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玩转修仙界-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施一下礼,在其他人面前却是来去自如,就连一向看管甚严的紫竹堂藏经阁他都可以不用向任何人打招呼,就能想进就进想出就出。
黄昆当然还不知道这些典故,自从跟着老头卯上后反而觉得这老头挺可爱,这一老一少整天忙活的很,两人之间的关系就渐渐成了忘年交了。
黄昆经过莫施恩的允许把仓库的材料全部一卷而空,那个新发的储物袋倒是派上了用场。不是说黄昆就这么喜欢上了炼丹,而实际上是不找点事情做他真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然而一旦炼起丹来,黄昆倒也不含糊。中间那个洞府跟黄昆那间一样大小,炼丹室里当然也有鼎炉。等一切安排妥当后,黄昆便开始炼起丹来。法力调元的口诀早已烂熟于心,施展起来却还是不能随心所欲。但是至少能达到了初步的效果。
一炉,两炉,三炉!
一天,两天,三天!
从刚开始十粒丹成五颗,慢慢提高到十粒丹成了八颗。于是加大到二十颗的元材量,从成丹十五粒慢慢提高到是十七八粒,偶尔竟也有成了十九粒的,但是始终没有做到像莫施恩那样炉炉全彩。半年过去了,黄昆很少出洞,老头竟然也没来烦他。
他知道要想做到炉炉全彩,恐怕不只是经验和技术的问题了。因为自己一个月之前已经做到九成的成丹率了,法力调元按照丹方的要求已近做到无可挑剔了,但是哪怕是运气的原因都没有一次一炉全彩,更别说炉炉全彩了。
无奈只好向莫老头求教,黄昆不是不想继续研究,只是他觉得自己恐怕是掉进了那个死胡同,这时候必须要有人来点醒了。
“嗯?不好好炼丹怎么跑回来了,不是把材料用完了吧。”黄昆刚一进莫老头的洞府,便传来老头沙哑的声音。
“呵呵,哪有那么快,我又不像你,到现在一天才能出一炉丹,也刚加到五十颗的元材量。”
“啊,是吗?不错不错,不错了。”
“真的不错?你是敷衍我的吧。”
“年轻人啊,怎么把我老人家想的那么不堪,说你不错就是不错。”
“错也不错?”
“%¥#¥%什么乱七八糟的,说吧,有什么事。”
“那个,我怎么才能做的像你那样炉炉全彩呢,现在五十颗的材料,最多只能出四十六七颗,连四十九都没出过。”
“嘿嘿,年轻人,你知道你这种水平在紫竹堂你那些自命不凡的师兄师姐里头是什么水平吗。”
“什么水平?难道还能排上号啊?”
“何止!敢一炉做五十颗元材的人,一双手伸出来就能数个遍,五十颗元材能出四十七颗以上的数不出三个人来。那你说你能排第几?”
“哦?!原来我已经这么优秀了,哎,怎么就没感觉呢。”
“知道你为什么能做的这么好吗。”
“哦,这还不是因为我很聪明吗。”
“嘿嘿,老莫?莫老?莫师叔?跟你开玩笑的,要不是你教的好,我哪有这么厉害呢,是不是?”
“咳咳你是存心要把我气死啊。”
“开玩笑的,嘿嘿,玩笑!说正经的,怎么才能炉炉全彩,看来还得跟你老人家学啊。”
“知足吧,我那法力调元的口诀是不传之秘,你也学会了,你现在已经很了不起了。要想炉炉全彩,那不但要技巧更要天分,你要是真够聪明,可以自己摸索出来的。”
“嗯,其实我早看出来您那口诀很厉害了,你看现在名师出高徒了!炉炉全彩我真的很向往,您就给我点提示就成,一点点。我确实也研究了好久没有头绪。”
“真的想学?”
“真的!”
“跪下,拜师。”
“师叔啊,您这是何必呢!”
“嘿嘿,师叔,你看,我记得堂主师尊说我是五行金之体,我觉得白师尊将来有可能收我做徒弟,您不怕他知道了不高兴。”
“没关系的,咱们可以私下拜师嘛,当别人不在的时候你再叫我师父。”
“哎,算了,看来我老人家今生无望收徒了,你回去吧。”
“要不这样,我只在没人的时候叫你师父,这跪拜礼就免了吧。又没人知道,搞那么多名堂干嘛。”
“好吧,这样好不好,等哪天我出师了,真正学会了炼丹再行跪拜礼好不好。”
“师父,师父!”
