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永乐大帝 >

第46章

永乐大帝-第46章

小说: 永乐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万里,或七八千里,路远艰难,盘缠不得接济,在途逃死者多,到卫者少,长解之人,往往被累,非但获罪,亦有艰难死于沟壑而不知者,深为可悯‘的情况。”

  “其二,当今皇上又为各卫所划定防区,并规定:除特殊情况外,小旗以下的军户不必出境服军役。所谓的特殊情况,于内地而言是指县城被造反叛乱的暴民叛军攻占;于边疆而言,是指狄夷突破我大明边疆防线,能够威胁人口超过十万户的大县。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在内地除非本卫所防区内爆发造反叛乱等事,普通军户相当于免除了军役相对于需要服劳役的民户而言,军户便会形成一种心理优势。至于说小旗以上的军户,既然拿着更多的薪水,那么担负更多的责任显然也说得过去。”

  说完,朱棣暗思:明初的亩产略低于明末。南方平均亩产超过两石,北方亩产平均按六斗计算,那么北方的军户份地年产应该在三十石左右。保留六石为普通军户的基本生存资料,剩余二十四石平均分为二十份。平均算起来,北方的小旗、总旗、百户便分别能够额外获得二十四石、六十石、一百二十石俸禄。相应的,南方的低级军官则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就收入而言,大明的低级军官已经不逊于日本的中低级武士了。

  至于说普通地军户。北方军户在保留了六石作为基本生活资料之余。平均大约还可以获得十二石粮食。加起来一共是十八石。明代一个五口之家地温饱型家庭全年全家房屋、燃料等消耗不计。口粮约为米18石。副食包括油盐荤素菜蔬之类)合约7石。衣服布料折合3石。合计需要28石。因此。北方军户地生活离温饱还会有一段距离。但考虑到日本同期地足轻几乎吃不上大米。那么普通军户至少比日本地足轻要强。更何况。普通军户升迁地可能性也远远高出日本地足轻。

  这时。景秀地声音打断了朱棣地思考。

  “普通军户地收入即便不如自耕农。但一来基本上不用服役了。二来又因为有升迁地希望。因此便不会想方设法脱离军籍。反过来。那些身体强壮、精于格斗地民户看到军户凭自身能力便可成为正六品地百户。恐怕还会想方设法转为军籍。毕竟。正六品地百户除了一百二十贯地年俸外。还可以额外获得麾下军户屯田生产地粮食。即便是北方。百户地平均收入也达到了从四品文职官员地俸禄标准……如此一来。军内习武训练必然蔚然成风。而军户们以自己地身份为傲。军户制度也能够得到保障。”

  景秀说完后。钱成和周忱均默默咀嚼刚才朱棣和景秀所说地话。半响。钱成心悦诚服地叹道:“当今皇上真乃不世出地圣君令主!”

  朱棣听了。顿时有种混身轻飘飘地感觉。

  后世地研究认为:中国地中央集权制度一直都比西欧地封建制度更为稳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地原因便在于科举制度。若是欧洲也实行科举制度。那么小市民出身地让。雅克。卢梭多半会想方设法挤上科举那条路。而不会写出资本主义发展中里程碑式地重要文献《社会契约论》。反过来。中国地文人骚客们因为眼前有一条挤进社会上层地希望之路。结果一个个都成为中央皇权地拥护者虽然真正能够当官地只是极少数。相同地道理。让军户们看到希望。他们便会自觉自愿地维护这种制度。

  所谓“福之祸所依,祸兮福所至”,中国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太过稳定自然会对资本主义的萌芽造成更多的阻碍。不过,朱棣怀疑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否令社会环境变得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众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还是先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再说。

  谈笑之间,众人偶然抬头,发现烈士陵园的山门已经隐隐约约地立在远处的云树之中。

  ……

  第二卷 第十章 国教

  朱棣不禁一笑。上次和李至刚来的时候还没这个山门,如今建起了这个山门,烈士陵园显得气派多了。

  不多时来到山脚,见山脚处有几个卖香烛的小贩,众人既然是前来祭拜的,自然少不了买一些。

  见来了生意,小贩马上热情地问道:“几位客官,你们可是来买香烛的?”

  “你这里除了香烛还有什么?”

