了自己曾经失忆的事情。

    时间飞逝,三年后钟毓升为丞相。云清深得钟毓的喜欢,自然也成为了刑部尚书,他的官职和权势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在朝廷之上,众多臣子当中除了自己的岳父钟毓,就属自己的权势是最大的。

    岳父是一个忠臣,深受皇帝的倚重,自己也是一个忠臣,也深受皇帝的倚重。忠臣受到倚重,整个朝堂一片祥和、安宁,天下太平无事。虽然没有万国来朝,可是许多番邦小国,也来朝拜。

    钟家的势力,也在短时间内,成为了权倾朝野的世家。单是皇帝赏赐的田地,也有千亩之余。

    一晃又过了三余年,当钟毓垂垂老去,而皇帝也年迈,整个朝廷的也在开始围绕着立谁为新君而进行谋划。钟毓自然支持立本家钟贵妃所生的大皇子为太子,而大将军李和却要立自家的李贵妃所生的三皇子为太子。

    皇帝也是喜欢大皇子多余三皇子。因为大将军手握兵权,而且骄横跋扈惯了,老皇帝自然不愿意向这位大将军屈服,可是却又碍于他手上握有兵权,轻易动他不得。因此少不得将钟毓和云清两个人招进来商议一二。

    皇帝把苦恼告诉了两位,他认为最信任的大臣,钟毓愁眉不展,一时间也想不出办法来。而云清思考了好一会儿,才看向皇帝问道:“陛下,微臣有一句不知道当不当讲?”

    “爱卿,有什么话,你但讲无妨。”皇帝倒也没有什么顾忌的,当下说道。毕竟在这里就有他们三个人,连伺候的太监都没有。

    “陛下,倘若真的立三皇子为太子,只怕以大将军的性子,定然会把持朝政,朝廷里那些尽忠爱国的臣子,只怕在陛下您百年之后,就被……”云清没有说下去了,他的话说到这里,皇帝应该已经明白了。

    皇帝听到这话脸色果然变得十分难看了。

    云清继续低声说道:“三皇子的性子懦弱,不是大将军的敌手,只怕过不久,就会出现……”

    “出现什么?”皇帝低声问道,他的声音里充满了低沉的质问。

    “微臣不敢说。”云清低声说道,他确实不敢说,毕竟他要说的话,那可是大不敬的话,让皇帝听了心里肯定不舒服,到时候,他掉脑袋是小事,而连累家人,那就是大事了。

    “朕恕你无罪,你说吧!”皇帝也明白云清担心的是什么,他当下右手一挥,然后说道。他很想知道这个糟糕的后果是什么。

    “挟天子以令诸侯,到时候三皇子也只不过是大将军手里的一颗棋子,若是让大将军把持了朝廷到一定时间,朝廷上下只知有大将军,不知有天子,那么……”云清说到这里发现皇帝的脸色变得更加难堪了,可是他最终还是决定给皇帝下猛药,他当下一咬牙,然后说道:“那么距离大将军谋朝篡位的时间也不会远了。”

    “云清,休得胡说!”钟毓脸色马上一变,然后喝道。他说完马上跪下来,对皇帝说道:“陛下,云清方才的话是一己猜测,大将军历代效忠皇家,如何会做那种谋逆的事情,陛下还是不要理会云清方才说的话才好。”

    看到钟毓这样紧张,云清也马上跪下说道:“陛下恕罪,微臣也只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请陛下宽恕微臣。”

    “你们两个起身吧!”皇帝沉默了一会儿,才叹了一口气说道,“云清的话,说得不无道理,自古多少外戚专权,而是朝纲崩溃,我大夏的基业绝对不会毁在老夫的手上,也不能毁在老夫的儿子的手上。”

    “皇上高寿千秋……”

    


第223章:追寻六百年的答案(六)

    第二百二十三章:追寻六百年的答案(六)