“好了,怕了你了!”
“嘿嘿,这还差不多嘛。”
“这下该给我讲讲炉炉全彩是怎么来的吧,嘿嘿。”
“我怎么看你小子什么都是假的,只有想学我的独门秘籍才是真的。”
“哎呀,徒儿好委屈呀,不说就算了,我走。”
“哎,其实想炉炉全彩那是需要悟性的,并没有什么秘籍诀窍可循的。我倒可以给你一点提示,能不能做到就靠你自己了。你想想,这丹方都是前辈们摸索着创制的。并没有什么绝对标准的东西,所以丹方上一定有一些东西是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这就要你去悟。当你悟出一种丹方的精髓时,你就可以做出炉炉全彩。如果你只是简单地按照丹方上的炼制方法去炼制,而你目前的水平已经是高的不能再高了。不过你记住这法力调元是一切的前提。”
黄昆听着莫施恩的讲解,顿时恍然大悟。这不是找到一个窍门的释然,而是发掘出另一条大道的升华。黄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竟然什么也没说便急急离开了。
看着黄昆离去的背影,莫施恩浑浊的双眼再次变的清澈,嘴里却喃喃道:“收吗,难得啊?”
黄昆回去后并没有马上炼丹,而是默默拿出玉简,把他练过的几种丹方又一次仔仔细细地看了个遍,并且每个丹方无不是看了几遍,且还琢磨半天。这个丹方玉简中他能炼的丹方不足十种,然而就这七八个丹方愣是看了五天五夜。
到了第六天,黄昆终于开始重新开炼。第一次他只是炼一炉小还元丹,也是最简单的丹药了。十几种的元材一旦开始炼化,药元之气便开始散出。黄昆闭着眼把神念穿进入炉中,这些药元之气开始并没有互相融合,各走各的。慢慢的有些互相吸引的药元很快便交缠在一起,而有些却另外形成一团药元与这团互相排斥。如果按平时的做法,就用炼丹者的法力强行将这些药元融合在一起,等元材全部炼化,再把这些融合在一起的药元,打入已经化为液体的元材凡体,最终冷却固化为丹药。
而有所悟的黄昆却慢慢明白,要想炉炉出彩就必须让这些药元之气充分融合,而怎么样让一个丹方中所有的药元充分融合就是这道丹方的精髓。要充分融合这些药元就不得不充分地了解丹方中的这些元材,这个元材的元性,这个元材的元龄等等。因此一个简单的丹方黄昆却看了大半天。
掌握了这么多东西还不算完,炼化时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法力调元却又是一个关键,这个关键才是真正需要悟得东西。什么时候开始控制这些药元去融合?融合要随着元材的炼化分成几个阶段?每个丹方只说一种机械的方法,但是每个炼丹者法力都不一样,法力调元的水平当然也是参差不齐,所以此时的悟至关重要。
一旦给黄昆有个提示,黄昆便很快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小还元丹本就简单,只是用了两天功夫便成功练出了一炉彩,二十颗元材的药力便真正被练出了二十颗小还元丹,而且这丹药的药力也得到了充分发挥。炼丹有个炼制者都明白的道理,那就是成丹率越高,丹药的质量越好,丹药的效果越好。反之,成丹率越低反而药效越差。其主要原因就是药元是否充分融合了。
顺气丹材料稍微有些多,元材也有些复杂。但是也只是花了黄昆五天的功夫,便可出一炉彩,接下来自然便是炉炉全彩。
第065章 “天神决”
能够做出炉炉全彩的黄昆并没有急着地找莫施恩去炫耀,而是很认真地研究那个丹方玉简。随后按自己的心得又炼了几炉之前从没练过的“生肌丹”和“提神丹”,竟然只试过一炉之后便能全彩了。
玉简了有数万种元材几千种丹方,黄昆能够炼制的只有区区几种,但是这并不能妨碍黄昆去研究去分析。一般修士的记忆力自然比凡人好上数倍,虽然不至于过目不忘,但是再怎么复杂的东西只要认真看上两三遍就足以记牢了。整整花了三个月的时间,黄昆不仅把丹方玉简里的元材记载背了个遍,丹方也被记住半成之多,更重要是他把自认为很重要的丹方都做了很深入的研究和体悟。他自信一旦法力到位,他就能炼制那个层次的丹药。