  “我这里除了卖香烛等祭拜之物外,还可以请门神。”

  景秀皱了皱眉。“这儿是烈士陵园,又不是什么道观寺庙,请什么神?”

  “这个我也说不清楚,”小贩挠挠头,多少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烈士陵园里有座道观,诸位客官一问就明白了。”

  众人疑窦立生,但这个小贩又说不清楚,只好买了香烛和门神画像往山上走去。

  来到山门前,一名年约二十,身穿青衣,头上挽着髻儿、披着雷阳巾的知客道人迎了过来。

  景秀迷惑地冲着这名道士问道:“据我所知,四十岁以下的人出家或学道是犯禁的……你难道有四十岁了?”

  道士稽首行礼后淡然一笑。“本教乃是国教,不在禁令之例。”

  周忱瞪大了眼睛。“不可能!立国教那么大地事。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道士不慌不忙地解释:“本教虽未明诏天下而获国教之名。但本教乃当今天子亲自创立。因此有国教之实。”

  景秀和周忱面面相觑。在这两个学富五车地举人地心目中。皇帝若是信神信佛已经不大妥当了。居然还创立一个教派……这可大大地不妙!

  在景秀和周忱心情激荡地同时。钱成却不觉得这其中有什么不妥。而是大大咧咧地问道:“山脚地小贩说可以在烈士陵园里请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因为。烈士陵园里供奉地都是战死沙场地烈士。而当今天子已经将这些烈士封神了!”

  钱成疑惑地看着这位道士。“烈士都被封神了?”

  道士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将众人引入山门后示意他们看。

  “请看那座碑……”

  其实不用道士提示,众人的目光早已不由自主地牢牢盯在了那座极其雄伟的高碑上。

  道士介绍道:“此碑为青石质,全高四丈五尺,宽一丈,厚三尺,总重四十万斤。碑首精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圣兽,碑额阳面正中为’御制招魂之碑‘六个大字,碑阴刻’兼以开都,掩八纮而为宇‘双行十二个大字。此碑名为招魂碑,可将所有战死沙场者之魂魄招来,经皇帝册封之后成神并享受世人香火。”

  “整个烈士陵园分为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是功臣庙,入庙者塑像。功臣庙外围的区域属于第二等级,这个区域里安置功勋较大的将士,虽不塑像,但墓碑上除注明其姓名籍贯外,还书写其生平事迹、主要功勋。至于说最外围的区域,则是安置为国捐躯的普通官兵,墓碑上注明其姓名、籍贯、生辰、忌日。”

  “功臣庙里都是有大功于社稷的大功臣。当今天子是代替’天‘来管理人间事物的,是奉天承运的天之子,人世间的事物都是天子说了算。但是封神嘛,却只能封到城隍这一级倒也不是说天子不能封更高级的神,但城隍级别以上的高级神灵,天子需要专门祭过天地,然后从星象上得到回复后才能册封。”

  “功臣庙里供奉的功臣理当拥有比城隍更高的职务,所以当今天子就没有册封功臣庙里的先烈。如今大明各府、各州、各县的城隍以及两旁分列八大将、判官、牛头、马面、黑白无常、钟鼓神以及十殿阎王、十八司等配神,全是由烈士陵园中第二等级的先烈担任。此外,乡村一级的山神土地也是由第二等级的先烈担任。”

  “剩下第三等级的烈士,虽说牺牲后也能上天庭,但只能担任天兵,别说是城隍了,便是担任土地山神也力有不逮。不过,天兵的法力虽然微弱,但毕竟也有少许法力,担任各家各户的私宅门神却完全可以胜任!如果客官诚心请门神,可以先在店里请出画像,然后在烈士陵园第三等级的区域去祭拜,感觉哪两位先烈与自己有缘,便可以选之,然后到山顶功臣庙旁边的武神殿进行登记。”

  周忱对鬼神一事虽然遵定“存而不论”的孔子之言,但其实是宁信其有不妄言无的。听了这位道士的介绍,不禁产生了一丝兴趣。

  “据我所知,门神之中比较著名的有神荼、郁垒、钟馗、秦琼、尉迟恭。此外,河南人供奉的门神为三国时期蜀国的赵云和马超;河北人供奉的门神是马超、马岱哥俩;冀西北则供奉唐朝时期的薛仁贵和盖苏;陕西人供奉孙膑和庞涓,黄三太和杨香武;汉中一带张贴的多是孟良,焦赞这两条莽汉子。怎么你们这里请的门神似乎都是无名之辈?”