    “皇上高寿千秋……我夏国基业万年长青,方才的话是微臣放肆了,还请陛下不要往心里去。”云清连忙说道,他并不敢起身,因为他身边的老岳父也没有起身。

    “你也不用说这些让我高兴的话,你们高喊朕为万岁,可是自古以来又有哪个皇帝真的能够活过百岁的?朕今年六十有四,已经算是高寿了。哎,丞相,尚书大人,你们翁婿赶紧起身吧!朕叫你们来是来听你们的意见的,不是听你们拍朕的马屁的。”

    “多谢陛下!”钟毓和云清两个人当下起身行礼说道。

    “朕要除掉大将军。”皇帝说了一句他埋藏在心里许多年的话。

    钟毓和云清两个人相互看了一眼,然后两个人都沉默了。

    云清抱拳说道:“陛下,大将军虽然骄横跋扈惯了,可是他终究是为国立国赫赫战功的人,陛下倘若要动他,就必须得找一个可以让众人信服的理由,否则天下人皆会以为陛下您寡情薄义的。”

    云清说完之后,皇帝的脸色变得更加凝重了。

    钟毓看了一眼云清,目光里略带责备。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朕想听爱卿你的意见,朕觉得爱卿你已经有主意了吧!只管说出来就是了。”

    “陛下,可还记得当年文侯林青之事?”云清咬了咬牙,然后低声问道。

    云清这话一说出口,皇帝的脸色不由一变,而钟毓的脸色也马上变得奇怪了,他看向云清的目光变得忧郁起来了。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朕有些累了,两位爱卿若是没有什么事要禀报朕的话,也退下去吧!”

    “臣等告退。”

    出了宫门口,两个人上了同一辆马车。钟毓忍不住摇头说道:“云清啊云清,你让老夫说你什么好呢?哎……”

    “岳父大人,小婿方才的计策难道不对吗?”云清不解地问道。要知道这个计策是最好的,也是最聪明的,难道这个计策有错吗?

    钟毓叹了一口气说道:“林青死了之后,林家被满门抄斩,这是我大夏几百年来的冤案,夏国历代皇帝都不会承认当年林家被满门抄斩是太祖皇帝故意为之,他们都将这件事情的罪责归咎几个宦官和几个馋臣的身上,你今天在陛下的面前说出这事……哎……”

    听完这话,云清的额头上布满了汗水,整个人后背的脊梁骨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岳父大人,小婿错了……小婿真是愚不可及……”云清此刻真的后悔极了,他不该一时大脑的速度跟不上小脑的速度,说出了这样的一个主意。真的不仔细推敲,会害死人的。哎,若是皇帝一不小心,那么整个钟家都要为自己这句话陪葬了。

    “罢了,你已经将话说出口了,好在当时只有陛下、你与我三人。只要陛下宽宏大量,不追究你的责任,这件事情倒也不是什么大事。”钟毓此刻也没有什么法子可想了,他也不想一味地责备女婿,当下只好说出宽心的话来。

    云清虽然听到宽心话,可是心里却十分的害怕,他连忙说道:“小婿以后定会更加小心的。”

    “你回去只好,让素素带着孩子们先回颍川去吧!毕竟素素已经许多年没有回过颍川了,她母亲家家里好生想念她。”钟毓不经意地说道。他这个不经意,正是提醒云清,要将妻儿送出去,否则一旦皇帝怪罪下来,家眷都逃不了关系。

    “素素这些日子也念着娘亲大人,小婿回去就对素素说,让他带着孩儿们回颍川,颍川书院向来能出贤才,小婿打算让小宝和小贝进书院读书。”

    “该是如此。”

    一晃二十天过去了,朝堂之上都平安无事。一直到皇帝过六十四岁的寿诞那天早朝,突然间御史台的御史上书参了大将军一本。

    那位御史参大将军,参得有凭有据,还将大将军私通番邦的信件给拿了出来,上面还有着大将军的印信。

    皇帝当然不会马上相信大将军私通番邦,而是把信给了大将军,询问大将军,这信上的字迹和印鉴可是他的。大将军拿过信看了一眼,脸色就发白了,他越看下去,脸色越是难看,最后额头上布满了汗水。