比如黄昆最看重的凝神丹,按法力要求凝神后期就能炼制。但是由于这个丹药的元材十分珍贵,一般门派都会由结丹的修士出手炼制,而黄昆却有信心一旦达到凝神八层便可以炼制,且还能有很高的成丹率,甚至做到一炉彩也有可能,当然这只是黄昆自己的信心。具体怎么样还要试了才知道。
为什么只是记住半成的丹方,而却记住了全部的元材。黄昆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从这些丹方中看,很多的元材都会重复出现在各种丹方中,而却有一半的丹方其实是没有必要记的。因为这些丹方所描述的丹药,大部分有更好的丹药所替代,也有些根本就没有用处的。
这期间,莫老头却是来过几次。倒是想看看黄昆在干什么,然而等莫施恩去的时候,却是发现那个玉简被黄昆祭在脑门上方,正入神地研究呢。这老头却是微微点点头,没像之前那样先叫后进,又默默地走开了。
黄昆自认为已经很圆满地解决了炉炉全彩的问题,便又来到莫施恩这边希望能有更多的东西可以学,毕竟叫了人家师傅了,不学白不学。然而莫施恩却并不在洞中,黄昆看了看其他的洞里还是没有。看来老头比自己自由多了,自己不能出这望林坡,老头可是没有被限制的。
一旦无事可做,自然而然就想起了自己的事情来。玉简上能炼的丹方基本都炼过了,玉简上的东西也基本被黄昆消化完了。甚至可以说,黄昆这么拼命,这么认真地钻研丹方炼制丹药,都是为了逃避那个没有头绪的问题——修炼。自己遇到了瓶颈始终过不了这一关,可是这一关始终是要过的,因为他还不甘心就这样结束自己的修炼生涯,就算要放弃也不能是在这个阶段放弃。
能做的都做了,不能做的终究还是逃避不了,始终还是要面对的。黄昆感慨之后又不得不重新入定,然而没多久,还没有真正平静下心态。外面却传来黑侠白侠的吼叫声,十有八九是莫老头回来了。黄昆叹了一口气,看来自己修炼的机缘还未到,还是看看这老头在忙活什么吧。
莫施恩不知从哪里弄来两块血淋淋的生肉,正在逗黑侠白侠。看到黄昆出来便抛出肉块道:“怎么样,可以全彩了吧。”
“嗯,早全彩了。”黄昆回道。
“不错,以后啊,这顺气丹,小还元丹之类的就交给你炼制了。”莫施恩费力地抬了抬头道。
“啊,不是吧?把我当苦力啊,你还是教教我聚气丹之类稍微高级的一些吧。”黄昆说。
“哎,你好学这很好,但是也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啊。”莫施恩说着却又朝洞里走去。
“一断海”的事情黄昆从没对任何人讲起过,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总觉得如果外人知道了,恐怕会对自己影响不好。总之就是宁可自己琢磨,也不愿被人知道。然而看着眼前这个老人却有一种想一吐为快的想法,或许是认为此人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威胁吧。
好像下了很大决心,黄昆带着郁闷的心情说道:“老莫,哎,还是叫师父吧。”没等莫施恩抗议,黄昆自己便改了口,“师父知道‘一断海’是怎么回事吧。”
然而前面的莫老头却没有丝毫停顿,仍旧不紧不慢地走着,嘴里也是随便应付着:“怎么不知道,三十六海缺一海叫‘一断海’,缺二海叫‘二断海’,缺!”
“师父,我怀疑我就是‘一断海’。”黄昆打断了莫施恩,情绪有点低落地说道。
“啊。”莫施恩好像很吃惊地扭过了头,看着黄昆却突然笑了起来,完了还一本正经地说,“好啊,我一看就知道咱爷儿俩有缘。等将来我们一块出山找个清净的地方,笼络些散修开个小仙坊之类的,凭你我的手艺多赚些青石不是难事。你呢可以找几个女修过一辈子,只要愿意给我老人家养老送终就行。”
此时黄昆却没心情都笑,只是喃喃道:“如果真是这样还不如早点离开,但是我真是不甘心啊。”
莫老头却没有答话,等来到炼丹室炉鼎前的蒲团上坐定,才转眼看看后面的黄昆道:“要是真有这事,那也没办法,算你倒霉了。”说罢咳咳两声后,转换话题道:“哎,两个月后,会有人送来一批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