  “这位客官真是见多识广。其实您说的这些也都是门神,但他们都是总管一级的门神……贫道举个例子好了,就好象僧录司负责处理全国宗教事务,可老百姓要做法事时,却不能麻烦僧录司的官员,只能具体请几位和尚或是道士才行。同样的道理,真正负责保护每个私宅安全职责的,还是具体的那两位门神。”

  原本道士赞扬他“见多识广”时,周忱还颇为高兴,谁料到这个道士竟然先扬后抑,彻底否定他的说法。周忱自思没办法与专业人士辩论神仙鬼怪的事,于是赶紧转移话题。

  “你刚才说’去烈士陵园第三等级的区域去祭拜,感觉哪两位先烈与自己有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您去第三等级的区域祭拜,在哪座碑前若是心有所感,那便说明这位先烈与您有缘……”道士顿了顿。“不过,真正产生天人感应的毕竟只是少数,可遇不可求。若是您逛遍了第三等级的区域仍然没能产生感应,那便只能自己选择一个了。”

  “可以自己选?”周忱的眼珠一转,语气变得热切起来。“功臣庙中供奉的先烈我是不敢亵渎的,但可不可以去第二等级的区域里选两位?”

  道士淡然一笑。“客官,第二等级的先烈都是有品级的神。比如说一个普通百姓和别人吵架骂街,为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去麻烦知县大人合适不?其实这种小事找一下里正就处理妥当了。门神能够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您在第三等级请两位,只要诚心诚意并且年节里按时供奉,绝对没问题。”

  道士认真地交待:“请门神也是有讲究的。要请门神,最好是同乡,有同乡之谊的门神为您照看家门会更尽心尽力一些。所以,这个同乡越近越好。贫道多嘴说一句,如果哪位先烈生前和您就有交情,请他作私宅门神那可再合适不过了。”

  钱成突然插嘴道:“我有个远房堂叔就在烈士陵园里,不过他在第二等级。”

  道士朝钱成稽首行礼。“真是失敬了!……别人请您的堂叔去作门神自然是不成的,但是如果您请自家的堂叔作门神或许是可以的。”

  “哦,这话怎么讲?”

  “还是举刚才那个例子,假设一名百姓和别人吵架骂街,知县大人本来是不会管这种小事的,但如果知县大人是这位百姓的堂叔,那您说他会不会管?”

  说到这里,道士突然一顿,象是想起了什么似的一皱眉,然后对钱成说道:“客官是军户?如果是,那么您请的门神究竟灵不灵贫道就不敢保证了!”

  钱成满脸怒容。“你什么意思?瞧不起军户?!”

  道士仿佛没有看到钱成那道杀人的目光,一脸平静地答道:“无量寿佛,客官误会了。合格的军人都是一身煞气甚至是杀气。拥有杀煞二气之人,阴秽之物怎敢侵扰?因此这样的军人完全没必要请门神。退一步说,若是某些军户生性懦弱,您想,一位本该拥有煞气的军人却请门神保佑私宅不受阴秽之物侵扰,然而门神生前却都是勇敢刚烈的军人,会瞧得起懦弱的军人吗?若是门神不肯尽心尽力,即便请了门神岂不仍然是没有效果?”

  见钱成若有所思地微微点头,朱棣不禁暗自发笑。

  宗教理论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让信徒生前无法证实其真伪。比如说某宗教宣扬某种预言,那便一定要将这个日期定得晚一些。否则预言日过后,这种鬼把戏就会立即被拆穿。

  门神的理论是越亲近越灵,那么如果不灵,请神者就会认为所请的门神和自己还不够亲近。按这个理论,烈士生前的亲朋好友应该会受到更多的照顾,可是门神又不保佑懦弱的军户偏偏烈士生前绝大多数亲朋好友就是军户!如此一来,这个理论简直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了。

  这时道士又说道:“军户来烈士陵园一般不请门神,而是请战斗一系的神祗保佑。”

  此刻钱成的态度已经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