    “啪”地一声,大将军跪在了地上,他跪下去说道:“陛下,这信上的字迹是微臣的不假,上面的印鉴是微臣的也不假,可是微臣却从未写过这样一封信。这一定是有人模仿微臣的笔记写的,至于上面的印鉴,也是一定有人偷了微臣的印信盖上去的。”

    “大将军,下官参大将军您,绝对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物证和人证的。”那个御史听到这话,马上毫不退让地说道。

    大将军当下站起来,一把抓住那个御史骂道:“老匹夫,老子和你无冤无仇,你为何这样祸害老子?”他说着挥拳就要揍这位御史大人,亏他身后的一位将军将他拉住了。

    “大将军,这是朝堂之上,岂容你放肆!”皇帝当时也怒了,他最看不惯大将军那无法无天的、将他这位皇帝视若无物的那种骄横,他当下就低沉着声音说道。

    这个时候大将军才回过神来,他看到皇帝脸上的那一份怒意,马上明白过来,又一次跪了下来,拜道:“陛下,末将方才一时冲动,在陛下面前失礼了。”

    站在一边默不作声的云清心里却明白,这位大将军只怕是活到期了,今天那位御史突然间高调地参他,自然不会是无的放矢的,只怕那个人证也是那位大将军身边的人,而且还是那位大将军最为信任的人。

    帝王家的心术是没有人可以真正去了解的。如果那位大将军只是低头喊冤,不发怒,不在皇帝面前逞凶,或者还可以捡回一条性命,可是他偏偏逞凶了,皇帝自然不会放过他的。不知道为什么,云清心里对这位皇帝的作为有些不喜欢。

    说起来也真是好笑,明明这注意是他出的,可是皇帝真正按照自己的计策做出来了,自己竟然一点也不欢喜。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兔死狐悲?

    


第224章:追寻六百年的答案(七)

    第二百二十四章:追寻六百年的答案(七)

    果然不出云清的所想,那位御史大人很快就求情皇帝允许他将证人当众宣上了朝堂。看到那位证人,大将军整个人都呆了,其实不只是大将军呆了,就连朝堂之上的许多不懂这件事情幕后真相的大臣也都呆了。

    就连钟毓这位隐隐地觉得这件事情蹊跷的丞相,也在看到那个人证的时候,也愣住了。他真的没想到所谓的人证竟然是这样的一个人。

    “末将李机见过陛下,见过诸位大人。”那人是一个二十七八的年轻人,一进朝堂脸上丝毫没有慌张,而是毕恭毕敬地对皇帝行礼躬身说道。

    皇帝看着跪在地上的李机说道:“李机,朕问你,你和你身边跪着的那位大将军李和是什么关系?”

    “启禀大人,李和是臣的本家叔父。臣是他麾下的一员先锋将军。”李机看向皇帝说道,“臣从小死了父亲,是叔父将臣抚养长大,叔父对微臣有着重生再造之恩。”

    在场的每一个臣子听到这话,不由哗然了。大家都忍不住想,这位年轻的武将和这个李和既然有这样的关系,这位年轻的武将怎么可以在这种时候,站出来做人证?要知道,这可是把他叔父往死路上逼啊!

    就连钟毓的脸色也露出了一丝凝重。

    云清看着那位李机,发现他说这话的时候不悲不喜,不怒不怨,颇有一种跳出尘世的高僧的那种淡定。什么样的人会有这样的淡定?什么样的人?

    云清的脑子里思路渐渐清晰了。

    没错,只有大仇得报,心愿已了的人,他才会有这样的那样的淡定。只有那种什么东西都看透的淡定。

    这位大将军和这个李机肯定是有着很大的仇怨,只是那位大将军以为李机不知道,可是李机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